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考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名词解释资本运动的特点 影史考点

影史考点

2024-07-13 2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德国电影四杰

历年真题

1►

名词解释(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四杰)

2►

简答题

3►

论述题

答案解析

1►

名词解释

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运动原来叫做“青年德国电影”运动。这个运动发起于1962年春的奥伯豪森电影节,当时有26位德国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宣称“旧电影已经灭亡。我们寄希望于新电影”,“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主张要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德国新电影”运动标志着德国电影进入了第二个全盛时期,代表人物与作品有施隆多夫的《铁皮鼓》。新德国电影四杰分别是施隆多夫、赫尔措格、法斯宾德和文德斯。

新德国电影四杰:新德国电影四杰是新德国电影的四位杰出代表导演,分别是施隆多夫、赫尔措格、法斯宾德和文德斯。“新德国电影”运动原来叫做“青年德国电影”运动。这个运动发起于1962年春的奥伯豪森电影节,当时有26位德国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宣称“旧电影已经灭亡。我们寄希望于新电影”,“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新德国电影四杰要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由新德国电影四杰等人发起的“德国新电影”运动标志着德国电影进入了第二个全盛时期,他们的代表作品有《铁皮鼓》《城市里的夏天》等。

2►

简答题

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与创作特色。

1.威尔纳·赫尔措格

1942年生于慕尼黑的赫尔措格是德国影坛上地道的离群索居者,被称作德国电影的浪漫幻想家。他没有受过电影专业的正规训练,完全靠自学成才,15岁时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电影剧本。从自己筹集资金拍摄短片起步,逐步打开局面。他的电影都自己兼任制片和编剧,在很少的预算下完成。得益于德国文学传统,赫尔措格的电影极富浪漫色彩,有强烈的造型意识和动人的古典音乐。他从不注重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表达某种生活的哲理。赫尔措格拒绝向商业妥协,把电影当作宗教,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是一个排除万难表现自己的远见卓识的“电影作者”。

1967年,赫尔措格导演了首部长片《生活的标志》,影片讲述一个奉命在一个希腊的岛屿上看守废弃的弹药库的孤独的士兵的故事。荒凉的海岛环境和酷热的阳光气候使士兵逐渐走向疯狂。1972年,赫尔措格导演了成名作《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影片根据1590年到南美去寻找黄金国的征服者、僧侣唐·洛普·德·阿基尔的冒险传说拍摄,纪录了一名幻想家在竹排上沿亚马逊河逆流而上的旅程,通过描写某种社会秩序的瓦解和某种狂想在现实面前的失败,将历史事件寓言化。对殖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强烈的批判,对人性的贪婪和疯狂及宿命进行了有力的阐释。《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974)是赫尔措格的代表作,该片通过19世纪欧洲一个广为人知的弃儿卡斯帕·豪泽的故事,力图表现出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展现出人性、宽容等现实和历史问题。赫尔措格的电影题材奇特,内容怪诞,大都表现一些超乎常规,或处于远离人类文明与文化的某种异常极端的异域环境中的故事,具有浓郁的寓言色彩。他影片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些身心异常或不健全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侏儒、弃儿或反叛的幻想家和冒险家等,赫尔措格热衷于刻画那些身处边缘与孤独的人,探讨他们“疯狂的迷恋”的心智。表现出对弱势人群的悲悯情怀,以及对现代文明机制和大众文化的批判。

赫尔措格导演的影片还有《玻璃精灵》(1976)、《侏儒也是从小长大》(1976)、《史楚锡流浪记》(1977)、《菲茨卡拉尔多》(1982)和《绿蚂蚁睡觉的地方》(1984)等。

