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如一条疯狗!”从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说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喜鹊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喜鹊声唶唶 “我还不如一条疯狗!”从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说起

“我还不如一条疯狗!”从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说起

2024-01-29 00: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78-2008

中/国/新/诗

Modern Poetry Trends

关于守卫诗歌,常见对汪国真的引用,“诗歌不死,真正有生命、有价值的好诗永远不会死”。好诗不死,一为口耳相传,二须得留存底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曾将中国新诗“第三个三十年”(1978-2008)间的珠玑集结成册。其中有食指,“旧时代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亦有北岛、芒克、舒婷、顾城等朦胧诗派代表,骆一禾、张枣、西川、海子等先锋诗者,和路向更为开放多元的创作者。

受篇幅所限,本文仅摘取其中16位诗人的25首诗作,怀顾当年诗兴。借用欧阳江河的话说,跻身之间,“语言依然在行走,伸出,以及看见”。

食指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鱼台人,高中毕业。朦胧诗派代表人物,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原因有三:母亲名为石维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诗人的写作和生活存在无形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01

《疯狗》

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

我不再把自己当人看,

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

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

我还不是一条疯狗,

不必为饥寒去冒风险,

为此我希望成条疯狗,

更深刻地体验生存的艰难。

我还不如一条疯狗!

狗急它能跳出墙院,

而我只能默默地忍受,

我比疯狗有更多的辛酸。

假如我真的成条疯狗

就能挣脱这无情的锁链,

那么我将毫不迟疑地,

放弃所谓神圣的人权。

入选理由:这时代最感人和最具精神震撼力的作品,也是汉语新诗问世以来的绝唱之一。以疯狗自况,以自己的命运和不幸遭际见证了这一境遇的残忍和悲凉,传达出对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的信念和捍卫。在形式上的回环修辞、如歌如哭的节奏,也生发出噬心般的悲情力量。

02

《归宿》

由于创作生命的短促

诗人的命运吉凶难卜

为迎接灵感危机的挑战

我不怕有任何更高的代价付出

优雅的举止和贫寒的窘迫

曾给了我不少难言的痛楚

但终于我的诗行方阵的大军

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

埋葬弱者灵魂的坟墓

绝对不是我的归宿

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园

坟头仅仅是几丕黄土

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的陵园

长年也无人看管守护

活着的时候倍尝艰辛

就连死后也如此凄苦

我激动地热泪夺眶而出

一阵风带来奶奶的叮嘱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孩子,这是你最后的归宿。”

入选理由:又是见证命运与灵魂之作。前半部分是想象自己作为诗人的精神超越,后半部分是参悟自己肉体生命的最后归宿。对苦难命运的承受和迎接是以矛盾的方式出现的:有坚韧的不甘,又有坦然的参透,这是感人的自我对话,生命体验中坚定与悲凉的混合体。

03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已经步履蹒跚

身后,是你走过的万里山川

有你失足的令人心寒的山谷

也有你爬起又登上的艺术峰巅

当你老了

梦中常见大海

你就是船长

又驶出平静的港弯

继续在人生苦海中乘风破浪

你比以前,更加沉着勇敢

当你老了

心境十分坦然

昏花的老眼时常傲视着篮天

仿佛在问 有谁像你一样

历经磨难,写那些苦难的诗篇 

入选理由:与叶芝的《当你老了》不止可以媲美,而且更加感人。多么沉稳坦然、绵长深厚,大彻大悟、大仁大勇!好诗啊好诗,只有无言默想,方能细细体味。

芒克

芒克,原名姜世伟,1950年生于辽宁沈阳,后迁至北京。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曾与北岛共同创办文学刊物《今天》,与唐晓渡、杨炼组织幸存者诗歌俱乐部等。芒克外号叫“猴子”,英音译为“芒克”(Monkey),遂取为笔名。

