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非遗”,你知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川遂宁的历史文物 遂宁“非遗”,你知多少?

遂宁“非遗”,你知多少?

2024-07-07 2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遂宁地处巴蜀交接地带,“四达之区, 西接成都,东连重庆”,历为川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东蜀之大都会” 之称。一千多年来,遂宁人民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历史,铸就辉煌,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独具川东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遂宁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

今天

6月13日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遂宁“非遗”知多少

一条微信带你来看

国家级非遗项目

(3项)

一、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大英县卓筒井镇现存的卓筒井是宋代卓筒井的仅有遗存,因其独有的价值而备受盐业、钻井、文物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出现于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其用椎架子套圜刃形钻头,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深处开凿小口径盐井的钻井技术,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钻井技术,对研究中国盐业史钻井史具有极高价值。

卓筒井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大英卓筒井、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和大英丰富的地下天然盐卤资源为依托,大英“中国死海”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以及古老资源等在旅游业上运用大胆创新,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时尚旅游要素而创造出的一种全新旅游概念和旅游方式,是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资源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新一代旅游产品。目前,大英“中国死海”已经建设发展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健康疗养度假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

射洪历代盛产美酒,杜甫曾以“射洪春酒寒仍绿”加以赞誉。传承于唐代春酒的“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至今已1300余年。其重要载体—泰安酢坊,现存古窖池两处、古井一口,始建于唐代,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食品文化遗产”。

“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历经古通泉县(现射洪县)自然发酵之“滥觞”、“酯”酒、西汉之醴坛、南北朝之醪糟酒、唐时以寒绿闻名的“春酒”,宋元之大小酒、蒸馏白酒,明代之谢酒,民国李氏泰安酢坊曲酒发展而来。民国35年(1946年),前清举人马天衢为其命名“沱牌曲酒”。其传统工艺大致可分为筑窖、制曲、酿造、储存四大环节,全过程均属于手工技艺。

该技艺依靠川中特有的地理、人文环境,全凭酿酒技师的“看、闻、摸、捏、尝”掌握和判断产品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口耳相授,方延续至今。该技艺保护单位沱牌集团尤其注重对“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正在以“泰安酢坊”基础上,建设具有唐、明、清及民国时期风格的“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基地;建设以“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 为主题的酒文化博物馆;培育成四川省著名工业旅游景区——“沱牌酿酒工业生态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是中国传统蒸馏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它反映了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是我国酿酒业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我国的酿酒历史、诗酒文化以及传统生物发酵工业等具有极高的价值。该技艺已于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国发[2008]19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徐氏泥彩塑

“徐氏泥彩塑”是以徐得亲、徐兴国父子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氏泥彩塑”以其工艺独到,泥塑作品上百年不变型,五十年不变色的传统美术工艺特点,2008年6月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徐氏泥彩塑是一种家族传承的民间工艺。其作品用黄泥、粘土就地取材,先绘图设计(包括白描,效果图和施工图),再扎架、砌粗坯、上细泥等白坯完成待干,修补后,刮灰打磨,作立彩花纹,上彩贴金,开相完成。“徐氏泥彩塑”采用传统人物造型,服饰彩画、贴金、绘画工笔重彩,透出古风雅韵,其作品主要集中于旅游景点及宗教寺庙中,代表作有重庆市丰都县新鬼城泥塑等。其作品流传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海南、台湾等地,在旅游景点及宗教寺庙极受欢迎。

“徐氏泥彩塑”为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在保持“徐氏泥彩塑”的传统技艺基础上,建立“徐氏泥彩塑技艺传习所”。传习所集技艺传承、工艺展示、工艺品开发销售、参观体验为一体,为“徐氏泥彩塑”传承培养人才,宣传推广徐氏泥彩塑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增添一处参观学习的去处。

省级非遗项目

(15项)

