新媒体时代围棋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围棋的视频 新媒体时代围棋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围棋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4-03-26 2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媒体时代围棋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5-26 10:35

本文摘要:摘 要: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围棋文化的传播方式也需要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在此之前,围棋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纸媒和电视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围棋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传播范围得以拓展。围棋文化应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作为

sci论文咨询 ssci论文咨询 ei论文咨询 scopus咨询 国际中文咨询 国外出书咨询

  摘 要: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围棋文化的传播方式也需要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在此之前,围棋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纸媒和电视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围棋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传播范围得以拓展。围棋文化应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将围棋文化的传播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围棋文化;新媒体;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

  一、引言

  “尧造围棋”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围棋起源的说法,也是关于早期围棋起源的主流认识。围棋在公元前二世纪前后,开始向中原以外的民族地区传播。丝绸之路与西南丝绸之路不但是经济贸易的道路,也是围棋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公元五世纪前后,围棋开始向中国周边国家传播。

  丝绸论文范例: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文脉及其艺术图式考析

  向东传入了日本和朝鲜半岛;向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地区进行传播。公元十五世纪前后,围棋通过欧洲传教士的中国之旅;中国天主教徒的欧洲之行;旅行家、数学家的建构之旅;外交官的传播之旅开始向欧洲国家传播。公元二十世纪前后,随着日本“脱亚入欧”后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亚洲经济崛起后的使得西方开始重视东方文明,围棋文化也得以传播;围棋世界大赛的促进;国际围棋联盟的推动;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等多方因素,使得围棋真正开始走向世界。2017年,AlphaGo与人类棋手的“人机大战”更加强烈地刺激了围棋的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围棋文化传播的现状

  在2020年9月2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6次《中国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其中短视频用户占到了网民整体的87.0%,当今社会已经成了人人皆媒体,处处皆信息的大众传播时代。当今社会,世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亚文化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们。

  围棋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不受到世界其他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后两者具有娱乐性和新鲜性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它们 的高度关注。威尔伯·施拉姆提出了“信息传递、舆论引导、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是传播的四大功能。其中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围棋文化亦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其传播内容中加入娱乐性的元素或运用新颖的传播方式,使其在传播中具有和其他文化相竞争的能力。

  三、新媒体时代围棋文化传播迎来的机遇

  1985年11月20日央视首次直播了“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与藤泽秀行的主将对决。通过纸媒、广播和电视的综合报道,在当时有效地提升了围棋的关注程度。使围棋成为当时的社会热点之一,掀起了中国近年来的第一次围棋热潮。2017年前后,在AlphaGo分别于李世石和柯洁的两次“人机大战”中主要传播手段发生了重大转变,移动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

  在两轮比赛中互联网用其包容性,结合多种传播手段给受众带来更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参与互动感。同时,也利用受众对于人工智能的猎奇心理获取了大量的关注度。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围棋的传播效果,改变了之后围棋赛事的转播方式,使围棋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移动互联网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参与与选择的空间,使他们在传播过程中更加具有自主性,也为传播内容的重构带来了可能性。围棋文化的传播要及时抓住移动互联网平台,并以其为核心。

  以当下最普及的几款围棋APP为例,它们具有围棋直播、线上对弈、局部死活练习、拍照数子、定式查询、AI分析、挑战AI、在线商城以及线上课堂等功能,极好的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平台方便了围棋的传播和普及。快速发展的智能设备让围棋在传播过程中加入娱乐元素,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传播效果。“99围棋”中结合了宠物养成的全新方式,通过喂养自己的宠物来获知一些围棋中的小知识。

  围棋文化在经过技术包装后,使其更具有趣味性,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新媒体时代下,在微博中职业棋手们通过各自的账号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着有关围棋的信息,除职业棋手外,众多个人或公众号也通过微信在群圈中进行围棋文化传播。这当中一部分内容以独特新颖的方式为围棋文化进行了重新包装,吸引了除围棋界以外的人群关注,丰富了受众的多元性,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围棋“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使围棋文化更加大众化。