04

《葡萄园》

一小块葡萄园,

是我发甜的家。

当秋风突然走进哐哐作响的门口,

我的家园都是含着眼泪的葡萄。

那使园子早早暗下来的墙头,

几只鸽子惊慌飞走。

胆怯的孩子把弄脏的小脸

偷偷地藏在房后。

平时总是在这里转悠的狗,

这会儿不知溜到哪里去了。

一群红色的鸡满院子扑腾,

咯咯地叫个不停。

我眼看着葡萄掉在地上,

血在落叶中间流。

这真是个想安宁也不能安宁的日子,

这是在我家失去阳光的时候。

入选理由:葡萄园,精神的家园。这里有凄凉的心境,有荒芜的风景,也有愚昧的现实和没完没了的折腾。芒克表达的是忿怒,是期待,是绝望的欲哭无泪。“含着眼泪的葡萄”和“红色的鸡满院子扑腾”,构成了绝妙的对比和反讽。

05

《阳光中的向日葵》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入选理由:这是精神的闪电中诞生的诗歌,芒克的代表作。炫目的光芒、闪电般迅疾的联想,可以诠释和放大梵高笔下绚烂又充满迷茫的壮丽景象。现实中的一片向日葵,灼伤了诗人的目光,也修改了红色修辞中对它的误解与扭曲,除非有十足的自信与创造力,不能做这样大胆的处理。

北岛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浙江湖州人,出生于北京。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北岛”是芒克为他取的笔名,因其一直在北方生活却是南方人,且在诗集《陌生的海滩》里写过很多岛屿。

06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入选理由: 以格言的方式,总结了一个时代。这是1976年最值得记住的一个发问和回答,用最惊警的语言,概括了这时代人们共同的怀疑与思考,表达了对封闭与愚昧的时代政治的质询和抗议。同时,从历史、现实和逻辑的意义上,它也传达了对未来的信念。

07

《宣告——献给遇罗克》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中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入选理由: 对为真理而献身的人的最好纪念。伤痛与敬慕、平静与激愤、决绝与信念,五味俱全。简单的诗句中镶嵌着让人无法忘记的警句。

杨炼

杨炼,1955年生于瑞士,祖籍山东,后迁回北京。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曾获2012年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08

《飞天》

我不是鸟,当天空急速地向后崩溃

一片黑色的海,我不是鱼

身影陷入某一瞬间、某一点

我飞翔,还是静止

超越,还是临终挣扎

升,或者降(同样轻盈的姿势)

朝千年之下,千年之上?

全部精力不过这堵又冷又湿的墙

诞辰和末日,整夜哭泣

沙漠那麻醉剂的咸味,被风

充满一个默默无言的女人

一小块贞操似的茫然的净土

褪色的星辰,东方的神秘

花朵摇摇欲坠

表演着应有的温柔

醒来,还是即将睡去?我微合的双眼

在几乎无限的时光尽头扩张,望穿恶梦

一种习惯,为期待弹琴

一层擦不掉的笑容,早已生锈

苔藓像另一幅壁画悄悄腐烂

我憎恨黑暗,却不得不跟随黑暗

夜来临。夜,整个世界

现实之手,扼住想象的鲜艳的裂痕

歌唱,在这儿

是年轻力壮的苍蝇的特长

人群流过,我被那些我看着

在自己脚下、自己头上,变换一千重面孔

千度沧桑无奈石窟一动不动的寂寞

庞大的实体,还是精致的虚无

生,还是死——我像一只摆停在天地之间

舞蹈的灵魂,锤成薄片

在这一点,这一片刻,在到处,在永恒

一根飘带因太久的垂落失去深度

太久了,面前和背后那一派茫茫黄土

我萌芽,还是与少女们的尸骨对话

用一颗墓穴间发黑的语言

一个颤栗的孤独,彼此触摸

没有方向,也似乎有一切方向

渴望朝四周激越,又退回这无情的宁静

苦苦漂泊,自足只是我的轮廓

千年以下,千年以上

我飞如鸟,到视线之外聆听之外

我坠如鱼,张着嘴,无声无息

入选理由:“文化寻根诗歌”的范本之一。是杨炼个人观念诗歌书写中最生动和最恰如其分之作。“飞天”的形象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映像,其两面性、二律悖反的历史内涵,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因为这首诗,杨炼可以成为“文化思辨型诗歌”的鼻祖。

王小妮

王小妮,1955年生,吉林长春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出版小说《方圆四十里》、随笔《上课记》和诗集《落在海里的雪》等。

09

《飞天》

我刚刚挂出我的床单,

有人敲打楼板,

说什么黄水流下去!

