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谋将军到悲情将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平保卫战将领 从善谋将军到悲情将军

从善谋将军到悲情将军

2024-07-09 09: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平之战,杜聿明凭着独有的军事智慧,深入把握战争规律,及时调整军事部署,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打破僵局,改变了整个战役的进程。经此一战,杜聿明不但为国民党在东北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也把其“善谋将军”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四平之战是杜聿明解放战争期间最精彩的一次亮相,但此后“善谋将军”的运气便急转直下,再也无法获得任何战略性的胜利。1947年夏季,羽翼丰满的东北民主联军卷土重来,内外交困的杜聿明一败再败,最终灰溜溜地离开了东北。

蒋介石与杜聿明合影

大决战前,主动进攻计划的破灭

1948年8月,国民党军刚刚遭遇豫东战役的大败,中原地区大变在即。与此同时,东北地区解放军厉兵秣马,南下北宁线的作战(即后来的辽沈战役)即将全面展开。意识到形势危急的国民党军统帅部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考虑到时任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昏聩无能,蒋介石重新启用得意弟子杜聿明,任命他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以加强徐州方面的指挥。

“善谋将军”到任后,很快表现出了高明之处。杜聿明分析认为,华东地区国民党军的兵力、战力均居优势地位,应当趁解放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分离的机会,集中主力,先寻找华东解放军一部决战,予以歼灭后再消灭华野主力,规复山东。华东求战期间,华中国民党军应主动进攻豫西地区,阻止中原野战军向东配合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而言,杜聿明这一建议不失为良策,无奈南京国防部反应迟钝,直到9月下旬才完成各方面的协商工作。9月16日—24日,华东野战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克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济南,俘虏国民党军名将王耀武,杜聿明的主动进攻计划遭遇重大挫折。

同期,杜聿明将先前的想法加以完善和发展,提出了完整的《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秉承之前提出的主动进攻、各个击破精神,对国民党军徐州和华中两大“剿总”的任务均做出了明确。《计划》提出后,有了前车之鉴的国民党军表现出了暂时的高效和主动。10月2日,蒋介石批准了《计划》,经进一步商议,决定于10月15日开始行动。

客观而言,杜聿明的《计划》命中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距离较远、相互支援不便这一要害,对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的国民党来说,无异于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如果能够得到实施,即使无法获得最终胜利,也很可能会打乱解放军的作战计划,延缓国民党政权的灭亡。但就在10月15日,也就是国民党军《计划》将要实施的这天凌晨,杜聿明突然收到南京国防部急电,命其随蒋介石飞赴东北。原来,东北地区的辽沈战役已经进行到关键阶段,战略要地锦州即将易手,蒋介石不得不临时抽调“善谋将军”到东北救急。

白崇禧至前线视察杜聿明第五军士兵备战情况

副总司令虽然临时“出差”,但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仍在徐州,执行已经获批的《计划》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料接下来,历史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刘峙竟然极为荒唐地终止了《计划》的执行,至此,杜聿明的主动攻击计划彻底破产,“善谋将军”距离“悲情将军”又近了一步。

淮海战役,回天无力终遭俘虏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华东野战军果断出击,一举包围了国民党军主力黄百韬兵团(7兵团)。时任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一筹莫展,拿不出任何作战方案。此时杜聿明刚刚收拾完东北的残局,很快接到蒋介石命令,赶赴徐州收拾烂摊子。

杜聿明到徐州后,很快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围魏救赵。当时中原野战军正东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国民党军黄维兵团(12兵团)一路尾随。杜聿明提出,以李弥兵团(13兵团)守徐州,以邱清泉兵团(2兵团)和孙元良兵团(16兵团)南下,会和黄维兵团,兵力共计9个半军,先夹击中原野战军,而后再回师解黄百韬之围。二是直接出兵解黄百韬之围。

虽然解放军一向机动能力强,难于捕捉,但这都是以在根据地内作战为前提的。淮海战役的形势却是,中原野战军远道而来,对华东地区相关情况并不熟悉,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却坐拥地利,这正是杜聿明方案一的基础和前提。退一步来讲,即使不能及时捕捉到中原野战军主力,但只要能够形成实质性威胁,即可对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造成重大牵制。再退一步来看,即使上述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国民党军至少能够获得一些主动权,解放军的行动将大为受限,之后类似于攻占宿县这样的奇谋妙招也就无从谈起了。

对于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军而言,其最大的不幸或许就是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杜聿明却仅仅是个副总司令。杜聿明的两个方案提出后,刘峙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否定了方案一,结果自然是直接救援失败,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解密的史料证明,毛泽东和华东野战军不但早已做好了阻援准备,而且数次试图诱歼国民党军援军,但由于杜聿明对此早有预料,国民党的彻底灭亡被人为地延迟了。

