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师生情结:一生只写过三位老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启蒙老师的文案 鲁迅的师生情结:一生只写过三位老师

鲁迅的师生情结:一生只写过三位老师

2024-07-16 19: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只提到过三位老师,其一是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老先生;其二是在日本仙台求学时教授解剖学的藤野严九郎先生;其三是主持民报的章太炎老师。这三位老师在鲁迅成长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给予鲁迅深刻影响。

1、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可爱

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还记得《朝花夕拾》里那个承载童年快乐的“百草园”吗?少年鲁迅无疑对于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弹琴的蟋蟀等百草园的动植物更加钟爱,对于“三味书屋”简直是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去的。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少年鲁迅也是个贪玩的孩子,对于上学本身就有着抵触情绪,上学了之后便碰见了人生中第一位老师寿镜吾,少不了肖像描写: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这是鲁迅第一次见到寿镜吾老先生时的印象:方正、质朴、博学。除此之外,在平日学习生活中,老先生看似很严厉,是可畏的;但也非常爱孩子,不太体罚孩子。同时,在描写与先生交往过程时,可以看出寿镜吾先生是一个有着儒学气质、对读书显示出陶醉之态的可爱幽默的老先生,也许正是因为鲁迅童年有着这样一位温如有趣的启蒙老师,才有着他最初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体验。

原文片段摘抄: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

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2、异国老师藤野严九郎:伟大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通过写他和藤野先生见面到分别间发生的几件事,来说明藤野先生在鲁迅精神成长中的作用,表达了他对于老师的敬意。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鲁迅在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这样一个不拘小节、容易受到学生取笑的解剖学老师或许也是学生眼中的“弱老师”,鲁迅当时在日本学医,是抱着救国救民的心愿的,他之前认为,只有出国去钻研医学,回国后才能救助更多的伤患。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泄题门”和“幻灯事件”,使鲁迅心头为之一震,久久不能平静。在国外,中国是弱国,中国留学生自然也受歧视,被看作低能儿。这些都使鲁迅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虽然鲁迅回国后,一直没有联系藤野先生,但鲁迅时刻感激着他,并将他的照片放在书房里,他是这样评价藤野先生的: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对于中国是有着好感的,之前他学过汉文,在回忆鲁迅时,他说对鲁迅有着一种亲切感,而这种关怀和亲切感使得异国他乡备受歧视的鲁迅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藤野先生是可敬的,在鲁迅先生看来,更是伟大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站在中日关系角度来审视,认为藤野先生没有受当时社会影响而有丝毫国别观念,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爱护这个弱势学生。

3、战斗精神影响者章太炎先生:可悲

鲁迅对于章太炎先生的讲述主要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写完此篇又于八天之后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文章未完就病倒,遽然离世了。鲁迅这一生的写作,“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

章太炎无论是在人格、思想,文化还是精神等方向都深刻影响了鲁迅,包括战斗精神和高尚人格。章太炎与鲁迅都精通医道,自然也有了许多看问题相似之处。除了文章内容,就连语言风格,鲁迅也是承袭了章太炎,有魏晋之风。章太炎敢作敢为、狂热进取、个性鲜明的特色在鲁迅作品中大量出现,如《狂人日记》、《雪》等等,可见,鲁迅之所以能有现今的创作深度和担荷人类罪恶的情感呼喊,与恩师章太炎的影响分不开。

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假使未备,我以为是应该一一辑录,校印,使先生和后生相印,活在战斗者的心中的。然而此时此际,恐怕也未必能如所望罢,呜呼!

然而,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均“自藏其锋芒”,不收“战斗的文章”,文中也说,章太炎先生以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退居于宁静的学者”,因此,鲁迅没有被章太炎接纳。但,鲁迅内心是无比痛苦的,他痛心于当初给了他这种勇气和灵魂的具有战斗精神的大师,如今和他观点会如此不同。他对于最后一位老师的记忆最深,也最纠缠。最终,结果还是可悲可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