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驱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5G技术驱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5G技术驱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2024-07-05 1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G技术驱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郭晓蓓

2019-10-26 09:11来源:中证网

分享到:

  2019年是5G商业布局的关键年,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回顾此前金融展业的发展阶段,从2G时代以线下实体网点作为金融服务的核心部署,到3G时代以线上网页招揽业务,再到4G时代以APP形式触达用户并提供场景化、生态化的综合业务,可以看出,金融展业模式与通信网络的迭代升级密切相关。5G的出现可能并不像人工智能等技术一样可直接运用于金融领域,而是在辅助各新兴技术的落地、优化现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实现金融场景的再造,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打造全流程数字化银行

  随着5G应用落地,未来金融业给客户提供的金融业务体验也将大幅提升,客户开展支付和交易的效率将在超高带宽和极低时延的支持下得到显著提升,变革传统支付模式。

  一是加快智慧网点建设。智慧网点突破传统银行分区概念,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全息投影、VR/AR、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建立从网点外到网点内的一整套客户服务,实现联接无感、服务无界和体验无限。

  二是创新支付模式。5G时代,VR/AR云化将不再受到带宽和时延的限制,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功能可从本地转移到云端,能够为支付提供更丰富的决策数据辅助和更真实的场景体验,从而改变现有的支付模式和体验。同时,与生物识别技术结合,未来的支付涌现出微表情支付、脑电波支付、虹膜支付、声纹支付等各种新的形态,为客户在消费金融等领域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支付体验。

  三是打造智能风控系统。利用“5G+物联网”建立与企业的连接,形成企业产业信息化的数据入口,由点到面将银行信息触角从单一企业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游、下游、合作企业的数据信息整合,有助于构建银企互信共赢局面,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

  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

  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商业银行移动支付升级将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一站式、“管家式”的支付与消费体验,实现智能家居、智慧医疗与智能支付的有效关联。与此同时,银行也将通过与医疗机构的数据融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支付、保险、授信等多元服务。

  随着5G应用在金融行业的深入,传统银行业务如支付、授信等将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跨界互联,充分拓展新渠道、新形式,包括5G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装备等,均将成为银行供应链条上的一个作用环节。

  未来,银行账户通过与居民家庭的水、电、气和热力表等连接,可以实现远程查询和自动缴费;医疗机构、商业银行与用户三方互联,医生可通过可穿戴设备知晓用户的身体状态,而商业银行则结合医疗数据、用户数据等提供支付、保险、贷款等服务。

  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主动通过5G技术,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首先,重视5G技术应用推广,明确数字化战略发展方向。

  一是提前做好5G应用规划布局。根据业务属性和经营模式,为5G在金融中的应用制定相应量化指标,有方向、有目的地推进5G应用落地。二是加大对“5G+金融”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搭建应当包括软硬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逐步推进智能网点、VR/AR设备、高清影视设备、机器人的建设,丰富智能金融所需的硬件载体;软件方面,基于5G带来的数据流量和边缘计算技术,持续升级改进应用工具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加强外部合作,提前锁定5G合作运营商。对于银行来说,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非常关键。此外,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与运营商加强紧密联系,围绕5G开展深度合作。必要时可以联合组建研发团队,开展5G金融产品创新。

  其次,构建5G应用架构体系,提升商业银行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层面,加快推进5G无人网点建设。银行网点的转型现在走到了十字路口,5G网点应结合AR/VR、智能语音交互、全息投影等前沿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沉浸式的虚拟网点体验和远程互动交易;同时,运用5G技术打造“积木式”营业环境,及时响应市场和营销活动需求,为客户打造更具科技感、未来感、温度感的金融服务体验。

  业务运营层面,基于5G技术拓展金融业务边界。B端方面,打通现有开放平台的接口数据,依托海量的数据资源和远程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平台格局,推动金融泛在化版图不断扩大。C端方面,以客户为中心,切入社交、教育、购物、医疗等场景,打造因时因地的场景化金融服务模式。

  风险管理层面,搭建智能风控平台。5G时代,商业银行应打通行内各部门数据壁垒,对接政府部门以及电子商户等信息数据平台,依托海量的数据资源和远程智能技术,提升信息采集和信贷审批效率。同时,可根据用户画像和风险偏好调整账户风控策略或投资组合的风险等级。

  第三,正视5G技术带来的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首先不要追求过于完美的技术方案,而是基于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需求,去寻找一个真实的业务场景。其次,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筑牢风险防火墙,防止新技术带来的跨界风险和操作风险。最后,利于大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威胁情报共享。

  对于运营商而言,需提供比传统网络更加广泛严密的隐私保护方案。在内部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监管和应用系统,针对各个板块和条线设立数据风险和网络防火墙。同时,必须改变现有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块的被动监管局面,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数据风险等问题纳入严格的内控管理机制,构筑强大的风控体系。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应加强对商业银行信息采集、利用和处理的监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数据上传、网络切换等都会出现漏洞,操作风险、系统风险并存。因此,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应通过技术监测、设置防火墙等技术手段进行监管,并且对关键的技术人员进行机制约束,包括轮岗、多维度交叉监督等,防止隐私暴露和数据泄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