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瓦西里同志,请上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嘎斯24出售 达瓦西里同志,请上车

达瓦西里同志,请上车

2023-05-06 2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9年剑行偏锋经典车拍摄活动第一期在上周末顺利结束。大家一起用摄影的方式,再一次表达了对经典车的热爱。

没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也不用遗憾,下面的图文视频将完整回顾伏尔加嘎斯21经典车的故事,以及此次拍摄作品。

社会主义的高级轿车

车型:伏尔加嘎斯21

发动机:ZMZ-21A的2.445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0匹马力

变速箱:福特3速手动变速器

平台:福特Mainlin轿车

绰号:社会主义的高级轿车

1956年10月,第一辆“伏尔加”牌汽车在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组装成功。从此,“伏尔加”汽车作为前苏联和俄罗斯汽车工业的象征扬名世界。

时至今日,伏尔加汽车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承载了前苏联和俄罗斯几代人的情感。

1958年,配装前苏联国产发动机的伏尔加轿车在布鲁塞尔国际工业展亮相,一举夺得最高奖。当时人们对其评价是:车身线条流畅,装饰独特。前苏联时期,“伏尔加”牌汽车被誉为““社会主义的高级汽车”,并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

图片源自网络

伏尔加汽车由高尔基汽车厂生产。

高尔基汽车厂被中国人按照其俄文缩写GAZ发音简称为“嘎斯厂”,因此该厂生产的车型也叫嘎斯车。

图片源自网络

1956年10月10日,在美国福特的协助下,第一辆伏尔加牌汽车组装成功,名为伏尔加嘎斯21。

福特Mainlin是伏尔加嘎斯21的初代原型车。

图片源自网络

1956-1958年生产的嘎斯21——

图片源自网络

这款车型由Lev Yeremeev设计,外观设计明显受到了美国车型的影响,而内饰部分也是基于福特的O-Matic更改而来。动力方面,1957年,伏尔加嘎斯21换装了型号为ZMZ-21A的2.445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0马力,变速箱上使用来自美国福特公司的3速手动变速器。

1958-1962年生产的嘎斯21——

图片源自网络

1958年10月伏尔加嘎斯21再次进行了改款,新车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原进气格栅被换成了16条幅的垂直格栅,轮毂及尾灯等也经过了简单的改变。

到了1962年,新车再次进行了改进,变化包括了外观内饰及技术方面的升级。

1962-1970年生产的嘎斯21——

图片源自网络

1967年,伏尔加全新的嘎斯24(GAZ-24)开始生产,至此,嘎斯21从此进入历史。

有意思的是,北汽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在1960年就曾参照伏尔加嘎斯21图纸试制出“东方红”牌轿车。但后来,按照中央军委要求改为生产军用轻型越野汽车,这款国产轿车也就没有了下文。

图片源自网络

最好的致敬

把一台上了岁数的经典车悉心维护并开起来,才是对它最好的致敬。

检查胎压——

加油——

更换电瓶——

感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对车的良好日常维护,经过简单几个步骤的处理,这台六十年代的伏尔加顺利点火开动起来。

我开着这台金色伏尔加嘎斯21行驶在大学校园里,一股因岁月沉淀带来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捏着类似小时候家里藤椅材质的细细方向盘,因为没有方向助力带来反馈感真实直接,动力响应相当直接,没有很多老车那种踩下油门“干吼不走”的状态,传进车内的发动机噪音不算吵,双眼的余光里留意着车内饰开关上不认识的俄语,就这样缓缓地开着,心里揣度着,如果这校园里满是苏联时期典型的“赫鲁晓夫楼”,再加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就算真正完美的穿越了。

历史总是很有意思,拍摄之前做功课,才知道它地技术平台源自当时全球的另外一个“对立”的超级大国——美国。6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的影子在这台伏尔加上相当明显,引擎盖和后尾箱两侧凸起的丰满造型,显示着那个年代人们对火箭的狂热崇拜,丰满的后侧围,也呼应着那段年代感极强的审美情趣。历史信息可以告诉我们“对立”,汽车文化却在传递着“和谐”,真有意思。

保存至今依旧通透如新的漆面,彰显着苏联时期工业的自信。

内饰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相对于现代轿车内饰动辄用水转印贴膜发泡工艺以及各种数码科技堆砌的配置,我更这台老伏尔加清晰明了,简单实用,清爽真实的质感。

冬日午后暖暖的阳光照进车窗,让端着相机的我拍出了幸福感。如果这时一位温暖的姑娘跳进车内闯入镜头,该是多么完美的瞬间。

达瓦西里同志,请上车

曾几何时,“伏尔加”是一个很洋气的名词。

直到90年代初期,在四川的小城里,伏尔加品牌沉寂前在国内的最后一款明星产品嘎斯24依然是穿梭在街上的豪华出租车,在那个年代,人们还没还有“打车”的说法,记得那时三爸家里小堂妹刚出生,接新生的堂妹从产院出来时,一向节约的三爸很兴奋地说:“我去喊一台伏尔加!”

那时我十岁,至今记得很清楚,司机精心给座椅铺上了白色蕾丝钩花的装饰。

当年坐伏尔加从产院回家的小堂妹如今也是两个娃的母亲了。当然,她自己并不会记得她曾经坐过伏尔加。

其实不只是小堂妹,在满街都是各色汽车的今天,即使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也几乎不再提起“伏尔加”这个曾经的“高级轿车”。

哪怕是在它的产地——俄罗斯,大街小巷里,也遍布着日本车和德国车。

即使偶尔见到一台伏尔加,多半也是在沿着街边慢慢地开。

开着伏尔加的司机,多半也是一位带着鸭舌帽,身着深色呢子大衣的老者。

这位老者,多半也叫“达瓦西里”。

老朋友总会有远去的一天。

谢谢伏尔加,带给我们曾经的美好。

拍摄花絮

2019年剑行偏锋经典车拍摄活动第二期将在春天开启。

敬请期待。

致 谢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摄影——CK / 王磊 / 杨洋

视频——昊男 / 倩倩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