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园林专业学的是什么 LA观点

LA观点

2024-06-14 2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林广思

男 / 博士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 本刊副主编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风景园林教育

[1] 林广思,罗越.风景园林策划:一种探究设计依据的途径[J].风景园林,2024,31(3):43-50.

[2] 钟和丽,罗越,林广思.基于城市公园的风景园林策划工作程序构建[J].风景园林,2022,29(7):97-102.

[3] 林广思,罗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设置现状与分析[J].风景园林,2021,28(10):72-83.

特邀嘉宾

(按汉语拼音排序)

陈崇贤

男 / 博士 /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刊青年编委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1] 陈崇贤,刘康,刘京一.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溯源[J].风景园林,2024,31(3):27-35.

[2] 陈崇贤,禹舜尧,李志雄,等.海岸带韧性景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风景园林,2023,30(5):19-27.

[3] 陈崇贤,李海薇,侯咏淇,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景观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风景园林,2023,30(1):30-37.

成玉宁

男 / 博士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景观学系主任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成员 / 本刊编委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景观及技术、景园历史与理论

[1] 成玉宁,方煜昊.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与知识体系的思考[J].风景园林,2024,31(3):12-16.

[2] 成实,张潇涵,成玉宁.数字景观技术在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运用前瞻[J].风景园林,2021,28(1):46-52.

[3] 李哲,成玉宁.数字技术环境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9,26(S2):67-71.

王志芳

女 / 博士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 本刊青年编委 / 研究方向为循证可持续设计、景观设计理论与设计研究方法

[1] 王志芳,简钰清,黄志彬,等.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研究视角综述及中国应用启示[J].风景园林,2022,29(6):12-19.

[2] 程可欣,王志芳,唐瑜聪.国土空间尺度下生态修复空间优先级与策略探究:以矿山用地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10-15.

[3] 王志芳,赵稼楠,彭瑶瑶,等.广州市公园对比评价研究: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文本分析[J].风景园林,2019,26(8):89-94.

章明

男 / 博士 / 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 / 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景观) / 研究方向为城市建成环境再生、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利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

[1] 吴尤,章明.基于城市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J].风景园林,2024,31(3):51-59.

[2] 章明,陈波,鞠曦.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共生: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J].风景园林,2023,30(6):20-26.

赵纪军

男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成员 / 本刊青年编委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1] 赵纪军,何梦瑶.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J].风景园林,2024,31(3):17-26.

[2] 赵纪军,张昪.多学科视野下中国近代造园理论的源流与建构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6):10-17.

[3] 何梦瑶,赵纪军.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历史分期研究[J].风景园林,2022,29(9):76-83.

问题一

林广思:

请问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核心知识是什么?

嘉宾讨论

陈崇贤:

回溯风景园林专业理论知识发展历程,其基础理论和核心知识构成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从早期受人文与艺术学科相关理论影响为主(如审美理论),逐渐走向与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多元交叉过程(如生态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等)。

成玉宁:

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理论聚焦人居生态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原理、方法与技术,探索在满足多目标条件下人居环境各环境要素的协同与组构,致力于全尺度人居生态景观环境的建构与优化。其核心知识构成可以归属于科学、艺术与技术三大领域:其中,科学领域知识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生物科学与行为科学3类,是风景园林专业探索客观规律的基础知识领域;历史理论、文化遗产、美学表达、空间建构等是风景园林艺术领域的主要知识;技术领域的主要内容有景园工程技术与数字景观技术等,前者是风景园林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手段,后者则是保障精准化认知、规划设计、建造管控人居生态景观环境的关键。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王志芳:

人地关系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而设计本身是一种整合和创造未来的能力。因此风景园林的核心知识是人地关系的无数种可能性以及未来趋势。生态、美学、社会等都是基础知识,但更为核心的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在不同场所进行不同的组合式设计。

赵纪军:

不少学者提出风景园林自主性理论的话题,则至少说明我们仍处于廓清风景园林理论之基础与核心过程之中。很多人说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基础和核心,这应该是对的。但是这个说法又很笼统,以至于让人觉得泛泛,又以至于让人觉得风景园林入门的门槛低,但是其实风景园林所能达到、且应该达到的高度又很高,和人居品质息息相关,取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这个基础和核心。或许,我们应该从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统合于自然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丰富和复杂过程的角度来理解。

问题二

林广思:

请问风景园林前沿理论研究如何转换为专业实践?

