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同宗共祖 钱政

钱政

2023-12-17 2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说明:“浔阳文史”系列发布老一辈九江文史专家们的文章,为的是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广泛传播。除修订个别标点,适当添加分段和图片外,编者不对文章做更多修改。为尊重原作者,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的公众号“冯晓晖”转发。

本文中的照片亦由钱政老师提供。

钱政(作者像)

几年前有一次看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农村采访节目,村民讲的是典型“九江方言” ,我以为是在九江农村,殊不知节目结束时播音员讲是在湖北某地采访,因情况太意外我未听清是在湖北何处。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关注、查询那个讲“九江方言” 的地方到底在何处?

几年后我终于得知,那个也讲“九江方言” 的地方,是位于鄂东北与河南省信阳交界处的广水市,它隶属湖北随州地区管辖。后来一位到过广水的朋友告诉我,在那儿与当地人谈话就像和九江人交谈一样没有语音上的不畅。从整体语音上讲,广水方言与九江方言相同的地方太多。

几年来我一直想去广水实地探访与我们九江方言类同状况和不同之处。最近终于邀上与我一样对九江、广水两地方言感兴趣的同好:九江历史学会的龚征西、老同学刘晟夫妇一道自费前去湖北省广水市探访。

九江到广水有火车可去,但中途需要转乘一次,也就是买九江到广水火车票,火车站将出具两张不同行程票。

广水地区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历史久远,在我们参观广水市博物馆的展品中就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物件,可见一斑。

为获取广水方言的第一手真实体验,我们四人约定:①我们与广水居民交谈时一律讲九江话,并要求对方不要因为我们是外地人而与我们讲普通话,要用当地广水方言与我们交流;②在广水的应山镇(广水市政府所在地)、广水镇(两镇相距十几公里),尽量与各阶层、各年龄段(老中青幼)人用方言交流。我们每天采访对象基本上多为:早餐小吃店店主及顾客(成年人、学生)、餐馆的老板及服务员、广场上闲坐的老年人、公园带小孩的青年父母、大巴车上的司机和乘客、旅店老板和服务员等。

几天下来我们共同体会是:

①九江方言中的土话彼此相当雷同,例如: 白天一日里,昨天一昨儿,闪电一撤霍,咸了一韩了,吃-七,甲鱼-脚鱼,街一该,厕所一茅司,客厅一陶屋,讲假话一扯谎,光上半身-打赤膊,疟疾-打皮鼾,淹了水一安了,大便-把把,蝙蝠-檐老鼠,什么一莫司,一会儿一不一哈儿,聊天一夸白儿,装佯一假马儿,时髦一刮气,青蛙-柯马,毛毛细雨一麻奋儿雨……这类的彼此相同方言土话举不胜举。

我们用九江话一说,对方马上就能应答,其中有一些九江土话在广水方言中大多相同,但也有少量有些差异;

②当地人广水方言在开始或在讲的过程中往往有些话与九江话一样,但交谈时间一长、话语一多就发觉有些口音变调,不太挺像九江方言;

③广水人热情,一旦我们在大巴上或各种场合的人群中用九江话交流时则旁边的广水人会马上参加交流和议论;

④有次在大巴上一位中年知识女性在交谈时告诉我们,广水的大悟地区农村人讲的广水方言与你们讲的九江方言更为接近。为此我想当年中央电视台在广水农村采访时,村民讲的“九江方言”有可能就在广水大悟地区农村。

⑤这几天与广水人接触时,我的九江话多次被不同地方交谈对象误以为我是广水人在讲广水话,同行的龚征西先生也先后两次交谈被当作是广水人;

⑥广水市不同地方的广水话与九江方言也略有区别;

⑦九江人到广水用九江话交流不会存在语言隔阂,同样广水人来九江也应该大致如此;

⑧广水当地人得知我们来广水是特地来听广水话时,十分惊讶和不理解;

⑨在广水镇站前路大街两侧居然有多家棺材店,我特意到几家棺材店询问,他们回答广水四周全是丘陵大山,树木很多,当地一直允许土葬,但平原地区一律火葬。每具棺材4000元左右,木质特别好的价格会高一点。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全国提倡火葬,广水特立独行。

