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见证:117岁的阿芙乐尔号,为什么再次出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向晚为什么叫泡芙 历史见证:117岁的阿芙乐尔号,为什么再次出航?

历史见证:117岁的阿芙乐尔号,为什么再次出航?

2024-07-06 2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排水量:6731吨;满载排水量:7130吨;

长度:126.8米;宽度:16.8米;吃水:6.4米;

装甲厚度:甲板38—63,5毫米,水面建筑152毫米;

动力:3台三级膨胀垂直往复式发动机,24台“贝尔维尔”水管式锅炉;

功率:11971马力(8.8兆瓦);最高时速:19.2节(约35.6千米/时);

推进装置:3台螺旋桨;续航力:4000海里(10节航速);

人员配置:军官20人,水兵550人(最高时曾达到723人)

舰炮:8 ×152mm/45,24 × 75mm/50,8 × 37mm,2 × 63.5mm

鱼雷:3具381mm鱼雷发射管;水雷:152个电冲击水雷;

(以上数据来源于俄罗斯网站相关资料)

▲舰艇结构图

▲《战舰世界》当中也有“阿芙乐尔”的英姿

一艘古老的舰艇,一段传奇的历史

▲刚刚下水的“阿芙乐尔”,此时上层建筑还未修建

“阿芙乐尔”号是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装甲巡洋舰,为“狄安娜”级装甲巡洋舰的第三艘,舰名取自罗马神话中的极光、曙光与黎明女神(多说一句,舰名的拉丁语拼写为Aurora,也翻译为“欧若拉”,歌手张韶涵曾唱过同名歌曲)。新巡洋舰项目于1896年6月正式获批,9月设计施工领导小组成立,1897年3月31日在圣彼得堡海军“新海军部”造船厂正式开始修建,设计组组长为力学工程师别洛夫(А. А. Перов),成员为海军工程军官格罗菲(Э. Р. де Грофе),托卡列夫斯基(К. М. Токалевский),蒲欣(Н. И. Пущин)等。1900年下水,1903年开始服役。当然,这时的俄罗斯还在处于帝国时期。

▲“阿芙乐尔”号处女航

▲“阿芙乐尔”号首批军官组合影

▲轮机军士长在蒸汽发电机岗位值班

▲舰艇医务室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封锁在旅顺港内,动弹不得。于是俄国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舰艇,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开往远东增援,“阿芙乐尔”号被编入巡洋舰分队,随主力舰队一起开拔。

▲巡洋舰分队中的“阿芙乐尔”号

经过将近一年“颠沛流离”的航行,1905年5月27日(俄历5月14日)夜间,疲惫不堪的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在罗杰斯特文斯基(З. П. Рожественский)海军中将的指挥下进入对马海峡,凌晨4时30分被日本联合舰队侦察船“信浓丸”号发现,于是埋伏多时的日本舰队突然杀出。9时左右海面开始起雾,双方只进行了试探性的攻防。11时10分,俄罗斯铁甲舰“鹰(Орёл)”号首先开火;11时14分,“阿芙乐尔”号也向日本舰队打出了第一次齐射。

▲对马海战示意图

12时20分,俄罗斯舰队开始变换队形,但因通信不畅造成了舰队战斗队形混乱。中午1时55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大将在旗舰“三笠”号上挂起“Z”字旗,发出了“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层一同奋励努力”的信号,并于2时左右指挥日本舰队开始了著名的“U”形大转弯。下午2时08分,俄编队旗舰“苏沃洛夫公爵(Князь Суворов)”号向日舰开炮,随即双方开始了大规模交火。12艘分别涂成黑色和灰蓝色的巨大战列舰凶狠地把持着主战场,把巡洋舰们挤到了偏南一隅。在那里,作为巡洋舰分队2号舰的“阿芙乐尔”全力发动舰上大大小小的几十门火炮,与日本的16艘巡洋舰打得不可开交。其间日舰“和泉”号向俄罗斯舰队落后的“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Владимир.Мономах)”号发起进攻,被“阿芙乐尔”号联合“奥列格(Олег)”号共同击退。

