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地质环境条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商丘市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 乐山市地质环境条件

乐山市地质环境条件

2024-04-28 10: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与川西南山地接壤部位,其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2°50′~104°30′,北纬28°25′~29°55′之间,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形总体南西高北东低,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随季节和地域上的差异很大,降雨时段集中于夏、秋二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多暴雨;水系以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为主流的各支流水系发育;地质构造、断层、褶皱等发育,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地震烈度为Ⅵ~Ⅷ度;地层较为完整,除泥盆系、石炭系缺失外,其它均有出露,岩性种类繁多。特殊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为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我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

一、地质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

总体地形地貌为南西高、北东低,高差悬殊,最高峰为峨边县境内的马鞍山主峰,海拔4288米,最低标高处为犍为县境内的岷江出口,海拔307米,相对高差达3981米。地貌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地貌(包括台地)三大类。

(二)水系

区内水系主要为岷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其次为支流水系马边河、沐川河、峨眉河、茫溪河等。

(三)气象

区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并具有自北而南、由东往西随地势升高其降水量增加的特征。降雨量集中于夏、秋二季,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7~9月份多大雨、暴雨。

(四)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除缺失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外,其余时代的地层均有出露,总厚度约6600~12000米。出露的最老地层为前震旦系峨边群变质岩(构成基底岩石),最新为第四系。其分布规律为:盆周山区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及三叠系中、下统浅海相沉积地层,低山丘陵为三叠系上统及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陆相沉积地层,河谷地貌与台地为第四系冲洪积及冰水沉积、冰碛松散层。

(五)地质构造

乐山市地质构造部位属上扬子台褶带之峨眉山断块、峨边穹断束与川西台陷、川中台拱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其主体构造格局表现为南北向断块隆起及北东向沉降凹陷,在构造结合部位常有区域性断裂发生。这种构造格局直接控制着本市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分带的变化,也是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的内在因素之一。

(六)新构造运动

乐山市位于四川的西南部,早第三纪末,四川全境产生了广泛褶皱隆升,结束沉积,至晚第三纪中新世,四川处于上升夷平。第四纪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境内发生了第Ⅰ幕、第Ⅱ幕两次大的新构造运动。中更新世晚期为断块运动,此期间各水系普遍下切、袭夺调整,从而形成今天的地貌特征,即中山~低山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区,该区以侵蚀、剥蚀地貌为主,其斜坡的稳定性差~中等,崩塌、滑坡、泥石流发育;丘陵区新构造运动中等发育缓慢上升区,该区以剥蚀地貌为主,其斜坡的稳定性差~中等,崩塌、滑坡比较发育,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泥石流极少;河谷地貌与台地区新构造运动缓慢下降区,该区以侵蚀、堆积地貌为主,其斜坡的稳定性中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弱发育。但是,人类工程活动如采矿、修路的影响诱发地质灾害及河流与库区的边岸再造问题等不可忽视。

(七)地震

我市地处我国地震活动强烈的南北地震带中段,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是一个中强地震区。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定,在乐山市的十一个区(市)、县、自治县中,除马边为八度、井研为六度外,其余九个区、市、县、自治县均为七度,故全市均为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因此,要重视因地震灾害而引发的岩体崩塌(土体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八)水文地质

区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三大类齐全。平原和浅丘平坝以孔隙水为主,主要储存于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中;下伏基岩以裂隙水为主,岩溶水仅在局部碳酸盐岩类地区分布。丘陵区以红层裂隙水为主,主要储存于浅部岩石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西南部山地富含裂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主要储存于沉积岩中,含水性中等~弱含水,火山岩弱含水~不含水,岩溶水仅储存于碳酸盐岩类含水层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一般随季节变化较大,雨季上升、旱季下降,仅在山区局部地段出露的承压水由于地下水的循环方式为深循环,不受降雨季节影响。在汛期降雨量集中,地下水位抬升致使岩(土)体含水率增高,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降低,可能出现地面不均匀沉降、岩(土)体发生崩塌(坍塌)、滑坡和转石失稳等现象。

(九)工程地质

根据区内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划分为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岩浆岩建造和松散土体等四个工程地质岩类,根据其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可划分为坚硬岩类、半坚硬岩类、软质岩类和松散土类。岩体结构可分成块状结构、层状结构、薄层状结构等。

二、地质灾害概况

乐山市地质灾害总体上具有点多面广、规模不等、成灾快、暴发频率高、隐蔽性和突发性强、连续时间长和难于治理等特点,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几乎遍及全市每个县(区、市),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其它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并存,规模多为小型,降雨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发生时间多集中于汛期,非汛期也时有发生。受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的影响较大,地质灾害发生率增大,经统计,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由2001年的287处增至2013年初的1396处(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市隐患点最高达1805处)。

三、地质灾害的重点防御区(地质灾害危害分区)

根据我市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大部分地区属地质灾害的易发区,依据《1:500万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示意图》和《1:300万四川省地质灾害分区图》,在夹江~峨眉山北部的平原、台地区(包括夹江、峨眉的大部分地区)为地质灾害的非易发区,其地形平坦开阔,地层以第四系的粘土、砂卵砾石为主,地质灾害类型少、规模小,危险性小。其余作为我市地质灾害的防御重点,划分出重点防御区三个、亚区六个。

