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业务特点解析(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商业地产中的底商具有哪些特征 商业地产业务特点解析(上)

商业地产业务特点解析(上)

#商业地产业务特点解析(上)|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商业地产业务特点解析(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平

  广义的商业地产包括零售、酒店、写字楼等多种商业形态。狭义的商业地产指零售或批发用途的商业场所,不包括与住宅配套的裙楼底商,购物中心(MALL)是最典型的狭义商业地产。本文所指的商业地产是狭义概念。   商业地产是以商业功能、商业需求为导向,对房地产物业的需求和功能进行科学规划,以使之适应商业经营需要的房地产开发。与住宅地产相比,商业地产在项目开发与经营管理上有其自身特点。   一、项目拓展阶段   很多地产公司有住宅地产开发经验,向商业地产业务延伸,项目拓展对各城市政府资源依赖比较大,因此大部分商业地产项目拓展是依托住宅地产完成的,城市公司管理层常常把商业项目当作住宅的附属物看待,特别是做综合体项目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住宅。这种项目拓展方式容易造成商业地产的产品线太长,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商场可能都会有,这对于人才不足、商业地产业务开展之初的开发商来说,会增加很大的管理难度,存在较高的管理风险。   开发商应该对自身的商业地产管理能力作出评估,清楚现有商业管理团队的策划、设计、招商及运营能力,明确与自身能力对应的商业项目区位及规模,是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建购物中心,还是在三四线城市建批发市场,基于这些分析和判断再开展土地拓展工作。   在做项目投资决策时,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关注重点是不同的。住宅项目开发强调快速周转与销售收入,通常关注的指标是节点完成率、销售收入、利润率、现金流,总体说来是以财务层面的指标为主。项目目标通常反映在项目运营目标书中,标杆企业的住宅项目运营目标书中的指标就是以财务指标为主,重点是利润率。商业项目与住宅不同,不是建完了就卖掉,商业项目通常是不卖的。商业项目在开发建设完成后进入经营阶段,通常是由开发商自己进行经营管理或委托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经营业绩的好坏不仅对开发商的公司品牌,而且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将产生重要影响,商业项目最看重商业场所的销售业绩,关键的衡量指标是坪效,即每平方米上的销售收入。只有商铺的业绩提高了,才能收到更多的租金,因此商业项目更关注客户层面,只有客户业绩提升了,才能收到更多的租金,才能实现商业项目的财务目标。   一味地追求商业项目的短期利润有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将部分商铺出售,短期内能增加项目利润,但对长期经营会造成巨大困难,商铺小业主可以将铺位出租给任何租户,很难实现商场内商业业态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除非返租),卖场没有特色,不同的商业种类搭配错乱,无法留住人气。   二、定位策划阶段   定位策划阶段重要的工作是项目定位、业态组合规划及商业体量策划。   项目定位需要明确是做哪种类型和档次的场所。根据项目所在的地段,做城市商圈分析,明确是做成开放式街区、大型购物中心或是批发市场。地段是商业地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地段所在的商圈不同、商圈内的商业竞争格局不同、辐射范围不同,地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档次及规模,如杭州龙湖天街靠近大学城及产业园,项目定位于“年轻活力、品质生活”的区域购物中心,青岛万象城位于城市核心商业区域,定位于高端城市购物中心。   商业地产的客户有两类,租户和消费者,后者决定前者。每个商业场所都有它的辐射半径,半径越大,辐射到的消费者越多,具有某类特点的消费者称为客群,客群可以分为附近居民、附近写字楼办公人员(商场靠近商务区)、地铁客流(商场靠近地铁线)、片区居民、城市特色人群、周边城市特色人群等。深圳万象城有很强的辐射能力,能吸引来自北方省份的客户,很多大额的交易就是东北或山西的客户完成的。