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起源和演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合院的意义 四合院的起源和演变

四合院的起源和演变

2022-10-14 0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合院的起源

      四合院的结构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古建筑缓慢演变而来的。四合院建筑最早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它是典型的木构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基本采用“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的建筑格局。       方形建筑可以算是早期建筑的代表。发掘于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文化遗址是黄河流域早期农耕文化的代表,其远古文明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60 ~7355 年前。村落由一座座半地穴式建筑构成,平面多为不规则的圆形,面积约6 ~8 m2。到了距今约4800 ~6700 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方形房屋逐渐在黄河流域占据了统治地位,房屋面积扩大为 20m2左右,建筑平面形式发生了由圆到方的演变。       在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中,出现了一类体量较大的建筑,考古学家称其为“大房子”。“大房子”的进门是一个大空间,内设火塘,可能是聚会或举行仪式的场所。后部划分为3个小空间,仍为生活起居的卧室。这种前部厅堂、后部卧室的布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个“前堂后室”的实例。仰韶文化晚期,村落联合体中心村落开始出现前后和左右分间的房屋。发掘于渭水上游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心村落的“原始殿堂”,就是多空间的复合体建筑。主室呈东西展开的长方形,左右近后山墙各有一大柱,形成轴对称格局。至此,“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格局基本形成。         在 4000 年前左右的铜、石并用时代,建筑布局中开始出现了院落。对于由简单的单体建筑发展成为群体建筑这一演变过程来说,院落的出现是一个重要阶段。院落起初只是作为房屋之间的空隙,到了西周时期,院落开始与单体建筑结合,形成了布局严谨的四合院建筑。发掘于陕西岐山的凤雏村遗址具有明确的中轴线,其上由外而内依次排列着影壁、大门、庭院、前堂和后室,东西两侧为通常的厢房。“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的建筑布局说明早在周时期已经实现了单体建筑向群体建筑的演化。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格局       春秋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代表地主阶级的士大夫阶层和城市的商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促进了居住建筑更广泛的发展,使得四合院建筑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定型化。《仪礼》一书记载了当时士大夫的住宅制度: 住宅的大门为3间,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为生活起居、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 堂的左右为“厢”,“堂”后为“室”。        汉代的四合院组合规制整然。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可见回廊与重楼,晋代主屋两侧有东堂、西室的横列形式,其后住宅规模有所发展。7 世纪初期,唐代建立起强大的帝国,促成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高潮,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乡村中的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了更有效利用面积,在院子周围建造房屋; 统治阶级的大型住宅仍沿袭六朝以来的传统方法,使用不经济的回廊,宋代四合院的院落更加复杂,院子周围往往用廊屋代替木质的回廊,因而房屋的功能与结构以及四合院的造型都发生了变化,并且住宅与园林的结合更加密切。四合院式的住宅出现后,直到清末,中型与大型住宅大多采用回廊和围墙包围起来的封闭式布局,宫殿庙宇及其他建筑也大都采取同样的方法。        四合院的布局原则,除某些例外,基本沿用下来,变动不大。但在技术方面,梁架装修雕刻和彩画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东汉时期已使用了砖墙,并且为了缓和屋溜与增加室内光线,汉代的屋檐结构采用了向上反曲,屋角反翘的形式。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使黄河流域受到很大的破坏,但江浙一带战争较少,经济与文化相当发达,住宅方面,为防止雨雪和日晒,在屋檐下加木质的引檐。宋代,格子门有了充分的发展,固定的直棂窗逐渐改为可以启闭的阑槛钩窗。当时的门窗和彩画的构图都盛行几何花纹,退晕也有了长足发展,这些使四合院的装饰更加丰富。       至此,四合院的结构基本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合院基本大都是明清、民国时期的作品。        对于四合院的优点,文献中较少记载,无非是和其他古建筑一样,想要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四合院的典型特征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对地表所存民居的了解,必将使民居的文化弘扬并发展下去。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       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它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驰名中外,世人皆知。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称它为四合房。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明显受到古代风水说的影响,大门都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所以路北住宅的大门开在住宅的东南角上,路南住宅的大门开在住宅的西北角上。大门内外设有影壁。        北京四合院有优于其它任何住宅形式的居住环境,它有宽绰疏朗、起居方便的中心院落,有高度的私密性和亲合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北京四合院以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及其围合的院落为基本单元,可向纵深和两侧任意发展,适合于各种不同规模的家庭居住。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和空间构成体现着以家长为中心的封建家庭秩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