▲对马海战中阵亡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舰长舰长叶戈廖夫(Е. Р. Егорьев)海军上校

下午3时12分,“阿芙乐尔”号舰桥指挥塔右前方被一枚6英寸高爆弹击中,舰长叶戈廖夫(Е. Р. Егорьев)被弹片打伤,后不治身亡。另外,经过激战舰艇也多处受伤:舰艏右前方锚链舱被一枚203mm炮弹击中,同时导致鱼雷舱进水;右侧吃水线附近受“近矢弹”效应影响导致多处裂缝进水,舰体发生4°左右倾斜,为了纠偏不得已向舰艇左侧储煤舱灌水;舰体右侧射击孔上方中弹导致一门75mm火炮报废;还有一枚203mm炮弹从甲板打入,洞穿了舰体并在右侧形成一个大洞,打坏了10层轻型舱壁;主桅被120mm炮弹击中;舰艉旗6次被打掉,又6次被升起。战斗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向敌舰打出了303枚152mm炮弹,1282枚75mm炮弹以及320发37mm炮弹。

▲舰艏战伤

▲75mm炮位战伤

▲6次被打掉,又6次升起来的舰艉旗

下午4点以后,队形混乱、晕头转向的俄国舰队开始全面处于下风。晚7时30分,遭到重创的俄国舰队开始撤退,日本舰队指挥官命令鱼雷艇追击。最终,对马海战中,俄国舰队主力舰艇几乎全军覆没,5045人死亡,803人受伤,6016人被俘。“阿芙乐尔”号脱离了主队,掉头穿过对马海峡,伙同其他两艘军舰总算突出了重围,在上海短暂停留之后,开往菲律宾马尼拉方向。沿途不断处理船上的炮弹壳、打碎的甲板舷窗等遗留物以及阵亡船员的尸体(说处理其实就是抛入海中),并严格执行了灯火管制(之前主力舰队穿越对马海峡时就是因为夜航时灯火管制不严而被日本联合舰队发现)。据说途中,随舰医生克拉夫琴科(В. С. Кравченко)在世界上首次用X光机为受伤船员检查伤情。

▲对马海战后的“阿芙乐尔”(从“奥列格”号巡洋舰上拍摄)

▲伤痕累累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到达马尼拉港

6月初,包括“阿芙乐尔”号在内的俄罗斯三艘舰艇在美国海军舰艇支队的引导下来到了马尼拉。经检查,三艘舰艇皆不同程度受伤,急需维修。但美国殖民当局给出的选择是:要么24小时之内离港,要么留下被解除武装。无奈之下,已经没有续航能力的俄罗斯人只能选择后者。在马尼拉港停留期间,俄国舰队需要自行支付受伤舰艇的修理费用,而且除特殊情况外,俄罗斯水兵不得下船。其间舰艇在马尼拉遭遇了数次台风袭击,甚至在8月份经历了城内霍乱大爆发。完成修复以后,官兵在巡洋舰上重新开始军事训练和战勤部署。

▲归国途中的“阿芙乐尔”号

最终在俄日两国政府签订《朴茨茅斯协定》后,美国人才答应放人放船。10月舰艇再次开始远航,直到第二年2月返回远在波罗的海的母港喀琅施塔德。归国途中,俄国国内的政治进程经常引起水兵们的讨论。受1905年革命感染,尤其是受黑海舰队“波将金”号战列舰起义的消息影响,水兵偷偷在沿途购置武器,准备回国后进行武装斗争。沙皇政府发觉“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不可靠,便将其改为训练舰。1907年5月,舰艇返厂大修,更换动力,拆除鱼雷发射管,增加2门152mm/45火炮,减少了4门75mm/50火炮。

