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惰化效应: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和尚被称作什么 社会惰化效应: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社会惰化效应: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2023-08-29 1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包楚婷 群学书院

仅仅在二三十年前,心理学对中国大众来说,还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学术名词,那时候大部分中国人,还在为小康乃至温饱而奔波,无暇他顾。但是今天,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知道,正确了解自己与世界、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是多么重要,它会让我们用一种客观、理性和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个极速变迁的世界,特别是当它处于莫名的危机中——比如这次席卷全世界的危机。而这,正需要心理学知识的介入。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心理咨询师包楚婷在群学书院开辟“生活中的心理学”专题,从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人、事和社会现象出发,深入浅出地解读相关心理学知识,以期为读者们关注自我与社会,提供一面别开生面的镜子。敬请关注。

本文为专栏第十六篇。

作者包楚婷,江苏句容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曾经想改变世界,现在想治愈世界。

社会惰化效应:

你是那个拔河时偷懒的人吗?

文 | 包楚婷

我们先从一个集体拔河的实验说起。这个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瑞格曼做的,他要求被试们分别在单独一个人和群体这两种情境下拔河,并用特殊的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当然,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结果发现,随着被试者群体人数的增加,每个人使出的力气却减少了。单独一个人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时,每个人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就只有31公斤了。

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人越多但是每个人出力却越少的现象,便被称为“社会惰化效应”,也叫“社会懈怠效应”。

大家都会觉得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多了反而会给人们的偷懒行为找到了借口和掩护。可是,这些人为什么要偷懒呢?心理学家给出了几种解释:

第一是不公平感,它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安排上的问题,在安排集体完成同一个任务的时候,没有给每个人公平合理的分工,所有让人觉得别人比自己做的少,为了减少这种不公平感,便会少出力;一种是回报上的问题,人们觉得自己的回报和付出不符,或者认为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多,但自己拿到的却比别人少,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会让他用偷懒的方式来对抗。

第二是责任分散,这一点我们在旁观者效应中提到过——由于人数的增加,责任分散到每个人头上也会更少。再加上群体的“匿名性”特点——大家的身份都是一样的,都是群体中的个体而已。由于是由大家一起完成同一个目标,目标达成了,功劳是大家一起分的,就算在家多出一分力也不会多得好处;反之,目标达不成的话,责任也是一起承担的,就算自己偷懒,也有别人替我们分担后果。

综上,有时候便会出现人多了反而事情办不好的现象,结果是互相推诿、集体担责,也没有办法追究某一个人的责任,只能不了了之。

社会惰化效应是对团队协作的一种毒害,要想避免这种效应,管理者应该做到这几点:

第一,不仅要树立团队的整体目标,还要给每个人都定一个目标,明确每个人的目标就是为了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这样大家才会尽心尽力,不敢掉以轻心——以前偷偷懒没人知道,但是现在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在安排任务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公平感不仅会打击成员的积极性,也会击溃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要安排好符合每个人能力的任务,也要让每个人得到相应的回报。

第三,既然是一个团队,不是散兵游勇,在很多事情上就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自然少不了沟通和协作,管理者要重视沟通的作用,提供交流的机会和条件,让员工们在互相信任的环境下自由地沟通交流。

不过,我们也不要对集体产生负面印象,并不是说集体就一定会出现社会惰化效应。与此相反,还有一个现象叫做“社会助长效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利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发现一个人在单独骑单车的时候是24公里/小时,如果旁边有人在跑步,他能达到31公里/小时;当他与其他人比赛骑单车的话,能达到32.5公里/小时。

据此,特瑞·普利特便提出了社会助长效应:当个体在进行作业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者与他人一同进行作业,那么个体的作业效率就会得到提升,这一理论也叫社会促进作用。

另一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解释了这一促进作用的原因:

第一,当他人和我们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们会被他人注意到,我们会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表现,即增强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例如,当父母看着我们做作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不敢打瞌睡了?反而会感到紧张、有压力,兴奋水平升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第二,和他人一起工作时,会增加互相模仿和竞争的动机。这在健身房里很常见:和其他人在并排的跑步机上跑步时,别人比我们坚持得久,那我们自然不能输给他,甚至下次还要超过他。但是如果整排跑步机就只有一个人,那就不会有这种心理了。

第三,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会减少工作的单调和孤独感,这两者都会造成心理疲劳,但如果我们旁边有个人,在工作之余可以聊聊天、谈谈笑,劳逸结合,缓解工作的疲劳和压力,工作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综合上述内容,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不就自相矛盾了吗?拉琼克和卡特莱尔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弄清楚这一问题,他们让被试者们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配对的单词有两类,一类是同义词,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另一类是毫无关系的单词,学习起来非常难。

结果发现,在容易的任务中,群体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任务上,群体却会带来干扰,成绩反而不如独自一人时的情况。于是,拉琼克对这两种效应做出了解释。他认为,他人在场可以提高人的一般动机水平,增强优势反应。因为人们更喜欢做简单而熟悉的任务,所以他人在场时便加强了这种反应,进而提高了行为效率。但是当遇到复杂、棘手、生疏的任务时,人们更容易做错,所以不正确的反应占据优势,他人在场强化的是不正确的反应,会妨碍任务的完成。

所以,不能只是单纯地考虑群体人数这一个因素来安排任务、设置环境,而是应该综合考虑任务的内容、性质和难度来安排工作,增强社会助长效应,避免社会惰化效应,别让“三个和尚没水喝”。

THE END

原标题:《社会惰化效应: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