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眷村:一个时代的流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湾有哪些明星是眷村出来的人 台湾眷村:一个时代的流离

台湾眷村:一个时代的流离

2024-07-14 05: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眷村狭小、拥挤的居住环境

眷村第二代指的是四、五十年代出生在台湾的眷村孩子们,除了外省的的血统之外,也有和本省的联姻,总之对于眷村第二代来说,“国家”的概念对于他们的意义不如第一代来的强烈。没有颠簸迁徙的离乡背井经验,在一个大村落里呱呱落地的他们,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眷村生活的种种片段与一切点滴,相对于下课后必须帮忙务农的本省子弟,眷村的孩子们由于父母多半是在仓促中撤离来台,没有祖辈的东西可以继承,也不如一般农家有田地可以耕种,因此除了在眷村的新天地中玩耍之外,年级稍大的他们变得有很多时间可以自我安排。于是乎,有的孩子用这些时间来玩闹,而有的孩子则用这些时间来认真读书,这样,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两极化的未来。

五六十年代,教育刚刚在台湾普及,在当时上大学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好的大学,只要能够上榜都值得全村人放鞭炮庆祝一番。然而,眷村里的概念通常还是如旧中国那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绩成了出人头地的唯一标准,所以眷村里的孩子们通常被赋予比较高的期待。眷村出身的名人数不胜数,很多都是台湾或不可缺的中坚分子,这些在后文我们会专门提及。

当然,对于读书比较差的孩子们,并不是自制比较差,而是天生遗传到军人那种团结奋斗,众志成城的信念,所以他们在崇尚行侠仗义的心态下,以村为单位或几个人为中心组成小团体,通常会向其他村落或者村外的本省人团体宣战。但绝不把外面的是非带进村里是他们的传统,这种感觉类似中国古代的门派或者帮会,而现在,这样的帮派绝大多数已经解散。

眷村一角

就建筑形式而言,第一期军民克难完成的眷村主要是以木材、竹篱、石灰、瓦片完成,俗称竹篱笆眷村,多为鱼骨排列的连栋式平房,也有部分眷村是由日军厂房、军营改建而来(如邓丽君小时候住过的芦洲新村)。第二期开始,眷村逐渐脱离“竹篱笆”形式,代之以砖造平房,主要是由蒋宋美龄出面向各界募款捐建而来,这也是一般老旧眷村的主要形式,房舍空间大小不一,主要依据官阶分配,小的可能只有5—7坪(1坪约等于1.818米×1.818米),大的则有15—20坪左右。后来由于人口增加,空间不敷使用,许多住户自行“利用空间”扩建,因此出现许多“二楼”、“边间”或是前后加盖的“厨房”和“浴室”,也算是此一时期的眷村建筑特色。

第三期之后,眷村开始改建公寓,楼层逐渐攀高,军方也与当局合作,将眷村改建为住宅使用。第四期开始,为了增加土地使用效率,高楼层化与私有化方向更加明确。2002年,随着“眷村自治组织”的裁撤,改建基地及其房舍不再具有列管眷村的身份。

八百眷村十万眷户

全台湾的“国防部”列管眷村约有886个(近十万眷户),其中陆军眷村最多(301个),其次是空军眷村、联勤眷村和海军眷村。全台户数最多的眷村是台南市精忠三村,高达1333户约有5000人,桃园龟山的陆光一村也有1000户左右。以地区来看,台北市眷村数量(175个)最多,其次是台北县、台中市、桃园县、高雄县、高雄市。

整体而言,眷村主要集中在台湾北、中、南部的都会区域。以北部而言,台北地区中小型眷村主要集中在台北市区、永和、中和、板桥等地,60年代之后,眷村位置的选择开始反映土地价格和都市计划的考虑,300户以上的大型眷村逐步向台北郊区展开,如五股、土城、桃园等地。回顾超过半个世纪以来,眷村的发展轨迹与兴建次序,正可印证台湾地区城乡发展与建筑形式之间的一种共时转换关系。