出厂后参加过多次对外访问和“非战争军事行动”。 从1909年10月到1910年4月4日“阿芙乐尔”号航行至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遍访阿尔及利亚,比塞大,那不勒斯,直布罗陀和其他一些港口,并在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后前往西西里岛参与救援和重建。1910年11月阿芙乐尔巡洋舰再度访问墨西拿,领取意大利政府颁发给俄罗斯水兵的“地震救援荣誉金牌”。在到港的第一天晚上,城市发生火灾,巡洋舰紧急调配水兵组成消防力量,在意大利消防队到来之前就加入了灭火行动。八天之后巡洋舰停泊在西班牙的马拉加港,岸边再次发生火灾,船员又上岸参加了灭火行动。1911年9月22日,“阿芙乐尔”开赴赴泰国曼谷参加泰国国王加冕的庆祝活动,并于1912年2月回国途中访问克里特岛。

▲航行在地中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芙乐尔号在芬兰湾执行巡航任务。1914年8月参与了对触礁(一说触雷)搁浅的德国巡洋舰“马格德堡”号的搜查行动,并缴获了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后来俄国把整套情报抄送了一份给英国海军,对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海军掌握德国舰队的动向提供了巨大帮助)。1916年7月参加里加湾登陆行动,用舰艇炮火掩护陆军部队上岸。同年9月再次返回船厂大修,将所有武备拆除后重新配置,152mm/45火炮数量也达到了14门,只保留4门75mm/50火炮用作防空;重铺甲板,更换无线电设备,并安装水下通信系统。

▲一战中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二月革命期间,以新任舰长尼克尔斯基(М. И. Никольский)和大副奥格拉诺维奇(П. П. Огранович)为代表的舰艇领导层的高压禁锢政策引起下级军官和水兵的不满。舰上官兵发动起义,打死了尼克尔斯基(奥格拉诺维奇被水兵用刺刀刺中喉部,但奇迹般生还),并参加了推翻沙皇的斗争,成为第一艘升起革命红旗的俄罗斯海军舰艇。随后,“阿芙乐尔”号宣布组建船员委员会。

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的工人和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中展开广泛的革命宣传和鼓动工作,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3月,别雷舍夫(А.В.Белышев)等3名“阿芙乐尔”号下级军官和水兵加入到布尔什维克的行列。随后,布尔什维克党支部开始在舰上展开活动,党的队伍日益壮大。到武装起义前的10月,党支部的成员扩大到42人。这时,布尔什维克以船员委员会为依托,团结了支持和同情革命的大多数舰上官兵,基本控制了“阿芙乐尔”号。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第一任舰政委别雷舍夫(1893——1974)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阿芙乐尔”号的官兵接受布尔什维克党的指示,开进涅瓦河。夜幕降临,被任命为舰政委的别雷舍夫,接到了圣彼得堡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阿芙乐尔”舰上的革命水兵的任务,是控制尼古拉耶夫大桥(现为施密特中尉桥),保障赤卫队向市中心开进的道路畅通,配合赤卫队发动起义,夺取政权。很快,巡洋舰点火起锚,沿着涅瓦河驶向大桥。因为临时政府防守松懈,水兵们轻松占领了大桥。

▲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当天停泊于尼古拉耶夫桥附近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上午10时,“阿芙乐尔”号上的电台播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向全世界宣布苏维埃已经掌握了政权(现如今这部电台仍然保存在舰艇上)。但是,临时政府仍然命令手下的军校士官生以冬宫为据点顽抗。所以拿下冬宫就成了不二选择。“阿芙乐尔”号接到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7日晚9时40分左右,巡洋舰打开舰艏探照灯,笔直雪亮的光柱直指冬宫方向,接着一发152mm空包弹被推入舰艏炮膛。“轰!”的一声,主炮震天撼地的巨响划破了黑暗(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具体就是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用前主炮打的这枚空包弹)。霎时,起义的队伍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至8日凌晨1时50分完全占领冬宫,并在宫中的“小白餐厅”将临时政府的主要官员们(除逃跑的临时总理克伦斯基)全部逮捕。

▲反映“十月革命”的油画作品。中间的探照灯光线就来源于左侧远处的“阿芙乐尔”号

▲1967年“十月革命”胜利50周年之际,“阿芙乐尔”号上举行“历史重演”活动,再现了那“一声炮响”