我又专门看了一次,

我的床单

是最纯正的蓝色。

我靠在强光里,

本不该入睡,

糊里糊涂醒来之后,

手上的书全部落页,

它在纷乱了页码之后,

竟然污浊透顶。

我对这乌有者说,

我是灾难深重的人,

他说:这是

最后人选,

他叫声如鼠

求我宽容。

从此,我常常停在阳台上,

同篡改者对话,

得以知道这世上

许多别的事情,

这阳台四处无门,

而绵绵对话,

使我乐不可支。

入选理由: 从日常生活中抽取道理,和“女性主义”的主题不期重合。言说了女性某种共同的遭际,被“篡改”和被中伤的处境。但主体给人的不仅是恼怒和羞愤,更多的是宽容。因而这是至为大气的、非“小女子”之意气的境地。

翟永明

翟永明, 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1984年以组诗《女人》中独特的语言与女性立场震撼文坛。

10

《预感》

穿黑裙的女人夤夜而来

她秘密的一瞥使我精疲力竭

我突然想起这个季节鱼都会死去

而每一条路都穿越飞鸟的痕迹

貌似尸体的山峦被黑夜拖曳

附近灌木的心跳隐约可闻

那些巨大的乌从空中向我俯视

带着人类的眼神

在一种秘而不宣的野蛮空气中

冬天起伏着残酷的雄性意识

我一向有着不同寻常的平静

犹如盲者,因此我在白天看见黑夜

婴儿般直率,我的指纹

已没有更多的悲哀可提供

脚步!正在变老的声音

梦显得若有所知,从自己的眼睛里

我看到了忘记开花的时辰

给黄昏施加压力

鲜苔含在口中,他们所恳求的意义

把微笑会心地折入怀中

夜晚似有似无地痉挛,像一声咳嗽

憋在喉咙,我已离开这个死洞

入选理由: 真正“现代性的女性书写”,是从翟永明开始的,这首诗是一个明证。这是噩梦的情境,但也是诗中女人的自我想象,她有更复杂的神经和想象力,有更暧昧的身份和心理活动。这个女性形象所“预言”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和深刻的女性价值观的颠覆与巨变。

11

《独白》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炫目,是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时,我的痛苦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从脚至顶,我有我的方式

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

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

入选理由: 中国的“自白派”宣言,女性抒情的范本。最适度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女性的内心情感。现代的意识与传统的血液同时涌流在她的身上,诞生出一个全新而又古老的生命,一个摆脱羁绊又深陷窠臼的情感关系。历经时间的磨洗检验,它仍然是如此准确和经典。

于坚

于坚,1954年生,云南昆明人。“第三代诗歌”(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歌)代表人物,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12