 四合院的规模化和制式化

  四合院,按照字面上解释就是由四方之屋合成的院落,也就是将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围在一起,使建筑形态呈现一个“□”字形。当然,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实际四合院的形态还是比较复杂的,仅从规模上来讲,就有很多区分。最简单的四合院被称为一进院落,这是最基本的四合院形态,就是四面的房子围起来形成一个“□”字。复杂一点的四合院被称之为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即四合院后面还套着一个四合院或两个四合院。这时的四合院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三个“□”字形了。

  除了上面两种基本型的四合院以外,还有形态更复杂的四合院,它们被称之为四进四合院、五进四合院、六进四合院……这些多进式院落按其建筑形态又分为纵向复合式院落、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两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和主院花园式院落、主次花园式院落等。

  四合院的历史和北京城的历史一样悠久,作为当时北中国政治中心的主要民居样式,四合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北京那时称为蓟城,是幽州的首府,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蓟城变得日益繁华起来。居住在西辽河上游的契丹人,男子个个能征善战,但经济并不富庶,生产力水平低下,契丹首领很早就觊觎城池繁华的蓟城。公元938年,契丹的军队攻入这座汉人的城池,将其改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从此,燕京由地区性的行政治所开始向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转变。

  新的统治者上台,燕京地区自然就要大兴土木,为数以万计的官员和随从建造办公地点及住宅。大批能工巧匠从各地被征调上来,各种各样的建设方案送到了统治者的手里。契丹统治者大概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最后选择了比后来的北京城小得多但格局很相像的燕京城建设方案。《辽史?地理志》记载: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城上设敌楼,共有八门”。《契丹国志》记载:燕京城“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路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

  当时皇上办公的地方在燕京城的西南方,宫殿林立,堂阁栉比,四周有高大的围墙,东西南北都有重兵把守的门户,跟后来的紫禁城在格局上有些类同。当然规模要小得多,根本无法相比。

  除了皇上办公的地方以外,契丹的统治者还建设了相当多的民居,为下层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居住。这些民居排列在街巷的两旁,一个一个形成院落,每个院子自成一统,有门户通向街巷。这实际上就是北京民居——四合院的雏形。当时为了便于管理,整个燕京城被分成了二十六坊,每个坊都有专人管理。燕京城的坊巷布局,横平竖直,井然有序。

  四合院真正形成气候是在元代。1206年,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随后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不断地跑马占地,1215年,强大的蒙古军队攻占了契丹人统治的燕京。忽必烈1264年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蒙古帝国的陪都。八年以后,忽必烈索性离开了自己的老巢,带着所有的马匹辎重浩浩荡荡开进了中都,从此北京就成了蒙古王统治下的大中华版图的政治中心,中都也被忽必烈改成了大都。这就是元大都的来历。

  既然中都变成了大都,大兴土木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忽必烈已经完全统一了中华版图,为了打造大一统国家首都的泱泱气派,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和顶尖的木材石材源源不断的被调集到元大都。大都的规划气势雄伟,建筑辉煌,外城呈长方形,周长长达六十里。建造了十一座城门,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四隅建有高大的角楼。城墙外挖了宽达十几米的护城河,可以通船。

  元大都还建设了水面辽阔至今仍生机勃勃的太液池——西华潭,即现今的北海及中海、南海。西华潭在元大都宫城西边,潭中长满了芙蓉,夏天的时候,野鸭在芙蓉中游来游去,一派江南美景。西华潭东西两岸以仪天殿(即现在北海的团城)为中心遥相呼应,北面是万寿山,也称万岁山,即现在的琼华岛。万岁山山高数十丈,奇石林立,草木葱茏,与碧波荡漾的太液池山水映照,宛如仙境。

  在建筑元大都城池、水泽的同时,街道和民居的建设也开始了。中都的街道比较窄,房子与街道的衔接不是很流畅。元大都的城市建设较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许多道路都拓宽了,取直了。全城街道的走向跟棋盘相似,横平竖直,纵横相交。东西和南北各有九条大街,街宽二十四步。在九条南北向大街的东西两侧,小街和胡同纵向排列,小街和胡同的宽度不足大街的一半,一头连着东边的大街,一头连着西边的大街。居民的住宅都沿着胡同两侧排列,南边的门户对着北边的门户。这种布局形状上有点像“鱼骨刺”,最典型的是南锣鼓巷地区,那里至今仍保持着元代街巷的布局。元代四合院基本都是方方正正,每个院落占地八亩,一溜南房一溜北房,还有两侧的厢房。四合院的建造自元代开始跨入了规模化和制式化的时代,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材质和统一的建筑队伍。

