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川甘孜州石渠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2024-07-11 2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

稻城亚丁

  甘孜州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原始人类在这里劳动、居息和繁衍,开创石器时代的文明。藏、汉民族之间,在历史上联系紧密。因辛亥革命爆发,清政策对推翻,甘孜州各地土司纷纷自行恢复。以后变乱迭起,处于动荡时期,当时中央政权仍对土司采取羁縻政策,以维持其统治。民国16年(1927),刘文辉接管西康特别行政区,自此境内属刘文辉的防区。民国28年(1939)西康建省,省会康定。直至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通电起义,宣布西康和平解放为止。近代以来,州内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不断发生。1935-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甘孜州。刘文辉通电起义,西康和平解放后,解放军第二十六军一八六师于1950年3月24日胜利进驻康定城。从此,揭开了甘孜州历史的新篇章。

  50年代前期,是开辟工作时期。经过筹备协商,充分准备,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50年11月24日在康定正式成立(这是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地区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后改为州),桑吉悦希(天宝)任主席,副主席中有夏克刀登、阿旺嘉错、洛桑倾巴,委员28人中,藏族上层僧俗人士和知名爱国人士占64%,彝族、回族上层知名爱国人士占4%。会议通过《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务》和《关于加强团结的决议》。

  甘孜藏族自治州内居住着藏、汉、回、彝、羌、纳西等20多个民族91.55万人。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也是康巴的核心区。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香巴拉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其他民俗文化。这里是情歌的故乡、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故里、香格里拉核心区、嘉绒文化的中心、茶马古道的主线、红军飞夺泸定桥、三江纵流峡谷、蜀山之王贡嘎山等,舞蹈巴塘弦子、甘孜踢踏、石渠真达锅庄享誉中外。还有国内仅存的白玉戈巴父系文化,道孚扎巴走婚习俗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红军长征途经甘孜州16个县,历时一年半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甘孜州又是附国、东女、嘉良、白狼、牦牛羌等众多部落联盟繁衍生息的地方,更是吐蕃发展经营的地方。有浓郁的吐蕃文化、氐文化(嘉绒)、党项文化(木雅)之风,还有土著文化、纳西文化、蒙古文化、中原秦晋文化的遗风。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服饰,俗称康装。康装又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特区服饰等。康北农区服饰主要分布在德格、白玉、新龙、甘孜、炉霍等县农区;康南农区服饰分布在巴塘、雅江、乡城、得荣等县农区;木雅服饰分布在道孚、雅江、康定县折多山以西农区、九龙县农区;嘉绒服饰以丹巴县和康定县大渡河沿岸为代表。康定鱼通区和雅拉乡,泸定岚安乡一带又自有特点。特区服饰主要分布在石渠、色达县以及各县纯牧业区。

  甘孜州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申办2018年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启动了州民族体育馆项目建设,已完成项目投资2000万元;全面启动了14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311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完成土建;完成428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组队参加2014年四川省老年协会的门球、太极拳(剑)、乒乓球、健身秧歌比赛,获得太极拳竞赛三等奖、个人赛一等奖、兵乓球第四名、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等众多奖项;组队出席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功会。积极组团参加了四川省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康定情歌》的故乡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州府康定市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甘孜州地处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它东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雅安市,南接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沿金沙江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相邻,北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貌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江河自北向南纵贯、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北部高原与南部河谷海拔高差达3000米左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四川最高峰,其与东坡的大渡河谷地,水平间隔仅29公里,而相对高差达6400米。全州地貌依地势高程、河流切割深度和地表特征分为丘状高原区、高山原区、高山峡(深)谷区三大类型。

折多山的经幡

  气候主要属青藏高原气候,地理纬度属于亚热带气候区,随高差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姿态,其特点是气温低、冬季长、降水少,日照足。但由于地势强烈抬升,地形复杂,深处内陆,绝大部分区域已失去亚热带气候特征,形成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

