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封建社会建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咸阳宫建筑 第三节 封建社会建筑

第三节 封建社会建筑

2024-06-07 0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封建社会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定都咸阳,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后,至近代的2000多年间,曾有12个封建王朝在陕西建都。其中西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隋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秦、西汉和隋唐的建筑,体现了陕西封建社会建筑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秦都咸阳的建筑布局具有自己的独创性,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的广阔地区建造了大量的宫廷建筑。“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三辅旧事》),表达了咸阳城建筑的宏伟。在建筑群的布局上,以法天象,使之与太空的星座相对应。建筑技术已相当高超,已建成的阿房宫前殿东西700多米,南北120多米,周围以宫城(阿城)环护,“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之旗”(《史记·秦始皇本纪》),殿前分列12尊铜人像,皆通高3丈,共重“二十四万斤”,“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阿房宫赋》),体现了木梁架结构的严谨和精美。另外,墓葬建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墓墓室深度“穿三泉”,即穿过三层泉水。用熔化的铜液灌注棺椁的缝隙。地宫的设计“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用水银注成百川江河大海的形式。同时作成了设置弓弩的暗道机关,以防贼盗。据考证,墓葬地宫东西485米,南北515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四周有用方形砖砌筑的宫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墓葬。从“穿三泉”的记载说明,在秦时陕西已具备了地下深层的水工建筑技术。  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形成了陕西乃至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又一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结构建筑已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木架建筑虽无遗物,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迭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作为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显著特点的斗栱已经普遍使用,作为另一显著特点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悬山顶和庑殿顶已很普遍,攒尖、歇山与囤顶也已应用。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建材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楔形的和有榫的砖,在兴平县曾发现了用这类砖砌筑的下水道。出于西汉帝王享乐和统治的需要,在长安城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宫殿建筑。汉高祖刘邦时建造了长乐宫、未央宫;汉惠帝刘盈时建造了长安城四周城墙;汉武帝刘彻时在城内建造了桂宫、北宫、明光宫,在城西建造了建章宫,扩建上林苑,开凿昆明池。长安城中大部为宫殿所占,仅长乐、未央二宫即占全城的一半,各宫之间均以架空道相通。另外,西汉盛行厚葬,“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工程浩大,陵冢至今屹立于咸阳原上。  西汉以后,直至隋、唐的近600年间,由于都城东迁和战祸频繁,陕西虽无大型建筑,但在公元413年陕西属北魏政权统治时,由北方匈奴族政权大夏国在陕西靖边县无定河北岸建造的统万城,在中国建筑史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统万城的城垣、隅墩、马面和建筑台基均由苍白色土版筑而成,经化验,主要成份为石英、粘土和碳酸钙,即为“三合土”。另外,随着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佛教由印度的传入和东汉顺帝时(126~131)道教的创立,陕西宗教建筑已开始形成。  建都长安的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乃至中国建筑技术的成熟时期,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隋建大兴城已运用了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严密设计。据记载,隋建筑学家宇文恺曾用1/100的比例绘制“明堂”图,并作模型送朝廷审议。总括唐代的陕西建筑有以下成就和特点:一是规模宏大,设计严整。长安城是当时世界最宏大的城市,其城市规划建设的严整性影响到当时渤海国的东京城、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市)和平安京(今京都市)。通过严格设计建成的大明宫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建成的麟德殿也是明清故宫太和殿的3倍。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其他封建朝代所不及;二是建筑群布局愈趋成熟。其主要表现为突出了建筑群中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如大明宫的布局,从丹凤门经第二道门至龙尾道、含元殿,再经宣政殿、紫宸殿和太液池南岸的殿宇而达于蓬莱山,这条轴线长约1600米,如不计入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如图2—13)。含元殿利用突起的高地(龙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间的变化,创造了唐王朝所需的威严气氛。再如乾陵的布局(如图2—23),不用汉代堆土为陵的作法,而是利用地形,以梁山为坟,以墓前双峰为阙,再以二者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为神道,神道两侧列门阙及石柱、石兽、石人等,用以衬托主体建筑,所费少而收效大。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三是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木建筑的技术问题,并实现了定形化。大明宫麟德殿的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对这样大面积、大体量的建筑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收到了结构科学、功能良好的效果。含元殿则采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这说明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同时大面积、大体量木建筑的构件形式及用料已实现了规格化,使木构件实现了分工生产、统一装配,这也反映了设计和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四是砖石建筑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以前的塔幢建筑以木构楼阁式为主。因木塔易燃,常遭火灾,又不耐久,所以唐时的塔幢建筑已开始向砖石结构的方向发展。唐时的砖石塔分楼阁式、密檐式和单层塔三种,其中楼阁式砖石塔由木塔演变而来,这类塔符合传统习惯的要求,可供登临远眺,又耐久实用,西安大雁塔就是这类塔的实例。密檐塔平面多作方形,外轮廓柔和,西安小雁塔即属此类。单层塔多作为僧人墓塔,规模小,遍布陕西各寺院。唐代的砖石塔仿照了木建筑的柱、枋、斗栱、檐部、门窗的作法,一直影响到后来各代的塔幢建筑。目前陕西存留的塔幢建筑中,除明万历年间修筑的三原中王堡木塔外,其余皆为砖石塔幢;五是建筑艺术更加纯熟。陕西唐代的建筑不仅气魄宏伟,而且从建筑遗物和壁画中,反映了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仅从《西安大雁塔门楣石刻佛殿图》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在整个建筑物上无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无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例如斗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明,华栱是挑出的悬臂梁,下昂是挑出的斜梁,都负有承托屋檐的功能。其他装饰构件也都表现了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感觉。隋唐长安宫殿遗址和榆林城遗址出土的各样色彩的琉璃瓦,说明这时的琉璃瓦已成为普遍的装饰材料。  唐时除建造豪华的宫殿外,还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墓葬建筑,唐帝王的18座陵墓依次分布在渭北的黄土塬上。从已发掘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可以说明,唐时的陵墓建筑以及壁画、石刻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另外,随着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天主教、基督教的传入及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伊斯兰教的传入,陕西的各类宗教建筑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图2—3  西安大雁塔门楣石刻佛殿图  唐末至近代的近千年间,陕西虽结束了作为国都的历史,但古长安仍为西北重镇。元代建造了规模较大的安西王府。明代扩建了西安府城,修建了秦王府,并按古代报时制度在西安府城中心建造了钟鼓二楼,在四个城门建造了规模雄伟的城门楼。建造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甚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古代城防建筑。在县城建筑中以塞上古城榆林城为最佳代表,全城以地势而布局,跨街立数座楼阁,结构独特,造型精美。遍布全省的各类宗教、文庙、岳庙、祠庙等建筑,在传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大都与优美的风景胜地结合,以环境优美、景色秀丽著称。陕南汉水流域北通秦晋,南接吴楚,马帮船舶四通八达,商业繁盛,自明代以来出现了一批会馆建筑。这些建筑粉墙黛瓦,装饰精美,表现了独特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关中地区还出现了一批书院建筑,现存的关中书院、蒲城考场是研究明、清书院建筑的重要资料。现存的韩城党家村等民居建筑,是研究陕西古代民居建筑的宝贵遗产。

               图2—4  陕西关中古都城遗址分布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