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子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商丘为什么失去京九 廉吏子罕

廉吏子罕

2024-07-10 1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廉吏子罕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10-26 01:36

  

子罕辞玉

在春秋战国时的宋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担任司城之职、以子罕为字的贵族人物。一位是春秋宋平公时的执政卿乐喜,因任司城之职,称司城子罕;另一位是战国宋桓侯时的执政卿皇喜,也担任司城一职,所以也称司城子罕。两位司城子罕的名字当中都带有“喜”字,“喜”为名,子罕为字。至于宋桓侯时的执政卿皇喜,这里不去说他。我们说的廉吏子罕,是春秋时宋平公时的执政卿乐喜。乐喜一生继承殷商仁德文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廉洁从政的典范。

以德胜敌

宋平公时的子罕,子姓,乐氏,宋戴公后裔。宋平公(前575年~前532年)时任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改名为“司城”)。《左传·襄公九年》记载:“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杜预注:“乐喜,子罕也。为政卿。”春秋后期以司城执政,代国相之职。子罕严以律己,宽以待民,为官清正廉洁,道德高尚,竟然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

当时,楚国是宋国的南邻。楚国想先灭掉宋国,然后征服其他诸侯国,到中原做霸主。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士尹池,奉楚王之命,以出访为名,来到宋国,真正的目的是摸宋国的底。当时司城子罕料理国政,士尹池来到后,子罕设家宴宴请士尹池。

在去子罕家的路上,士尹池见子罕家南边的邻居院墙向外突出,影响了子罕的出入,子罕却不让邻居拆了它取直,就问子罕:“这家院墙筑得这样可外,影响了您的出行。您身为国相,怎么不让他把家搬了呢?”子罕说:“我的这家邻居是做鞋的工匠。我也曾让他搬家,他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远近的顾客都到这里买我们的鞋子,现在如果搬家,那些要买鞋的人就不知道我家的住处了,我将失去顾客,不能谋生,希望怜悯我。’因为这个缘故,我没有让他搬家。怎么能为了我出入方便让他家失去谋生的依靠呢?”

士尹池一听,大吃一惊,因为在楚国,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他觉得子罕实在品德高尚。

来到子罕家里。当时刚下过雨,士尹池见子罕家西边邻居家的积水流过子罕的院子,影响了子罕一家的生活,问子罕为什么不让邻居采取措施呢。子罕说:“西边我的那个邻居家院子地势高,我家院子地势低,他家的积水流过我家院子很便利,如果我不让他家的积水从我家的院子流过,他家的积水就没法排出,所以我就没有加以制止。”

士尹池听了,觉得子罕官位那么高,却能以舍弃自家的利益把方便让给百姓,对子罕打心眼里佩服。

士尹池回到楚国时,楚王正要发兵攻打宋国。士尹池立即劝阻楚王说:“大王,千万不可攻打宋国。”楚王问:“为什么?”士尹池说:“宋国的君主贤明,国相仁慈。贤明的人都能得民心,仁慈的人别人能为他效力。楚国去攻打宋国,十有八九不会成功,而且还要为天下耻笑!”

于是,楚王收回成命。宋国避免了一场灾难。

孔子听到这事以后,感动地说:“在太庙的明堂上修德,却能制胜敌军于千里之外,这大概说的就是司城子罕吧!”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是我国历史上为官廉政的著名典故。这一典故就是源于春秋时宋国子罕的故事。几千年来,这一故事不但在商丘民间一直流传,而且在各地都被人们当作廉政的典型范例讲述。

春秋时,人们把玉看得跟金子一样珍贵,所以对富贵人家常用“金玉满堂”来形容。几千年来,帝王的印章是用玉雕刻的,称“玉玺印”,可见玉的价值。有地位的人常把玉器挂在腰带上,显示自己有身份。

据传,不贪为宝的缘起是这样的:

宋国有一座芒砀山。有一次,芒砀山中的一个山民在采石时采出了一块玉。他找玉工鉴定这块玉的品质,玉工看后说:“这是一块上等的美玉呀!这一回你可要发大财了。”得玉人一听,先是欢喜,转而就忧虑起来,心想:我是一个平民百姓,怎么会有这样大的福气呢?这样贵重的宝贝只有身份高贵的人才可拥有,平民百姓有这样的宝贝,不是福,而是祸。

果然,他得玉的消息传出,有人就朝他家偷偷窥望。他心里害怕,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拥有这样宝贵的东西,他决定把这块玉送给身份高贵的人。于是就去国都睢阳城,要把玉献给子罕。

到国都见了子罕,子罕却不接受,说:“你把这样贵重的东西送给我,是不是要我为你办什么重要的事啊?我一向是不收礼的,有什么事,只要是应该为你办的,我一定给你办,不必送礼。如果是不应该为你办的,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办的。”献玉人说:“我没有什么事求大人办。我得了这块玉,把它拿给雕琢玉器的人看过了,雕玉师验证这块玉是真宝奇品,所以小人不敢拥有,才将它献给您的啊!您不要担心,我来献玉,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会对其他人说的。”

子罕一笑说:“不是我对这块玉的真假有怀疑,也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你以美玉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你要是把这块玉给了我,我接受了,那么,我们俩不就都失去自己的宝贝了吗?我们还是都继续各自拥有自己的宝贝吧。”

献玉人听了,心中佩服,但还是想把玉献给他,向他行礼说:“我向您说实话,这块玉太宝贵了,小人拥有这样的宝贝,怕有人谋财害命,不敢外出。我把它献给您,可免我一死啊!”

子罕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先在我家住下,等我妥善处理。”

子罕让雕琢玉器的工匠为他加工成玉器,卖了以后,把钱一文不少地交给了他,说:“你回去就说那块玉丢了。这样你就不用害怕了吧?”献玉人不得不把钱收起来。

子罕做官清正廉洁,这一故事成了千古美谈。

辅佐三公

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郑国上卿子展为罕氏。鲁襄公二十九年,子展去世,其子子皮继承了他的官位。当年春,郑国发生饥荒,青黄不接,百姓陷入饥饿。子皮奉子展遗命,赠给国人粮食,每户一钟,得到郑国百姓的拥护,所以罕氏长久掌握郑国国政。宋国的司城子罕听说后,说:“接近于善,这是百姓的期望。”

这一年,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子罕向宋平公请求,拿出公家的粮食借给百姓,同时动员大夫们也都借粮食给百姓,得准。

子罕把自己的粮食借给百姓,不立契约,又替没粮可借的大夫放粮给百姓。于是,那次饥荒,宋国没有挨饿的人。晋国的贤臣叔向听说了,感动地说:“郑国的罕氏,宋国的乐氏,大约是最后灭亡的啊,两家恐怕都要掌握政权吧!这是因为百姓归向他们的缘故。施舍而不自以为给人恩惠,乐氏就更高出一筹了……”

宋国处在楚国、魏国和齐国三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之间,子罕料理国政的时候,一直没有受到侵犯,四方边境都很安宁。子罕辅佐了宋国三代国君。当时的人们认为,这大概正是因为子罕对百姓仁慈,大得民心,邻国不敢侵犯的缘故。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