九江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四种次方言中的江淮方言﹙另外三个是: 东北、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而湖北广水方言属于湖北境内的江淮方言﹙湖北还有西南方言,赣方言﹚它主要分布在鄂东的英山、黃冈、黃梅等九个县市及相邻的广水、安陆和应城。在我国江淮方言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五省的部分地区,并且在江淮方言内部存在分岐较大的语言现象,它是较为复杂的一种北方次方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它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十分有效的思维工具,属于社会文化的特殊范畴。方言则是语言因地域、人口变迁、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人文等原因被分化或同化,进而由于发展不平衡而逐渐形成的。九江方言和广水方言都有其起源和历史演变过程,探讨、研究九江、广水两地方言的相同性、现状,争取科学地寻找到它们语音发展的脉络,这涉及到语言地理学范畴,这对研究九江人口历史发展进程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湖北广水在1988年以前称为应山县。清同治年间﹙1861一1875年﹚清军与太平天国军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激战多年造成这一带一些地区尸横遍野、几无人烟。应山一带也因饥荒人们生存艰难,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各县设“劝农局” 布告乡里,让人们迁徙到江南因战争荒芜大片土地的地方去开垦谋生。于是人们纷纷举家南迁,开始南迁的有: 张、颜、魏、熊、明姓氏,后又有杨、雷、华、胡等姓氏。

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又有2000余户上万农民迁徙到安徽宣城、宁国、泾县、旌德、郎溪等地及江西新建、奉新、峽江、彭泽诸县。他们大多聚藉、聚族而居,他们后代中有的仍保留湖北应山的风俗和方言。前些年有安徽一带应山移民后裔前去应山寻根问祖,并通过当地人家族谱得到确认,并且他们的口音仍带有一定的应山方言口音。从这个角度讲,安徽一些地方所讲的方言带有明显的“应山血统” 。

九江、广水两地方言,均属于北方次方言的江淮方言,它们之间相同性如此之高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俩应该有同宗共祖的语言来源!它们的母体江淮方言所在的地域虽从商周时期起就开始接受华夏文明的熏陶和影响,但那个时期尚未出现大批北人南迁局面,特别是当时现在九江地域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加上长江、湖泊、山川等地理阻隔使得古九江方言属于南方部落方言而不可能是北方次方言。这和靠近中原的广水不一样,而秦汉时期的古应山语言也不可能类同今天的广水语音,也就是说最早在秦汉时期九江、广水两地方言都不是北方次方言,而且那时当地语言也没能同宗共祖,共祖宗那是秦汉以后的事!

九江、广水今天的方言形成基础,最早应来之中华大地历史上的西晋永嘉﹙307一313年怀帝司马炽﹚,唐五代,南宋三次影响极大的北人南迁,造成今天江淮方言地域变成北方化地域而成为江淮方言的基础方言区,而且这种趋势在明朝达到顶峰并延续到清朝。从而最终成为基础方言区的权威方言。九江方言与广水方言在江淮方言內部是-种罕见的类似现象,这决不是巧合!而是大批北人南迁后聚族、聚居、聚谱的必然结果,由于被迁入地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地广人稀,加上方言的传承是靠一定数量的人口使用共同语言,来覆盖相对来讲人口稀少的迁入地语言,并形成强势的语言环境。就像今天深圳被大批外来人口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取代了原本广东宝安当地方言一样。同样的原因,九江、广水两地方言的根应该来源于北方中原地区。

在九江和广水的一些历史资料中,,尚未能查找出九江方言来之广水或广水方言来之九江的任何信息和证据。如果说安徽省有的地方方言来之湖北广水, 那么它们之间可看成“母子” 关系,而九江方言与广水方言之间,目前可看成是“兄弟” 关系,它俩是历史上南迁队伍中走了不同方向人群的古音遗留。特别要强调的是:九江、广水两地雷同方言的形成历史时间不应该太久远, 从历史资料分析最早只可能形成于明、清时期, 否则这种方言形成太久远的话,两地语言就会因長时间受到各自周边语言的干扰、渗入、融合而不可能到现在还这般相同!

读后记:上个月,本系列发布了钱政老师的文章《钱政 | 九江文史——九江方言与湖北广水方言》。在那篇文章中,钱老师通过向朋友询问调查和史料研究的方式,得出广水方言与九江方言相似度很高,且两者存在着很大相关性的结论。这一次,钱老师专程前往广水进行田野调查,获取了现场资料。目前尚缺乏广水与九江之间规模化移民的史料证据,故未能完成最后一环,但该研究的意义很大,实有必要深入进行。

为了一项对本地有意义的文史研究,不远千里自费前往,进行调查访问,这就是情怀吧?在九江,扎扎实实搞文史,也只有靠情怀来支撑吧?

浔阳叙话:记录赣鄱历史,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