  围棋文化在移动端和社交媒体上的快速传播,是因为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围棋文化的传播要借助开放包容且流量巨大的互联网为核心打造传播平台,将传播过程中闲置的资源加以整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在人人皆媒介的新媒体时代中形成一个大的信息传播共同体。浅显的围棋文化内容虽然可以吸引大众关注围棋文化,打破刻板印象,但是容易使围棋文化娱乐化、碎片化,而打造高质量的围棋文化短视频,不仅可以促使大众接触围棋文化,而且可提高大众对于围棋文化的自主探究性,从而实现本质上的围棋文化普及。

  此外,高质量短视频的出现也可以解决短视频同质化、低俗化的问题,进一步避免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和文化焦虑。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更新需要根据文化发展的需求,创新围棋文化传播方式,完成不同媒介的信息收集、整合共享,使电视、报刊、书籍等多传统媒体编辑方式与新媒体融合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大围棋文化在大众间的传播范围,扩大围棋文化的影响力,这是当代传播围棋文化的有效方式,将围棋文化现有的资源与新媒体数字技术进行融合,创新围棋文化传播方式,提升围棋文化传播的便捷性,使大众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利用网络平台观看围棋文化内容。

  其次,将围棋文化的元素融入进多种形式的载体中,并制作成漫画、网剧、图像、电影等,在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将其投放在网络平台,这样不仅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促进大众对围棋知识、围棋文化的认知需求,在文化多元化盛行的今天,大力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以新媒体数字技术作为传播围棋文化的载体,使围棋文化传播方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提升围棋文化传播的便捷性、高效性。新媒体数字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围棋文化传播进入一个更为开放的传播时代。

  “媒体有助于改变时空关系的程度并不依从于它所携带的内容或信息,而是依从于其形式和可再生产性”。新媒体的发展必定会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只有了解新媒体的特征,掌握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抓住网民选择接收信息的心理与译码习惯,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使围棋传播成为热点。

  四、新媒体时代围棋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传播手段逐渐多样化、多元化,传播手段也层出不穷,围棋文化的传播要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传播模式。只有对围棋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信息、筛选信息、传播信息、互动反馈等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方式,才可能实现围棋文化传播的持久。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短视频的推广,传播内容具有简化、碎片化、快餐化、解构化的特点,使受众的译码过程减弱拒绝深度思考,导致围棋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连贯性和深度性减弱。在向5G时代过渡的阶段,新媒体传播技术使信息内容的质量和形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数字化、信息化的传播方式使受众可以随时借助网络,在移动端实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新媒体传播技术的革新使得人们进入移动阅读的时代,为适应这种阅读状态,快餐化、碎片化的内容成为当下主流。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学者的研究都指出了一个现象,人们在浏览大部分网页时所花的时间不到10秒。

  “网络用户在网上不阅读!”这是网络资深设计师尼尔森得出的一个结论。2008年,一项以色列的研究得出了更加精确的结论:包括内容载入时间在内,大众对每个网页浏览的平均时间是19-27秒。这个结论是通过对全球上百万个网站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同年一项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专门考察了人们是如何对学术期刊论文的阅读,研究表明: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已经出现——“强力浏览”,人们一般只关注某个文献的标题、页面、摘要等,只阅读文献的一两页内容。新媒体时代下大众浅阅读的方式对围棋文化的完整性、逻辑性进行了解构传播的有效性、连贯性降低。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传播方式无法避免传播内容的碎片化问题。

