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之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个字篆书书法 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

2024-07-15 04: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冬龄、周德聪谈匾额书法

■本报记者  印兆麒

Q

书法报:让您印象深刻的传统匾额书法有哪些?请举例谈谈。

王冬龄:记得20世纪60年代,我在南京读书的时候,去沈子善老师家,他告诉我中山陵的“无梁殿”请他写匾,他显得有些无奈说:“劝人莫学书,学书为人役。”我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匾额是:在南京新街口有一个著名的餐馆“六华春大酒店”,是当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书法研究会的胡小石题的。用的是北魏笔势的《石门颂》风格隶书,浑厚奇肆。据说胡小石教授是六华春大酒店的常客,我虽然当时作为学生,始终没有走进过六华春大酒店,但每次经过新街口,都要欣赏一下这块匾额。到杭州读书后,在灵隐寺见到沙孟海老师题的“大雄宝殿”匾额,也让我印象深刻,其体势开张,笔力圆厚,精神为之一振,极具震撼力。

周德聪:匾额本身是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孕育的结晶,它融书法、镌刻、制作、装饰于一体,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审美性。如北京琉璃厂的“荣宝斋”,集书画创作、收藏、研究、经营、交流为一体,百年来声誉日隆。不仅成为著名老店,其匾额书法也广为人知,成为效法的经典。

其实,匾额书法当代亦有可称者,如沙孟海先生为灵隐寺题写的“大雄宝殿”,沉雄中见潇洒,是为大观。

沙孟海题“大雄宝殿”

Q

书法报:匾额书法在书体选择上有哪些讲究?您一般选择哪种书体题匾?

王冬龄:一般来说,匾额书法的书体应选择楷书、行楷、隶书等人民群众能够辨识的书体。当然名胜古迹、书斋的匾额,也有篆书、草书所书写的。公共场所的匾额,一般我是写行书,有些也写隶书、草书。

周德聪:匾额书法应根据悬挂的场所选择书体,与环境地点相合。更兼实用与审美的约定俗成,以易识、厚重、典雅的隶书、楷书、行书为宜。篆书、草书由于缺乏大众化的通识与审美,较少用于题写匾额。本人一般采用隶书、行书题匾。

王冬龄题“华藏世界”

Q

书法报:匾额书法在风格取向上有无特殊要求?

王冬龄:匾额实际上分三类:第一类是商场和公共建筑,这样的匾额是要求大众易认识的书体,用笔以浑厚扎实为主,结构以典雅端庄为要。第二类,寺庙道观,必须有一点虚灵静谧的气味。第三类,书斋、名胜古迹,书体的选择和风格的自由度比较大,甚至篆书、金文、草书都可以。比如“醉翁亭”用颜体楷书来写就不合适,适合用草书或笔法飘逸跌宕的其他书体。

周德聪:匾额书法典雅中不失通俗,以沉雄、厚重、大气、中正是为主流。

王冬龄题“斗岩”

Q

书法报:匾额书法在章法处理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冬龄:传统的章法是从右向左,现在来讲也可以从左向右,符合现代人的视觉习惯,特别是字数超过五个字的匾额,一般我是从左向右写的。匾额书法一般以三四个字的内容为主。四个字的匾额必须首尾呼应、空间协调、追求变化,以首尾字略大,而不宜中间的字大于首尾。假如写“缘缘堂”,“缘缘”两个字就必须有变化。四个字的匾额如果有重复的偏旁,要让偏旁有所变化,或者把左右结构的字变成上下结构。款字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章法的协调与完整性。

周德聪:匾额书法协调统一是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字的大小分布,字与字之间的空白不宜疏密悬殊。款识多少视需要而定,印章也不能随意钤盖,以庄重稳妥为要。

王冬龄题“天目重光”

Q

书法报:有一些匾额是将书家的作品放大后制作而成,这种方式是否合适?