《独白》

每当秋天 庄稼在月光下成熟

就是灵魂陷落的时刻 注定如此

三十而立 仍然不能幸免

固若金汤的城池 又一次被攻破

叛徒们踩着庄稼 在劫难逃的心灵

无处可躲 倒是一身轻松

从前除了自己 还要养活一个上帝

在个人心灵的历史上 白旗无人理睬

自己看着自己 赤身裸体的小丑

一次次从时间之镜上滑下

过去的一切都那么清楚 令人恶心

再也抓不住什么 因为两手握满果实

当初一切都是从真实出发 信誓旦旦

却像伪君子一样 变得风度翩翩

也许早就应该像石头一样沉默

在一条河流中得到安息 然而不

心就是如此下贱 渴望高贵

渴望不朽 渴望面对大海

自己从此就宽阔而厚重

注定要陷落 永远的戏子

你不上台 别人就将你扮演

为又一次欺骗而哭泣 很想忏悔

没有教堂的世纪 天空里没有光

即使在大地上跪一千年

也不会再成为种籽 厚颜无耻

仍然要挺着胸膛做人 光明磊落

只是那虫子永远不死 它总是在咬

直到你踌躇满志的生活 再次被击穿

那就是秋天 谷子在月光下成熟

注定要陷落的是灵魂

月光如水 照耀美丽的原野

照耀你心灵上那黑森森的时间之镜

入选理由:虽然与女性的“独白”相比稍逊一筹,但作为“男性诗人”能够学会袒露和检视灵魂,仍值得让人肃然。“自己看着自己,赤身裸体的小丑”,于坚提供了一种男性面对自我灵魂进入写作的范例。内在和沉入的气质、哲理与反讽的结合,使这首诗成为于坚诗中至为可爱的一篇。

13

《便条集258》

不知几万里也

这是您的大地

20米×48米

占地960平米

这是您的小区

23米×51米

占地117.3平米

这是您的套间

6.5米×4.2米

占地27.3平米

这是您的客厅

5.6米×3.4米

占地19平米

这是您的卧室

2.1米×1.8米

占地3.8平米

测量员以为还可以退一步

结果撞到了墙壁

这是您的厨房

1.6米×1.1米

占地1.76平米

这是您的卫生间

1.4米×1.8米

占地2.8平米

这是您的床位

1.6米×0.5米×2

占地1.6平米

这是太太和您

本人

0.2×0.3米

占地0.06平米

先生,这是……测量员停顿了一下

您的盒子。

入选理由:一首怪诗,一首奇诗。多么诙谐和令人震撼,刻意的啰嗦、不厌其烦的数字罗列,原是为了衬托最后结局的出现:无论你拥有多少,多么不可一世地占有世界,最终拥有的也只有那个盒子——与一切人同样大小的一个。这首诗足以使“于坚”和“便条”这两个词语永世流传。

欧阳江河

欧阳江河,原名江河,1956年生,四川泸州人。其写作理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坛有较大影响。