  围棋文化传播时的内容选择、材料组合及语言形式的使用,都更加关注这个时代大众对信息要求的内容简化、娱乐化、图文结合的接收习惯的需求。随着5G时代的来临,网速的提升和网络视频的普及,文字、图片、视频相互结合的内容传播方式正在渐渐取代大众学习阅读信息的方式。人们通过传统阅读方式培养出来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渐被弱化,对接收围棋文化应有的严谨性和专注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围棋文化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不断的传播和传承。新媒体平台为围棋文化提供了传播范围更大和传播方式更为便捷的渠道的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更加使碎片化的信息内容形式成为围棋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导致了围棋文化的解构,最终导致大众在接受信息时有效性削弱。

  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体系中,内容把关行为的主要责任对象发生了转移,围棋文化通过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不断筛选,其主要内容可能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是在所难免的。新媒体时代将大众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其中也充斥着很多信息垃圾。由于媒介技术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正在发生变革,其中一些技术增加了对媒体作为把关人的难度,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媒介把关人体系可以说极其困难,在没有一个完备的把关人体系下信息内容良莠不齐。

  大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甄选其中内容优秀的信息,尤其对那些并不了解围棋文化的人来说,甄别内容优秀的信息或选择适合他们了解围棋的信息绝非易事。新媒体时代下的把关人的功能逐渐由传统媒体或组织转向网民自身或民间组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为便捷,让发布者自由决定信息时间、地点和形式,但这种形式使所有发布和传播信息的人自己承担起把关人的义务。围棋文化在以这种低准入门槛、自觉式把关人的新媒体传播体系中,会受到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围棋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奇的故事和深厚的积淀,它也是中国文化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

  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自发承担把关人责任的情况会使大量的信息优劣难辨;为了实现信息交往的时效性和高效性,信息的整体性被新媒体时代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彻底解构,而围棋文化是属于精英文化的类型,脱离结构框架的传播内容极易导致围棋文化在传播过程一开始就编码困难,碎片化的内容难以传播有效信息,并且围棋文化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培养的文化,如果把传统媒体传播围棋文化的形式套用在一闪而过的短视频中,很难迎合大众观看短视频习惯,无法达到较为有效的传播手段;为了迎合大众娱乐的需要,吸引眼球的视觉愉悦手段将成为围棋文化传播的基本形式,经过重新编码和演绎的方式,消减围棋文化在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复杂和繁琐。

  随着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快速发展,信息茧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边界也越来越难被打破。这种因为信息茧房而引起的文化隔离,是围棋文化借助新媒体传播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以往围棋文化通过陈旧的传播方式代代传承。

  在早期,家庭和围棋培训场所等都是围棋文化培养和传承的重要场所。新媒体出现后,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在当今社会承担了社会表层范围的文化传承责任,很大程度上,围棋文化传播和守护的功能由传统的强关系传播转为大众媒介传播代替执行,新媒体成为人们了解围棋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在新媒体数字技术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像围棋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活动逐渐被网络数字化娱乐活动所取代。大众使用网络更多的是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观看短视频等,待在自己的信息舒适圈内,对于围棋文化等传统文化关注甚少。因为围棋文化自古以来形成的传播形式等各种原因,传统的强关系传播和图文传播仍然是围棋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优势促使大众更容易接受并选择新媒体,人机传播的现状使得围棋文化通过强关系传播和图文传播的比例大大减少,如果围棋文化无法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依然保持原有的传播方式,那就会被大众所忽视。

  五、结语

  围棋文化是一个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标签之一,围棋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务必要借助于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围棋文化需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中,让围棋文化的传播范围、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更加的多样性,使围棋文化传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提高围棋文化在大众中的普及率,搭建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更有效地弘扬围棋文化。

  参考文献:

  [1]郑涵冰.新媒体时代体育赛事的传播特征分析——以“围棋人机大战”为例[J].科技传播,2018,10(08):63-64+114.

  [2]彭欣.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12):233-238.

  [3]邱志玲.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01):89-93.

  [4]孙世庆.新媒介形态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性转型探究[J].传媒论坛,2020,3(22):1-3.

  作者:薛铭安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6894.htm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