嘉宾讨论

陈崇贤:

一方面,可以加强“应用研究”,很多前沿理论研究工作可能偏“基础研究”,难以直接为实践所用。另一方面,前沿理论研究需要提炼易于为社会和行业所理解、获得和操作的成果,桥接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之间的鸿沟。

成玉宁:

风景园林专业的前沿理论可以归纳为“目标”与“问题”两大类,前者来源于国家战略、事业发展趋势等,后者则植根于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诉求。目标牵引从顶层引领人居环境生态景观的健康发展,如公园城市、蓝绿空间融合规划、高碳汇生态景观等具有明确目标的发展方向;问题导向则从当下存在的实际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路径,如应对旱涝与热环境问题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热岛效应等研究与实践。前沿理论应对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实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目标牵引与问题驱动共同构成了推进风景园林前沿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的基本模式。

王志芳:

我想说,这不应该是个问题,行业首先应该自信地达成一个共识,所有不能转化为专业实践的研究都不应该属于风景园林业界的研究。风景园林是一个应用型学科,业界从事的设计研究应该以应用为首要目标,不应该直接拷贝其他学科基础研究的套路,更不能为了发核心期刊而追求数理关系、为了创新而不断地换名词花样。风景园林的研究要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建立起设计研究体系,搭建“循证设计”和“寻解研究”的自身特色。

章明:

风景园林的前沿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另一类是以实用主义哲学(pragmatism)为根基的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和循证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对于后者而言,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其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与行动的支撑。不论是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还是科纳和瓦尔德海姆的景观都市主义,无不体现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惠关系。在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具体路径上,需强调3个关键问题:一是突出与政策的结合,为城市更新议题提供创造性和前瞻性策略;二是鼓励建构跨学科的设计方法论,回应新时期的多元需求;三是拓展面向城市建成环境再生的知识体系,助推专业型学位的转型,培养具有“大设计观”的复合型人才。

赵纪军:

风景园林前沿理论研究提供了对于各种营造实践和现象的解释,提供了多元化的认识和理解。在这意义上,“理论指导实践”的说法也许不太准确。风景园林理论在丰富、深化相关专业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应该是促进实践创新,提供适时适地适人的解决之道。

扩展阅读

[1] 林广思,罗越.风景园林策划:一种探究设计依据的途径[J].风景园林,2024,31(3):43-50.

[2] 钟和丽,罗越,林广思.基于城市公园的风景园林策划工作程序构建[J].风景园林,2022,29(7):97-102.

[3] 林广思,罗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设置现状与分析[J].风景园林,2021,28(10):72-83.

[4] 陈崇贤,刘康,刘京一.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溯源[J].风景园林,2024,31(3):27-35.

[5] 陈崇贤,禹舜尧,李志雄,等.海岸带韧性景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风景园林,2023,30(5):19-27.

[6] 陈崇贤,李海薇,侯咏淇,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景观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风景园林,2023,30(1):30-37.

[7] 成玉宁,方煜昊.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与知识体系的思考[J].风景园林,2024,31(3):12-16.

[8] 成实,张潇涵,成玉宁.数字景观技术在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运用前瞻[J].风景园林,2021,28(1):46-52.

[9] 李哲,成玉宁.数字技术环境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9,26(S2):67-71.

[10] 王志芳,简钰清,黄志彬,等.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研究视角综述及中国应用启示[J].风景园林,2022,29(6):12-19.

[11] 程可欣,王志芳,唐瑜聪.国土空间尺度下生态修复空间优先级与策略探究:以矿山用地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10-15.

[12] 王志芳,程温温,王华清.循证健康修复环境:研究进展与设计启示[J].风景园林,2015,22(6):110-116.

[13] 吴尤,章明.基于城市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J].风景园林,2024,31(3):51-59.

[14] 章明,陈波,鞠曦.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共生: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J].风景园林,2023,30(6):20-26.

[15] 赵纪军,何梦瑶.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J].风景园林,2024,31(3):17-26.

[16] 赵纪军,张昪.多学科视野下中国近代造园理论的源流与建构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6):10-17.

[17] 何梦瑶,赵纪军.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历史分期研究[J].风景园林,2022,29(9):76-83.

相关链接

《风景园林》2024-03刊首语 | 郑曦:风景园林的过程与知识

全文开放获取 | 《风景园林》2024-03目录 | 风景园林知识体系

专题导读 | 风景园林知识体系 | 《风景园林》2024-03

LA新刊抢先看 | 寻找消失的遗产:基于多重证据的湮废园林复原研究方法

LA专题 | 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与知识体系的思考 | 成玉宁 方煜昊

LA专题 | 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 赵纪军 何梦瑶

LA研究 | 如何评估城市空地更新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潜力?| 陆明 金美岑 张岩

LA研究 | 如何在城市营建蝴蝶栖息地景观?| 魏兰君 李凡凡 秦毅 廖怀建

LA专集 | 寓教于园:多元与包容的校园景观设计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4年3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统筹刘昱霏 边紫琳

微信编辑刘芝若

审核曹娟

声明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