一、蓬莱大乐

蓬莱大乐,又名“川中大乐”,是流行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传统打击音乐。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庭乐师发明,流传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听到此乐高昂悦耳,演奏队型壮观,气势磅礴,特命为“大乐”,专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时使用。明末,有一青年乐师因战乱出宫,后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乐队,于是世代相袭,清光绪年间传入现在的大英县蓬莱镇境内。20世纪初,蓬莱大乐在四川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

蓬莱大乐由主乐组和辅乐组两部分组成,阵容庞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等十多种。早期的蓬莱大乐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后来经政府部门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蓬莱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高潮迭出,豪气勃发。人们盛赞“蓬莱大乐”为四川的“威风锣鼓”。

如今在遂宁,每逢节日和大型庆典活动上都能看到蓬莱大乐表演,因其独特的节奏感和恢宏的场面,观众们盛赞其为四川的“威风锣鼓”。2007年,蓬莱大乐被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象山花锣鼓

象山花锣鼓是流传于大英县象山镇最古老的原生态情景音乐。它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它拙朴雅俗,打唱交融,活泼恢谐,情趣叠生,被誉为四川地区原著汉民族民间音乐“活化石”。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钹和四个马锣组成,演奏时根据不同曲牌,所用乐器侧重不同,形成不同的情感色彩。

八仙鼓、蓬莱大乐由于流传范围很广,因此保存得比较完整,直到今日还在演奏。可是,象山花锣鼓只限大英县象山镇所有,几乎将要灭绝,目前当地只有5位花甲老人勉强能够演奏象山花锣鼓,流传于世的象山花锣鼓曲牌只有区区15首,而且全是口传下来,就是征集到的象山花锣鼓的老乐谱,也令人费神费解,难以演奏。为了挽救这种濒临消失的古乐活化石,大英县文化馆开始派人去当地寻访乐师,开办了象山花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现已收到原始花锣鼓乐牌92个,常年演奏有15支,采集到了传统花锣鼓的历史改革和相关历史资料。建立一支5人组成的花锣鼓研究队和一支娃娃花锣鼓演出队,在礼仪、节日、庙会等活动演出时深受老百姓喜爱。

三、船山桃子龙

“桃子龙”是遂宁的一种民间舞蹈,因龙躯为桃子形而得名,更因其身躯各不相连,又被俗称“脱节龙”。相传川北一带的“娘娘”会,各家各户均要上庙献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后来在观音会和元宵灯节活动时,人们将竹编扎彩饰的桃子组合成一条龙,舞时,一人持宝戏龙,一人持龙头,数人持龙身,一人持龙尾,八女孩各拿两朵彩云在龙身两侧伴舞。由于桃子龙为脱节龙,表演者可任意往来穿梭,此起彼伏,似龙在云海里翻腾、沉浮。正如民间俗语:“桃子龙,各耍各,穿来穿去脊连着。”

公元521年,南北朝梁武帝正德十五年,遂州大地上的一座大寺庙被皇帝赐名“广德寺”;其后不久,大约在公元581年至600年间,隋朝的皇帝又给遂州另一座大寺庙赐名“灵泉寺”。随着这两座名寺的兴盛,遂州大地的佛事活动也迅速发展。每年农历二月的香会节、娘娘会,都有四面八方的人涌向这两处寺庙朝山拜佛祈福求寿。而在这些庙会活动中唱主角的,就是一种叫做“桃子龙”的民间龙舞。最初舞蹈多为16人表演,1人持宝戏龙,7男各持一节舞动,8女各拿两朵“云彩”于龙身两侧舞动。通过8个富有特色连缀而成的套路将桃子龙的柔美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与其他龙舞确有诸多不同的地方,参与者更多以女性为主。

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桃子龙的舞技有逐步的提高,逐步的创新。从最初的几人到如今壮大到60人的团队,作为桃子龙传承人的李贤林一直在创新,他说,“我觉得桃子龙这种舞蹈现在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它要展现出女性的活力与柔美。以前是采用锣和鼓伴奏,现在我加入了音乐的旋律伴奏,更加动听,更加有舞动感。”

