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逻辑范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哲学论文的论据有哪些类型 学术论文的逻辑范式

学术论文的逻辑范式

2024-07-10 0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学术论文的逻辑范式,理想完备的论证结构,有三项基本要求:第一,论题明确。第二,论据充分。第三,论证合理。

关键词:学术论文;逻辑范式;论题;论据;论证

中图分类号:B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11)11-0048-06

   

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师生,组织学术社团“咬文嚼字沙龙”,聘我做顾问,邀我演讲“怎样写学术论文”。我从逻辑学角度,探讨怎样写学术论文,研究论文的逻辑范式,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和论证合理,评论若干重要资料,加深对主题的理解。[①]

学术论文,是讨论系统专门学问的文章。学术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范式是可以作为典范的形式、样式或模式。跟典范形式、样式、模式意义相近的词,还有法式、模范、模型、典型、榜样、样本、样板和标准等。

学术论文的逻辑范式,指学术论文在思维形式和规律方面的典范形式、样式和模式。范式,即典范、形式、样式、模式、法式、模范、模型、典型、榜样、样本、样板和标准。

从论证角度,学术论文分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学术论文的逻辑范式,理想完备的论证结构,有三项基本要求:第一,论题明确。第二,论据充分。第三,论证合理。

 

一、论题明确

 

论题是通过论证,确定其真实性的命题。对论题所提的问题是:“论证什么?”论题标志证明的宗旨、目的,是立论者所提出的主张,要解决的问题,是论证的所在,论证之处,论证之点,也叫论点。

论题好比是论证的“纲”。通常说,纲举目张,提纲挈领。《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善张网者引其纲。”《荀子·劝学》说:“若挈裘领,屈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会张网的人,要提起网的总绳。整理裘皮大衣,要拎起领子,用手一抖,所有的毛都顺了。

分析论证结构,把握住论题,整个论证就迎刃而解。论题是论证的“灵魂”,是整个论证的统帅、向导、中心、焦点、轴心和核心。全部论证,应紧扣论题,围绕论题,犹如千枝万花,系于一本。

论证的目的,是运用各种论证方式,以确立论题的真实性。论题通常在论证的开头提出,在论证的末尾归结。标志论题的联结词,有“所以”、“因此”、“由此推出”等。论题用题目显示。“题”的本意是前额。“目”是眼睛。前额眼睛,地位明显,显示重要。

论证要求论题明确。第一,要明白清晰,没有歧义。论题的语言表现,是命题,命题的意义和所用的概念,要明白清晰,无歧义。第二,同一论题,要贯彻论证过程的始终,前后一致,这是逻辑思维规律同一律,对论证的要求。

文章家对论题明确的要求,从不同角度表述,其实质是一致的。晋陆机《文赋》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即把揭示文章主题的话,放在显要位置,作全篇统帅,作用就像乘马驾车的鞭子。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说:“总文理,统首尾。”“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正)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

清刘熙载《艺概·经义概》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主脑既得,则治动以静,治烦以简,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如并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8引乔孟符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论题在论证开头提出,要像“凤头”一样俊秀动人;在论证末尾归结,要像“豹尾”一样响亮有力;在论证中间展开,要像“猪肚”一样饱满浩荡。

明谢榛《四溟诗话》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开头提出论题,要像放爆竹,突然炸响,使人为之一震,引人关注,扣人心弦。结尾归纳论题,要像撞钟,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余味无穷,发人深省。

确定主题,是论文立意,为文章家所关注。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自序》说:“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其词不流。”唐杜牧《答庄充书》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说:“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整理历来文章家对论题明确的论述,可用以下一组文字表示:

 

一以贯之,一线到底。一言以蔽,首尾归依。

弥纶群言,研精一理。万变归宗,万言归一。

兵为将御,箭要射的。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恰当点题,简明具体。确切特定,体现立意。

 

二、论据充分

 

论据是用来论证论题真实性的命题。对论据所提的问题是:“用什么论证?”论据是论证的根据、理由。逻辑论证要求论据充分。论据是好比论证的“血肉”。论据充分,论证丰满。常言道:“摆事实,讲道理。”这就是列举事实和理论两方面的论据。

