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名片之周口新星学校:“三有”教育,让学生“脚踏实地、异想天开”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周口新星学校官网首页直播 河南教育名片之周口新星学校:“三有”教育,让学生“脚踏实地、异想天开”丨

河南教育名片之周口新星学校:“三有”教育,让学生“脚踏实地、异想天开”丨

2024-07-16 19: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紧密结合,相互融通,彼此联动

形成教育合力

重视德育课程建设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

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

各个方面

这所学校

重传统熏陶,更重变革促进

我们一起来认识她

↓↓↓

学校初中部校长刘曼在第20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上推介学校

走进学校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生于清晨或饭后,走出教室,来到文化长廊、感恩长廊、正气亭、书香阁和图书馆,手捧各种书籍,全身心投入知识的海洋。

4月29日,举行庆“五一”书法、绘画展,同学们挥毫泼墨、演绎丹青,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风采。

这是近段时间,发生在周口新星学校(以下简称“新星学校”)里的一幕幕。疫情反复,中考临近,原本紧张的校园氛围,因为这样的一些小活动,而变得相对轻松。活动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也展现了学校近阶段特色教育成果。

学校初中部校长刘曼说:“我们的校训是‘异想天开,脚踏实地’,学校探索实施的是‘三有’育人教育新模式。这些活动只是‘三有’具体呈现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该校的“三有”,即努力办好有“魂”的教育、有“根”的教育、有“为”的教育,用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思政为先

做有“魂”的教育

走进新星学校,教育时报记者的主观感受有两种:

这是一所漂亮的学校。这座校园里,满眼都是风景——感恩亭、正气亭、读书亭,“亭亭”玉立;英雄长廊、科技长廊、文化长廊,书声琅琅。校园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赏心悦目;读书声、吟诵声、流水声,声声悦耳。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花园、学园、乐园,和谐共生。

这又是一所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学校。校园里的孔子巨型雕塑,昭示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之道。教学楼上“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开宗明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八个大字,时刻提醒着教师要牢记初心使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十字箴言,提醒师生修身涵德,敬业诚信。

在采访中教育时报记者了解到,为培育和提升全校师生人文素养,学校正在着重打造红色“人文校园”,并创新思政育人方式,力争做到培根铸魂。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成就人的地方。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思政为先,德育为根,全面育人。以课堂育人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平台,赓续红色血脉,推进思政育人方式变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星学校董事长刘永文说。

为此,学校专门编写了《感恩之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和思政育人校本教材,把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相互融通,彼此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还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修整了校园里的正气亭、感恩亭、读书亭和书香阁,打造了红色文化长廊,开辟了红色大厅,建设了“重大事件回顾室”“红色精神体验室”“悟思想交流室”和“办实事落地室”四大展室,设计推出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党史学习活动,让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电影和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让孩子们学党史、悟思想、明大德、立大志。

教育时报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学校还在校园可利用的墙面上安装了红色文化宣传橱窗,将红色故事、图片、名人名言展示给学生。孩子们通过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红色教育与精神洗礼。

“我们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创造性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周一举行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周二课前唱红色歌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之情;周三晨诵红色诗词,感恩革命先烈;周四讲述红色故事,弘扬奋斗精神;周五观看红色电影,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活动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刘永文说。

以德为本

做有“根”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书是过程,育人是目的。必须做到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刘曼经常告诉老师。每次开学生会,她也会给学生强调:“作为学生,一定要孝亲爱国、感恩父母、尊师重道,学会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据刘曼介绍,学校在做好思政育人的前提下,把德育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塑造孩子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教育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德’。所以,我们特别注重师生人格的塑造、人性的优化和人品的提升。”刘曼介绍道。

新星学校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师生认真研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汲取圣贤智慧;开展“感恩在行动”“我给爸妈洗洗脚”“我给爷奶捶捶背”等系列孝亲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君子气质和文明之行;通过专家讲座、红色研学和社会体验等系列活动,引领师生待人处事讲信誉,说话交往一诺千金;等等。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扮靓了小桥流水景观带,净化了动物科普实验园;用心营造报栏文化、墙体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餐厅文化、寝室文化,努力实现校园无物不育人、无处不育人。

学校还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制订了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利用春游、秋游、暑期夏令营和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说起这方面工作,刘曼很是感慨地说:“学校通过新星农场春种、秋收等活动,让孩子真正体验了劳动的辛苦,领略了吃苦精神,明白了‘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体验了‘粒粒皆辛苦’的滋味,使他们逐渐树立起爱劳动、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德智并举

做有“为”的教育

教育的生命力在创新。课程实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特色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学校建立了着眼学生自主、全面、个性发展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天赋潜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包括课程在内的丰富资源支持。

学校开设劳动实践、社团体验等课程,编写《思政课教案集锦》,扎实推进课程的优化与改革;编写校本读物《古诗词吟诵》《心理营养》《养成教育》《德化之道》等,弘扬德育主旋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办“红色之声”广播站,大力宣传红色革命精神。

“课堂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我们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刘永文有着自己的理解,并明确提出“以善良理他定义人生”的育人理念。他认为,培养一支素质优良、务实精干、待生若子、以爱育爱的班主任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保障。

学校开展了班主任提升工程,加强班主任培训,明确班主任职责,带领班主任走出去学习,把德育专家请进来指导,想方设法提升班主任素质。

“教师只有真正读懂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学校才能引领他们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元素,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把传授学生知识同陶冶学生情操结合起来。”学校常务副校长王松林说。

学校教师在备好课、上好课、抓重点、破难点、举一反三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育人点,注重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抓住要点,加以引深,予以升华,用心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学校学生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如“保护环境、爱护校园”“我帮妈妈做家务”“感恩在行动”“防疫我能行”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有演讲、绘画、歌唱等,师生共同在活动中传递爱、感受爱、学会爱。

而今,刘曼和他的团队更加深刻认识到,在“双减”背景下,实现提质增效才能更加有力地培养新时代好少年。学校把艺体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激发、挖掘、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智慧,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采访最后,刘永文动情地说:“在‘双减’背景下,完成‘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教育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付出。我们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本着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与家长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在积极优化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三大教育支柱的协同育人作用,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少年。”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靳建辉 通讯员 李纪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