眷村出生的青年

眷村人口组成多样,各个省份的人可能都有,南腔北调的口音,搭配不同地方的饮食口味,有些大型眷村就活像是个中国的小小缩影。目前眷村住户多以第一代来台移民为主,由于原有空间过于狭小,许多第二代和第三代为了求学、就业或是结婚,已经陆续搬出。1949年移民以军人为主,性别比例男多于女,在省籍通婚下,眷村常见“外省先生+本省太太”的婚配组合。由于男女双方在语言与生活习惯上多有不同,出现不少有趣的生活故事,每每成为影视戏剧、文学创作的探讨主题。不过,省籍通婚主要常见于陆军眷村,空军海军因为有交通优势,当初携眷来台比例较高,村内通婚情形较不普遍。

此外,一般认为,住在眷村的都是外省人,其实不然。只要是军人,都有资格申请入住眷村。随着台籍职业军人的增加,眷村的台籍住户也不少,台北泰山的干城三村就是以台籍军眷为主(超过90%)。

老街坊情深意重

眷村村民一起吃晚饭

虽然来自不同省份,眷村却让住户发展出一种休戚与共的生活经验,物质条件不佳,彼此之间反倒建立起相互扶持的浓厚情感,整个眷村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不仅大人之间守望相助,小孩之间也常称兄道弟,“没有亲戚确有很多邻居、一起祭祖却无坟可上”正是眷村生活的一种写照。回想那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眷村代表的正是一种同舟共济、废物利用的克难精神,也是许多人忆起眷村生活时最难忘的感受与感动。

眷村是蓝党铁票仓

由于生活空间具完整性、村民内聚力强,加上自治会的准军事化管理方式,眷村的选举票源可说是集中又稳定,每每成为各项选举活动的重要动员单位,因此有人称之为“铁票部队”。历年来,只要是上级指示的规划人选,几乎就是笃定当选。不过多年来,历经本土化的洗礼,村民自主性已经比以前提高不少,加上国民党出现分裂,除了国民党候选人之外,新党、亲民党也提供了更多的政治选择(仍以泛蓝为主),“铁票生锈”之说也日渐普遍。

眷村村名多能反映时代氛围,也是一大特色。总计800多个眷村中,共有九个“建国新村”、六个“中兴新村”、六个“成功新村”、五个“光华新村”、四个“光复新村”,以“忠勇”、“忠贞”命名的眷村也不少。有些眷村则是以国民党将士名命名,如台南市崇诲新村(抗日名将沈崇诲)、志开新村(空军抗日英雄周志开)。蒋宋美龄募款筹建的眷村多以“慈光”、“慈恩”、“慈晖”命名,也有为了纪念捐款单位而命名,如果贸新村是为了纪念青果贸易协会,贸商二村是为了感念进出口贸易协会,侨爱新村则是为了感念捐款建屋的菲律宾华侨。

食在眷村

眷村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区,生活福利由军方统一供应,包括食衣住行娱乐等。多数眷村会有定期的露天电影放映,还设有牛奶供应站、技艺训练班、福利社、诊疗所、托儿所等。除了水电半价优惠之外,每户尚可根据人口数量配给“粮票”,领取固定的米、面、油、盐等必须品。每月军车定期来往眷村运送发放补给品时,家家户户排队领取的场面相当壮观。

建筑的特色,环境的穷苦,也让眷村居民感情融洽,以前眷村的居民,生活穷苦,所以都特别珍惜食物,而食物卤过以后,可以保存较久,所以卤菜算是有名的眷村菜之一。

眷村牛肉面

眷村里的小餐馆的厨师们如有机会到外面的餐馆用餐,吃到较好的菜肴,就会细心观察菜的材料以及研究烹饪的方法,并尝试与本身的产品结合及改良,所以眷村菜已经跟当初大陆北方的面食差异很大,以前眷村因为每户人家都住得很近,所以大家感情都很好,也常常去邻居家吃饭,大家互相提供自己独门的拿手菜肴,切磋厨艺,推出有特色的菜给邻居吃,是很常见的事,所以眷村的菜色就是经过不断的讨论研究而推陈出新。