2.福尔克·施隆多夫

福尔克·施隆多夫1939年出生在威斯巴登,早年在巴黎攻读政治学,后进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他曾拜阿伦·雷乃为师,做过新浪潮导演的助手。1966年,施隆多夫回到德国拍摄了他的处女作《青年托尔勒斯》,影片根据罗伯特·穆西尔的短篇小说改编,通过一个出身犹太人家庭的青年学生的遭遇,揭露了纳粹时代的黑暗和专制,这部电影被认为“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

施隆多夫擅长拍摄艺术片,他注重电影剧作,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尤其擅长改编文学名著。施隆多夫也是一个注意市场和同观众交流的人。他认为电影就像20世纪初期的5分钱歌剧,是最大众化的媒介。因此,他把电影看作是普及文学的一个有力的手段。施隆多夫曾把《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1975)、《斯万的爱情》(1983)、《航海者》《一弹解千愁》等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1979年导演的《铁皮鼓》,影片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京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通过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奥斯卡透视了德国战争前后几十年的历史,以史诗般恢弘的格局展现了德国战时小市民的众生相。影片寓意深刻,充满了荒诞和讽刺的效果,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纳粹主义电影之一。《铁皮鼓》的主题是拒绝和抗议,京特·格拉斯曾说,《铁皮鼓》表现的是德国一个“发育不全的阶段,这一点已在奥斯卡这个人物身上人格化了。” 施隆多夫在谈到主人公不再长大这一现象时也说:“这表明主人公的思想特点──拒绝。他拒绝自己再往高长,拒绝承担责任,拒绝承认社会,拒绝承担这个社会中任何角色和作用。”施隆多夫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法西斯制度的强烈抗议。

3.赖纳·瓦尔特·法斯宾德

法斯宾德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电影大师,他1945年5月31日出生在德国南部的小城巴特·沃里斯霍芬,曾在慕尼黑一家戏剧学校学过戏剧。1967至1969年,法斯宾德在慕尼黑“行动剧院”和“反剧院”演戏和当导演。后来,“反剧院”的全部人马都随法斯宾德转到电影工作上来。法斯宾德最初的电影经验是通过观看大量的影片积累起来的。

1969年,年仅24岁的法斯宾德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处女作《爱比死更冷》,此后,他的创作灵感便如同涌泉,一发不可收,他马不停蹄地导戏拍片,一刻也不曾停歇。在他短暂的一生里,电影和戏剧便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虽然,法斯宾德只活了36岁,但他却留下43部电影,如果算上参演的影片,可达60部之多。法斯宾德不仅在世界电影史上创造了一个量的记录,而且这些影片在题材、风格上的丰富多彩也属罕见。著名的电影有《四季商人》(1971)、《裴特拉·冯·康特苦涩的眼泪》(1972)、《恐惧吞噬灵魂》(1973)和《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1974)等。法斯宾德把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写实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七、八十年代西欧最引人注目、最有才干、最有创意的电影作者。法斯宾德为电影而生,他精力过人,涉足过电影的各个领域:导演、演员、摄影师、剪辑师、作曲家、制片……人们称他为新德国电影的奇才。

法斯宾德早期受新浪潮导演和德国导演让—玛丽·斯特劳布的影响很大,视他们为导师。70年代后期,法斯宾德又转向好莱坞情节剧,他最推崇的导演是好莱坞情节剧大师道格拉斯·西尔克。法斯宾德导演的反映德国妇女生活与命运的“德国女性四部曲”:《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8)、《莉莉·玛莲》(1980)、《洛拉》(1981)和《维洛尼卡·福斯的欲望》(1982)代表了这种转变。法斯宾德极力主张要把好莱坞影片吸引人的娱乐性、群众性同反映本国生活的真实性、批判性结合起来,既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思想。同时,法斯宾德借鉴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让观众参与电影的思考。法斯宾德电影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思辩性、批判性和一种深入骨髓的悲观绝望色彩,从处女作《爱比死更冷》到遗作《水手奎莱尔》(1982),始终弥漫着悲观的情绪。法斯宾德影片最大的特点是对艺术的真诚和对社会的直言批判,敢于把德国沉重的的罪孽意识搬上银幕,也敢于剥下外衣,毫不隐讳地解剖自己扭曲的欲望和阴暗心理,他的真诚令人难以忘怀。