革命胜利后,1918——1920年苏俄又爆发了“国内革命战争”。内战中,“阿芙乐尔”号的舰炮被拆下来,远往阿斯特拉罕,充当伏尔加河和里海分舰队的浮动炮台。而舰上的水兵则组成海军步兵,奔赴各条战线,与白卫军战斗。

内战最终以红军的胜利而告终。战后“阿芙乐尔”号仍随波罗的海舰队驻泊在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城市更名为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军港,只是略显老迈的它,不再执行战斗任务。从1923年起,“阿芙乐尔”号就被正式编入波罗的海舰队的训练舰支队,舰上火力配系也改为10门130mm/50 Б-7火炮和2门76mm防空炮。从这一年开始,“阿芙乐尔”号进行了多次远航训练,从喀琅施塔得基地,经过挪威的卑尔根和赫隆特姆,然后又进一步远航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最后返回波罗的海。“阿芙乐尔”号满载着海军学院的高年级学生往返于波罗的海、北海、北大西洋、北冰洋这一条航线上,为红海军培养了一大批海军指挥军官。1927年波罗的海舰队集体荣获红旗勋章,改称为“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在编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一同获此殊荣。但是,“阿芙乐尔”号的传奇一生并未画上句号。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悍然入侵苏联。9月9日,德“北方”集团军群的几十个师长驱直入,包围了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抵抗。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接到命令:全部舰炮集中火力支援列宁格勒重要地段的守卫部队!就是在这场血与火的战斗中,老迈的“阿芙乐尔”号又一次续写了它的辉煌。此时的“阿芙乐尔”已经过于老化,锚泊于奥拉宁鲍姆(现为罗蒙诺索夫城)附近时候,舰炮的射程都有些够不到敌人。不得已才把舰上的火炮一门一门拆下,组成了一支共9门火炮的“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把自己的阵地由水上移到列宁格勒城郊。“阿芙乐尔”号上,只留下一门舰炮和一个炮兵班自卫。“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把阵地隐藏在森林背后,瞄准在泥泞中挣扎的德军坦克,沉稳地战斗着,各炮组英勇顽强,死战不退,但终因寡不敌众,先后被德军歼灭。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防空高射炮战位

独自停泊在港口内的“阿芙乐尔”号势单力孤,9月16日与疯狂肆虐的德国空军作了殊死搏斗之后,身负重伤,五天后又开始遭受德军地面炮火的袭击。9月27日至30日,巡洋舰被德军炮火数次命中,以3°右倾坐沉于港内(上层建筑仍在水面以上)。11月下旬,剩余船员奉命撤离舰艇登岸,只留一门高射炮作战斗值班,最后一门舰炮也被卸下来,经过修理安装在了装甲列车“波罗的海人(Балтиец)”号上。从此以后,舰艇时常遭遇德军岸炮部队跨海而来的炮击,但印有“红旗勋章”的舰旗每天仍然会在甲板上按时升起,象征着苏维埃红海军和列宁格勒人不屈的抵抗意志。1943年8月,舰艇再次被三枚炮弹命中,舰旗被击中掉落水中。此时红海军战士沃尔科夫(А. И. Волков)冒着炮火,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将旗帜捞起。

▲反映“阿芙乐尔”号的苏联海军水

兵冒着德军的炮火升舰旗的油画作品

▲在奥拉宁鲍姆(现为罗蒙诺索夫城)

附近搁浅坐沉的“阿芙乐尔”号(1944年)

经过900天的激烈交火,列宁格勒仍然牢牢地掌握在苏联军民手中,德军丧失了进攻的能力和勇气,列宁格勒解围了。转眼,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苏联大地上百废待兴。这时列宁格勒人首先想到的是那艘光荣的巡洋舰。1944年8月,在平静的港湾内,“阿芙乐尔”号弹痕累累的舰体被起出水面,进行了船体和舰上设施修复。从1948年11月起,这艘传奇战舰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永远停泊在静静的涅瓦河上,舰艏主炮也被命名为“革命荣誉武器”。