商业地产策划要分析客群的消费意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识别消费需求,通过引进不同的商业类型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业态组合规划就是计划在商场内要引进哪些商业类型,各占什么比例(面积占比)。杭州龙湖天街项目的业态组合规划有健身房,这符合它年轻活力的项目定位,万象城就没有,地王购物中心紧靠万象城,规模和档次定位低于万象城,里面就有健身房。业态组合规划应该与商业项目定位、客群定位相匹配。商业专家在经过国外、国内一些成功的购物中心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一个商业业态的黄金分割定律:即商业、娱乐、餐饮的面积比是52:30:18,亚洲体验之都———广州正佳广场就是按这个比率规划的,商业占 52%,餐饮和娱乐(包括冰场、冲浪、康体等)占48%。   如果要引进健身房,那么健身房放在哪个楼层最合适呢?这个问题在业态组合规划还没有明确,需要进一步做业态平面方案,即打算引进的商家类型如何在各个楼层平面上分布。一般而言,商场一楼的客流量最大,越往楼上,客流量越少,客流量跟租金密切相关。传统商业不同楼层的租金有一个“逐层减半”的规律,即二楼的平均租金只有一楼平均租金的一半左右,三楼的平均租金只有二楼的一半……。业态平面方案就是要通过合理策划,将客流往楼上吸引,打破“逐层减半”的规律,力求客流在各层平均分布,以提高租金收益。餐饮业能聚集人气,一般会将其安排在较高的楼层,所以我们经常能在购物中心的顶楼找到吃饭的地方,COCO Park是这样,益田假日广场也是如此。我们在商场很少看到餐馆旁边有卖服装的,这也是业态平面方案的工作范畴,哪些商铺不能在同一楼层、哪些不能相邻、哪些相邻有助于留住人气这些都是业态平面方案要解决的问题。   商业地产定位策划阶段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确定商业面积。住宅地产通常会根据容积率指标把面积做多,商业地产体量控制的主要责任是在开发商,政府对商业地产的容积率没有住宅那么敏感。商业面积由商业项目档次定位和其辐射的客群决定,客群的消费能力起决定作用。三四线城市消费能力不如一二线城市,不适合做太大的购物中心,场所太大只会让商场内部人气涣散,破坏商业气氛,会带来运营上的困难。华南MALL城位于东莞市万江区,建筑面积89.2万平方米,出租面积66万平方米,拥有超过1500个铺位,号称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由于其在东莞市郊区,交通便利性较差,自从2005年开业以来,这个购物中心一直都十分缺乏消费人群,特别是来自附近的居民,它有着超过99%的商铺空置率。2006年,华南MALL城改旗易帜,整体被北大方正收购。2007年更名为“新华南MALL·生活城”,至今经营状况未有大的起色。   “旺场”对商业地产来说非常关键,旺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气旺,营造的商业氛围吸引人,人们愿意来,来了愿意呆;二是指成交量大,商家销售业绩好,人来了还得愿意买东西,商业项目体量太大不利于“旺场”。         三、规划设计阶段   规划设计对商业地产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设计的先天不足会对商业地产招商及后期运营带来很大困难。北京中弘地产的第一个项目是2006年开发的商业项目六佰本,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位于北京望京广顺北大街,由于规划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柱距、电梯、电力、后勤卸货区设计不合理),导致主力店无法进驻,无法形成商业氛围,商场开业后一直门庭冷落,虽然后期经过多起大大小小的工程改造,但仍然无法改变惨淡经营的局面。   如果客户能够接触到的点都是客户敏感点,那么对商业地产而言,公共部位的所有所见之处全都是客户敏感点。客户敏感点越多,规划设计的难度越大。商业地产设计难度大还表现在商业地产设计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标准参照,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比如购物中心内街的宽度,在美国以9至15米为宜,在英国以7.5至10.5米为宜,在亚洲以6至10米为宜。商业地产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状况和消费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唯一的指导是充分尊重人的感受,满足人的需要。   商业地产规划设计重点需要关注动线规划、空间设计及细部设计。   