王冬龄:应该说是非常合适的。今人和古人写匾额,有太大的变异。古人必须原大,非常辛苦,据《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敕子孙无复学书。”沙孟海先生当年写“大雄宝殿”,据说是将几支笔扎在一起写的。今天很多匾额都不是原大书写,而是放大而成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个书写者的字能否经得起放大。优秀的书家,写成拳头大的字,放得再大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古人关于小字和大字的结构是有讲究的,这一点也要注意。

周德聪:一般来说是可以的,因为有些匾额特别大,书法家不可能按现场的尺寸大小来写。如果是书斋匾额,尺幅大小在四尺、六尺对开之内,当然是原大最好。

王冬龄题“兰亭书法社”

Q

书法报:商业门店的招牌作为匾额的重要形式之一,当下被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电脑字体所代替。请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谈谈看法。

王冬龄:蔡元培先生当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创立国立艺专,选址在西子湖畔。对于中国的城镇来说,如果没有名人、书家的匾额,就影响到城镇的文化品位。记得1979年,我接受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在一个有关中国的专题片中,我当时说纽约的高楼大厦非常壮观,如果能配上中国书法的匾额,就更有意思了。应该说,匾额书法艺术对一个城镇、建筑有点睛的作用。这不仅是中国的一个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应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电脑字体匾额,是一种缺乏艺术审美的表现。

周德聪:在一定意义上,电脑字代替手写商业门店的招牌,也是时代使然。无论是电脑的手写体还是印刷体,都给这个时代的文字应用带来了便利。加上现代城市管理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整齐感,电脑字作为招牌也就成了这个时代的常态。

但从审美角度看,由于录入电脑的手写体缺乏应有的门槛,加上商家又无较高的审美眼界,只觉得有粗有细、有大有小,甚至龙飞凤舞,也就随便取用了。市场应用的跟风也就使得某一类电脑字体泛滥成灾。如此,不仅对大众审美产生误导,也给传统的匾额书法艺术带来极大的冲击。

王冬龄题“壶天自春”

Q

书法报:有的地方对原有大家熟悉的匾额以不易识读等原因提议更换。对此,您怎么看?

王冬龄:匾额的更换是正常的,但是不能以不易识读,或者以书家写的别体字,或某些字增加或减少了个别笔画为由替换。其实真正有修养的书家,他们的写法还是有出处的。

周德聪:最典型的要数“山东博物馆”的匾额遭遇了。郭沫若曾为山东博物馆写过一件书法作品,落款有“山东博物馆惠存”几个字。博物馆建成之后,便易来使用了。从规范上讲,这种使用也是有缺陷的,不仅有侵权嫌疑,也对郭沫若先生的艺术品格造成一定影响(可能是负面的)。倘若是郭沫若专门题写的匾额,其辨识度与书法品格一定比其作品落款的效果要好得多。如郭沫若题写的“故宫博物院”,不仅清楚易识,且书风劲健雄浑,与故宫庞大的建筑群相得益彰。

“山东博物馆”的确出自郭沫若先生之手,也使用了很长时间。但自媒体发达之后,有好事者(段子手)胡乱释读多个版本,亵渎了郭先生的书法艺术,但无法从根本上动摇郭先生书法的本质,大可不必因无聊之辈的亵玩而去更换。

周德聪题“智者乐水”

Q

书法报:当代匾额书法发展面临哪些困境?振兴当代匾额书法,您有哪些建议?

王冬龄:由于现代社会的审美多元,以及现代建筑的特殊性,提升当代匾额书法的关键是要让优秀的书法家在匾额的创作与研究上再下点功夫,而重要的匾额必须让善于作榜书的书法大家来书写。书法大家也不要过分清高,雅俗共赏的匾额书法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何乐而不为?例如沙孟海先生写的“华联商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周德聪:时代进步了,匾额书法也要与时俱进。一刀切的电脑字固不可取,统统用书家的字也非良策。关键要看匾额用在何处,因时、因地制宜可乎!

周德聪题“气接巴蜀”

周德聪题“钱家店”

周德聪题“隐庐”

周德聪题“粥堂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