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帝陵神道比较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昭陵神道石刻 明代帝陵神道比较研究

明代帝陵神道比较研究

2024-07-14 2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1 明皇陵区位图 图2 明孝陵区位图

虽然明皇陵与明孝陵建造时期相近(据记载明皇陵建于洪武十一年,明孝陵建于洪武十四年),但两陵寝的神道在规模、选址、布局以及建造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明皇陵遵循秦汉至唐宋的皇陵布局形式,以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蓝本,明孝陵在风水理论、等级制度的影响下,受特殊的地形环境制约,对中国造园思想与堪舆理论的运用更加博大精深。

二、石刻规模

《凤阳新书》记载:皇城一座,砖垒,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红土泥饬。正殿九间,丹陛三级,黄琉璃,青碧绘彩。金门无间,左右庑各十一间,燎炉一座,角门左右二座,后红门五座,碑亭左右二座,御桥五座,跨金水河。华表并石人石兽共三十六对。[7]231现有石刻32对,自北向南依次为:独角兽2对、石狮8对、石望柱2对、石马与控马者6对、石虎4对、石羊4对、石人6对(图3)。其数量在现存帝陵石刻中居首位。

图3 明皇陵神道

明孝陵神道共有石刻17对,依次为石狮2对、獬豸2对、骆驼2对、石象2对、麒麟2对、石马2对、石望柱1对、石人4对。排列有序,端庄肃穆,体现出了皇家的威严和神圣(图4)。

图4 明孝陵石像路神道

明孝陵神道的石刻与明皇陵明显不同,取消了羊、虎两种常见的动物形象,增加了麒麟、獬豸等神兽形象,增强了帝王陵寝的高贵和神圣色彩。神道数量少于明皇陵,摆放规律也有很大差别,明孝陵由石望柱将神道分为石人、石兽两部分,人、兽区分较为明确;明皇陵神道石刻无论是内容还是放置顺序均与宋陵相仿,由此推断,明太祖朱元璋在为其父母建造陵寝时主要参照前朝陵寝规制进行,建造孝陵时在继承了汉、唐、宋帝陵制度精华的同时,设计理念、文化思想上讲究风水,不拘泥于古制,勇于改进和创新,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

三、石刻造型

明皇陵神道石刻32对,明孝陵神道石刻17对,其中两帝陵中种类相同的石刻有石狮、石马、石人以及石望柱四类,笔者试从神道石像生入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雕塑造型、纹饰等。

图5 明皇陵石狮

《后汉书·班超传》: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符拔、狮子。[8]108-110狮子体量巨大、形象威猛,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帝王陵墓中石兽的典型代表。明皇陵神道置石狮8对,雌雄各4对,均为坐姿(图5)。形象取意逼真,雕刻手法细腻,局部写实,整体造型装饰性强,与宋陵雕刻手法极为相似。[9]254-257石狮面部眉毛、胡须、鬃毛分别运用不同手法进行表现,立体感强,身体刻有斑斑点点的密集短线,是为表现狮子体毛,采用了浅浮雕的雕刻手法,细节刻画到位,展现石狮的雄壮威武;尾部通过后臀绕至腹部,既解决了石狮站立的重心问题,又给人以温驯的亲和感。石狮均佩戴项圈,上面刻有狮头图案,并挂有不同装饰,项圈四周雕刻二方连续纹样两类,一为花卉纹样,一为几何纹样。项圈在后颈位置用丝带打结,呈左右对称状,打结方法主要有两种:平结和双套结,也是现在常用的打结方法。项圈与丝带的搭配,柔化了狮子凶猛的形象,不再让人望而生畏。明孝陵神道置石狮2对,1对伫立,1对蹲坐,造型雕刻简练生动,体量感强,主要运用写实的手法进行塑造,特征鲜明,有少许装饰(图6)。石狮面部形象略显呆板,肢体僵硬,缺乏生气和力量。在细节刻画上与明皇陵略有不同,石狮背部体毛凸起感强,线条密集流畅,卷曲均匀自然,重在强调体积感与厚重感。石狮颈部佩戴项圈,下挂一响铃,在后颈位置用丝带打结,项圈上没有多余装饰。

