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为何能够成就“诤臣”之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太宗两名贤臣是谁 魏徵为何能够成就“诤臣”之名?

魏徵为何能够成就“诤臣”之名?

2024-07-16 2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而魏徵能以“诤臣”之名流芳百世,其中既有唐太宗善于纳谏的原因,但作为人臣,如何令自己的谏言被采用则又是另一难题。魏徵能成就“诤臣”之名,其谏言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事无巨细,有过必谏。

综观史书上对魏徵谏言的记载可见其谏言范围十分广泛,囊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唐太宗个人生活中的细节小事,都曾有魏徵进谏的记录。例如在《论时政疏》中,第一疏以隋朝为例分析历朝历代败亡的原因在于“失其道”,“不思止足,人不见德”;

第二疏基于居安思危的理念提出“十思”,总结道“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是为君者的“无为之大道”;

第三疏针对的是君要以宽仁、公平的态度对待臣、民的刑赏问题;

第四疏是就诚信问题和君臣之道进行论述。又如魏徵呈奏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中有“陛下志业,比贞观之初,渐不克终者十条”之语,针对的是唐太宗统治中后期渐渐自得志满的心态而进行批评的奏疏。

在日常政治生活中,魏徵也刚直不阿,事事进谏。如唐太宗临幸九成宫时,因宫中内侍与房玄龄、李靖等人争房舍而责备大臣,魏徵则直接指出内侍与大臣的不同:“靖等外出,官吏访朝廷法式,归来,陛下问人间疾苦。至于宫人,供食之外,不合参承。”

官吏与内侍分属不同职责,但房玄龄、李靖等人是社稷之臣,内侍则未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只因内侍与皇帝关系亲近就薄待社稷之臣是不合理的行为。

魏徵事事进谏的品质还得到同朝为官之人的肯定,贞观十一年,刘洎在奏疏中就评价魏徵“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回避”,赞扬了魏徵遇事不回避、积极进谏的态度。而魏徵不仅自己事事进谏,同时他还要求唐太宗耐心听谏。

唐太宗曾“嫌上封者众,不近事实,欲加黜责”,因为进谏的人数太多、谏言真假不辨而苦恼,想要黜责进谏之人,魏徵却担心因黜责他人而导致进谏之人锐减,使得唐太宗不能听到不同的意见,受到迷惑,由此劝谏唐太宗“若所言衷,则有益于陛下,若不衷,无损于国家”。

而魏徵在逝世前还写《遗表稿》,提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向唐太宗阐述任贤去奸的道理,可见魏徵时时刻刻都在反思不足,为国家建设提出新的意见。

此外,魏徵对于帝王家事也极为关注,贞观六年,唐太宗爱女长乐公主出降时,唐太宗欲陪送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

魏徵以汉明帝“我子岂与先帝子等”的例子劝谏唐太宗,认为“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子为公主,既加‘长’字,即是有所尊崇”,长乐公主的嫁妆不应超过永嘉长公主的嫁妆数量,否则便是“礼相逾越”。

嫁女一事按理是帝王家事,但魏徵却仍秉持礼法之心向唐太宗上谏言,谨防礼法上的错误。而对于唐太宗宠爱幼子的行为,魏徵依然劝阻,以防礼法不明而导致兄弟阋墙的祸乱。

由此可见,魏徵对于任何会影响到国家安定、朝堂安稳的行为都事无巨细进行阻止,有过必谏。

第二,以情论理,以史为证。贞观三年,魏徵迁任秘书监后对唐朝现存图籍进行大规模典校活动,“数年间,秘府图籍,灿然必备”,这次活动对唐朝的藏书校书影响深远。

之后,在史书编纂方面,魏徵“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隋史》序论,皆徵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

由此可见,魏徵在史论方面亦有所贡献。而魏徵的奏疏问答中鲜明体现出他作为历史学家在政论方面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历朝历代盛衰兴亡的例子进行论证。

例如他总结君主不分贤佞的后果时就举出齐桓公与管仲、穆伯与闲伦的例子,“夫穆伯,列国大夫,管仲,霸者之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况陛下之圣上乎”,要求唐太宗向古代贤人学习,亲君子,远小人。魏徵多次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恃其富强,不虞后患”。

隋朝与秦朝一样,二代而亡,魏徵熟谙历史,二朝短促亡国的历史事实时刻提醒着魏徵,他在《论君子小人疏》中用秦、隋两朝亡国的历史劝谏唐太宗不要耽于享乐、居安思危,同时还向唐太宗描绘了向圣哲学习,开创美好盛世:

能以古之哲王,鉴于己之行事,则貌之妍媸,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于心,无劳司过之史,不假刍荛之议,巍巍之功日著,赫赫之名弥远,为人君者,可不务乎?

既是其多年经历总结而来,又糅合历史经验,告诫唐太宗“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所言入情入理。而在“王道”与“霸道”之辨中,魏徵举出商汤、周武王的例子,和夏桀、商纣王进行对比,反驳封德彝“三代之后,浇诡日滋”的言论,阐述“王道”的重要性。

第二,直言无隐,刚正不阿。魏徵常常犯颜直谏,言辞激切,咄咄逼人,经常使唐太宗勃然大怒。唐太宗曾气愤地向长孙皇后说道:“会须杀此田舍翁。”认为“魏徵每廷辱我”,可见唐太宗对于魏徵每每触犯逆鳞的行为十分愤怒。

但魏徵刚直不阿,即使触犯龙颜,也不能阻止他进谏的行动,并尖锐地对唐太宗的一些行为或政治上的某些见解提出反对意见。

在唐太宗即位初期,普天同庆,人人赞颂之时,魏徵则冒死进言:“今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这些话语直接打破君臣美好幻想,充满大无畏的气魄与胆识。

作为帝王,唐太宗看到国家在自己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盛世太平景象时不免有自得之意,想要举行封禅,向天下昭告自己的功劳,公卿大臣也纷纷赞同。但魏徵却直接指出:

陛下功则高矣,而民未怀惠;德虽厚矣,而泽未滂流;诸夏虽安,未足以供事;远夷慕义,无以供其求;符瑞虽臻,罻罗犹密;积岁丰稔,仓廪尚虚。此臣所以窃以为未可也。

点明当下的繁华盛世都是表面现象,没有支撑,稍不注意就会大厦将倾。魏徵直接向君王进言,毫不委婉的揭开贞观君臣理想的外衣,勇气可嘉。

类似的谏言在魏徵的奏疏文中多有出现,表现出魏徵直言无隐、刚正不阿的品格。进谏是一件难事,韩非子在《说难》中就论述了进谏的难处和隐藏的危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失去生命。

但从以上论述中可见魏徵能成为历史第一“诤臣”并非浪得虚名,其中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深谋远虑的智慧,还需要无比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

正是这些品质特点才使得魏徵的谏言大获成功,被唐太宗采纳。但进谏也须掌握方法、把控程度,尤其作为秘书人员,提建议时言辞应该更加委婉、细致,其建议才易于被人接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