  这种庞大恢宏的街道及整齐划一的民居布局让意大利旅行家兼商人马可?波罗极为赞赏,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写道:元大都“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城中有壮丽的宫殿,复有美丽邸舍甚多。各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每方足以建筑大屋,连同庭院园囿而有余……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当然,能住进新城里这些四合院的人绝不可能是一般的百姓,他们多是蒙古官吏或贵族。有幸进入新城的汉民,也都是跟蒙古新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不就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元大都新城基本上成了一座官吏之城、贵族之城,一般穷人的影子很难寻觅。

  明清两代的四合院

  明朝建立以后,对元大都的城市格局没做太大的改动,还将北部的城墙向里面缩了五里,撤掉了两个城门健德门和安贞门,由原来的11个城门变成了九个城门。内城的改造也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来内城的四合院和街道基本都没有动,只是进行了整修和粉刷,改换了标志。比较大的动作是在内城闲置的大片空地上,建起了大量的四合院民宅。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人口增长很快,从浙江、山西等处迁进数以万计的富户,住房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明代,制砖技术空前发达,这促进了建筑业和住宅建设的发展。明朝统治者先后在钟鼓楼、东四、西四、朝阳门、宣武门、阜城门、安定门、西直门附近的空地上建设了数千套四合院,以适应人口大量激增的需求。

  这些四合院突破了元大都建造四合院必须占地八亩、不能多也不能少的限制,有大有小,因地而宜,地方大就大一点,地方小就小一点;也不严格限制必须是方方正正,如果空间不够用,长方形、扁方形的都可以。总体来说明清四合院的规模都小得多,除了王府等大型府邸,占地八亩的大院落基本上看不到,多是占地一亩到三五亩的小中型四合院。当然麻雀虽小五脏却俱全,都有北房、南房、东房、西房。

  明朝期间北京的四合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不仅规制有了变化,打破了四合院只能方方正正、占地八亩的限制,样式也更加灵活,建筑的高度、屋脊的样式、门户的大小和走向,都可以灵活掌握,使四合院更加适应居住的需求。为了发展工商业,明朝统治者在北京南城一带建了很多铺面房,称之为“廊房”,用以“招民居住,招商居货”,前门附近的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就是当时建造的铺面房。朝代的更迭使四合院里的居住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限于达官贵族和富商大贾,相当多京城的土著和应召来京的工匠都住进了灰砖灰瓦的四合院。

  满清统治者占领北京以后,基本认可了元明两代的城市格局,没有作特别大的变动。清初实行满汉分住,内城被辟为八旗兵驻地,原来居住在内城里的汉民要全部搬到外城去,主要迁往南城一带。内城里的八旗兵按照满人传统的规矩排列——其左翼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其右翼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

  八旗兵进驻内城,并没有采取激烈的驱赶汉民的政策,当时清政府出台了一个通告:“凡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其原房屋拆去另盖或贸卖取价,各从其便。让户部、工部详查房屋间数,每间给银四两,作为搬迁费用,并限来岁岁终搬尽。”——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官方拆迁布告。

  城内汉人的房子腾空以后——当时很少有汉人将原来的房子扒掉以后异地重该,都采取的是贸卖取价,拿钱走人。汉人搬迁以后,八旗兵及其眷属就住了进去,他们对四合院似乎很欣赏,住在里面乐不思蜀。级别高一些的将领和贵族,把原来的四合院翻新改造,院子里搞起了花园,大门里新建了影壁,使四合院更加富有情调。清代四合院的规模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许多四合院都是三进、四进、五进甚至更多,比如清代乾隆年间权相和珅的住宅(现为恭王府一部分),就是一个十三进的大四合院。和珅四合院的中轴线上,共排列着13座规模宏伟的大四合院,且院落里有花园、假山、池塘、水榭、庭院,气势宏伟,景色秀丽。走完13个院落,恐怕两里地都不止。要是一间一间房子参观,可能得半天了。

  清政府还仿照四合院的格局在北京西北郊修建了大批皇家园林,供满族的达官贵人居住。这些园林借鉴了江南造园的经验,有的甚至直接将江南的园林景致直接搬到北方来,像杭州西湖的景致,清代许多园林都大量仿制,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不一而足。