图6 明孝陵石狮

图7 明皇陵石马

《易·说卦》中记载:乾为马。[10]38在古代,马既作为和平时期运输、耕地的役使,亦可为战争时期的攻城略地的利器,是历代帝王陵寝常用的雕塑类型。明皇陵神道置石马2对,均为站姿,身披祥云图案的马鞍与带饰(图7)。北面一对石马与控马者相连,由一块石料雕刻,由于控马者的牵引,马头侧向控马者身体,左前腿迈向前方,动态十足。南面一对石马独自站立,为了保证雕塑的稳定性,在腹部与马腿处进行了艺术加工,整块石料并不掏空,对填实部分进行装饰,刻有精美细致的祥云图案。石马形象圆润丰满,比例准确,雕刻手法写实。明孝陵神道置石马2对,1对伫立,1对趴卧,无控马者,也无马鞍与带饰,与神道上其他石刻手法一致,侧重形态表现,突出体量轮廓,健壮乖巧,朴实无华(图8)。

图8 明孝陵石马

图9 明皇陵文官

明皇陵神道置石人10对,其中文臣2对、武将2对、宦官2对、控马者及马倌4对。明孝陵神道置石人4对,其中文臣2对、武将2对。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研究,现对两陵中共有的文臣武将石刻进行分析。明皇陵文臣4人(图9),皆有胡须,其中位于东一文臣与其他三位文臣胡须形式不同,为三细绺(其他为宽绺),加之神情与面部特征,可判断其年岁较长。文臣头戴梁冠,右手持笏左手在外,交叠于胸前;身着宽袖长袍,袖垂至膝;左右两侧带有佩饰,为玉佩串珠;背面装饰主要集中在革带以下部位,革带下佩有大绶和三小绶,每两小绶由绶环相连,自然下垂,大绶雕刻云雷图案,纹样清晰,雕刻精美。明孝陵文臣面部及头部风化较严重,面部表情已不清晰,头顶冠饰亦分辨不清,品级难辨,由其胡须可辨长幼(图10)。文臣身穿宽袖大袍,手执药板,足穿云头靴。衣袖衣褶纹理清晰,革带以下配有配饰、大绶及三小绶,配饰纹样与皇陵一致,三小绶纹样与皇陵区别较大,其绶环分三段,每段由绶环连接左右两小绶,配饰与三小绶雕刻较之皇陵凸起较小,与大绶纹样交错,很难分辨。

图10 明孝陵文官

图11 明皇陵武将

明皇陵武将2对,东侧2人无须,西侧2人有须,胡须样式有所差别,西一为一宽绺,西二为三细绺(图11)。武将右手拄剑,置于腹部,左手在外,双手交叠,表情庄重严肃,造型敦实粗壮,显示了武将的孔武有力、威武刚强之态,气势逼人。北面一对武将着装一致,头戴战盔,周身铠甲,下着战靴,肩部披膊,宽袖打结垂于两侧;南面一对武将着装一致,头戴战盔,身着战袍,肩部披膊,宽袖未打结垂于两侧,足穿云头靴。服饰雕刻非常精细,采用高浮雕的雕刻手法,使雕刻层次清晰,图样精美、丰富而不繁杂。明孝陵武将2对,南面一对有须,北面一对无须,可辨长幼。(图12)武将头戴兜签,身着盔甲,肩部披膊。腰佩剑,手执爪,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下有腿裙,脚蹬云头靴,屹立高挺,雕刻纹理、图案清晰精致,但从冠饰、衣着、鞋等装束与皇陵武将区别较大,没有一处相同。《明会典》中称之为:“带刀执爪盔甲将军”。[11]90这与明孝陵中武将装束基本一致,并不代表着明代早期的武将装束制度。

图12 明孝陵武将

明代帝陵为后人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研究表明,明皇陵和明孝陵虽均为明代早期帝王陵墓,但在陵墓规制、选址、动物造型、人物装束、雕刻手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明皇陵属明初期帝陵风格,神道石象生主要沿袭唐宋风格;明孝陵建造时期各种制度均已完善,其风格较前朝有所突破,石象生造型写实,表情呆板,体积庞大,坚实凝重,成为明清帝陵的典范,开创了陵寝建筑及石刻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老子.道德经[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王剑英.明中都研究[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4]张廷玉,等撰.百衲本明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5]余霄.先王之制——以“周公营洛”为例论先秦城市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 2014(8).

[6]高岑.金陵四十景图·第二十-景:后湖[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7]孙祥宽.凤阳明皇陵及其石刻研究[J].东南文化,1991(2).

[8]李仲元.中国狮子造型源流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1980(1).

[9]李少林.中国美术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10]郭学雷.“犀牛望月”镜小考[J].装饰,2016(8).

[11]秦浩.明孝陵神道石象生考[J].东南文化,1987(3).

Class No.:J323 Document Mark:A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