讲道理,是列举理论证据。所谓道理,理论证据,即一切已经为实践证明为真的一般命题。如科学中的定理、定义等。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系统结论。

摆事实,是列举事实证据。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论题符合事实,才能通过论证确立其正确性。论题不符合事实,无论怎样巧妙的论证,都不能确立其正确性。通常说的实证,就是举出事实证据。符合事实的真论题,才能最终加入到人类真理的宝库。不符合事实的假论题,终究要被事实和实践推翻。

王充《论衡·薄葬篇》说:“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知实篇》说:“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对作篇》说:“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虚浮之事,辄立证验。”

马克思的学生和女婿拉法格(Paul Lafague,1842-1911)说:“马克思永远以极端认真慎重的态度工作。他从来不引用他不能从最好的权威得到实证的事实或数字。在这方面,他从不以间接的来源为满足,总是要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定要费多少麻烦。即令是为了给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不列颠博物馆去走一趟。所以,批评他的人从来不能证明他有一点由于疏忽而生的错误,或指出他底任何论证是根据不能严格考核的事实。”[②]

事实胜于雄辩。论证论题的事实证据,是经过分析和选择,代表事物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典型事例。事物是复杂的,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现象。在一般情况和正面事例存在的同时,也常有特例和反例存在。一般情况和正面事例,证明正论题。特例和反例,证明反论题。如果正反论题都可证,就没有任何论题可证,会导致谬误诡辩,否定客观真理。古今中外的诡辩家,常用特例和反例,论证跟常识和真理相悖的荒谬见解。

论证要选择说明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不能随意使用特例反例。列宁说:“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在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③]

《荀子·非十二子》说:“持之有故。”《正名》说:“辩则尽故。”即提出论题,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辩论(证明,反驳)要穷尽各方面的论据。《小取》说:“以说出故。”即用论证揭示理由。《大取》说:“夫辞以故生。立辞而不明其所生,妄也。”即论题凭借论据而产生。建立论题,不明白论题所赖以产生的论据,可能使论题虚妄不实。

论据要具有真实、独立和关联三种性质。论据不真实,无从根据论据推出论题真实。论据和论题没有关联,风马牛不相及,无从根据论据推出论题。论据真实性不独立于论题,会使论证循环,无进展,失去论证的意义。

用充分论据,论证论题,就是用丰富材料,说明观点。历来文章家提出文章的三要素。清戴震(1723-1777)说“义理、考核、文章”,章学诚(1738-1801)说“义理、征实、辞章”,姚鼐(1732-1815)说“义理、考证、文章”,曾国藩(1811-1872)说“义理、考据、辞章”。理论家胡绳(1918-2000)等,用笔名施东向,在《红旗》杂志1959年第14期,以《义理、考据和辞章》为题,发表文章,论述写作技巧。讲求“义理”,要求论题明确。讲求“考核”、“征实”、“考证”和“考据”,要求论据充分。讲求“文章”和“辞章”,要求“论证合理”。

 

三、论证合理

 

论证合理,确切说,是论证方式合理,即论证中使用的推理形式有效。论证方式,是论据和论题的联系方式,由论据引出论题的推理形式,可以用一个推理形式构成,也可以用多种和多个推理形式合成。

论证方式,好比是论证的“骨骼”、脉络、结构,即通常说的“文章”、“辞章”、“章法”和“谋篇布局”。由论据引出论题的推理形式有效,论题能从论据必然得出,就能表现出严谨的逻辑性,论证性,就有逻辑力量和说服力。

对论证方式所提的问题是:“怎样论证?”论证方式,是由论据引出论题的方式、形式、过程和方法。“方法”一词,古希腊文指“沿着道路”。《荀子·非十二子》说:“言之成理。”即对论题的论证有条理,顺理成章。

《大取》说:“辞以理长。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大腿胳膊),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即由论据合理地引出论题。这里把论证的条理,比喻为人走道。某甲欲往A地,不明白道路在哪,虽有健全体魄,也要立即遭困。论证合理,即论证思路通顺,条理清晰,就像一个人步行,道路清楚。

《论衡·超奇篇》说:“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文心雕龙·论说》说:“论者,伦也。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论如析薪,贵能破理。理行于言,叙理成论。”古今文章家都强调论证的合理性。

