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心理工作室|“助人达己、绽放生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亮点怎么写 叶海燕心理工作室|“助人达己、绽放生命”

叶海燕心理工作室|“助人达己、绽放生命”

2024-07-11 18: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学生队伍:培养叶海燕心理工作室的“叶子心灵”学生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推动学生团队的能力提升与自我成长。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工作室设计了学生成长的层次模型,这个模型从上往下解决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的问题,从下往上解决的是专业价值认同与自我成长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的问题多是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意识层面的问题,在潜意识层面里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如果学生能将这5个层次都一致连贯,就会形成自己的成长模式。此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挖掘深层智慧,提升自我价值,丰盛心灵,成长为具有积极正面人生观的心理健康教育后备军,具体模型如下:

(三)四个平台:搭建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系列平台

叶海燕心理工作室通过搭建四个功能性平台,着力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交流处”,辅导员心理健康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站”:

一是建立“网络宣传平台”,创建“叶海燕心理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通过“邂逅心理大师”、“心理学与生活”、“心理热点分析”、“研学心得”、“辅导员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栏目,定期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方法,以及在实际学生工作中的案例分析、谈心谈话技巧、异常心理问题识别等;

二是建立“成长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和建立大学生心理成长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参与重庆市“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活动、大学生心理志愿服务活动等,就高校大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相互交流,碰撞经验,共同成长;

三是建立“咨询培训平台”,邀请心理学专家担任工作室的顾问,通过专题讲座、咨询督导、案例探讨等形式,切实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

四是建立“科学研究平台”,整合资源,加强研究,工作室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提升”进行深入理论探索和研究。

三、案例成效

2016年4月,“叶海燕心理工作室”成立。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室建设取得部分经验及成效。“叶海燕心理工作室”的微信平台受到师生的好评,成为西南大学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举办的辅导员工作坊、辅导员成长小组等活动被“华龙网”、“西南大学官网”报道,工作室负责人受邀到二十余所高校为辅导员做专题讲座,具体情况如下:

(一)“叶海燕工作室”微信平台建设及成效

叶海燕心理工作室微信平台,共有“邂逅心理大师、心理学与生活、心理热点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心理健康、活动预告、研学心得、团辅方案、大学生成长论坛”等12个栏目,结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提升、当下心理热点、大学生心理成长需求等已推送原创推文170余期,平台固定粉丝人数近2300余人。据近期的统计来看,文章浏览量达到8000余次,文章转发近500余次,被分享达到600余次。微信原创栏目多次被快报、华龙网、《魅力西大》等平台推送或转发。

此外,校内外累计超过800人通过后台留言、电话咨询等方式,寻求心理帮助和纾解,工作室及时为求助者提供咨询和帮扶。

(二)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系列品牌活动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系列活动,通过班级、院级、学校、片区、重庆市五级竞赛比集体智慧,展多样风采(讲、演、说、写、画、做、论),为大学生提供平等的互助成长平台,已经成品重庆市大学生精品活动。叶海燕心理工作室负责人作为此项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已经组织和参与了九届。

(三)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提升

工作室辅导员员团队每周三定期开展学习和研讨,同时还面向其他高校辅导员团队和辅导员工作室开展交流,如华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

工作室负责人围绕“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提升”这一目标,开展了“辅导员成长小组”、“辅导员读书会”、”辅导员心理团辅”等系列活动,校内外共有辅导员超过2000余人次参加交流和学习。

工作室负责人还受邀为重庆市2017年高校辅导员上岗培训班做讲座,并深入到十余所高校为辅导员做“压力管理与情绪疏导”、“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等专题讲座。

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大会上,“叶海燕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叶海燕荣获“2015-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成员谢沁怡荣获“2015-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

(四)相关研究逐步推动和开展

工作室团队围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提升”这个主题,开展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专职教师与专职学工干部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等课题的研究,申报获得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和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调研成果依托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和推送。

此外,工作室负责人撰写的论文《坚毅力对个体成功的作用及展望》,于2018年1月6日在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五)心理学知名专家担任工作室顾问

叶海燕心理工作室的工作开展,得到了心理学领域著名专家的认可和支持,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亲自担任工作室的顾问。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微信平台“精品化”:微信平台建设“坚持原创、打造精品”原则,推动原创栏目和心理育人作品多样化,精品化,增强微信工作号的粉丝数量和受众面、影响力。

线下活动“专业化”:加强心理育人活动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打造辅导员和大学生乐于接受和积极参加的团体辅导、辅导员沙龙、案例研讨、咨询督导等活动,让线下活动品牌化、专业化。

课题研究“深入化”:指导工作室团队继续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热点事件和心理问题开展深度调研,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研报告;继续深入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提升”等课题,并增加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数量及影响力。

五、案例启示

(一)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心理育人实效性

心理育人是国家全方位育人政策的重要内容,需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和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线上心理宣传和线下培训活动,从而增强其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强化高校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重要力量。既需要加强交流培训,提升辅导员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心理素养;也要将具体工作、经验总结、科学研究相结合,使辅导员成长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里手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三)将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心理育人”,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放在同样重要的意义上。既需要科学地认识心理现象,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需要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有效维护高校的和谐安定。

叶海燕心理工作室|”助人达己、绽放生命“

——打造有心理底蕴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主编:王慧敏

责任编辑:林 征 张振香 赵洪兵

执行编辑:于苏静 李明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