1500多年过去,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桃子龙”已经成为了遂州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成为了遂州文化的一条根源、一种灵魂……

四、遂宁耍旱龙

耍旱龙是四川省遂宁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产生于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安乐办事处为干屏村龙王庙并流传于遂宁及周边地区。

耍旱龙的道具有石雕龙王、竹编七节龙或十节龙、竹编龙头。耍旱龙时,在龙舞锣鼓的伴奏下,有的艺人抬着龙王,有的艺人舞着竹编龙头,有的艺人舞着竹编节龙,舞姿优雅、壮观。艺人们举起龙头在龙王庙前舞了起来,一些壮年男子从龙王井中提来泉水,纷纷向龙王身上泼去。舞龙套式主要有:五龙归位和蛟龙翻滚。五龙归位:五龙归位是龙头从中心点开始,分别要向东、西、南、北昂头、点头,龙身随之摆动,完成东西南北方位后,复归到原开始时的中心点位。蛟龙翻滚:蛟龙翻滚是长龙分顺时针和逆时针形成圆圈来回滚动。

遂宁耍旱龙用独特形式反映人们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反映出多种文化交融的深厚内涵。以大龙具、大场面、大套路、大变化来体现大气势、大情感。包含着精致和细腻,贯穿着灵动与轻捷。它集龙舞之所长,既体现出了卓筒井盐工的粗狂和豪放,又同时具有桑麻织女的精美与灵巧,是卓筒井盐文化的生动体现和反映。

五、通家山女儿碑庙会

通家山位于遂宁市射洪县县城东20公里的青岗镇,是清代射洪烈女陈满姑的故乡。

通家山上女儿碑据有关资料记载,建立于清朝道光戊子年,建碑缘于清代白莲教起事,部属(混进之地痞)进逼青果寺范家湾,欲占当地封翁陈秉乾之季女陈满姑为妻,扬言如不同意,将杀害其父母及全家,并血洗周边村庄。其时,陈满姑已18岁,饱读诗书,明理怜贫,为救父母和乡邻免遭杀戮,毅然挺身而出,智诓贼首,声称若能放走父母,不杀乡亲,姑知乡邻远避,父母无恙,为保己清白之身自刺而死。事后,乡民为纪念陈氏烈女满姑孝义烈洁,请得朝廷旨意,建坊于青岗场与金山场,并于通家山陈满姑殉难之处立女儿碑。后获得四川省总督丁葆祯赠匾题词“功德及民”。1937年红军过通南巴时,红军总司令朱德闻知后,亦赠匾题词“保我赤子”。

通家山女儿碑庙会从清代嘉庆辛酉年开始,当地民众将每年正月十八日(满姑殉节日)至十九日作为庙会,朝拜贞烈祠陈满姑,周边两市五县的民众也前来朝拜,不下两万余人,延续至今(除解放初、文革中停外)已历近三百年。会期中,组织有纸扎车推灵官开道,数十面彩旗迎风招展,随后是高矮亭子人撑肩抬,共18台象征满姑18岁殉难。接着是舞龙舞狮高翘杂耍,锣鼓震天、鞭炮轰鸣、私塾停课,工农停工,一派祥和景象,和融气氛,给人潜移默化的精神文化泽润。哺育了文明之风。

六、涪江船工号子

“涪江船工号子”是船工在漫长的水运劳动中,产生发展并流传下来的劳动号子。生动的反映了当时船工们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表现了船工们运输途中的艰辛和劳累。

自古以来,涪江流域盛产粮、棉、油、蚕丝、甘蔗等农作物及天麻、白芷等名贵药材。秦汉时,已是华夏重要农业区,至唐宋,沿江重镇相继崛起,形成多处巴蜀繁市。自东汉末年(约220)设德阳县以来,人文荟萃,出产丰沛的川中遂宁,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畅达迅捷的水陆交通,逐渐成为川中重要的人员物资集散地,被盛誉为“东川巨邑”“川中重镇”。

