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388个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湾电影票房排名 走遍388个村

走遍388个村

2023-05-16 09: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是从民俗小广场转到村部的,感觉没多远,但坐在村委会一打听,刚才是在长福村,现在已经是龙和村了。好小,有种一脚踏两城的感觉。

三村中,延和村和龙和村村民,是从延边和和龙迁过来的;长福村,是从山东迁过来的。

延和乡三村面积相差不大,人口也差不多,除了村绿化上有所不同外,没明显的差别。三村在一块土地上彼此相依、生息,特别像童话世界里的袖珍国。

然而,这么小的延和乡,却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乡村气息。

延和三叹

延和乡小,却美。

墙统一粉刷成白壁,冠以青瓦,且不平齐,错落有致,颇具美感;壁上绘有彩画,有人、有树、有山、有城、有警示名言,有行为规范。人,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笑意盈盈;树,高大葳蕤,直指苍穹;山高大巍峨;城绵延横亘;字,朝鲜语及汉语双语书写,古拙大方。统一墙体,统一木门。站在延和乡的村口,像闯进了画里,走在延和乡街上,如进了他国。

路上领导就说,延和乡与其他乡不一样,满满的民族风情。

真是。车子一搭上延和乡的土地就察觉到了。那个用茅草覆盖的草亭就是妥妥朝鲜族标志建筑。还有粉成白色的高塔上的朝鲜族少男少女起舞彩绘,没有哪个民族那么喜爱白色,那么喜高,那么有勇气凌空而舞。

延和乡是移民乡。

由于位置紧依拉林河,东北又地广人稀,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延和乡所在地还是一片荒滩。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沦陷,日本人从本土招募开拓团到这里开荒种植水稻。开拓团的劳动力不够,又从朝鲜和周边地区抓了一些朝鲜族人过来(朝鲜人会种水稻)。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开拓团成员连夜逃跑,剩下的少量朝鲜族人看日本人跑了,也四散回乡,田地荒芜。1947年榆树县政府成立。千亩良田无人耕,看着让人着急又心疼,榆树县政府向吉林省人民政府请示从延边州和和龙县迁过来些人帮忙种水稻。1948年 2月,来自延边州和和龙县两地的734户 4200余人落户榆树。当时此地还没有地名,就取了两个地方的首字。久居异乡为故乡。这些人在这里落地生根,这里,也就有了烟火气。自然,那时还不是延和乡,归青山和泗河管。后来独立成乡。

刚迁移过来的时候,延和居民还不算少,一共分成16 个村民小组。后来有人回迁,有人外迁,如今只剩9 个村民小组了。全乡常住人口才200 多人。

其实如果时光再往前推,延边州和和龙县也差不多算是朝鲜族人的第二故乡——有的朝鲜族人是由朝鲜过来的。当年日本在入侵中国之前,已经入侵了朝鲜,为了活命,不少人就背井离乡,逃到了一水之隔的吉林省。吉林省著名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还就此事专门写过文章。她说:“东北沃野千里,不仅吸引了关内移民过来垦荒,朝鲜半岛的百姓也成群结队地过来。”延和乡的金副书记也说,他太爷爷就是17岁时从北朝鲜跋涉过来的。

每个民族的奋斗史都是一部迁移史。朝鲜族人也是。他们是生长在长白山脚下的民族,但跋山涉水来到了这里。他们想家,把家乡的山水绘于墙上,他们爱国,让万里长城绵亘在眼前。

延和乡小,却喜乐,笑声满盈。

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小时候家附近住着朝鲜族人,院子里经常聚着人跳舞,着民族彩衣,热烈欢腾。那还是一个没有多少娱乐的年代,他们的鼓声、舞蹈把寂寞的生活点燃了。

他们好像天生会踩鼓点,会打节拍、会唱歌跳舞。其实也能明白,长白山脚下冰天雪地,东北塞外水瘦山寒,他们生活其间,被劳累充斥,用歌舞能点燃激情,对抗坎坷。

今天打电话约我们来的是乡党委书记,要我们看村民们演出,并协助拍照。我们有专业的摄影师。

演出是在延和乡小广场进行的。到了小广场就被感染—— 虽然和其他村屯一样,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场中的舞者一多半也是老人,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虽头发花白,步履蹒跚,音乐声一起,马上活力四射, 笑语满场。

乡领导说,这绝对不是摆拍,村里人喜欢跳舞,每天都会跳。除疫情闭关外,这个小广场,永远有音乐,有舞人,热闹欢腾。

这点我信。小广场墙上就挥着肩挎腰鼓、翩然而舞的朝鲜族舞人;队伍中有两位老人,明显跳累了,已经挪到旁边的小亭子里休息了,但音乐起了,马上游回到队伍里。他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情感。另外广场响起的节奏真能带动人,我不善歌舞,听着乐曲都想加入其中翩然而舞了。

朝鲜族的歌舞有魔力。

舞场上,村民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随着节拍翩翩而舞,那份沉醉与陶醉,不亲临现场是想象不到的。休息的间隙,一位阿姨告诉我,她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坐在旁边的另一位阿姨补充说,她七十一岁。听着曲调,看着舞步,我真不敢相信,这些老人竟然七八十高龄。他们请求我帮忙拍几张照片,于是我的手机和我们摄影师的相机里都留下了老人快乐的笑脸。

乡领导说,在延和,筹备节目、文艺演出从来不是为难的事,1945 年9 月3 日是日本投降的实际日期,也是朝鲜结束35年被压迫、延边州结束14年被蹂躏的吉庆日子,所有朝鲜族人都歌舞纪念,俗称过“ 九三” ,这天,他们会着民族服装跳舞狂欢。热烈程度犹如过年。