 

四、评论资料

 

    以下资料有助于加深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一)纠正文字缺点

 

1950年11月22日,毛泽东写信给他的秘书兼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说,“请你负责用中央名义起草一个指示,纠正写电报的缺点”,“修改充实,然后送交我阅。”[④]这个指示,就是我们看到的1951年2月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毛泽东在文件末尾,加了如下的话:“中央认为此种文字缺点的纠正,将使我们同志的头脑趋于精密,工作效能有所提高,故须予以重视,对已存缺点认真地加以改革。”

在这一文件中,提到一次的要求有:“清楚明确”;“条理分明”;“按照条理,分清层次”;“条理清楚”;“至再至三地分清条理”。提到两次的要求有:“分清条理”;“纠正眉目不清的现象”。而“条理”一词,则提到七次。[⑤]以上关键词出现频次,见表1。

 

表1  关键词出现频次

 

序号

关键词

出现频次

1

清楚明确

1

2

条理分明

1

3

按照条理,分清层次

1

4

条理清楚

1

5

至再至三地分清条理

1

6

分清条理

2

7

纠正眉目不清的现象

2

8

条理

7

 

(二)纯洁语言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以《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为题。这一社论,向全国宣传了195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的精神。

1951年2月文件说:“为解决此一问题,《人民日报》不久将连载文法讲话,望全党予以注意。”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呼应了1951年2月文件,并强调、解释和发挥了毛泽东在该文件末尾所加的话。

社论开宗明义说:“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很可惜,我们还有许多同志不注意这个问题,在他们所用的语言中有很多含糊和混乱的地方,这是必须纠正的。为了帮助同志们纠正语言文字中的缺点,我们决定从今天起连载吕叔湘、朱德熙两先生的关于语法修辞的长篇讲话,希望读者注意。”

社论强调说:“更严重的是文理不通。”“在整个的篇章结构上”,“缺乏条理”,“眉目不清”,“是常见的缺点”。“毛泽东同志痛恨文理不通的现象,因为只有学会语法、修辞和逻辑,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的”,“使自己的头脑趋于精密”。两相对照,可知二者的内在必然联系。

 

(三)写文章讲逻辑

 

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会议作结论说:“最后,我顺便讲一点请你们注意写文章的问题。我希望在座的都变成‘国文教员’。”“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总之,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所谓“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就是指论证合理。[⑥]中央全会的结论,最后要讲写文章的逻辑性,可见对问题的重视程度。

 

(四)工作方法

 

1958年1月31日毛泽东在《工作方法60条》第43条说:“学点文法和逻辑。”第37条说:“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词章问题。现在许多文件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二,判断不恰当;第三,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第四 ,不讲究词章。看这种文件是一场大灾难,耗费精力又少有所得。一定要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作经济工作的同志在起草文件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准确性,还要注意鲜明性和生动性。不要以为这只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大老爷用不着去管。”这是把写文章逻辑性的问题,提升到“工作方法”的高度加以强调,对写文章缺乏逻辑性的缺点,提出严厉批评。

 

(五)理论文词

 

1958年9月2日上午九时毛泽东《对北戴河会议工业类文件的意见》说:“‘说明要点’最差,我读了两遍,不大懂,读后脑中无映象。将一些观点凑合起来,聚沙成堆,缺乏逻辑,准确性、鲜明性都看不见,文字又不通顺,更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其原因,不大懂辩证逻辑,也不大懂形式逻辑,不大懂文法学,也不大懂修辞学。”

“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心灵)如花岗之岩,笔下若玄(厚)冰之冻。哪一年稍稍松动一点,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甚为不足,是在理论与文词。我的意思,痛切一道,引起注意(过去我所做的一万次的唠叨历史,只当做一阵西北风)。”

“我看你们的心意,把这类事当作芝麻,你们注意西瓜去了。却是写出文件叫人不愿意看,你们是下决心不叫人看的,是不是呢?建议:重写一遍,二遍,三遍,以至多遍”。“你们研究一下,你们做工业官,有工业志,就是不用心思,毫无理论研究,以至文件写成这样。”[⑦]这是把写文章逻辑性的问题,提升到极高程度加以强调,对写文章缺乏逻辑性的缺点,提出严厉批评,对提高写文章的逻辑性,大有裨益。