  动植物物种丰富,境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等30多种珍稀动物,有麝香、鹿茸、熊胆等上乘的动物药材,虫草、贝母等植物药材,水獭皮等名贵皮张,松茸、白菌、花椒、核桃、雪山大豆等农副特产品,这些优质特产均出产于天然牧场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属半野味的“绿色食品”。全州森林面积占四川省森林总面积的20%。

  甘孜藏族自治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天麻、秦艽、羌活、黄芪、大黄、当归、党参、川赤芍、雪莲花、半夏、三颗针。理塘的黄芪,曾在广交会上评为全国上等。雪莲花各县均产,以石渠、色达所产尤为著名。

  甘孜州旅游资源丰富。突出表现为门类齐全,综合性、互补性强。东部地区有环绕“蜀山之王”贡嘎山形成的雄、奇、险、峻与秀美旖旎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南部地区有被称为“蓝天下最后一块净土”的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北部地区以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故里为中心,自然景观与康巴文化相融合,独具魅力。得天独厚、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自然生态和康巴文化旅游的最终目的地。

  

    甘孜州:扶贫进行时

  2014年,甘孜州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0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3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4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7.20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78.13亿元,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24.9:37.3:37.8。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1.6亿元,增长6.1%,占GDP的比重为4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5%。非公有制经济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35亿元,增长6.6%;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46亿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3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6127元,增长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307元,增长16 %。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人平达4515元,增长17.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8.9%;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

新村扶贫

  甘孜藏族自治州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3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6127元,增长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307元,增长16%。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人平达4515元,增长17.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8.9%;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2015年9月,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强化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强化指挥体系。成立了以州委书记为总指挥,州委副书记、州长为指挥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州政协主席为总督导,各分管常委、副州长为副指挥长,所有州级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10个专项小组,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工作职责等。

  二是强化攻坚措施。启动了“3+10”扶贫攻坚工作方案(即:决定、考核办法、分工方案+10个专项扶贫方案),将扶贫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头,做到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三是强化力量整合。为1360个贫困村逐村落实1名副县级领导帮扶人、派出1名“第一书记”、有1个以上联系单位和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全州所有结对认亲干部作为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把精准扶贫工作与中央部委和省级机关帮扶工作、广东对口支援等工作有机结合,将所有帮扶力量集中用在1360个贫困村。

  四是强化基础保障。加强精准扶贫数据库建设,开展全州村级基本情况调查,内容涵盖基本情况、饮水、交通、基础设施等10个方面,对57121户扶贫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再完善、再梳理,确保数据准确;启动“十三五”精准扶贫规划编制,整合各行业项目资金突出安排在贫困村和贫困户;锁定贫困人口,提出逐年脱贫计划,建立扶贫、脱贫两本台账。

  甘孜藏族自治州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全州贫困问题有所缓解。但全州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特征,面临形势依旧严峻,任务依旧繁重。一是由于历史背景特殊,影响全州扶贫开发。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影响全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只要解决好我州的贫困问题,其他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二是全州贫困扶持对象量大面宽,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全州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返贫压力增大,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区域、城乡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三是全州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薄弱,制约着扶贫开发有效推进。由于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全州还有相当一部分边远乡村(扶贫盲区)的交通、饮水、上学、就医、住房等困难问题突出,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还存在一定脱节,扶贫开发难以全面有效铺开。

  当前,推进全州新一轮扶贫开发正面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一是面临良好的政策机遇。中央、四川省委已将甘孜藏族自治州整体纳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纳入全省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四大片区”中的高原藏区之一,全州整体已经成为国家和省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未来十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和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将更多地向着扶贫攻坚主战场倾斜,这些都将为我州加快发展提供宝贵机遇。二是自身有良好发展基础。全州自然资源富集,潜在的市场空间和日臻成熟的发展条件,构成了强劲的后发优势,为全州扶贫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州经济总量、地方财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正在朝着又好又快的预期目标发展,客观上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各县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也为进一步推进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的积极性高涨。随着国家惠农富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越来越好,各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各级干部干事业、抓发展、求上进的决心坚定,积极性空前高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