动线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制定科学的街道布局,合理分散和引导人流,挖掘商场的整体租赁价值,减少商场内部的经营死角,获得最大的可使用面积。动线规划需要模拟采用不同交通工具、不同需求的人来到购物中心的行走路线,通过动静区、中庭、景点和配套功能的协调分布,使一个面积较大的商业场所拥有舒适而理想的环境,使顾客在消费时有清晰的方向感,不容易迷路,并且在较长的时间的停留中拥有舒适的心情,不容易导致疲劳和压抑。动线规划重点要解决平面交通和竖向交通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停车场设计、出入口设计、广场设计、中庭设计和业态租户规划。   现代购物中心平面交通设计追求简单,购物中心街道布局以“一”字型、“O”型较为常见,如万达广场、益田假日广场、深圳万象城都是“一”字型(通常不是笔直的一条街,会带些弯曲的弧度),广州天河城是“O”型。   电梯是商场内部的主要竖向交通工具,电梯包括自动扶梯、观光电梯和人货电梯,其中自动扶梯客流输送能力最强,是观光电梯和人货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的30倍。电梯数量和位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说来,重要的出入口和中庭位置都应该设置自动扶梯,电梯位置设计不合理或电梯数量不足,顾客不愿意上楼,就会降低二楼以上楼层的商业价值。电梯的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电梯运行需要较高的电费、维修费用,过多的电梯设计将为商场经营管理带来高额成本。一个建筑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电梯的数量往往高达上百台,广州正佳广场经营面积22万平方米,电梯共111台,其中90台自动扶梯、7台观光电梯、14台人货电梯。   一般的购物中心的自动扶梯往往是一楼至二楼、二楼至三楼的层层推进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楼层价值结构,二层的商业价值高于三层,楼层越高价值越低。而消费者的购物心态是越往上走就越累,一层一层的电梯转换会让人感到不胜其烦。现代购物中心电梯设计理念突破了这一局限,很多购物中心设计了跨楼层的自动扶梯,以改善顾客的购物感受,塑造购物中心全新的楼层价值结构,如西安万达广场解放路店的自动扶梯从一楼直通五楼,香港朗豪坊的通天梯是一个从四楼直达十二楼的自动扶梯(八楼设有缓冲区)。   建筑空间设计需要以消费者的感受作为基本出发点,重点要确定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购物中心单层步行距离不应过长,购物中心如果像首都机场候机楼的长度,恐怕没人愿意去逛了,业内经验是700米以内是比较适宜的。宽度主要是考虑内街和通道的宽度,过宽的内街给人感觉空旷,当路过通道使用,不利于商业氛围的形成,过窄的内街和通道给人感觉拥挤、压抑,留不住人。在高度方面,现代购物中心很注重高度的变化,让顾客行进过程中在心理上形成跌宕起伏的感受,持续不断地感受惊喜。商场内街道高度一般有三个层次:正常街道高度(商铺高度一般与正常高度相同)、挑高街道高度和通透街道高度。正常街道的净高一般是3至4米,挑高街道的高度通常是两层或三层楼的高度,可达10米以上,通透街道的高度是指从地面至建筑物顶部的高度。中庭是现代购物中心特有的建筑形态,一般采用通透街道的高度,形成一个视觉的舒展空间,一方面通过展示作用提高各楼层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在商场内消费和购物。   商铺空间划分类似于住宅的户型设计,需要在每层楼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确定每个商铺的开间和进深。大型商铺对开间和进深比例不是很敏感,中小型商铺往往要求进深不超过开间的2倍。开间越大,顾客的视线空间就越大,顾客进店购买商品的几率就越大。   商业地产设计还应当十分注重公共部位的细部设计和材质的运用,建筑细部包括台阶、栏杆、扶手、花盆、灯具等。人们对建筑细部的接触观感,将形成人们对一个购物中心经营商品档次的定义,垂直电梯的精美装饰、室内花盆的精美设计都会增加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好感。走进万达广场和万象城,只低头看地面砖的材质和铺装工艺,就能感受到两家档次的不同。   与住宅设计相比,商业地产专项设计的内容更多、要求更高。商业地产一般要做灯光、音响、新风系统、标识系统、雕塑及交通组织专项设计,消防、人防、空调、电力、弱电、排烟、幕墙设计往往比住宅设计复杂得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204075.htm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