4.维姆·文德斯

文德斯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电影大师,在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校失败后,他便在巴黎电影资料馆通过观摩大量影片学习电影。1971年,文德斯导演了第一部长片《城市里的夏天》,讲述了一个罪犯的逃亡故事,影片的大部分镜头。之后,他拍摄了著名的“旅行三部曲”:《爱丽丝漫游城市》(1973)、《错误的运动》(1974)、《时间的进程》(1975)。文德斯电影的基本主题则是城市与人。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大部分是在汽车上度过的:旅行、出差、探亲……构成了生活中最有色彩的部分,所以表现现代生活,应当通过旅行中的人。文德斯特别喜欢表现公路、汽车、摩托车、飞机、火车和轮船,迁移和旅行也是他电影的经典主题。无论是早期的“三部曲”,还是后来的名作《德州·巴黎》(1984),都洋溢着导演对运动的迷恋。为此,文德斯创造了独特的电影样式——公路片。通过无休止的旅行,使观众领略沿途的城乡景色和风土人情,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情调和气氛。

文德斯影片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男性之间的友情。文德斯的影片中往往不注重情节,基本不用蒙太奇,形成对运动和场景不加剪辑的“坦率、冷静”的风格。对于好莱坞,文德斯始终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憎恨它在思想意识和经济上对德国电影的殖民侵蚀,又赞佩它高度熟练的先进技术和光彩夺目的影片,为此,他极力提倡“本国电影国际化”。在《德州·巴黎》中,文德斯通过表现一个名叫特拉维斯的男子孤独地四处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简,刻意表现人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标志着他“美国化倾向的高峰”。该片获得了198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文德斯的重要作品还有充满超现实气氛的《柏林上空》(1987)及续集《咫尺天涯》《直到世界末日》和《百万美元酒店》等。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发展。

1965年,经过“奥伯豪森宣言”者几年的努力,德国成立了“青年电影基金会”,计划筹集500万马克资助10部故事片创作。该组织成立后的3年间,实际上共资助了20部影片的创作,为60年代中期“青年德国电影”的诞生起了重要作用。在此后的几年里,德国战后第一批青年导演脱颖而出,在国际电影节上初露锋芒。

进入70年代,德国电影开始走向成熟,迎来了“新德国电影”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导演人才。这些导演大都出生于战后,崛起于70年代初,与“青年德国电影”的导演们相比,思想更自由和活跃,更少受旧电影传统的束缚和影响,他们属于“新德国电影”的第二代导演。这些导演的影片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西德电影在艺术上的发展,在国际影坛上引起轰动,而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经济上扭转了西德电影长期不景气的局面。

“新德国电影”人才济济,导演众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新德国电影”四杰:威尔纳·赫尔措格、福尔克·施隆多夫、赖纳·瓦尔特·法斯宾德以及维姆·文德斯。

新德国电影艺术成就。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几百名德国导演拍摄了近千部影片,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创作高潮和声势浩大、历时长久的电影运动。它接续了40年代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和50年代末法国“新浪潮运动”,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为此,美国著名导演科波拉在回顾70年代世界电影发展的情况时曾说过:“70年代属于新德国电影,西德是现在唯一有所作为的电影国家。”“德国新电影”运动标志着德国电影进入了第二个全盛时期。

“青年德国电影”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以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主,题材广泛多样,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在这些电影中,年轻一代导演不仅倾注了他们对处于社会重压下的小人物命运的深刻同情,而且表现出鲜明的批判社会与现实的政治倾向,同时也开始对黑暗的纳粹统治时期的历史进行反思。在艺术手法上,“青年德国电影”的导演们也锐意求新,做出不少可贵的探索与尝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