 

五、推敲锤炼

 

    历来文章家强调写文章,要斟酌推敲,千锤百炼,呕心沥血,刻苦认真。

 

(一)推敲出典

 

《四库全书》收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10载,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敲推之势,观者讶之。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贾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缰绳)而归,共论诗,留连累日,因与为布衣之交。

1958年3月21日,郭沫若答《新观察》记者问“关于文风问题”说:“说得神秘一点,字眼里面还有它的声调和色彩。法国有个作家叫福楼拜,很讲究字眼,他写了文章要用钢琴来检查字眼,听听声音是否和谐。所以,在选择字眼方面恐怕要费点功夫。所谓锤炼,大概就是在这些地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使人家更容易了解你的内容和概念。文章写好后,要翻来复去的推敲一下。‘推敲’这两个字的出处大家都知道,原来是‘僧推月下门’,后来改成‘僧敲月下门’。‘敲’和‘推’的动作本来不一样。再说寺门掩闭,恐怕‘敲’可能性多些,‘敲’字的声音也更响亮一些。两下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敲’的好处。所以文章写好后多推敲、琢磨是必要的。所谓千锤百炼。”[⑧]

 

(二)千锤百炼

 

古有“千锤百炼”的成语,比喻对文章反复推敲,精心修改。晋刘琨《重赠卢谌》说:“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唐皮日休说:“百炼为字,千炼成句。”清赵翼《瓯北诗话》说:“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苦吟》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题诗后》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宋洪迈《容斋续笔·诗词改字》说:“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严复自述著述用词是:“字字由戥子称出。”“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戥子”是极小的秤,用以测定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或药品的重量,可精确到一两的千分之一,比喻谨慎锤炼字句。孔子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对说话用词,一丝不苟,绝不马虎。

 

(三)呕心沥血

 

成语“呕心沥血”,形容写作穷思苦索,费尽心血。《新唐书·李贺传》说,李贺(790-816)七岁能辞章。韩愈和皇甫湜不信。叫李贺赋诗,李贺提笔就写成。二人大惊,于是李贺很早出了名。李贺身材纤瘦。每天早上,太阳一出来,他就骑上弱马,背上锦囊,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投入囊中。晚上回家,作品就写成了。李贺的母亲,担心儿子这样会搞坏身体,叫婢女搜索锦囊,发现儿子又写了很多,就生气地说:“我儿是要呕出心来,才肯罢休吗?”李贺只活到27岁。[⑨]这是“呕心”的出典。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这是“沥血”的出典。

成语“呕心沥血”,又作“呕心镂骨”或“呕心滴血”。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说:“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真写柳之魂魄。与唐人‘山远始为容,江奔地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说:“请读韩愈为他的诗友孟郊所作的《贞曜先生墓志铭》吧。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上‘刿目鈢心’,‘掏擢胃肾’的辞句。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了。”这些成语,形容写作费尽心思,刻苦认真。

这里咏诗一首,作为结篇语:学术研究写论文,逻辑范式是标准。第一论题要明确,第二论据须充分。第三论证应合理,必然推出说服人。千锤百炼勤推敲,呕心沥血始成文!

 

(原载《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第48-53页)

[①]据2008年12月18、21日笔者发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师生的演讲稿修改。

[②]选自人民出版社编《回忆马克思》。见拉法格:《回忆马克思的写作》。1959年12月印《写作方法参考》(语文学习参考材料一),第32页。

[③]列宁:《统计学和社会学》,《列宁全集》第23卷,1959年版,第279页。

[④]《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第390页。以下资料,是我1958至1961年就读逻辑研究生班时学过的教材。学习这些资料,有助于提高写文章的逻辑性。

[⑤]参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168页;陈思明:《毛泽东致力纠正错别字》,《光明日报》1993年1月3日理论综合版。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7页。

[⑦]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369、368页。

[⑧]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1958年3月21日,参见《沫若文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第337页。

[⑨]《新唐书·李贺传》说,李贺(790-816)“7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每旦日出,骑弱马”,“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唐书考证》说李贺“卒年二十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