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第二年,我的第一篇C刊出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哪个c刊审稿快 读博第二年,我的第一篇C刊出来了

读博第二年,我的第一篇C刊出来了

2023-04-13 2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负晚晴

近期,收到了一篇C刊的用稿通知。说真的,挺意外的,也挺开心的。

意外,是因为这篇文章投了诸家C刊均无回应,要么石沉大海,杳无声息,要么直接秒拒,毫不留情。就在快要放弃、转投普刊的时候,橄榄枝出现了。这种感觉像极了追女孩子,折腾那么久,才发现她并不是那个对的人。

我很感谢《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辑部老师们,给了我学术上的自信,可以说是我个人学术生涯的“里程碑”式的伯乐。尽管它是集刊,但也值得铭记终生。

也许,这是我学术真正开始的起点。

发C难,是今天每个人文社科研究者共同的心声,尤其是声名不扬、出身低微的双非博士生,想靠自己发篇C可以说是堪比蜀道难。当然,我还是认为发不出C的主要原因在于文章质量,我始终相信真正好的文章一定是会闪光的。

过往一年半,我写了不少文章,但都一直在摸索门径,缺乏真正的问题意识。拿古代文学来说,一篇文章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也就不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好的文章,大多数都是由观点构成,而所有观点的形成都是始于问题的发现。

之前写文章,最大的毛病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既想得不多,更想得不透,故往往只是就一个小的问题钻牛角尖,或是就一个大问题泛泛而谈。换言之,小的问题阐发不了,而大的问题又驾驭不了,落到两难的尴尬境地。

所以,写的东西多是描述、梳理一些既定的事实,如某位评审专家所言:“虽有问题意识,但似乎不言自明,无须费力考辩。赋之研究,虽尚有可说之话题空间,然出新已非易事。选题尤为不易,否则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好的选题,一定是针对某个问题深思熟虑之后才会萌生的。想要发C,若没有新意、没有观点,可能连初审编辑那关都过不了。所以在下笔前,一定要反复思量,多看材料,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否则只是徒费笔墨而已。这是写文的前提,用以互勉。

有了好的论点,就需要去论证。论文最讲究的是逻辑、证据,而阐发的角度不尽相同。我们都知道要多角度、全方位去考察问题,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困于学识,限于博览,思路和视野根本就打不开。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另一方面,其实好的文章也不必尽是面面俱到,相反只需要把某个问题说透即可,有很多好文章都是小题大做,那种罗列式的写作模式看似全面,其实废话连篇。若人所共知,何必赘言?C刊的版面都是珍贵的,写大论文要做到“陈言务去”。

研究古代文学的,文笔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文笔决定不了能否发C,但文笔好一定可以锦上添花。就我的感受,文笔好的标准不定,有文笔老辣简练、古意盎然的,如我老师。也有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把话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其实文笔好坏,也能看出你的思路清不清晰,我想没有哪家C刊愿意发表一篇连话都说不通顺的文章吧。

以上是我关于C刊写作的一些经验,下面我想说说C刊的投稿经验。

首先,我鼓励多投。你不投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在投之前,你可以参考前人的经验,如万维期刊网、发表记都提供大量的投稿经验。当然,不要全信。能拒绝别人,不代表就一定拒绝你,文学的东西都是主观的,编辑中不中意,真的很难讲。只有自己投过,其中冷暖才会知啊。如果一致差评,那就不要浪费时间了。你也可以看看刊物近三年发了哪些文章,是哪些人发的,有没有博士生独作发的,然后再选择投不投稿。

还有,我们需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实力。那些顶级刊物,现阶段我们基本是发不了的。我是投了一年多,才开始觉悟。你可以自信,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但也要认清现实。当然如果你就是不信邪,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你可以投,反正中不中都不吃亏。

其次,多寻求门路。我的师兄另辟蹊径,写了一篇交叉跨学科的文章,然后中了北核。目前跨学科的文章是很受欢迎的,先选中目标期刊,对着他们的专题栏目去投,中的概率自然大增。但这只适合博一阶段,博二以后我们写文章应该就着自己的论文选题去写。

如果你有资源,那一定要及早发现、利用。这真的不丢人,也不违法,你不用但别人在用。所以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应该多打听,有没有认识教授、编辑的。当然,大概率是没有的。最有可能帮助我们的是硕导、博导,实在逼不得已的时候,应该主动开口。我现在还是靠自投,但到了博三,如果紧迫,肯定会提的。

最后,我想推荐几个比较靠谱的C刊(含C扩)。

青海社会科学,我觉得很良心。初审一般一个月左右,不用邮箱告知退稿,考虑的话就会送外审,这个需要自己在系统看。我有一篇进了终审,但最终还是被退,也没有给专家评审意见,难道是措辞严厉,不便观瞻?外审耗时三个多月,比较漫长,但还是有机会的。至少不会因为你是土博,就拒你于千里之外,可以说是公平竞争,择优用稿。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目前还是C扩。选题不错的话,一般都可以进外审,外审的时候会邮件告知审稿期三个月,录用的话会电话告知,没有消息的话则不用。外审时间较长,只有苦等。期间联系过编辑,还算和蔼,要你再等。如果学校认C扩的话,可以考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比较迷惑。投了一篇,很快告知初审通过,但至此没有下文。电话询问,编辑含糊其词,既不明确退稿,也不说审稿情况,典型的“吊”着你。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试试。但也不要抱太大希望,水比较深,迄今尚未摸透。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邮箱投稿。我是七月投的,直到今年三月才告知录用。发了用稿通知,繁体文言,比较正式。中间没有任何音讯,也联系不上,可能是因为上海疫情的关系,耽误了时间,说实话我自己都快忘了投了这家。如果学校认C集,可以投,半年刊,文章质量挺高,很多大佬也在发。

文艺理论研究,比较牛的刊物。投过几篇,其中一篇送了外审,但由于意外“撞车”,我无奈选择了撤稿。在投之前,我先投了一家学报,迟迟没有音讯,没想到后来这篇文章突然见刊了,搞得我是莫名其妙。想撤稿已经来不及,虽有不甘,也只能徒留遗憾了。这种级别的刊物,给机会的真心罕见,请多尝试,个人强推。唯一缺点,审稿时间过长,至少半年,一年往上者也有。

如你所见,理我的C刊目前就这么多。挺悲惨的,但这种悲惨可能是大家共同的遭遇。既然怨天尤人无济于事,那么惟有昂首向前、多写多投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