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忠:以新时代的产业园区物业服务 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园区物业公司英文 沈建忠:以新时代的产业园区物业服务 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沈建忠:以新时代的产业园区物业服务 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07-12 0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现有产业园区的转型优化升级,硬环境向软环境的转变、产城融合等变化,意味着产业园区物业服务将从过去单一发展变为融合发展,也就是以园兴城、以园兴业、以城促园、以城促业。融合发展意味着人才、资金、信息、物流将更多地向产业园区集中,意味着物业服务企业更容易在规模化基础上做大做强,产生规模效应。

第二,品牌的效应。

产业园区占据着各地经济的制高点,是地方经济的一张王牌。要打造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国内外更多的龙头企业、总部经济、主导产业、人才、资源等。打造精品园区和品牌园区比拼的是什么?除了硬环境,更重要的是软环境,软环境中除了政策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服务,服务不仅包括物业基础服务,还包括金融、法律、财务、商务等其他方面。所以,为了吸引高端的生产要素,要建设创新团队,加快建立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制,提升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在产业园区大品牌战略基础上成就物业服务品牌做起来容易得多,价值也要大很多。

第三,示范效应。

作为按照新型城市社区打造的产业园区,必将呈现出多业态的物业管理场景,这将有利于物业服务企业根据智慧产业园区的发展要求整合资源,提升智慧化水平,形成全程式、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体系。我到西安参观西安创业物业服务的高新区时,发现其管理园区的服务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差异化特征。比如说餐饮服务,园区中的人来自于五湖四海,甚至全世界,就要根据不同口味,提供相应的餐饮服务。园区的环境除了整洁干净以外,还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和谐温馨,比如说打造共享创业的办公空间,体现集约绿色低碳的元素等。所以产业园区的机制体制更有利于物业服务企业成长,有利于创新的物业服务成果在物业管理行业的落地生根,给行业带来示范效应。

所以在物业各种业态中,产业园区是最好的业态,由于基因、基础、条件都要比任何其他的物业业态优越,因此更容易在创新方面突破,更容易在服务体系、品质、效应上,成为行业发展的带动力量。

2

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为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应如何开拓创新,提升服务的质量,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从事产业园区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企业要根据产业园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产业园区现正在瘦身、增高,加快引进和聚焦核心的产业,聚焦主导的产业链,聚焦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意味着产业园区将形成工作、生活、商务为一体的基本形态;低碳、绿色、环保将成为标配;协同、共享、开放将更多地贯穿于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中。产业园区会越来越向生态圈发展。因此,我认为未来物业服务企业与园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也不是被动服务者的关系,更不是受合同管理约束的关系。物业服务不应仅仅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而是要引领客户需求。因此,增值服务不仅给物业服务企业带来效益,更多则是要给客户创造价值,带来更多的增值效应。也就是马云曾说过的,让对手赢,合作伙伴赢,最后才是自己赢。

产业园区最终要形成生态圈,也就是创新的共同体、利益的共同体和发展的共同体。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园区生态圈的成员,要主动根据产业园区发展的愿景,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提供高效的服务解决方案,要围绕着让服务更简单、更有价值的理念,让园区内的工作、生活、商务变得更友好、更愉悦。也就是说,物业服务企业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接平台,要围绕园区内多元个性服务的需求,整合更多的资源,集成更好的服务商,争取更多的科技红利,让园区的客户共同分享。要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在为园区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产业园区物业服务是突破边界的、是清单式的,是包罗万象的,包含技术方面、增值方面、菜单式方面的服务。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的观念要转变,要把过去根据合同提供的被动式服务变成主动服务,成为生态圈的一分子,共享、共融、共存。

第二,物业服务企业要通过机制改革创新,让企业更具活力。

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出身都很好,国资背景、开发区的级别都是高配,起点高、标准高、环境好、条件好。有些园区甚至成为当地一景。但在行政体制下打造的园区,虽然短时期建设没有问题,但长期的运行管理服务就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现在很多产业园区已经出现一些疲态,这与体制是有关联的。最明显的是留不住人才,因为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的资本化、市场化发展很快,人才需求量很大。扩张,需要人,需要团队。体制若不变,有理想、有事业抱负的人才留不住。另外,留住了人,但是留不住心,积极性打了折扣。管委会体制下如何推行改革,各地都在探索,有成功的,但更多的还在成功路上。比如说混合制,理念上看很好,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但是它的实现首先要有观念上的共识、社会的认同,否则一个单位中两种机制、两种身份、两种待遇,凭什么同样的人,干的是一样的活,待遇却不一样?再比如说转型,一些产业园区正在试点,让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层变为甲方,让基层员工变成乙方,一线服务就改造成了股份制或者是专业化公司,管理方负责发包、监督,这种模式也有成功的,但是更多的还是在成功的路上。