▲革命荣誉武器

▲苏联少先队员登舰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1957年起,阿芙乐尔号还在舰上建立了苏联中央军事博物馆的分馆。改为博物馆以后,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参观、缅怀的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年超过100万人次。1968年,苏联政府授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勋章。

▲“阿芙乐尔”号在不同时期使用的舰艉旗

由于船体水下部分严重老化失修,1984—1987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再次返厂大修,几乎整个水下部分被从船体分离,并用现代化材料重新打造。此举遭到了一些海军军史学家的批评和抗议,但是客观上延长了舰艇的寿命。据统计,在修理结束后的1987年到1990年期间,参观人数近200万人次,其中有50万人来自世界其他国家。

▲1984—1987年,返厂更换水下部分

1991年苏联解体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在一些人的眼里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历史物件”。 2010年12月1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退出了俄罗斯海军现役。军事人员撤离舰艇,只留下几位非军方的工作人员,包括三位清洁工,和六位保安。12月4日,当时的俄罗斯首富,财阀普罗霍罗夫(М. Д. Прохоров)曾致信圣彼得堡市长和俄罗斯海军司令,试图购买这艘舰艇。其实早在一年前,即2009年6月,普罗霍罗夫就曾公开在舰艇上举办商业酒会,广邀政商界名流。酒会上普罗霍罗夫在接受采访时大方地承认,酒会中包括一些色情内容,而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他甚至说道:“也许对于某些人它(“阿芙乐尔”号)有特殊意义,但是对于我来说没什么,我不会跟它清算什么也就是了。”

后来办酒会一事虽然遭到圣彼得堡军事检察院的指责,但谨小慎微,投鼠忌器的军方提出的理由仅仅是“此举(在“阿芙乐尔”号上办酒会)与军方没有任何联系”。当然,财大气粗,后来甚至买下了美国NBA篮网队的普罗霍罗夫自然不会把这种不疼不痒的指责当回事。

▲NBA篮网队老板普罗霍罗夫,

曾经的俄罗斯首富

当然,最近两年这艘舰艇的情况再次引起了俄罗斯官方的重视。2014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被拖往喀琅施塔得船厂进行修复,吃水线上方的裂缝得到灌补,舰上安装了全新的防火系统、信号系统和摄像系统。舰体重新喷漆,舰上装饰也恢复了历史原貌。维修总额与预算一致,大约为8.4亿卢布(1美元约合63卢布)。

▲2014—2016年,巡洋舰最后一次进厂维修

再后来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2016年7月16日,经历了为期一年多的修理后,喀琅施塔得造船厂举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结束维修出厂仪式并交付俄罗斯海军。按照计划,7月31日,也就是俄罗斯海军节当天,巡洋舰上举行了隆重的博物馆重新开展仪式。8月3日,巡洋舰正式向游客开放。现如今,这艘舰龄将近120岁的“祖奶奶”级巡洋舰重新在俄海军服役,使得俄海军的巡洋舰达到8艘,从而在数量上重新回到世界第二海军的位次。

与“阿芙乐尔”的零距离

笔者于2011年来到俄罗斯留学,迄今为止曾三次到访圣彼得堡,其中两次与“阿芙乐尔”号有过接触。2013年5月,也就是巡洋舰最后一次进厂大修的前一年,曾有幸登舰参观,亲眼目睹了这艘艨艟的内外结构与面貌。

当天是5月5日,是俄罗斯“胜利节”小长假当中的一天。5月的圣彼得堡,气候依然像初春般“凉爽”,天气也是阴晴不定。但是能见到传说中的“阿芙乐尔”巡洋舰,而且正好赶上了开放日,可以登舰参观,笔者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

▲雄伟的侧影(天气晴朗)

▲右侧甲板(此时的天气仍然阳光明媚)

▲传说中的“警钟”

▲舰艏152mm主炮。钉在火炮防盾上的金属牌,上面用俄文书写着:1917年10月25日(俄历)21点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用这门火炮历史性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

此时的天气忽然由晴转阴,冷风阵阵,于是赶紧随部分游客进入舰艇内部参观。

▲水兵生活区(看样子水兵们也是

蛮艰苦的,就跟锚链舱里凑合着住)