涪江水运环境复杂艰险,担负着川西北和川中人员物资交流的船舶多为重船、大船多,故其单船用工数量往往是川内其他江河的几倍,船工最多可达数百余人,黑压压的纤夫被川人俗称为 “涪江老鸦纤”!涪江上的坐堂号子工为全脱产,常头戴礼帽身着绸衫,打着伞摇着扇,穿着泡花草鞋出现在船头或纤夫之间,这是有别于其他江域号子工的独有标志之一。由于涪江船工号子工全系脱产专职化,这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研究号子,不断扩充曲目,增强号子的感染力,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曲目体系。

传承至今的近30支涪江船工号子中,出(下)水航行专用曲目有悠扬甜美的《三转弯》、《边桡》《打艄号子》等7支;逆水航行专用曲目有如高亢激越的《咋咋号子》《造纤号子》《数板号子》等14首;出水、逆水共用的曲目有热烈欢闹的《斑鸠夹橹》《龙船号子》《背船号子》等6支;还有非航行劳作用的曲目《立桅号子》《扯仓号子》等。

涪江船工号子多数曲目为“无词歌”,均是在不同的水运环境下、不同的劳动紧张度中和不同的劳动心态时,所激发出的各种歌唱化了的劳动呼号声,偶尔夹有单句、短语。尽管这些号子并未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然而它们所表达的情绪和形象却无比真切、鲜活、生动感人。有的悠扬婉转,令人陶醉其中;有的欢快热烈,让人喜形于色;有的诙谐风趣,使人乐在其中;有的痛楚凄凉,令人闻之欲泣;更有在恶水险滩间的拼搏呐喊,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惊涛骇浪之中……少数曲目为“有词歌”,内容十分丰富,题材极为广泛。有戏说历史故事的,有责斥昏庸统治的,有诉说船工苦难的,也有航行中触景生情即兴编唱出来取乐逗笑的。

在同类江河号子中,涪江号子是极为少见的多声部大型套曲。涪江号子以领腔与应腔形成的二声部为主,当两个号子头交替领腔而出现的后起音与前尾音相叠置时,亦或众船工同时或不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应腔时,这时又形成了三个声部,这在川江各类号子中独具一格。

由于涪江流域航运量猛增,船工需要日益增加,遂宁航运公司大胆冲破水运无女性的千年禁区,挑选近百名女性组建了川江第一支“三八女子船工队”——这是迄今为止全川、乃至全国唯一的一支女子船工队,1951年开始下河拉纤的王德秀,成为了第一个女号子领腔。饱含女性嗓音特殊魅力的优美唱腔,成为了涪江岸边一道令人遐想的奇妙风景……

雄壮激越的涪江船工号子,也许不会再在涪江两岸的青山绿水间悠然回响,但在艺术的舞台上,在音像和文字的世界里,它依然会保存并向世人展现着它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音韵……

七、遂宁坐歌堂

“遂宁坐歌堂”又称“坐花园”、“坐花堂”、“陪十姊妹”,属嫁歌之一,为姑娘出嫁前夕举行的一种歌唱仪式。“遂宁坐歌堂”是春秋战国时期随巴人南下入川后传承下来,经蜀文化浸融后,形成了与原古巴国腹地歌种有着一定色彩差异的“遂宁坐歌堂”,其婚嫁仪式程序多而隆重。