1、盆地低山丘陵地质灾害区(Ⅰ)

位于乐山市的北东部,区内地势较缓,地质构造条件简单,除褶皱转折端、构造单元结合部位以外,一般较稳定。但人口相对密集,地质灾害受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危害也较重。分为二个亚区:

⑴ 龙泉山南端低山滑坡中等发育亚区(Ⅰ1)

位于四川盆地边缘龙泉山南端,包括乐山市中区、井研的部分地区,经济状况一般。地质构造单元属威远穹隆、龙泉山褶皱带,出露地层以白垩系、侏罗系红色砂岩、粘土岩为主,地层产状大部分较平缓,属低山地貌。褶皱转折部位岩体破碎,次级结构面发育,山体稳定性差。建筑、交通、水利、采矿等在区内分布不均,活动频繁。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乐山市中区北东部。

⑵ 井研~犍为丘陵滑坡崩塌弱发育亚区(Ⅰ2)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丘陵区的东部,包括乐山、井研、五通、犍为的大部分地区,经济状况一般。地质构造单元属川中台拱,出露地层以白垩系、侏罗系红色砂岩、粘土岩为主,地层产状平缓,为丘陵地貌,地形切割强度不大,坡度较缓。建筑、交通、水利工程等活动较频繁。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主要分布在井研、五通、犍为部分地区,危害对象主要为单位、村庄、乡镇、交通、工矿企业等。

2、盆周山地地质灾害区(Ⅱ)

贯穿乐山市的中部,呈北西~南东方向展布。区内山高、坡陡、谷深,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分为二个亚区:

⑴ 峨眉山低中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强烈发育亚区(Ⅱ1)

位于盆周山地区的西北部,范围包括夹江西南部、峨眉山市大部、沙湾西部、峨边大部。经济状况差~发达。地质构造单元属峨眉山断块,各类岩层出露齐全。中山峡谷地貌,地形切割强烈,坡度一般大于25°,斜坡稳定性差。区内修路、采矿、垦荒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强烈。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因采矿等引起的地面塌陷、坑道突水、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也有发生。危害对象以农林为主,部分地段对交通、工矿、乡镇、村庄等的影响也较严重。其中灾害严重地段有沙湾~龚嘴电站坝区,五通石麟,峨眉龙池、大为、罗目~九里临江河段等。

⑵ 马边~沐川中低山峡谷滑坡泥石流崩塌强烈发育亚区(Ⅱ2)

位于盆周山地区的南东部,包括马边、沐川及沙湾的大部、峨边的西南部,经济状况差~一般。地质构造单元属马边复式褶皱,地震较频繁。出露地层以侏罗系、白垩系的红色碎屑岩为主,其它时代的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地层次之。为中低山峡谷地貌,中等~强烈切割地形。修路、采矿、垦荒等工程活动较多,各类地质灾害强烈发育。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为主。危害对象主要为农业、林业,公路交通、城镇、村庄等次之。其中危害严重地段主要为马边城区、下溪~镇江庙段,沐川舟坝,沙湾东南部等地区,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县城、乡镇等的安全。

3、川西南山地地质灾害区(Ⅲ)

位于乐山市西南缘,区内地形切割强烈,地质构造条件中等~复杂,地震较频繁,斜坡稳定性差,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分为二个亚区:

⑴ 金口河~峨边中山泥石流滑坡强烈发育亚区(Ⅲ1)

位于川西南山地区的北西部,范围包括金口河区、峨边西部大部分地区和马边部分地区,区内经济状况差~一般。该区属中山峡谷地貌,出露地层以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地质构造单元属峨边穹断束东北部。受此构造系列的影响,区内地形切割强烈,断层、褶皱发育,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差。该区降雨充沛,沟溪发育,地震较少,采矿、垦荒、修路和以往过度的砍伐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造成各类地质灾害强烈发育。

地质灾害类型以泥石流、滑坡为主。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对象为农业、林业,个别地段对交通、工矿、城镇、村庄等威胁也较严重。

⑵ 马边西部山原河谷盆地泥石流滑坡崩塌较强烈发育亚区(Ⅲ2)

位于川西南山地区的南东部,主要为马边西部,经济欠发达。该区地貌属中山山原河谷盆地地貌,出露地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地质构造单元属峨边穹断束的南东部,位于峨边~金阳大断裂西盘,断层等各类次级构造发育,地震活动较频繁。受地质环境等因素控制,加之采矿、垦荒、筑路、砍伐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各类地质灾害也强烈发育。

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危害对象主要为农林、交通等,个别地段对工矿、村庄等威胁较严重。

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各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不合理的采矿、修路、建房、水利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日益突出,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强度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强度、危险程度及其活动历史等密切相关,尤其是目前我市的矿业与建设活动频繁,因采矿和建设而诱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加之受降雨、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其突发性强、危险性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