杜聿明被俘

国民党军救援黄百韬期间,中原野战军趁机占领了津浦线要点宿县,截断了徐州国民党军的退路。此后为了恢复宿县,黄维兵团孤军深入,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至此国民党军淮海战役败局已定。不甘失败的蒋介石再次召集杜聿明等人商议作战计划,提出要“放弃徐州,出来再打”。杜聿明则分析认为:“要放弃徐州,就不能恋战;要恋战,就不能放弃徐州。要‘放弃徐州,出来再打’,这就等于把徐州3个兵团马上送掉。”杜聿明进一步提出,“让黄维守着,牵制敌人,将徐州的部队撤出,经永城到达蒙城、涡阳、阜阳间地区,以淮河作依托,再向徐州集团各部敌人攻击,以解黄维之围”。蒋介石经慎重考虑后,同意了杜聿明的撤退方案。同时,为避免刘峙掣肘,命令刘峙率领“剿总”机关空运蚌埠,杜聿明全权负责徐州前线军事指挥事宜。

11月30日拂晓,杜聿明率领徐州国民党军约30万人撤退,华东野战军则迅速发起追击,两支大军展开了激烈的速度大比拼,这时国民党军统帅部却突然有了新指示。先是南京国防部不满杜聿明的撤退,指责其“一意向西南逃走,消极避战”。12月2日,杜聿明集团艰难撤退至萧县西南地区,蒋介石突然一反事前支持杜聿明的做法,连续通过函、电等形式,命令杜聿明“切勿再做避战迂回之图”,“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甚至威胁称,“若时日延长,则20万以上兵员之粮秣医药,决难空投接济”。当日晚上,南京国防部再次电告杜聿明“万勿再向永城前进,迂回避战”。

徐州撤退前,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等人一致认为,只要执行“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则,撤退是可以成功的,不料蒋介石如此出尔反尔。杜聿明虽然深知转向攻击,“必致全军覆没”,但又不敢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只好按令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华东野战军趁机调整部署,加快追击步伐,最终于12月6日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陈官庄、青龙集一带。

陷入包围圈后,杜聿明仍然没有放弃,他竭力开发自己的军事智慧,试图为挽救国民党政权尽最后一分力。

从12月6日开始,杜聿明不断尝试突围,但都遭遇失败。黄维兵团被歼灭后,蒋介石命令杜聿明继续突围。杜聿明分析后认为,此时突围,“等于自找毁灭”,随即采取了“加强工事,持久固守”的策略。之后经与邱清泉等人商议,杜聿明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由西安、武汉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与共军决战;中策是持久固守,请蒋介石和谈,在政治上争取时间;下策是按照命令突围。

学术研究人员研究淮海战役的时候,一般都认为,这三个方案是杜聿明的垂死挣扎。但如果换位思考的话,这又何尝不是一名军人在最后关头对信仰和事业的追求,对肩负使命的坚守,对军人尊严的维护!这样的军人,理应获得对手的尊敬。

针对杜聿明的做法,华东野战军前线指挥员于12月28日建议中央军委,前线部队利用战斗间隙进行休整,然后一鼓作气歼灭杜聿明集团。1948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最后总攻,迅速突破国民党军防线。1948年1月10日凌晨,杜聿明被俘,彻底结束了呼风唤雨的将军生涯。

杜聿明被俘后,虽然再也无缘军旅,但就一个战俘的身份而言,却是受到了相当的优待。1959年12月,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特赦通知书。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1964年11月,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1年,杜聿明病逝于北京。

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图中从右至左依次为杜聿明、费彝民、溥仪、黄雍

总评:从对手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俾斯麦说过:“蠢人常说他们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我却认为利用别人的经验更加好些。”杜聿明在解放战争中的曲折经历,恰恰就是值得借鉴的“别人的经验”。

忠诚善谋,惜乎不善断。在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中,杜聿明最大的特点是忠诚。淮海战役爆发前夕,国民党最初选择的主帅是素有“小诸葛”称誉的白崇禧,但白崇禧是桂系集团的首领,再三拒绝为蒋介石“统一指挥徐蚌会战”。蒋介石打算让嫡系心腹陈诚赴任,不料陈诚以身体有病为由力辞。无奈之下,蒋介石想到了杜聿明。杜聿明此时正在葫芦岛组织东北国民党军撤退,如果他想推掉这一危险任务,应当说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出于对“校长”的忠诚,杜聿明最终选择“以赴刑场之心情上战场。”杜聿明这种忠诚服从的品质,是军人的宝贵品质之一,在民国军阀割据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这也正是其颇受蒋介石器重的重要原因。