  而从内城搬出去的汉民在拿到了满清政府的补偿后,在南城也大量建造各种各样的四合院,以满足栖身需要。由于土地的紧张,加上补偿款的不足,汉人新建造的四合院大多很简陋,占地也很小,远不像内城政府建造的四合院那样“院落宽阔、屋宇高宏”。当然也有少量有钱的汉人,他们建造了跟内城四合院毫不逊色的四合院,有的富人还建起了二层小楼,底下做买卖,上面住人。有一些汉人在朝廷里做官,但他们也不能住在内城,所以南城也出现了一些高端的四合院。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的著名诗人王士祯就住在南城虎坊桥一带的保安寺街,他的四合院建的比内城的四合院还好,当时人们称其住所是“龙门高峻,人不易见”。

  但南城绝大多数的四合院都很简陋,院落狭窄,质地粗糙,院墙矮小,门户单薄。且胡同窄小,街道局促,比如南城的校场口一带,不少胡同及街道连一辆马车都通不过去,人力车通过都很费劲。南城的街道好多也不是笔直的,内城里面街道横平竖直的情景在这里并不多见,许多街道胡同都是弯弯曲曲的。前门、大栅栏一带尤其典型,几乎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胡同,许多胡同干脆就以斜街命名,如铁树斜街、樱桃斜街、棕树斜街、杨梅竹斜街等。汉民当时属于二等公民,清政府对外城管束并不严格,街道的杂糅和住宅建设的无序,都任其发展。

  政府的无为而治倒使南城一带的商业很快繁荣起来,尤其是前门、大栅栏、珠市口、天桥一带,店铺作坊、酒楼戏楼、商号银号、集市庙会,不一而足。清政府对这些行当不屑一顾,认为都是下九流,严禁这些行业进入内城,这就从制度层面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这些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外城的街道布局及房宅式样越来越适应商业的需求,所有的临街四合院都被改造成店铺和商号,著名的瑞蚨祥布店、内联升鞋店、都一处烧卖馆、正阳楼饭庄、同仁堂药铺、张一元茶庄,就是临街的四合院改造而成的,最终成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

  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基本都是民国和清代保存下来的,明代的四合院也有一些。辽金时代的四合院,已经觅不到踪迹,连元代的四合院也很难见到实物了,唯一能供参考的就是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这座遗址占地八亩,与元时“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的制度相符。宅院分主院和东西跨院,主院北房三间加东西耳房,还建有东西厢房。遗址的院落布局、开间尺寸、工字厅、旁门等内容,与明代的四合院十分近似。不同的是后英房四合院前院较大,院中没有倒座房,主体是由前堂、穿廊、后寝连在一起的工字形布局。而明清四合院前院较小,属于外宅,后院作为内宅面积比前院大很多。

  另外元代四合院的工字形布局在明清四合院里也基本被淘汰,而代之以正房、厢房、抄手游廊等组成的更合理的布局。民间有“天棚、鱼缸、石榴树,老师、肥狗、胖丫头”的顺口溜,说的就是清代以来的北京四合院。

  北京现存最多的是清代末年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四合院,1949年,北京市有各类房屋20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354万平方米,住宅中平房和四合院1272万平方米,楼房在住宅中比例很小,住宅中94%是平房四合院,楼房只占6%,楼房也不是高楼大厦,多为木结构二层中式楼房,平均楼层为1.06层。这些中式楼房和平房、四合院多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明朝的四合院已经不多见了。

  民国时的四合院也是从清朝末期演变而来,当时皇室威严一落千丈,王公大臣风光不再,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于是许多落魄的满人将祖上留下的房产变卖以维持生计。推翻了旧朝的民国新贵则人气旺盛,收入颇丰,还有一些做生意发了财的富商大贾,落魄满人的房产就成了这些人的收购对象,他们买下以后加以翻新改造,建了不少高端的四合院,有的还融进了西洋样式。

  辛亥革命发生以后,汉人夺回了国家统治权,民国政府不再向居住在北京内城的满人发放终生俸禄,养尊处优惯了的满清贵族面临着生存的压力。部分求生能力较差的满人生活开始变得拮据起来,变卖四合院成了这些失势的满清遗老遗少的一条捷径。翻了身的汉人便重新在城里购房置地。

  1919年鲁迅先生就在北京城里的八道湾胡同买了一座四合院,1923年又在阜成门内的宫门口购置了又一处房产。当时许多汉族文化名人和政界、军界人物都在北京购置房产,还有一些经商发了财的汉人,甚至洋人也在北京购置四合院。经过若干年以后,北京内城遂演变成满汉杂居、官民杂居的城市。

