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时代的个人造车(2)举重若轻之杨政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吃鸡造车厂怎么造车 个性化时代的个人造车(2)举重若轻之杨政融

个性化时代的个人造车(2)举重若轻之杨政融

2024-07-11 1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图右一为龙嘉陆永波总经理)

杨政融“寄生”(我不时找不出更合适的词)在龙嘉的一个造车人,他提出产品概念(非常难),主导设计(也非常难),整合出相匹配的配套资源(也相当难),然后在龙嘉公司这个孵化器生产制造,然后再销售,然后再和龙嘉分配利益(这些也不容易)。让人惊奇的是,他在龙嘉高密度地开发“V”系列的同时,居然有时间豹尾一甩,在河南用同样模式复刻了“长江边三轮”。

在一个传统的制造业,杨政融以“轻资产”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创业以及收获,真可谓举重若轻,巧用资源,如果在互联网圈子里,他有这么强的产品策划、研发能力,资本会追着投他的。

到这里,必须补充一个信息,杨政融是宝岛台湾人,他从小喜欢摩托车,17岁就拥有了自己的摩托车,但是真正进入摩托车行业是在三十岁以后,他大学毕业后,做房地产营销,实际上是个广告人,并不是技术男。他后来入职台湾某摩托车厂,并被派往意大利,一呆就是5年,这5年我想对他很关键,他获得了在摩托车这个行业里的国际视野,在意大利这个艺术之国里的美学修养。另外,还有一个可以说更重要的,他在这里接触了大量来自大陆的同行,积累了自己的人脉。

最近在宁波慈溪龙嘉公司,我和同事摩生人拜访了杨政融,我像一个小白记者一样,直接问他成功的秘密或者方法,他的回答是:要开发一款车,必须把这

款车的上下左右有关系的竞品车,起码五六部,统统拿来骑一下,找出这些神车的不神之处,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大概就有数了。他举近日上市的VMAX为例,他的“要点”就是:“pcx150的身量,300的动力。”

大马拉小车,动力要足够,可以先借外力,颜值要暴表,这个杨政融自己提纲,这也许就是杨系产品的共性特征。

和大厂先要啃下动力平台这个硬骨头、然后开发制造整车不同,个人造车者心中只有一个点,一个犀利的想法,如果市场是一条鱼,他不会红烧这条鱼,也不会清蒸这条鱼,而是只切下其中薄薄一片,用自己的创意当成芥末,把它剩生鲜吃掉,他们不仅能找到某一类用户真正的需求,也能把可用的资源迅速地整合到一起,最重要的是能鲜明地和竞品做出差异,哪怕一点点。

在龙嘉工厂,杨政融让我们试了他的两款300踏板车,也让我们看了正在刮油泥的650大太子车,还带我们参观了工厂的新设备,新的生产线。有意思的是,在和杨交流的时候,陆总也悄悄地进到杨的办公室,和我们除了寒暄,也没有更多的话,我想这位站在杨政融身边的老板,应该更了不起。

锐圆:个性化时代的个人造车(1)量体裁衣之张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