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自述遭家暴,为什么点燃舆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川家暴致死新闻 女记者自述遭家暴,为什么点燃舆论?

女记者自述遭家暴,为什么点燃舆论?

2024-07-16 23: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张永群 光明日报 收录于话题#光明夜读207个

文 | 张永群

这两天,嫁到青藏高原的女记者马金瑜自述被家暴的事情引发了广泛讨论。在刷屏的文章中,马金瑜表示自己曾多次遭丈夫凌虐,细节描述令网友愤慨。随后,当地妇联成立工作专班,公安部门也已经介入调查。

今天,马金瑜的丈夫回应,文章提到的家暴与出轨“都是没有的事情”,2018年他发现三个孩子被母亲带走后,至今与她们没有联系。

事情真实面貌可能还要等公安妇联等部门的调查结果,但无论有没有家暴、家暴程度如何,舆论场上的讨论和情绪是真实的,网友们对家暴的反感和零容忍也是真实的。

马金瑜的自述之所以引发刷屏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的身份与她自述中遭遇的落差。她曾经是一名女记者,为多家知名媒体写过深度报道,也得过新闻奖。为爱情嫁到青海后,她通过电商帮生态农产品找销路,为当地人提供就业。在网友们眼中,她应该是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现代女性形象。

这样的她,不是不懂法,不是没有社会资源,但至少从她的自我描述来说,面对严重的家暴,她看似有着一切可以免于家暴的条件,却一而再地在鼻青脸肿之时选择隐忍。

尽管马金瑜自述的真实性依然有待调查,但是这种反差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根据全国妇联之前的一项统计,我国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多数受害人为妇女、儿童、老人等家庭弱势群体,而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选择报警。

24.7%,这样一个比例中,很难说那些家暴受害者都是没有法律常识的;35次,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很难想象受害者遭受过怎样的身体和精神的摧残,又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情中终于决定去寻求帮助。

站在当事家庭之外,舆论总是可以简单明快地给出解决方式,但是当我们把家暴还原到具象的环境中,遭受暴力对受害者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去快刀斩乱麻地解决。在与施暴者共同组成的家庭里,孩子、长辈、财产、社会关系等许多因素都制约着受害者的行为选择。

家暴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不能低估它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这个词有时听起来,像是对暴力加了一层属于家庭的温馨滤镜,淡化了暴力本身的色彩。但发生在家庭关系中的暴力也是暴力,这种暴力很多时候反而不是家庭自身就能解决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让受害者独自面对家暴。

家暴具有隐蔽性、取证难等很多特点,发现问题的社区或是医院是否可以做一些必要的介入;在向大众宣传家暴危害、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是否可以提升公安、妇联等部门对于家暴的敏感性,多一些提早的查访;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法律救济途径如何进一步简化程序,将受害人寻求法律帮助的成本降到最低?诸如此类,对反家暴工作做出更加明确细致的规定,许多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舆论场上一次次关于家暴的议论,传递出越来越明确的“对家暴零容忍”和“家暴不是家务事”的共识。在讨论之后,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救济措施,才是保护每个家庭成员的长久之道。

原标题:《女记者自述遭家暴,为什么点燃舆论?》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