14

《汉英之间》

我居住在汉字的块垒里,

在这些和那些形象的顾盼之间。

它们孤立而贯穿,肢体摇晃不定,

节奏单一如连续的枪。

一片响声之后,汉字变得简单。

掉下了一些胳膊,腿,眼睛,

但语言依然在行走,伸出,以及看见。

那样一种神秘养育了饥饿。

并且,省下很多好吃的日子,

让我和同一种族的人分食、挑剔。

在本地口音中,在团结如一个晶体的方言

在古代和现代汉语的混为一谈中,

我的嘴唇像是圆形废墟,

牙齿陷入空旷

没碰到一根骨头。

如此风景,如此肉,汉语盛宴天下。

我吃完我那份日子,又吃古人的,直到

一天傍晚,我去英语之角散步,看见

一群中国人围住一个美国佬,我猜他们

想迁居到英语里面。但英语在中国没有领地。

它只是一门课,一种会话方式,电视节目,

大学的一个系,考试和纸。

在纸上我感到中国人和铅笔的酷似。

轻描淡写,磨损橡皮的一生。

经历了太多的墨水,眼镜,打字机

以及铅的沉重之后,

英语已经轻松自如,卷起在中国的一角。

它使我们习惯了缩写和外交辞令,

还有西餐,刀叉,阿斯匹林。

这样的变化不涉及鼻子

和皮肤。像每天早晨的牙刷

英语在牙齿上走着,使汉语变白。

从前吃书吃死人,因此

我天天刷牙。这关系到水、卫生和比较。

由此产生了口感,滋味说,

以及日常用语的种种差异。

还关系到一只手:它伸进英语,

中指和食指分开,模拟

一个字母,一次胜利,一种

对自我的纳粹式体验。

一支烟落地,只燃到一半就熄灭了,

像一段历史。历史就是苦于口吃的

战争,再往前是第三帝国,是希特勒。

我不知道这个狂人是否枪杀过英语,枪杀过

莎士比亚和济慈。

但我知道,有牛津辞典里的、贵族的英语,

也有武装到牙齿的、丘吉尔或罗斯福的英语。

它的隐喻、它的物质、它的破坏的美学,

在广岛和长崎爆炸。

我看见一堆堆汉字在日语中变成尸首——

但在语言之外,中国和英美结盟。

我读过这段历史,感到极为可疑。

我不知道历史和我谁更荒谬。

一百多年了。汉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人移居英语,

努力成为黄种白人,而把汉语

看作离婚的前妻,看作破镜里的家园?究竟

发生了什么?我独自一人在汉语中幽居,

与众多纸人对话,空想着英语,

并看更多的中国人跻身其间,

从一个象形的人变成一个拼音的人。

入选理由: 同样是一首奇诗。直接“面对语言”写作,是欧阳江河相对于这个时代诗人的能力之所以成为翘楚的一点。也许这是现代汉诗中最早、也最好的一首“元诗歌”。当然,不只是讨论两种语言之间发生了什么,更为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之间、在两种文化的境遇中知识分子和诗人的心灵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从一个象形的人变成一个拼音的人”,这是当代中国人文化命运的至为生动的书写。

15

《玻璃工厂》

1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从脸到脸

隔开是看不见的。

在玻璃中,物质并不透明。

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闪耀。

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

就象鸟在一片纯光中坚持了阴影。

以黑暗方式收回光芒,然后奉献。

在到处都是玻璃的地方,

玻璃已经不是它自己,而是

一种精神。

就像到处都是空气,空气近于不存在。

2

工厂附近是大海。

对水的认识就是对玻璃的认识。

凝固,寒冷,易碎,

这些都是透明的代价。

透明是一种神秘的、能看见波浪的语言,

我在说出它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它,

脱离了杯子、茶几、穿衣镜,所有这些

具体的、成批生产的物质。

但我又置身于物质的包围之中,

生命被欲望充满。

语言溢出,枯竭,在透明之前。

语言就是飞翔,就是

以空旷对空旷,以闪电对闪电。

如此多的天空在飞鸟的躯体之外,

而一只孤鸟的影子

可以是光在海上的轻轻的擦痕。

有什么东西从玻璃上划过,比影子更轻,

比切口更深,比刀锋更难逾越。

裂缝是看不见的。

3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说出。

语言和时间浑浊,泥沙俱下。

一片盲目从中心散开。

同样的经验也发生在玻璃内部。

火焰的呼吸,火焰的心脏。

所谓玻璃就是水在火焰里改变态度,

就是两种精神相遇,

两次毁灭进入同一永生。

水经过火焰变成玻璃,

变成零度以下的冷峻的燃烧,

像一个真理或一种感情

浅显,清晰,拒绝流动。

在果实里,在大海深处,水从不流动。

4

那么这就是我看到的玻璃——

依旧是石头,但已不再坚固。

依旧是火焰,但已不复温暖。

依旧是水,但既不柔软也不流逝。

它是一些伤口但从不流血,

它是一种声音但从不经过寂静。

从失去到失去,这就是玻璃。

语言和时间透明,

付出高代价。

5

在同一工厂我看见三种玻璃:

物态的,装饰的,象征的。

人们告诉我玻璃的父亲是一些混乱的石头。

在石头的空虚里,死亡并非终结,

而是一种可改变的原始的事实。

石头粉碎,玻璃诞生。

这是真实的。但还有另一种真实

把我引入另一种境界:从高处到高处。

在那种真实里玻璃仅仅是水,是已经

或正在变硬的、有骨头的、泼不掉的水,

而火焰是彻骨的寒冷,

并且最美丽的也最容易破碎。

世间一切崇高的事物,以及

事物的眼泪。

入选理由:以另一种更为形象的方式创造出的一首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元诗歌”。据欧阳江河自己说,这首诗因“命题作文”而偶得,但它却出其不意地成为了一首“纯诗”。用“不朽”来形容之不会是过分的评价。它阐述了“玻璃”这种透明的物质与混沌的沙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阐述了诗歌(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澄明与晦暗的关系。当然,更为复杂的揭示,还需要最好的头脑去细细辨证和思考。