  随着满族势力的衰落,内城里的满人越来越少,汉人越来越多。这时候,四合院里的情况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不少四合院里居住的人不再是单一的家庭了,但很少会超过三家,一般都是两家,即卖房的这一家和买房的这一家。卖房的通常都是失势的满清贵族,买房的都是汉族的暴发户。一个四合院里住三家以上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是自家住一半的房子,另一半住房卖出以补贴生活之需。倘若自己家一半的房子都住不起了,还要再卖掉几间,那这个四合院里就会出现三家共住或四家共住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多数满清遗老遗少都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用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

  不过那个时代的人不习惯和陌生的人“合居”在一个四合院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北京内城里的四合院大多又变成了单一的家族。有的是原房东有了经济实力重新买回了自己卖出的房子——当然经济上要多付出一些代价——有的是买房子的汉人出较高的价格将院里所有的房子买下。这样四合院就重新恢复了一个大家族的一统天下,有的院子是汉族人,有的院子是满族人,形成了满族和汉族既独立又杂居的居住格局。

 

四合院的如意门脸儿  如意门脸儿如意门是咱京城四合院住宅采用最普及、最常见的一种宅门形式。如意门属于屋宇式大门中的一种,北京四合院的屋宇式大门还包括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和蛮子门。旧时,如意门的宅主不像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的宅主那样具有相当的政治地位和品级,也不像蛮子门的宅主在经济上有多富裕。如意门多为一般普通百姓所采用,形制不算太高,进而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正是基于这一点,宅主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状况对如意门门脸儿大加装饰也可素面朝天。所以说,通过细心观察和耐心研究这些个门脸儿。我们可以品味出当时宅主们的生活信仰、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一种闲适的玩趣等。  如意门与其他屋宇式大门的最大区别在于,前檐柱间砌墙,在墙正中位置留出门洞,安装门扇。门洞左右上角各挑出一组“如意”形状的砖雕,俗称“象鼻枭”。门楣上方安装门簪两个,多刻有“如意”二字,除了这种锓字类型的门簪,还有素面和雕花类型。  前面提到,如意门门脸儿既可以被修饰的华美无比,也可以做得简朴平淡。而考究的如意门,最经典最有看头的,还要属门楣上方以及墀头墙部分的大面积砖雕了。  门楣雕刻大体上有四部分,从下至上依次是挂落、冰盘檐、栏板和望柱。在它们之上进行雕琢除了华丽美观外,几乎每个部分的图案以及所代表的寓意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个带有砖雕的如意门在装饰上也是不尽相同的,令人百看不厌。  例如,东城区盛芳胡同1号为如意门的宅门形式,其挂落部分是以自然花草类题材为装饰,雕有梅、松、牡丹、兰、菊等精美图案。这种以自然花草类图案为题材再赋予一定的寓意,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惯用手法,也经常被如意门以及其他形式的宅门所广泛使用。挂落之上为冰盘檐。冰盘檐分若干层,呈细长条状,砖雕小巧精致,图案样式丰富,一般以花草、锦纹样式居多。盛芳胡同1号如意门的栏板和望柱,雕以青铜器具、宝鼎、瓶、炉以及博古案等博古图案,构图典雅,书卷气浓厚,给人以高雅脱俗的文化享受。  墀头墙指的是山墙突出檐柱的部分。这部分的砖雕主要由戗檐、垫花和博缝头组成。其中,戗檐的雕刻题材最为广泛。盛芳胡同1号院“延年益寿”的戗檐砖雕,蝙蝠、团寿、盘长和祥云团抱着“延年益寿”四个字,刻工十分精美。垫花分为两种,一种是花篮状垫花,其内常刻有牡丹、太平花等花草图样,而另一种是倒三角形垫花。如院门为如意门的东城区北竹杆胡同38号俞平伯故居的倒三角形垫花,凤凰栖于牡丹丛中,富贵华丽,寓意吉祥。戗檐的外侧突出的那部分称之为博缝头,常常刻万事如意、凤凰展翅以及富贵牡丹等吉祥图案。  如意门除了门楣上方以及墀头墙的砖雕别具特色外,还有一些构件,如屋脊上的蝎子尾和盘子、门墩儿、大门上的门钹和门包叶、门簪以及门联等,又为如意门增添几分气派和娴雅,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宅主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北京,常采用锓阳字雕的方法把门联刻在如意门和小门楼上,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则无门联,蛮子门也比较少见。这些门联在形式上主要分为喜庆类、格言类、山水类和行业类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宅主们的信仰、职业、文化涵养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字体多为楷书或隶书。东城区西总布胡同49号院的如意门几乎没有砖雕修饰,给人一种清纯淡雅之感。礼士胡同127号如意式宅门,门联曰:“中心为忠如心为怒,柔曰读史刚曰读经”,此格言类门联表现出宅主的那种以文化滋养性情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品格。  虽然说如意门是一种等制比较低的门型,比不上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给人们所带来的震慑力和冲击力,但是如意门以它那雍容大方、朴实又不失情趣的一颗“心”感染着每一位在此居住,甚至是路过它的“有缘人”。