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日报:“三色”叠加 大美营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和甸营村 闽西日报:“三色”叠加 大美营仑

闽西日报:“三色”叠加 大美营仑

2023-04-05 1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营仑是属于古色的。在这块土地上,前有麻氏先祖应隆于明洪武年间,从延平府尤溪县车碓坂村迁此开基;后有张氏先祖廷汉于万历年间从漳平县感化里徒九鹏社南洋头前乾,迁播营仑新寨。先人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兴家立业,建起了留传至今的古厝。从空中看,营仑传统古民居建筑群呈扇形网状分布,蔚为壮观。现存清代古民居有20多座。主要有“肇基堂”“志道堂”“纲德堂”“敦德堂”“五桂堂”“盛德堂”“数茂堂”“德庆堂”“应德堂”“双福堂”“茂新堂”“在福堂”“统新堂”等。其中“肇基堂”为麻氏开基祖祠;堂上悬挂“望重达尊”牌匾,系乾隆二十年二月穀旦文林郎知漳平县事曹纶为乡宾麻新英所立。走进这些古色古香的闽南风格四合院,看到窗花斗拱精致,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墙壁彩绘,令人不禁赞叹古代工匠的建筑工艺之精湛!

营仑的民间信仰和民俗历史悠久。据漳平市道教协会调查,营仑显灵宫供奉“相公爷”田公元帅以及窦判官、郭太尉三位神明,莲花宫供奉释加牟尼,皆肇建于宋代;保灵宫供奉张公法主,始建于清代。迎花灯的民俗活动在营仑流传了几百年。迄今,村中花灯戏台每年正月都上演。

营仑在绿色中发展。境内三面环山,森林密布。辖内李坑卓有原始森林 5000 多亩,植被保护良好,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合于茶树的生长。现有水仙茶园面积 2600 亩,全村有一半以上村民都以种植茶叶为主,茶叶成营仑村的重点支柱产业。

漳平水仙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紧压乌龙茶,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漳平唯一的水仙茶制作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兴裕大师带动了一批制茶能手,在龙岩市和漳平市举办的历届茶王大赛中屡获大奖和“茶王”称号,为营仑村赢得“茶王村”的美誉。

营仑是一块红色土地。1929年8月7日,朱德军长率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军部从宁洋往漳平途径九鹏溪沿岸各村,留下了营仑村村民麻玉冰父子协助红军渡溪而获赠一件蓑衣和一把军用镐的动人故事,也在营仑村播撒了共产党带领穷人闹革命以求翻身得解放的种子。漳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茂堂”是营仑村赤卫队和营仑苏维埃政府的驻地旧址。营仑村赤卫队英勇善战,当年被称为“人民保护神”。1929-1936年开展的土地革命斗争和游击战争中,营仑村赤卫队和苏维埃政府,以“数茂堂”为据点,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民团及地主恶霸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为保护一方安宁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走在这块红土地上,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果丰硕。当下,省委台港澳办得力干将刘春根挂职任村第一书记;福建光大银行与营仑村结对帮扶。在他们的带领或帮助扶持下,营仑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整合古村落、好生态、茶产业等各种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营仑。

营仑,从传说中先祖们曾以牧羊为生而名“羊仑”中走来,已成长为九鹏溪畔一颗古朴而璀璨的明珠。

来源:漳平史志谱

编辑:刘慧蕊

审核:赖荣玉

监制:游华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