▲从舷窗向外眺望,一门

152mm火炮炮口入镜

▲以上两张为内部舱室

▲以上两张为动力与轮机舱室

▲为我们做讲解的老爷子,人很好,讲的也很细致。可惜的是老爷子讲话时带有浓重的口音,而以笔者当时的俄语水平嘛,唉……所以老爷子讲的有些内容没有听明白……

▲舰艇历史展区,水兵服、披肩、风带、

缠着帆布子弹带的冬季短大衣

▲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期间水兵们使用过的装备。左上角是纳甘1895左轮手枪,比利时工程师莱昂·纳甘为沙俄设计的枪械。下面那支就不用说了吧,太著名了……还是1916式的“大红九”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赠给“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的锦旗

▲笔者与“阿芙乐尔”号曾使用过的舰旗合影

▲反映对马海战中俄罗斯海军第二分队旗舰——“奥斯利亚比亚(Ослябя)”号前无畏战列舰中弹沉没瞬间的油画作品

▲反映“独立特种炮兵连”官兵用舰上拆下来的火炮同进攻列宁格勒的德军殊死战斗的油画作品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航员,苏联空军上校加加林(照片最中间者)登舰参观,旁边陪同的就是“阿芙乐尔”号第一任舰政委别雷舍夫(穿黑色大衣者)。大家抢镜的热情很高涨嘛(左上角惊现“原品脸”)

▲以上两张为“纳西莫夫海军学校”的

小学员们以巡洋舰为依托开展训练

▲军官食堂角落里的钢琴

▲笔者在舰艇上的军官俱乐部留影

▲参观结束,准备离舰。湿冷的雨点开始洒在甲板上,就像这艘饱经沧桑的舰艇一样,悄无声息……

结语

有人说,从1896年算起,“阿芙乐尔”号历经将近120年风霜雨雪,堪称国家历史的完美见证者。也有人说,该舰克死多数同伴,自己却全身而退,是真正的“祥瑞战舰”,旧日本海军著名的“雪风”号,在她面前也相形见绌。

不管怎么说,她在一个多世纪的生命里,见证了自己的祖国从沙皇俄国到苏维埃俄国,再到苏联,直到俄罗斯联邦的历史性更迭演变。尤其是在1917那个转折关头,她用“洪荒之力”发出的那一声怒吼,为俄国,也为世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让一股清冽而新鲜的“西北风”吹遍中国。她在自己漫长的航程中,曾经有过坚定,有过动摇,有过勇敢,有过彷徨,有过战斗,有过牺牲,有过光荣,有过没落,直到今天迎来了自己又一个不同以往的生命阶段。她走过不平凡的道路,有过不平凡的经历,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体悟,去品察,去感叹。“阿芙乐尔”——执掌北方之极光与东方之黎明。她的一生,船如其名!

最后,在这个不平凡的纪念日到来之时,谨以个人之名,对勇于迈步探索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象征——“狄安娜”级“阿芙乐尔”号一级装甲巡洋舰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参考资料:

-БережнойС. С. Крейсера и миноносцы : Справочник. — М.: Во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2002.

-Боеваялетопись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1941—1942) / Сост. Г. А. Аммон, А. А. Комаров,О. Ю. -Кузнецова и др. — М.: Воениздат МО СССР, 1983.

Крестьянинов В. Я. Цусим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 14—15 мая 1905 года. — 2-е изд. — СПб.:Остров, 2003.

-МанвеловН. В. Обычаи и тради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 М.: Яуза, Эксмо,2008.

-“历史真相”网(俄罗斯)

-“苏联主义论坛”

-“铁血网”

——————

【《军武次位面Ⅲ》特别篇:不流血的殊死拼杀 揭秘首次大型战争重演拍摄】

《军武次位面》是中国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军事节目之一,每周五在腾讯视频、优酷、今日头条、网易、爱奇艺、搜狐视频、凤凰网、乐视、秒拍、小米、A站、B站、风行等二十多家网站同步更新,在年轻一代军迷中有着很高的人气,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节目更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