“四大名旦”中的程砚秋和荀慧生、近代护国运动首领蔡锷、现代作家翻译家梁实秋、史学家教育家陈垣,还有叶圣陶、俞平伯、杨昌济、李渔、林白水等杰出先辈和名人们都曾经与如意门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  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厕;由外院通过一座垂花门式的中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全宅主院。  北面正房称"堂",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耳房前有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静,所以也常用作书房。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纱帽翅"。正房前,院子两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墙,所以院落宽度适中,空间感觉甚好。  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廊边常设坐凳栏杆,可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后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内眷。或更在全宅一侧接出另外一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  开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门称"青龙门",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宅门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按风水观念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从宅外进入必先通过一个小小过院,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变化(只有王府的宅门才放在中轴线上,认为以王侯之尊,即使不作坎宅巽门也可以免除外邪的侵害)。其他地区,不论南北,在一般民居中,坎宅巽门也十分通行。宅门都是一间,按大小和规格又有数种:如广亮大门等级最高,进深大,门扇安在中柱一线,前后各有一个空间,前部空间两侧设守门人条凳,额枋下有雀替;金柱大门较小,门扇前移,安在金柱(即老檐柱)一线,门前空间也较小;蛮子门更小,门扇更前移,安在外檐柱一线,门前没有空间。以上三种都用在官宦人家。再小的是如意门,有的面阔只及半间,门扇也在外檐柱,用在虽非官宦而相当殷富的人家。最小的是墙门,没有进深,门上有小屋顶,或模仿西洋建筑砌通天柱。  从外院进入内院的中门,通常是一座称为垂花门的小门屋,施悬山"勾连搭"顶(即前后两个双坡顶相接),造型玲珑,相当华丽,预示由此进入内宅,丰富了内外二院的景观。在垂花门后檐柱处常设门扇,称屏门,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遇大事或贵客莅临才开启。以中门间隔内外,不仅保持了内院的安静,同时也含有宗法礼制的意义。宋代一部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事林广记》说:"凡为宫室(此指宅院),必辨内外,……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可见,中门来源之早,是区别内外所必需。  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遇婚丧大事可在院内临时搭建大棚,以待宾客。抄手游廊把庭院分成几个大小空间,但分而不隔,互相渗透,增加了层次的虚实映衬和光影对比,也使得庭院更符合人的日常生活尺度;家庭成员在这里得到交流,为创造亲切的生活情趣起了很大作用。  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各地的四合院,适应家居生活的需要,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四合院一般都有三进院落,正房多是5间或7间,并配有耳房。正房建筑高大,都有廊子。东、西厢房各3间或5间,厢房往南有山墙把庭院分开,自成一个院落,山墙中央开有垂花月亮门。垂花门是内外的分界线。民间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这道垂花门。前院又叫外院,外院东西各有一、两间厢房,要比里院的厢房小一些,它多用作厨房或仆人的居室。邻街是5至7间倒座南房,最东面一间开作大门,接着是门房,再是客厅或书房,最西面的一间是车房。  大四合院建筑雄伟,房屋高大,院落重叠,前廊后厦,抄手游廊,垂花门,影壁,隔断都十分讲究,院内有院,院外有园,院园相通,为大型住宅建筑,非一般人所能居住。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明显受到古代风水说的影响,大门都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所以路北住宅的大门开在住宅的东南角上,路南住宅的大门开在住宅的西北角上。大门内外设有影壁。  人一家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各得其便。  北京的四合院院子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而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正房或正厅无论在尺度上、用料上、装修的精致程度上都大于、优于其它房屋。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符合中国古代家庭生活中要区分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

 