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遂宁“坐歌堂”的程序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开声”、“陪耍”、“歌堂赛歌”和“送新娘”。所谓“开声”,就是由新娘一人先唱,其蕴含了两方面情绪:一是“哭”,表达对双亲和亲属的不舍,对父母家庭养育之恩的感激;二是“祈”,表达对未来美满家庭生活的祈盼。新娘“开声”后是“陪耍”,这需要姊妹陪着新娘哭唱。随后是“歌堂赛歌”,接着由众姊妹演唱《送歌堂》表示出嫁前夕的“坐歌堂”演唱结束。“送新娘”在出嫁当天早晨演唱,新娘在歌声中梳妆、拜别、上花轿。遂宁“坐歌堂”歌词题材既涉及对父母感恩、祝愿、惜别等内容,同时还包括与生活相关的内容。

遂宁“坐歌堂”现主要存在于船山区河沙镇、蓬溪县任隆镇等嘉陵江和涪江的交界地区,传承有100多首不同的曲调。在遂宁一些农村地区举行婚嫁时,仍会演唱“坐歌堂”,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助兴表演。

八、遂宁叫卖调

叫卖调是我国民俗歌曲的一种,是当时的小商贩叫卖商品招揽生意的吆喝声,由于遂宁的民俗风情、语言与其他地区不同,所以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叫卖调。

“遂宁叫卖调”是叫卖调和叫买调的统称。本土的零商小贩、流动匠人、荒货客,以及馆店吆厮等,在从业活动中,为了吸引、招揽买主、卖主,对自己的叫卖(买)语言,不断进行声调节奏的加工美化,逐渐成为了歌唱性的叫卖调,并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遂宁叫卖调”的唱词多为直白式的。卖什么、买什么、服务什么便唱什么。唯独馆店跑堂调类中有些叫卖调例外。吆厮们把所唱的品名进行了隐语化。如蒜苔炒黄蟮叫“棒打闷龙”;豆芽煮豆腐叫“金钩挂玉石”;面煮软点叫“带瓢”;不放猪油叫“免白”等等。

“叫卖调”因所唱品名的多寡不同;唱词语言声调起伏波浪线的变化多样,以及加工、美化程度有别。故而形成了叫卖调各自的个体个性差异。有的时值短、有的时值长;有的粗犷憨美、有的婉转悠扬。同一品名、项目的叫卖调,也有多种不同唱腔。

遂宁叫卖调是涪江边祖先们的生活写照、情感宣泄,是口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在组建集体经济后,个体小商贩及流动匠人绝迹,叫卖调也失去流传的基础,“长街叫卖”、“村野呼售”的现象渐渐消失。

“只有极少数老年人还会唱,面临失传的危险!”作为遂宁叫卖调传承人之一的王学模希望更多人对这一类传统文化给予关注,让祖先留下来的精华保存下来。

九、石工号子

石工号子在遂宁地区,尤其是在安居区分水镇广为流传。分水镇有着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二年就建立了分水岭场,在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石工们在开山采石、修塘筑坝、修桥筑路、营造梯田、盖房造屋时,配合各种劳动,呼喊着各种不同节奏和不同速度的石工号子。

石工号子多以高亢且自由的声腔出现,演唱时一领众和,浑厚有力,从轻唱至四言八句,到编成歌谣传唱,形成了一种独特韵味。石工号子种类繁多、腔调丰富、风格独特、传唱地域广泛,最早传唱人可唱九十二腔、八十二调。石工号子种类可达一百七十余种。打磨石头时唱拗料号子,唱时一领一合;开凿石头时唱台间号子(也叫大锤号子),独自一人,打一锤,唱一声,浑厚有力,嘹亮粗犷,歌词充满快乐和对职业的自信。

安居石工号子是遂宁民间一种异常宝贵的“土文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里,三岁小孩也能随口唱上几句,但如今,石工号子的传承人并不多,为此,安居区出台了相关保护计划,以期让面临失传的石工号子再度唱响遂宁, 在安居区分水镇的中小学,开设有一门特殊的音乐课——石工号子,便是举措之一。