在改革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创新服务模式,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包括将部分业务面向市场来发包或与第三方合作;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调动内部的积极性以提升企业活力;开放业务市场,让更多具备市场化背景的企业参与进来。我认为在两种不同机制的碰撞中,总有一天会找到融合的关键点,那时产业园区的发展会更顺畅。物业服务企业在创新与改革上,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第三,要用大智慧去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近年来,物业服务企业在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积极性很高,投入也很大,效果也很明显,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化的产业园区,科技应用的普及率很高。远程监控、智慧门禁、安防、停车等这类应用场景比其他业态应用更为普及。

《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提供的产业园区报告数据,也印证了这点。但我认为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各物业服务企业是协调、协作的关系,不是单打独斗的关系,需要更多地与资本、技术融合,形成行业的力量,才能彰显智慧园区的特色和魅力。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为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更好服务方案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少了,所以物业服务企业不能光低头拉车,更重要的是要抬头看路,要找专业的咨询机构出谋划策,否则智慧物业建设也许是个无底洞,近年来在社区O2O、物联网+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我一直主张物业服务企业要想少走弯路,就要以开放、共享的理念,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体,一个企业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联合了产业链上上下下的企业后,就会变得很强大,在智慧园区的路上才会越走越光明。

第四,要继续下大力气推动产业园区标准化工作。

产业园区都是大项目,服务的产业链长、规格高、规模大,标准化工作至关重要。根据《产业园区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92%的企业参与了标准的制定,但是从内容、体例、分类和质量的把控上,差异性比较大,还有1/3的企业认为现行的标准针对性比较差,无法适应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还有1/5的企业认为成熟度不够,43%企业的一线员工不理解标准,在标准的宣贯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不够有力,执行的情况不理想,一半以上的企业认为标准化落地难。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推动标准化工作。今年是行业的标准建设年,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要走在前列,从问题导向入手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去解决,争取有突破、有成果。一是要有协作共享的理念,分享产业园区标准化先进经验和成果,减少低水平重复,让标准在更高的层次上落地生根。二是要加快标准化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工作,来带动我们企业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三是企业在标准化方面要勇于创新,要像华为那样,用抢占制高点的理念和信念,去抢占产业园区标准的制高点。用更科学高效的标准,提升产业园区服务质量。

我认为未来物业服务企业与园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也不是被动服务者的关系,更不是受合同管理约束的关系。物业服务不应仅仅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而是要引领客户需求。因此,增值服务不仅给物业服务企业带来效益,更多则是要给客户创造价值,带来更多的增值效应。也就是马云曾说过的,让对手赢,合作伙伴赢,最后才是自己赢。

——沈建忠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

3

对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联盟工作的建议

联盟可以做的工作很多,我认为应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方面,发挥联盟的作用,提升产业园区企业的聚合力和竞争力。可以通过技术交流会,以及其他多种形式,让物业服务企业对接上下游,针对性、实用性地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加快成果的转化。

二是在推动标准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联盟大有作为。特别是在国标、行标、团标的制定过程中,可以组织会员积极参与,比如产业园区的标准,产业园区联盟要发挥主导作用,之前在成都嘉善商务牵头下,发动联盟力量组织编撰的《产业园区管理指南》就很典型,把联盟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把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够集中智慧和力量,提高标准的质量。配合今年的标准建设年主题,联盟在这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

三是在推动产业园区服务前瞻性研究方面发挥作用,产业园区现在产生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联盟要以此为导向,加强前瞻性研究,利用联盟组织协调的优势,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同时及时挖掘总结企业的一些先进标准,作为成果分享给同行。联盟还可以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开展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工作,也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服务平台,为行业标准的落地提供咨询和数据服务,推动产业标准资源的共建共享。我认为行业要像华为那样,有备胎计划的思路,研究战略性、储备性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业研究报告。当然要开展这些前瞻性的工作,非常地辛苦,企业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要调动科研人员做贡献,要让他们像侦察兵一样为行业转型研究清楚未来的问题,保证主攻方向和目标,不让一线战士做无谓的牺牲,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攻难克艰。

以上工作建议,联盟可以多下功夫,多做文章,为联盟成员提供更有价值、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满意+惊喜是我们服务业主和客户的情怀,也当成为联盟高质量服务会员、服务行业应有的情怀。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杂志2019年7期

作者:沈建忠(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