韩东

韩东,1961年生,江苏南京人。“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曾组织他们文学社,主编诗刊《他们》等。

16

《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入选理由: 当代“反文化诗歌”写作的源头。它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观念,尽管从文本的意义上它也许并无多少滋味。但在反对虚假文化想象、反对空洞的寻根观念方面,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朴素和口语、轻浅和反讽,使之不但标识出一个新的诗歌美学,也对当代诗歌的潮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骆一禾

骆一禾,1961年生于北京,1989年突发脑溢血逝世,时年28岁。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与诗人海子、西川齐称“北大三剑客”,曾任《十月》杂志编辑等。

17

《先锋》

世界说需要燃烧

他燃烧着

象导火的绒绳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

当然不会有

凤凰的再生……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是长空下

最后一场雪……

明日里

就有那大树长青

母亲般夏日的雨声

我们一定要安详地

对心爱的谈起爱

我们一定要从容地

向光荣者说到光荣

入选理由:关于“什么是先锋”的迄今为止最好的诠释。如果没有猜错,这应该是献给当代诗歌变革的先驱者的一首诗。在最困难的时候看到未来,预示和坚信他们之于历史与未来的作用。多么自信和安详,他的预言完全变成了现实——这是对诗人最好的告慰和证明。

张枣

张枣,1962年生于湖南长沙,2010年因病逝世,享年48岁。其与欧阳江河、柏桦、孙文波和翟永明齐称“巴蜀五君子”。

18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入选理由: 一首罕见的“禅诗”,在当代诗歌的技艺与形式中可谓别具一格。用新诗的形式,可否将传统的意绪或意趣重新书写和展现出来?这首诗提供了肯定的回答。唯美、闲静、少许的感伤,更多的淡然,看似“有我”,又似“无我”,更近“忘我”,呈现出一幅古旧的“梅花写意图”。

西川

西川,原名刘军,1963年生,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歌界影响广泛,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等。

19

《李白》

越过大海的马是抵达村庄的诗篇

攀登高山的太阳像谷地的庄稼一般宁静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这就是你:一颗大星和一场风暴

一片月光和一场梦

在风中前进,爱着少女、溪流和隐士

应着王者的呼唤,带着睡眠的温度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这就是你:误解着生活

而别人对它的误解比你更深

有人在洛阳怀念着你

某个黄昏充满了你的声音——

水鸟的声音——在琥珀里

漫游世界的声音——像彗星的光芒

全是另一个世界的灰尘

我不能在空无一人的庭院中饮酒

因为空无一人的庭院

乃是辽阔秋天的馈赠

菊花抱住黑枝,一行大雁

飞临你脱胎于幻想的海市蜃楼

这就是你:通宵达旦

面对写下的文字心怀惊恐

让石门大开,让虎豹耀眼

而为什么有时你又忍心

将玉宇琼楼和仙女的歌唱彻底否定?

骑鲸而去的投江者呵我宁信传说

回归故乡的孩子举起敲击明月的骨头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你给我们留下的第二日

是白色的山石、白色的江水、白色的风

入选理由: 这应该是西川最富神韵的作品之一了。不论两人是否在气质上相似,这场精神的对话、灵魂的私语非常成功。这并不容易,对于一个伟大诗人而言,没有足够的力量不可能与之构成精神的对称。一个曾经的李白如今成功地活在当代的汉语里,几乎与一个当代诗人互为影子。“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这就是诗歌的真谛,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西川确是诗人中的高手。