四合院布局  北京的四合院讲格局,讲款式,讲气派,重传统,整个院落布局严整、敞亮,使人有雅静舒适之感,而老北京北京四合院,天下闻名。“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讲究,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二门,有游廊,有私塾,有客厅,有照壁,有库房,有厨房,大户人家连园林、车马房一应俱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站在北京四合院中环顾,中间舒展,廊槛曲折,有露有藏。四合院的神髓就在于一个“合”字,将一个的家庭的所有成员“合”在一起。“庭院深深深几许”,只有在这古老的院落中,才能感受到这中国式的诗境。  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后厦,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门内是四扇木屏风,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镶上两三个漏窗。  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月亮门儿,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有的有过厅,可以穿行 。  外院,东西各有一道花墙,中间是月亮门儿,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红斗方字,东边的是“动壁图书”,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以从这个门儿到跨院去。  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墙开门,接起来的走廊。如此布局,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连通的几个院落。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时的那王府(在金鱼胡同)和恭王府(什刹海西街)等几个,壮观气派,还带花园。  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间或七间,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  五间的是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耳房是单开门,所谓“三正两耳”。  七间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间,有两个与正房相通的(在山墙开门)套间儿。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和耳房之间,有个过道儿,可以通后院。  东西厢房的南边,有一道院墙,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砖地,雨过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墙的正中间有一个月亮门儿,为了不让外院儿的人一眼就看见里院,就在月亮门儿的后边,立一个砖砌的或木制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凉。  老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  外院,东西各有鹿顶一间或两间。鹿顶的房子比厢房稍小一些,用做厨房或是仆人们住。  南房七间的格局,尽东头儿的一间是大门洞儿,大门西边的一间是门房儿,房门开在大门洞的西山墙。  尽西头儿的一间做车房或是做旁门。  全套房子,讲究的是磨砖对缝,黄松木架,风火双檐,屋里是方砖地,窗明几净。除鹿顶、耳房、车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户。所谓“上支、下摘”就是上边的是两扇糊着高丽纸的窗户,外边的一扇,可以用两根细铁棍儿支起来。夏天,里面的那扇窗户,换上冷布用以通风。到了冬天,外边的那一扇就不支了,挡风避寒。下边的一扇窗户,是整扇儿的大玻璃。外边另有一扇护窗板,晚上把它挂上,早晨再摘下来。  小四合院,这种四合院布局简单,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三间,屋里有隔断,分成一明两暗或是两暗一明。东西厢房个两间,南房(也叫倒座)三间,都是卧砖到顶、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盘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儿的。  一家子两三辈儿人,住个小四合院,独门独院,非常合适。家长住正房(上房、上屋),晚辈住厢房,南房作客厅后书房。院子里有砖铺的十字甬路,通到东西南北房搭理屋门,屋门前都有台阶儿。  街门都是东南方,很少在正南方开门,因为庙门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全是清水脊的门楼儿,两扇对着关的街门,各有一个小铁环儿,用它敲门使。  屋宇式大门分为几个等级  1、王府大门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这种大门座落在王宅院的中线上,宏伟气派。北京后海北岸的清醇王府(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大门,就是一座五间三启门的屋宇式大门。在封建社会,王府大门的间数、门饰、装修、色彩都是按规制而设的。如,清顺治九年规定亲王府正门广五间,启门三绿色琉璃瓦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门钉减亲王九分之二,贝勒府规定为正门五间,启门一。位于后海南岸的清恭王府,原是乾隆帝的宠臣和冲的府郎,后来封赐给恭亲王,这座王府的大门是三开间,上复绿色琉璃瓦。  2、广亮大门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大门一般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占据一间房的位置。广亮大门虽不及王府大门显赫气派,但也有较高的台基,门口比较宽大敞亮,门扉开在门厅的中柱之间,大门檐村之下安装雀替、三幅云一类既有装饰功用,又代表主人品级地位的饰件。  3、金柱大门这是一种门扉安装在金柱(俗称老檐柱)间的大门,称为“金柱大门”,这种大门同广亮大门一样,也占据一个开间,一般它的规制与广亮大门很接近,门口也较宽大,虽不及广亮大门深邃庄严,仍不失官宦门第的气派,是广亮大门的一种演变形式。4、蛮子门门扉安装在外檐柱间,门扇槛握的形式仍采取广亮大门的形式,北京人把这种门称为“蛮子门”,它是广亮大门和金往大门进一步演变出来的又一种形式。  5、如意门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采用的大门当中,如意门占着相当大的数量。如意门的门口设在外檐柱间,门口两侧与山墙腿子之间砌砖墙,门口比较窄小,门相上方常装饰雕楼精致的砖花图案,在如意门的门指与两侧砖墙交角处,常做出如意形状的花饰,以寓意吉祥如意,故取名“如意门”。如意门里的住户一般是在政治上地位不高,但却非常殷实富裕的士民阶层。  6、墙垣式门除上述数种屋宇式大门外,在民宅中常采用墙垣式门者也不在少数。[墙垣式门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小门楼形式,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也有为数不多的豪华小门楼,门指以上遍施砖雕,虽不气派但却十分华丽,显示房主人的富有和虚荣。  【耳房】 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  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中型四合院为“三正四耳”。  耳房是指在主房屋旁边加盖的小房屋,其高度和体积小于主房,犹如在主房两侧的耳朵,故名耳房。  在四合院中,正房两侧可建耳房,厢房也可设耳房,有的建成平顶,称为“盝顶”。  耳房也可建在城楼上,例如天安门城楼两侧就建有耳房。  耳房,云南民居,房有开,分三向,主房其中,傍之两侧谓之耳房