杜聿明无疑是善谋的。从四平之战时“一谋定乾坤”,到大决战前夕的“主动进攻”,再到之后淮海战役初期的“围魏救赵”,几乎都代表着当时国民党军决策层的最高水平。甚至在兵困陈官庄的绝境之下,杜聿明仍然能够冷静应对,力求捕捉最后一线生机。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并不损其“善谋将军”之名。

杜聿明最大的缺点是不善断。谋而不断是兵家大忌,中国兵家向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在这一方面,杜聿明是有深刻教训的。抗战期间,杜聿明率军远征滇缅,期间就因为屡屡屈从于蒋介石的遥控,导致最后大军误入野人山,数万中华好男儿葬身荒野。解放战争中,杜聿明仍然未能做到“善断”,每次与蒋介石意见冲突时,往往都会选择屈服。徐州撤退时,杜聿明及麾下各兵团司令官一致认为,撤即不能打,但杜聿明仍然在蒋介石的压力下屈服了,同时也把麾下的近30万部属带进了陈官庄的绝境。

军事统帅是影响战争天平的重要砝码。人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军事统帅则是发挥“人”的作用的重要途径。古往今来,选帅影响战争胜负的例子比比皆是。赵王用赵括而兵败长平,秦王用王翦而灭楚,刘裕用王镇恶等名将北伐,方能气吞万里如虎,刘义隆用王玄谟攻滑台,结果只能是“仓皇北顾”。军事统帅的重要性,在杜聿明的经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杜聿明能屡次提出寻求胜利的良策,影响战役的进程,身为“一把手”的刘峙却连按计划执行的勇气都不具备,这中间的差距何其巨大。

遴将选帅必须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决不可掺杂太多次要因素,蒋介石在这一点上恰恰犯了严重错误。早在任命刘峙执掌徐州时,国民党军中就非议很多,以剽悍著称的邱清泉曾评价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如今只派来一只猪,眼看着大门是守不住了。”事实也证明,正是刘峙的不作为和掣肘,让国民党军在失败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待到蒋介石以空运蚌埠的方式架空刘峙时,国民党军的败局其实已经很难挽回了。

如果说刘峙的掣肘限制了杜聿明才能的发挥,那么蒋介石本人的误导和制约,则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军的失败。身为最高统帅,理当给前线将领以适当自主权,或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但蒋介石却屡次独断专行。早在辽沈战役中,蒋介石命令廖耀湘恢复锦州,导致了廖耀湘兵团的覆灭。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强令杜聿明“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结果又导致了徐蚌会战的彻底失败。

追求战略主动是决策的重点。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对战争中的主动权高度重视。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历史上,积极争取主动权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例子不胜枚举。淝水之战前,晋军将领桓冲提前对前秦军队发起攻势,打乱了秦军部署,最终晋军也获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淞沪,把日军机械化主力吸引到了江南水网地带,对达成持久战功不可没;苏德战争中,苏德两军为了争夺战略主动权,于1942年—1943年连续进行了勒热夫·维亚兹马、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大会战,这些会战的胜负决定了苏德战争的最终结局。

回顾杜聿明的历次决策,其核心精神就是对战略主动权的运用和追求。四平之战中,杜聿明充分发挥己方掌握主动权的优势,集中兵力,先本溪后四平,极大地影响了战役结局。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后,国民党军处处被动,深知其中利害的杜聿明,开始了对主动权的不懈追求和争夺。大决战前夕,杜聿明力主对华东野战军发起主动进攻;黄百韬被围后,杜聿明提出“围魏救赵”;黄维兵团被围后,杜聿明提出先撤退到蒙城、涡阳、阜阳间地区,然后以淮河作依托对解放军发起反击。上述争取主动权的方案,只要有一个被采纳执行,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就不会输得那么惨。

从决策角度来看,国民党军的最大问题就是只重眼前得失,而看不到主动权的极端重要性。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消极保守,先是荒唐终止《计划》,继而又武断否定“围魏救赵”方案,从而令国民党军陷入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动中。身为国民党最高决策者的蒋介石也是如此。杜聿明从徐州撤退前,蒋介石明明已经同意“要放弃徐州,就不能恋战”的方案,却被双堆集包围圈中的黄维“一叶障目”,看不到整个淮海战役乃至于整个解放战争大决战主动权的重要性,中途改变已定撤退计划,最终把杜聿明集团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葬送了国民党政权最后的希望。

版权声明:本文刊于《军事文摘》杂志。作者:赵延垒 罗孝如 杜林洁。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军事文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