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以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朝时的湖州人口多少 【理论】以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理论】以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2023-09-06 03: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魏晓蓉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如何更好地通过城乡融合赋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以空间融合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城乡空间具有地理差异性,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首先需要构建城乡融合的空间形态和新的发展格局。只有合理的乡村产业布局才会有利于提升乡村空间对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增强附着力,推动城乡产业对接,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因此,遵循城乡空间发展规律,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将城乡作为整体统一谋划,多规合一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形成乡村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相互衔接和配套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合理定位城乡功能区,结合乡村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状况和文化习俗等,分类确定乡村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有序转移,提升乡村的资源聚集能力和特色产业发展能力,打造城乡产业功能互补、发展互促、利益互惠的经济共同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构建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以要素融合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通过畅通城乡生产要素流动渠道,可以改变当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而乡村生产要素相对匮乏的格局,实现乡村劳动力、生态等优势要素和城市资本、技术、数据和公共服务等稀缺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一要健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提高集体建设用地的收益能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二要改革人口管理制度。一方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要推进城乡人才共育共享,充分挖掘人才存量,鼓励城市各类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入乡留乡,服务“三农”,通过人才集聚带动乡村产业聚集与升级。三要激活资本要素,拓宽资本筹集渠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农村内置金融发展模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资本向乡村合理流动,畅通工商资本下乡投资渠道。四要加快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要素集聚和智慧应用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以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发挥城市产业对乡村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城乡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依托“互联网+”及“双创”推动城乡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一是加强整体设计,制定和完善关于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及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对接,延长乡村产业链条,推广“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股份分红和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对市场数据信息获取和传输需求,催生和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等农村产业新业态。四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园,打造城乡产业融合载体,引导城乡优势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深度开发农业资源禀赋,打通乡村产业上下游链条。

  以市场融合构建城乡统一市场体系。城乡市场连接城市和乡村经济社会,对促进城乡贸易发展及城乡资源分配起着基础性作用。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在坚持家庭承包形式的基础上,创新专业大户经营、农场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新实现形式,提高农村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二是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商品市场。坚持乡村市场独特性,建设城乡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市场体系。推动城乡电商服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市场的契合度,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商品市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以公共服务融合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普惠共享,是城乡差距缩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制度的牵引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投入乡村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通过财政带动、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加大乡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着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二是加强乡村教育和医疗公共服务。加大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创新城乡教育资源整合方式,吸引城市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健全乡村教育培训体系,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乡村延伸,建设高质量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更有力的医疗保障。三是加强乡村社会保障服务。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晨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