  四合院的影壁

  影壁,南方人称为照壁,古代称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如果有影壁的话,鬼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被吓走。当然,影壁也有其功 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北京四合院中最常见的影壁是一面独立的墙体,这叫独立影壁。独立影壁的下部常常设须弥座,顶部是屋顶,墙体的中部叫做影壁心。其花纹图案有多种变化,砖雕花色有钩子莲、凤凰牡丹、荷叶莲花、松竹梅等。还有整面影壁为砖雕的一幅画面,内容为花卉、松鹤等吉祥图案。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 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大门内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称为独立影壁,如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影壁。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座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成梯形的,称雁翅影壁。这两种影壁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2至4米,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 四合院宅门的影壁,绝大部分为砖料砌成。影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为基座,中间为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为墙帽部分,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 影壁与大门有互相陪衬,互相烘托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它虽然是一座墙壁,但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四合院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

  门墩史话

  大门的枕石俗称门礅,是摆放在四合院大门门楼两端的枕石。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鸟兽花饰,又叫抱鼓石。抱鼓石也有方、圆两种造型。 门礅的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圆石鼓的两侧图案以转角莲最为常见,讲究的可以做成其它图案,如: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个狮子)图案。圆鼓上面一般为兽形,上面有站狮、蹲狮或卧狮(俗称狮子狗),方鼓子也多雕饰。   

  关于门墩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还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门枕石早在汉代(公元前 206年~公元 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开始使用了。或许从那时起,经过逐步演化,才成了现在见到的门墩了吧。在门枕石的外侧雕刻饰物,似乎很早以前就有了。

    例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展出的北魏文成帝(公元 452~465 年在位)皇后陵墓的石券门。这个门的门枕石外侧就做成了虎头的样子。

  有雕饰门枕石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突出在门外侧的门枕石,每天都看得见。想要装饰一下儿,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于是,很早以前的某个人在门枕石外侧部分 先刻上了一些装饰性的线条。

  宋代编写的《营造法式》(公元1103年出版)中记载了这些例子。这个门礅是当时最复杂的。所以可以说当 时箱型门礅或者抱鼓型门礅还没出现。 (如下图)  

   

  箱子型门墩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公元1100年以后,某个人把门枕石的外侧部分做的稍高一 些,又有人在它的各个面上都雕上了装饰性的线条。有的 人为了使门墩更加引人注目,把它做得更高些。后来,又在线条中刻上了图案,图案不断丰富。再后来,门枕石部分和门枕石向上延伸的部分界线逐渐分明,上部成了箱形,下部成了放箱子的台子。

   

  抱鼓型门墩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有人试着在门枕石上刻了一个通报来客的鼓,有的人在鼓面上雕出莲花。因为样子很漂亮,所以有人跟着模仿。

  后来人们又想方设法美化台子有人把台子做成了水中荷叶形,不但造型很漂亮,而且“并蒂同 心”代表着夫妻美满,很吉利,于是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样式。其次,受欢迎的门墩是在祥云上雕出莲叶形,再在 上边放鼓。

       

  北京型门墩的起源

   

  北京地区门墩的起源,应该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最早的门墩如今当然很难见到了,而早期的门墩,仍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北京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其中还有唐代时期的翼兽(存五塔寺),辽金时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狮(存妙应白塔寺,贤良寺)。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北京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也很多,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存的门墩看,总量仍在万件以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