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上海今年出梅入伏为何同一天?这些“天气名词”是怎么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月七日上海天气 【科普】上海今年出梅入伏为何同一天?这些“天气名词”是怎么来的?

【科普】上海今年出梅入伏为何同一天?这些“天气名词”是怎么来的?

2024-06-12 2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江南梅雨季,道是无晴却有情”,

到“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今年的出梅和入伏凑巧撞在了一日。

两者,

又恰巧都是古人的诗文里的“常客”。

为何今年的出梅和入伏会在同一天?

这些“文化底蕴”十足的天气现象,

又有怎样的科学标准?

我国梅雨分布在江淮流域

梅雨出现的时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由于长时间的时雨时晴高湿天气,家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亦称为“霉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韩国称之为“Changma”,形象地表征为“长毛”;日本称之为“Biau”,与“霉雨”一脉相承。

杨建正 摄

古时,江南文人墨客的诗句里,最爱描述的场景之一就是“梅雨”,更有“未曾染梅雨,不算到江南”的说法。它是杜甫笔下“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也是白居易诗里的“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图片来源:东方IC

和别的雨相比,梅雨融入了诸多的情绪,也相伴了江南、江淮区域居民上千年。梅雨是古时民间对天气现象经验总结的一个“定义”,表述的是人们对时令和体感的概括。但是,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如今,它已有了一个明确的总结: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

图片来源:上海市天气

广义上,梅雨是指初夏时节从中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一带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在我国,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即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南岭以北的28°n为界,北抵淮河沿线34°n一带,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多省(直辖市)。每年,国家气候中心会依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开展梅雨实时监测业务,而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等三个区域,其中,上海属于长江中下游区。这些区域是否能被判定入梅、出梅,都会有一些相应的标准。

副高北抬雨带也会北移动

其实,从小满节气开始,南海夏季风通常已经爆发,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南方的雨水就会开始增多,暴雨过程频繁,我国主汛期也在此期间拉开序幕。汛期期间,在季风带来的水汽与副热带高压共同配合下,我国主雨带会由南向北推进。

每年4月上旬,华南前汛期会率先奏响我国汛期序曲。进入小满节气之后,降水会进入鼎盛时期,南海夏季风已经爆发,沿着副热带高压的外围给华南带来一场又一场的降雨。随着端午临近,华南人民热衷于龙舟赛,这一时期的降雨也被叫做“龙舟水”。

图片来源:东方IC

6月上中旬,副热带高压通常会出现第一次北抬,雨带也就此北移至长江流域,江淮梅雨上场。也就是我国主汛期里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降雨季。

7月中下旬,副热带高压继续北抬,华北、东北地区由此进入“七下八上”的多雨季。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9月,副热带高压西伸,冷暖空气交汇的主战场转移到了华西,绵绵华西秋雨拉开大幕。

所以,我国整个4月至9月雨季期间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左右,这些雨不仅灌满了江河湖泊,也滋养草木生长,润泽万物。

今年入伏日为本世纪最早

昨天(7月11日),申城告别梅雨,并拉开了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大幕。出梅日撞上了入伏日,这是一场巧合:今年出梅日比常年平均的出梅日早了2天,而今年入伏日又恰巧是本世纪最早。

杨建正 摄

“伏”是我国传统历法中24节气之外的杂节气,它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因此有“热在三伏”的说法。“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天”的计算方式,和夏至、立秋节气日期,以及天干地支纪日配合而决定。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将视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伏天虽然大多在7月中旬开启,但是不仅每年天数不确定,每年的入伏日期都不一样。一般说来,头伏、末伏固定为10天,而中伏有时10天(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有时20天(夏至到立秋间有5个庚日时),因此,三伏天有了30天和40天两个版本。

今年伏天来得特别早又特别长,今年会不会特别热?其实,“40天加长版”伏天很常见,“三伏天”和实际天气并不关联,只不过,古人将高温频频出现的时段定义为了“三伏天”,所以,这个期间确实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猜你喜欢

原标题:《【科普】上海今年出梅入伏为何同一天?这些“天气名词”是怎么来的?》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