延和乡小,却有一个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藏在延和三村村委会的走廊尽头里。两间屋,一间朝鲜族民居展室,一间朝鲜族民俗文化展厅。室略小,厅稍大。

略小的朝鲜族居室,木质拉门,木质窗格。推门而入,一铺炕,三口锅。炕上陈列着衣柜、被褥、木箱、饭桌;锅旁陈着碗柜、汲水井、菜坛,墙上挂着大小不一的簸箕。居室外墙屋檐悬着玉米、蒜头、辣椒,墙下置着石磨、淘木盆。

朝鲜族先民由于生活在寒冷之地,环境恶劣,发明了地热炕——在房门处挖坑建灶,土既导热又保温,满地皆炕,保障室内暖和。灶也不闲置,放三口锅,用以烹调食物。所以,朝鲜族的传统里有“入门三口锅,进门就上炕”的说法。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朝鲜族家居方式,与众不同。

咨询延和村金书记,现在村民家中还保留着这样的建房方式吗?书记说不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朝鲜族人的居家服饰和房屋建设已经和当地汉族人无异。他们只是还保留着做泡菜、吃泡菜、吃打糕的习俗。

在这间小展室的屋角,我看到了大小不一的缸、坛。大的有半人高,小的盈盈一握,都是装泡菜用的,验证了金书记的说法。

或许吧,生活方式能改变,但饮食习惯有时候是骨血里的,是时光深处的灵魂记忆,不太容易改变。

然而,为什么要改变呢。很好。

稍大的展厅,陈满了朝鲜族人民使用的工具——锄、镰、捕禽夹、背架子、木锤……从古到今,从远到近,从生产到生活——朝鲜族一直是农耕民族,以种田为主,但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打渔,养殖等增加收入。朝鲜族也是勤劳聪明的民族,自己制作生活用品,会打铁、制陶、织绣、木艺、草编等手工业。

看着这些工具,我好像看见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从远古走来。这里展示的,赫赫一部朝鲜民族的奋斗史、生活史。

这间展厅,还是延和乡历史陈列馆。不仅有延和乡地名由来的完整阐述,还有延和乡各阶段发展图片,让我们看到延和由一个居住在茅草房的农耕小村,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历程。延和乡有个民俗广场,据说满是鲜花,艳丽异常。北方春晚,我们不能亲眼见证花期,照片为我们了却了遗憾。

拉林河水长,延和米飘香

延和紧贴拉林河,拉林河是延和的母亲河。水旁适种稻,延和的大米是出了名的。延和村书记告诉我们,他们村有200公顷耕地, 95%是水田。水稻的常规品种中,稻花香品质最佳。延和乡种植的水稻中,主要品种就是稻花香。其他村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如此。稻花香米已经成为延和乡的主打。

在土地上做文章,让效益最大化,让农民增收,一直是延和乡政府领导班组思考的问题。乡金副书记告诉我,他们相继推出了蟹稻养殖和鸭稻养殖项目。蟹稻因为合作社原因停了下来,鸭稻还在继续。只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现在刚开始插秧,看不到盛况,需等上些时日。今年,延和村又划出2公顷土地种植稻田画,把农业和艺术结合起来,让产业升值。

延和乡是水田区,但情况也和其他乡镇类似,土地流转到了种田大户手中,集约化管理,解放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书记介绍,乡里种四五十公顷地的大户有很多。

现在是春耕期。开车一路行来,不是正在耙地的农人、就是泡着水的清亮亮的田块,动手早的人家,已经开始插秧了,一棵棵小苗精神抖擞,加上蓝天的点缀,使得延和乡更像一幅水墨画。

返回的路上,我们遇见正在劳作的一家三口。老汉姓杜,叫杜永春,黑红脸膛,穿着水靴站在田里递秧盘。儿子杜强和儿媳站在车上摆秧苗,一会儿他们要驾着这辆车把秧苗插在田地里。

杜老汉说他种了20多公顷水稻,一家人在一起操持。以前种这些地,要干很多天,累得腰酸背疼,现在都是机械化,容易操作的地块,一天能栽种三公顷,自己这样多地,几天也就种完了。他让我们秋天的时候可以过来,卖给我们一些好大米。淳朴至极,心下欢喜。

天渐渐暗了,老人的儿子和儿媳依旧在车上有条不紊地播撒秧苗,合作默契,落日的余辉照在夫妻两人身上,让人想起经典小调《夫妻双双把家还》。苦也罢、乐也罢,穷也罢、富也罢,有什么能换来夫妻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倾心相守呢。

回来查习俗,说朝鲜族人特别注重礼仪,也特别孝顺,父母在的时候,绝不远游、要在家侍奉父母。现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都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不知道这对夫妻是不是因为这个留在乡里的呢?不过,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一家人守在一起就是幸福。

杜姓老汉一家是幸福的。

现在振兴乡村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延和乡人民也是幸福的。延和乡会越来越美,延和乡的米会越销越远,越飘越香。

忘了说,延和乡是榆树市唯一少数民族乡,也是长春地区唯一少数民族乡。

(摄影:白振波)

【作者简介】

李丽丽,笔名慕如雪,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编剧。2012年从事写作,喜欢用文字书写生活之美。出版书籍《三毛传》《别让双休日的放任毁了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效率模式:如何高效地过好每一天》,与电视台合作《爸爸去哪儿》《婆婆来了》《二胎时代》《收藏品之迷》等多部系列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