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名师详解为什么寒假要读四大名著?每个年龄段应该看哪个版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大名著原文原著是哪个出版社 阅读课名师详解为什么寒假要读四大名著?每个年龄段应该看哪个版本?

阅读课名师详解为什么寒假要读四大名著?每个年龄段应该看哪个版本?

2024-07-16 19: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大名著不光是在文笔上,它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包括在民间的影响力上,也是非常厉害的。你看中国的祖师爷里面,不是三国里面的祖师爷,就是水浒里的祖师爷,那西游记就不用说了,从小看到大。很难想象,剃头界的祖师爷竟然是关公,杀猪的祖师爷是张飞,卖草鞋的是刘备。它的影响力太大了,包括里面的一些成语、歇后语、诗词影响力都很大,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顾茅庐等类似于这种,最基础的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02.

孩子什么时候接触四大名著最合适?

对于阅读四大名著这件事,家长的顾虑无非是“孩子读不懂”、“产生厌恶、反感怎么办”……所以家长会产生“什么时候读是最好的”这样的一个忧虑。

但实际上,读四大名著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了解。我们对任何事情感兴趣的大前提就是我们要了解。越了解你会越感兴趣。比如说一个父亲喜欢打麻将,妈妈说打麻将有什么意思啊?四个人坐在一起,你不累吗?那是她不知道打麻将的乐趣,因为他不了解。一个人喜欢看球,他了解球,他才有可能对世界杯产生热爱。

同样的道理,我们家长想让孩子在适合的年龄对四大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那就必须让他之前去了解,甚至去提供了解的机会。如果之前完全没有了解,只是说这是好东西,到这个年龄了应该去读。这是不行的,他是很难产生兴趣的。

所以我个人,通过我的实践,包括我从我的学生那里得到的总结:阅读四大名著越早越好。

当然,我们的了解并不是非要读原著,而是在不同的认知阶段,用不同的四大名著素材来给他与之匹配。

三、四岁的孩子,对猴子感兴趣!所以齐天大圣、孙悟空、美猴王这些词,就很快的映入到脑子了,虽然这个时候他还没有看过《西游记》的原文。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开始给他大量地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比《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更好呢?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借东风啊,就要给孩子多讲啦!

孩子到了一二年级,就不能光知道美猴王了,也不能光知道简单的故事。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开始阅读简单的文字了,要深入里面的情节,这个时候读青少年版的就比较好。

五六年级还应该再看青少年版的吗?那就不应该了,五六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有高度了,这个时候应该给他看原版。在这里我们推荐岳麓书社或者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学生无障碍版(可以去网上搜索该版本)。

我见过很多孩子,看四大名著,说早就看过了,西游记就是讲一个什么,三国演义就是讲一个什么……凡是这样的语势来表达的,其实都是由于之前看的,没有延续引导,就把当时看的这种简单单一的故事当成“四大名著”的代名词了。

不要以为83版的西游记就是西游记原版,83版的《西游记》,我就戏称为那是儿童版的儿童版。为什么呢?如果真的按原著拍的话怕孩子会崩溃的!也怕孩子看不懂。吴承恩是用一生来写的这一本书,原著是超过我们大家的想象的。

举个例子,《西游记》表面上看,像四个人去取经,其实里面蕴含着咱中国的“佛道之争”。一个佛派,一个道派;一个是太上老君,一个是如来佛祖,两个人的斗法,你仔细看会发现,很多妖怪是太上老君派过去的,就是找你茬怎么着吧!就比如说那个青牛精,半路上那个青牛精犯了这么大的错,结果最后太上老君说:小牛跟我走吧!轻轻一下就带过了,这明显就是太上老君在向佛祖示威:“我能找你麻烦,你给我老实点!”但是佛祖也没少给太上老君找麻烦,你仔细读会感受到两派斗争的感觉。

MBA团队管理的例子也都是举《西游记》的例子,虽然有一点缺点,但是它的内涵是一样的。包括前几年非常火的“水煮三国”,这里面就是MBA的教材。这是一个宝库,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的挖掘。

所以,总的来说,10岁之前的孩子就读点简化版的,看点绘本,听点故事,让他了解,对四大名著产生兴趣,等稍微大一点到了四五年级,如果还这样就不行了,就要试着去读一些原版。通过这两年教学的观察,孩子到四五年级读原版,大多数都是没问题的。

03.

如何引导孩子们阅读这“四大名著”

孩子们的兴趣是第一位的。你怎么才能让他产生兴趣呢?一开始就让他了解里面的东西。

我当年翻四大名著的时候第一反应拿过来就是《西游记》。为什么呢?因为没上学之前就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

《三国演义》是后来听了评书之后喜欢的。我父亲就经常带我听三国的评书,我是听完评书之后才对三国产生的兴趣。

所以周边的产品要拿来多跟孩子渗透交流,包括故事绘本,提前的了解,产生兴趣之后再去深层次的阅读四大名著。

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旅游,想要阅读《三国演义》,就要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去襄阳看一看,去金洲走一走,甚至去许昌,这些地方到处都是三国的元素。阅读《水浒传》,就到济宁就行了,你会发现都是水浒的元素,这些元素自动的会提起孩子们对原著的兴趣,读起来有一种通透,还可以跟书中的人物对话,有现实跟文化的交融,这是非常美的一种感觉。

以上这些是让孩子们自动的进入阅读。如果要去引导孩子阅读原版,家长就必须要把原文的一些东西给他讲明白,解释开,很多东西,如果孩子们仔细去看的话能够读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说你喜欢曹操这个人物,他有时候奸诈,有时候很可爱,有的时候又很坏,把管粮仓的王杀了,称“借头一用”,主意是曹操出的,说:小子,你去办吧,出事哥给你兜着,后来出了事之后就不是“哥给你兜着”是“哥先杀了你再说”,像给领导办事,结果领导让你背黑锅是一回事!

所以看完三国这一段,后来孩子们一想,长大之后后不能给领导背黑锅。这就是比较有意思的段子。包括《西游记》里面,当年沙僧在流沙河,你把这个东西一对比,那不就是中国版的普罗米修斯吗?孩子们一看,这不是跟西方神话很像啊,这种东西它就产生兴趣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我们的引导要高于他的认知。所以在这里我再提个建议:我们的家长们,你要好好的去思考一下四大名著你了解多少?你跟孩子们的认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发现你跟孩子的认知是一样的那你不要去引导。

你应该绕着周围来引导,比如说,通过旅游、通过给他推荐一些评书啊,郭德纲的单口相声,通过这些周围的推荐让他更加丰富,如果你了解,如果你喜欢看,那好,你再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跟他稍微一提,兴趣马上就会过来。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End--

想要听刘老师和高老师的讲座

备注:讲座

您会获得讲座链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