十、蓬溪石雕

蓬溪石雕发源于唐朝,这让蓬溪石雕作品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盛世气魄。经过世代工匠们的不断创新,蓬溪石雕形成了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地方风格,并融入建筑中,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石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历史艺术积淀丰厚,石雕工艺遍布民间。作为蓬溪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的赵德阳,一手巧夺天工的石雕绝技,将蓬溪的石雕艺术演绎得纯熟完美。赵德阳认为石雕技艺是艺术思维创作的完美结合和体现,石材加工的技艺要求和难度远远高于其他手工技艺,没有现成的样品比照,只有通过雕刻艺人的思维创作,再经手工雕刻慢慢成形。

1990年,传承人赵德阳受省雕塑工作室委托参与修建的“德阳艺术墙”,“雄中雅健,巧夺天工”,巧妙地将地形环境作艺术处理,开创了城市挡土墙建筑与造型艺术有机结合之先河。1994年,指挥修建都江堰“灵山百态观音”艺术工程,采用圆雕、浮雕、线刻、彩塑等各种艺术形式,雕刻出100余尊观音圣像,其形态各异,或庄严肃穆、或慈和安详。

2009年,蓬溪石雕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一、遂宁福锦手工编织技艺

遂宁福锦编织技艺源于两汉时期,唐宋时期达到顶峰,编织的真丝挂毯一度成为皇室贡品。《四川通史》记载,“遂州贡陵,樗蒲陵”。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着遂宁贡品珍贵锦样。

至元明清初,频繁的朝代更迭令百业凋零,遂宁福锦遭受重创。尤其在民国时期,连年战乱让桑地毁损、人口锐减,织锦艺人幸存者寥寥,遂宁织锦技艺仅在仁里镇一陈姓家族内代代相传。解放之初,百业俱兴。随着遂宁县仁里地毯厂(后更名为宏发地毯厂)的成立,遂宁福锦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当时在船山区仁里镇从业人员多达2000人,可说是户户有机架,处处闻机声。图案新颖的遂宁福锦,多次获得省市金奖并经外贸口岸销售到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锦工艺极为繁复,需要经过图案设计、丝线处理、配色、挂经、织锦、过纬、下锦、编穗、平合、洗锦、整理等十几道工序,且每一道都是手工完成,全凭艺人的实践经验加以掌握控制,其传承也主要靠言传身教、口耳相授,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经验的积累才能掌握其技术。 如今,经过历代织锦工艺的继承、发展、创新,并与遂宁历代传承的观音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福锦手工编织技术并传承至今。它是中国传统织锦的典范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研究织锦技术与中国观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十二、遂宁竹编

遂宁竹编历史久远,但过去只是农民帮补生计的手段。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土地肥沃深厚、松软湿润,极宜慈竹生长,放眼尽是层层竹林。由于竹源丰富,石洞人家家户户善织竹器,世代相传,历史悠久。早期,该镇多编织凉席、箩筐、簸箕、提篮等农用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制作精细、选料讲究、美观耐用而著称。镇上的编织高手,既能制作各种形状难度大的竹器,还可一次编出载重不差的容器,竹编手艺早已远近闻名。

竹编是纯绿色的手工产品,通过选用本地优质慈竹为原材料,经过去青、排版、分层、拉丝、防霉、防蛀、上色等数十道工序处理,制作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挑、压、破、拼等编织绝技,运用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与各种书画作品奇妙结合,在特定的环境中手工编织而成,编就的竹编字画,清秀淡雅、神形酷肖、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其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完全可与丝绸、刺绣相媲美,既保持了书法艺术和国画的神韵,又充分体现了传统竹编的艺术风格,因其采用纯手工艺制作,只有相似的,没有相同的,件件独具匠心,堪称狐品。

