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名人传中贝多芬说的话 名人传

名人传

2023-06-21 20: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名人传 | 贝多芬:作品中悲剧式的愁苦,来源于生命的痛苦

辛峰 十点人物志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领读 | 辛峰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名人传》。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

20世纪初,罗曼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于1915年 因《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久负盛名的传记作品,主要讲述了世界艺术史上三位伟大人物的生平故事,对传主的人生给予了全面的描述,也对其作品进行了精彩的评析。

这三位人物分别是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绘画家、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还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这本书也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苦难的童年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科隆波恩一个破旧的阁楼上。贝多芬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亲是一个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的身份是女仆,是一个厨子的女儿。

她最初嫁给了一个男仆,丈夫死后,她又嫁给了贝多芬的父亲。

相比于别人的温暖家庭,贝多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遍布凄惨与残暴的战斗场景。他的父亲为了发掘儿子在音乐上的天赋,一心将他当做一个神童来培养。

很小的时候,他就被父亲关在房子里,一连几个小时不许休息地练习钢琴或者小提琴。这样喘不过气来的童年,让他对学习音乐产生了一种叛逆心理,有时候必须在父亲的暴力恐吓之下才能完成学习。

由于家庭贫穷,贝多芬很小便开始为生计操心。13岁的时候,他做了一名管风琴手,开始赚钱。17岁时,母亲死于肺结核,他一边为失去自己尊敬的母亲而悲伤,一边又害怕自己也遗传了母亲的肺结核,并由此长期处于惊恐和忧郁之中。

同样是17岁那年,父亲由于长期酗酒,已经丧失了正常意识,贝多芬因此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了对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

因为收入实在有限,他不得不要求父亲工作的剧院让父亲提前退休,并由自己代理父亲领取养老金,以免钱财又被挥霍一空。

这些所有的苦难加在一起,在少年贝多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

贝多芬少年时期唯一的快乐,便是遇到布勒宁一家人。布勒宁夫妇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儿,名叫埃莱奥诺雷。她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经常教她音乐,还和她一起学习诗歌。埃莱奥诺成了少年贝多芬童年时候最友好的伙伴。

很多年后,埃莱奥诺嫁给了一个叫韦格勒的医生,他们夫妇二人依然是贝多芬的好朋友。贝多芬和他们夫妻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恬静的友情。

这一点从他与他们之间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当三个人都步入老年的时候,这份友情依然真挚,并由此散发出更加珍贵、动人的光芒。

离开故乡

贝多芬一生都对故乡的莱茵河有着特别深的感情,对他的创作而言,他一直将莱茵河谷称作“我们的父亲河”。因为它是那么活跃,几乎带着人性。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灵魂,使无数的思想和力量都汇入其中。

在贝多芬的眼中,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故乡波恩更加亲切,更加美丽,更加威严,更加温柔,这都是因为有了莱茵河那温柔而汹涌的河水。

贝多芬生命中的前二十年,都是在波恩度过的,在这里,他形成了少年心灵之梦。

那一片片的草地,好像懒洋洋的云漂浮在水面上,雾气笼罩着白杨、矮树丛和垂柳,还有果树把它们的根浸在既寂静又湍急的水流中。

还有那些村庄、教堂、墓地,都睁着好奇的眼睛静静地俯瞰望着河岸。在远处,蓝色的七峰山在天穹里映出昏暗的身影,山上矗立着一座荒废的古堡,形态瘦削而又古怪。

贝多芬的心永远牵系着这片土地,可是后来他却不得不离开了,且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贝多芬刚刚正式注册进入波恩大学。那时候波恩大学已经成了各种新思想的中心,贝多芬在大学里当然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他在大学里听著名的厄洛热·施耐德教授讲述德国文学,后来,当巴士底狱被攻破的消息传到波恩时,施耐德教授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反映革命激情的豪迈诗歌,贝多芬和同学们听的热血沸腾。

1792年11月,战争进一步蔓延到波恩,贝多芬不得不离开故乡,他选择去音乐之都维也纳发展。在去维也纳的途中,贝多芬遇到了向法国挺进的德国军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从1796到1797的两年时间里,贝多芬将弗里贝格的战斗诗篇谱成了曲,一首叫《出征歌》,一首是合唱曲《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他虽然歌颂的是大革命的敌人,但大革命已经征服了世界,更征服了贝多芬的心。

从1789年起,奥地利和法国的关系依然紧张,可贝多芬却同法国人有着密切的往来。这其中不但包括法国使馆,甚至还有刚到维也纳的贝尔纳多特将军。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贝多芬倾向于共和的感情更加坚定,而且在他以后的岁月中,这种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贝多芬年轻而自信,他知道自身的意志所在,更相信自己的力量。1796年他曾这样写到:

“勇敢不屈,即使身体虚弱,可我的才华必将得到成功,二十五岁,这一年我必须将自己的力量显示出来。”

噩运来袭

1796年到1800年之间,苦痛敲响了贝多芬人生的大门。

他的耳朵的重听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停地嗡嗡作响,听力越来越差,身体也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贝多芬一直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着这种双重痛苦的折磨,他对最亲爱的朋友也没有提及过。

听力的痛苦一直延续到1801年,他再也无法隐瞒了,这才开始在信中对两位最好的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门达尔牧师倾诉自己的痛苦和病情。

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说:“我如今活在一种凄惨的生活里,因为我不敢与任何人往来,我不敢与任何人交谈:我是一个聋子!如果我从事的是其他职业,或许还可以维持,但在我干的这一行里,这无疑是一种可怕的情况。对于我的那些敌人,他们又会怎么说!”

这一时期的贝多芬确实陷入了一种极其不幸的状态里,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他在剧院里必须尽量地靠近乐队,否则根本听不见演员们在说些什么。如果坐得稍微远一点的话,他甚至连乐器和演唱者的高音都听不见。别人说话声音很低时,他也无法听见。由此,贝多芬又陷入了一种极度自卑的心理之中。

为此他说:“有时,我会诅咒自己的一生……但可以的话,我更喜欢与命运挑战;然而,在我生命的某些时候,我仅仅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听天由命!多么伤心的避难所啊!而这却成为我剩下的唯一出路!”

贝多芬在这段时期确实将自己这份悲剧式的愁苦表现在了他的一些作品中,这其中就有《悲怆奏鸣曲》和第十号钢琴曲《第三奏鸣曲》的“广板”。但这一时期的作品也不全是愁苦的,他也有一些轻松愉悦的作品,比如欢快的《七重奏》、清澈的《C大调第一交响乐》等。

陷入听力困境后的贝多芬,也在不断地适应和调节着自己的心情。

由此他对过去的时光中的快乐,对故乡的眷恋更加地深重。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了贝多芬悲苦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还有在波恩求学的美好记忆与不得不离开家乡的无奈,最后是他遇到自己生命中的噩运:耳聋。那么,贝多芬会被残酷的现实吓到吗?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