20

《杜甫》

你的深仁大爱容纳下了

那么多的太阳和雨水;那么多的悲苦

被你最终转化为歌吟

无数个秋天指向今夜

我终于爱上了眼前褪色的

街道和松林

在两条大河之间,在你曾经歇息的

乡村客栈,我终于听到了

一种声音:磅礴,结实又沉稳

有如茁壮的牡丹迟开于长安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是唯一的灵魂

美丽的山河必须信赖

你的清瘦,这易于毁灭的文明

必须经过你的触摸然后得以保存

你有近乎愚蠢的勇气

倾听内心倾斜的烛火

你甚至从未听说过济慈和叶芝

秋风,吹亮了山巅的明月

乌鸦,撞开了你的门扉

皇帝的车马隆隆驰过

继之而来的是饥饿和土匪

但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

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

千万间广厦遮住了地平线

是你建造了它们,以便怀念那些

流浪途中的妇女和男人

而拯救是徒劳,你比我们更清楚

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

入选理由:同样的理由——精神的深度与对话的无限融洽,使它当之无愧地与前者并列在一起。在岁初感受李白, 在岁暮追想杜甫,选择的时间十分恰当。它不但写出了一个悲苦者的灵魂,而且写出了坚忍和信念。“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这几乎是一个智慧与深谋远虑的宣言,对于这个年代的诗歌可谓至为重要,至为关键。

海子

21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入选理由:最精短的抒情典范。十行诗,就使一个悲伤的季节和灵魂跃然纸上。死亡的激情和形而上学的创痛、对存在的感验和生命的悲鸣浑然一体。辽远苍茫,堪称遗世独立的绝响。

22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 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 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 骑上你飞奔而去, 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 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 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 沉浸于冬天, 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 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 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 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 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 从北刮到南, 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入选理由: 长久地沉默,无言以对,是选择这首诗的理由。说出是残酷的,这是绝命之诗,是决心不再醒来的绝命之辞。“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它见证了诗人精神寂灭的意义,胜过它作为一首诗歌给人带来的感动。面对生命的残酷命题,我们无权对它的优美和高绝给予任何浅薄的肯定。

赵丽华

赵丽华,1964年生,河北霸州人。其诗歌风格富有争议,被称为“梨花体”;2006年引发的“万人齐写梨花体”网络现象,被称为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最大的诗歌事件。

23

《当一只喜鹊爱上另一只喜鹊》

2007年4月20日,大连王家桥、刘家桥地区突然停电,事故原因竟是由于一对喜鹊在附近的高压线上亲热所致

——《喜鹊亲热致高压线短路》

喜鹊男:“你读过大卫的诗吗?他说:亲,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

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我把这两句诗送给你。”

喜鹊女:“那我把杨森君的诗送给你:爱情是世上最没有把握的东西/

如果我们都醉了/谁扶谁?”

喜鹊男:“我扶着你,我的宝贝。”

喜鹊女:“亲爱的……”

喜鹊男:“只要有我,没有任何鸟再能伤害你!”

喜鹊女(唱):“从此不再受伤害。”

喜鹊男(唱):“我的梦不再徘徊。”

喜鹊男女(合唱):“我们彼此都保存着那份爱,不管风雨再不再来”

喜鹊女:“亲爱的,你会爱我多久?”

喜鹊男:“宝贝,我要把你带进坟墓!”

喜鹊女:“亲爱的,你为什么爱我?”

喜鹊男:“我没有理由没有空白没有停顿没有主题没有说法没有

回头没生没死地爱你……”

喜鹊女:“嗯,我也一样。我无时无刻其实是每时每刻地爱你。

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其实是空前绝后地爱你。

我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其实是独一无二地爱你……”

……

我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想象这两只喜鹊死前的对话

是因为我听从了奥克塔维奥·帕斯的一句话:

“诗歌爱上了瞬间并想在一首诗中复活它,

使它脱离连续性,

把它变成固定的现在。”