随着生产的发展,石洞农民与时俱进,遂宁竹编代表性传承人赵勤于2006年投资办起了灵光竹艺坊,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变换新工艺,调整产品结构。除去传统的竹艺编制外,还把竹编融进市场经济。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断设计和制作新品种,用竹子编织出富有艺术品位和家乡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工艺品,并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赵勤每年还在家乡举办竹编艺术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200多人次,预计年产值可达到200万元以上。既解决了地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留守儿童没人管和空巢老人没人问的问题。如今,竹编已成为石洞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财源,不少农民因此告别了旧居,建起了新楼房,石洞镇的竹编工艺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十三、观音绣

因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蜀地盛产丝帛,蜀绣逐渐发展成为蜀中特色绣品。遂宁从古至今一直是纺织之乡,在传统蜀绣的基础上,融入遂宁独具特色的观音文化元素,形成了本土特色的绣品——观音绣。

遂宁“观音绣”作为蜀绣的一种,以蜀绣为基础,同时吸纳其它名绣精髓,绣制各种观音、莲花、荷包、蒲团、佛枕、方巾等寄托爱情、平安、福寿康年等美好寓意。观音绣法有晕针、木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其特点绒片平滑、绣品细腻、浑厚圆润、灵动美观。

刺绣本就给人柔和之美,观音绣美在其动静相宜。“静”在其用料的柔和温润,在其构图的细腻严谨,在其绣娘的宁心静气;“动”在其色彩的鲜活明快,在其人物的灵动传神,在其手法的飞丝游走。一静一动的完美结合,让人留恋在制作的过程中,久久停不下思绪。怀着感恩的心去制作一幅观音绣,她所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积极向上的心融入到绣品中,传递给人就是正面的,鼓舞的力量。

穿针引线,丝丝蕴含和谐之美。传统美术工艺的传承需要人的承袭,绣品背后的绣娘们一针一线绘制心中的梦想。刺绣人群大多来自农村妇女、下岗女工以及大量残疾人。观音绣在传承技艺的同时解决了部分社会就业,在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发展了地方经济。梦想对于她们就是用手中的丝线,“绣出春光百花艳,绣出百鸟歌声脆,绣出情侣永相爱,绣出海峡白帆归,要绣神州春常在,要让人间更娇媚。”创造美的同时传递着希望。大爱之心诠释着古朴的民俗风情,观音绣的传承寄托着一代又一代遂州儿女朴实的梦想。

十四、“油符”疗法技艺

“油符”疗法技艺又名华佗“油符”简称“油符”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医学。是以“意念、道引”生物静电等相结合、应用古法。用指尖粘相应的植物油,按照严格的“阴阳八卦”符号,稍用力涂在相应的草纸等垫料上。经手法、指法处置后,固定在相关部位,缓慢作用于骨折断端或脏腑经络而起治疗作用,如能应用得法对某些疑难杂症有立起沉疴的效果。

“油符术”从石块、树皮、竹片发展到草纸、香油等做垫料,作为古老传统医药,几乎失传 。现仅有该项目传承人赖伯骥及少数民间医生在正确使用。

十五、送蛴蟆

送蛴蟆是盛行于蓬溪县新星乡、文井镇等地以及南充市西充县、南部县部分村镇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民智未开的时代,村民认为蛴蟆会带来瘟疫,为驱赶蛴蟆,保佑孩子健康长大,送蛴蟆活动延续至今。当时“蛴蟆灯”是用柏树的树皮包上腊肉梗做成的,后发展为用竹子和纸来做。

正月十四晚上,村民举着“蛴蚂灯”聚集到一起,向附近的河滩、田坝走去,将手中的“蛴蚂灯”点燃,一边欢唱着“十四节,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一边将手中燃烧着的“蛴蚂灯”扔进河中或插在田间,借以预示赶走瘟疫,人们又可以过上平安健康的一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蛴蟆节的活动目的逐渐演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望。现不仅是为孩子们祈求平安,更多的是祈愿五谷丰登、幸福健康。

来源:遂宁文旅 郭佳颖 林敏/整理

编辑:孙 各 王 瑞

责编:林 敏

审核:冉启香

复审:李兴红

监制:杜 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