眷村还有另外一道传统美食,眷村牛肉面。其实台湾人本来不吃牛肉,因为对他们来说,牛是耕田的伙伴。台湾有专门的牛的疗养院,一些农民退休不种田了之后,会把牛送疗养院终老。台湾也没有面,台湾的面食就是从49年开始的。49年以前,台湾的面食仅限于喜饼月饼之类的节庆类面食,因为台湾不生产小麦,面粉从外面运过来要渡过台湾海峡,那是非常奢侈的,所以台湾人不会用这么贵的食材拿来做面条。

但49年以后,大量大陆人来到台湾定居,此时正在接受美国援助的台湾获得了美国大量的滞销面粉,没想到,这正好解决了思乡的饮食文化。从此,台湾的牛肉面到处都是,就连最偏僻的乡镇都可以找的到牛肉面的身影,而这,就是眷村对台湾的影响力。

眷村附近常会出现一些小型市集,成为眷村住户与村外居民相互交流的场所。市集除了菜市场,也有一些具有眷村特色的小吃店,主要以面食为主。桃园平镇忠贞新村主要由云南老兵组成,附近就有许多滇缅小吃,如米干、米线等,台北市信义公民会馆附近的南村小吃(俗称“小凯悦”)也是许多人回味眷村美食的好去处。随着来台移民的落地生根与开枝散叶,原本强调克难简单、物尽其用的眷村食物如今已然成为台湾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眷村的命运与未来

如前所述,眷村的过渡属性与营建方式注定必须面临拆除改建的命运。住户自行加盖的做法不仅衍生环境脏乱,也有危及公共安全之虞,加上巷弄狭小并缺乏消防设备,一旦发生火警,每每造成重大伤亡。眷村居住质量与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小区隐忧,为了更新老旧房舍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国防部”于80年代开始推动老旧眷村的改建工作。

对于当局而言,眷村改建意味着一种更有效率的土地使用方式,这是社会发展和人口变迁表现在都市空间规划的必然走向;对于台湾社会而言,早期威权体制之下,眷村曾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空间,却也赋予外界一种神秘封闭的面纱;如今,眷村改建代表一个旧有封闭系统的开放,具有促进社会交流、理解文化差异的正面意义。

眷村改建

可是对于眷村住户而言,眷村改建则意谓着居住环境与人际关系的重大改变。原有眷村配住人口多属同一服务单位,村民同构型高,上班是同事,下班是邻居,整个眷村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改建住宅后的房舍分配则是由抽签决定,参加抽签的人还有一般的平民,眷村原有的人际网络和小区生态因而分散瓦解,殊为可惜。

《宝岛一村》话剧

近年来,台湾眷村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为了留住特殊年代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再现眷村记忆,为数众多关于眷村的文艺作品被人们所关注,同时也让远在大陆的我们了解了这个由远离故土的同胞们所创建的地方。如《再见,忠贞二村》、电视剧《光阴的故事》、《闪亮的日子》和舞台剧《宝岛一村》等等。

由王伟忠和赖声川创作的舞台剧《宝岛一村》,讲的便是当年随国民党来台军人在眷村的故事。长达3个半小时的舞台剧,述说了那个大时代下特有的悲喜哀乐。从领门牌开始到眷村改建,从无奈飘零到落地生根,从1949年到1988年,3个眷村家庭,50年的陈年往事,让台下的观众看得唏嘘不已。

您可以观看这期节目

都看到这儿了,给小凤君点个赞呗!

凤 凰 卫 视 官 网 新 媒 体 平 台 !

凤 凰 私 享 会

微博|微信|凤凰号 | 一点资讯

独家新闻|凰家专访|金牌点评|私家相册

主播动态|录制节目|参观总部|凤迷家族

推广&合作请至后台留言

转载请带上来源及二维码

凤 凰 私 享 会|让凤凰卫视的节目更好玩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