入选理由:迄今为止,它可以看作最像一幕微型戏剧的一首诗。爱情本身的“火花”,本质上可能就是灾难性的,这首诗将一个发生在禽鸟身上的极端巧合的悲剧故事,移植到现时代的喜剧情境中,变成了人间的对话,生发出类似“后现代的诗意”。可谓妙手偶得。它诙谐的形式确令人难以割舍。

雷平阳

雷平阳,1966年生,云南昭通人。其作品《云南记》曾获2010年鲁迅文学奖。

24

《工地上的叫喊》

死亡来临的方式

与惯常没有什么不同:一个年老的

四川民工,提着一桶红色的油漆

他想涂红女儿墙上的那个新鲜的鸟巢

结果是:鸟儿以最快的速度

教他学会了飞翔。他的叫喊

像红油漆一样,在空中散开

结果是:几千吨水泥都听见了他的叫喊

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

入选理由: 雷平阳有很多好诗,但选一首的话非此莫属。一个从高处坠落的生命。一幕惨剧被隐去了细节,但仍可以让人心惊:一个贫病交加、潦倒绝望、不堪重负、无力抚养老婆孩子的年老民工,用了“飞翔”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使用这戏谑的笔法,无非是反衬这生命草芥式的卑微和不值钱,为了回避和反衬这惨剧的残忍与血腥。

朵渔

朵渔,原名高照亮,1973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年曾参与发起“下半身”诗歌(主张以“肉体的在场”作为一种反抗力量冲击现实的诗歌)运动。

25

《今夜,写诗是轻浮的》

今夜,大地轻摇,石头

离开了山坡,莽原敞开了伤口……

半个亚洲眩晕,半个亚洲

找不到悲愤的理由

想想,太轻浮了,这一切

在一张西部地图前,上海

是轻浮的,在伟大的废墟旁

论功行赏的将军

是轻浮的,还有哽咽的县长

机械是轻浮的,面对那自坟墓中

伸出的小手,水泥,水泥是轻浮的

赤裸的水泥,掩盖了她美丽的脸

啊,轻浮……请不要在他的头上

动土,不要在她的骨头上钉钉子

不要用他的书包盛碎片!不要

把她美丽的脚踝截下!!

请将他的断臂还给他,将他的父母

还给他,请将她的孩子还给她,还有

她的羞涩……请掏空她耳中的雨水

让她安静地离去……

丢弃的器官是轻浮的,还有那大地上的

苍蝇,墓边的哭泣是轻浮的,包括

因悲伤而激发的善意,想想

当房间变成了安静的墓场,哭声

是多么的轻贱!

电视上的抒情是轻浮的,当一具尸体

一万具尸体,在屏幕前

我的眼泪是轻浮的,你的罪过是轻浮的

主持人是轻浮的,宣传部是轻浮的

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官员

是轻浮的!啊,轻浮,轻浮的医院

轻浮的祖母,轻浮的

正在分娩的孕妇,轻浮的

护士小姐手中的花

三十层的高楼,轻浮如薄云

悲伤的好人,轻浮如杜甫

今夜,我必定也是

轻浮的,当我写下

悲伤、眼泪、尸体、血,却写不出

巨石、大地、团结和暴怒!

当我写下语言,却写不出深深的沉默。

今夜,人类的沉痛里

有轻浮的泪,悲哀中有轻浮的甜

今夜,天下写诗的人是轻浮的

轻浮如刽子手,

轻浮如刀笔吏。

入选理由: 这是所有“5·12地震诗歌”中最好的一首。说它最好,不是因为它书写了更感人的人性和情景,更高尚的人格和故事,而是它重复了一个阿尔多诺式的命题:在这样的灾难之后,写作的合法性在哪里?然而这种质疑本身便是写作的合法根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能将人们带进人性拷问和良知发现的境地,才能使一切已发生的悲剧和消失的生命获得价值——如果一定要找寻这灾难的“价值”,或对我们民族的某种精神补偿的话。

本文节选自

《像一场最高虚构的雪》

作者:张清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4

编辑 | 巴巴罗萨

主编 | 魏冰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