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我方牺牲5万多,日军伤亡人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儿庄大战死了多少人 “台儿庄战役”我方牺牲5万多,日军伤亡人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台儿庄战役”我方牺牲5万多,日军伤亡人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台儿庄战役”我方牺牲5万多,日军伤亡人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言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历史成就标志性的事件。

  中国人民从任人欺凌走向民族解放,从“东亚病夫”走向“东方雄狮”,从在历史发展中彷徨无措走向今日伟大复兴之路。

  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正面战场上的胜利,便是台儿庄大捷。

  在中学教科书上短短百余字的台儿庄战役背后,是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底气。

  历史的细节里埋藏了多少英雄故事?今天,我们一同了解台儿庄战役。

  

  步步沦丧后的一场胜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兵不血刃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接踵而至的,便是一二八事变、长城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

  土地被日寇占领、资源被日寇掠夺、人民被日寇烧杀,敌人的铁蹄向我内地不断深入,直至掀起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近代以来,涣散的旧中国第一次空前团结在一起,对抗暴虐而强大的日寇。

  但中日两国之间巨大的军事实力差距,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1937年7月28日,日寇进攻北平,次日城陷。

  8月13日,日寇攻上海,三个月后淞沪会战失败,中国军队伤亡25万余人,南京大屠杀惨案旋即发生。

  9月4日,日寇攻保定,京冀一带随之大部沦陷。

  10月2日,长城防线基本全线失守,不久后太原会战失利,山西大部被占。

  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因与蒋介石的龃龉,出于自保放弃黄河天险,山东大部不战而失。

  

  短短数月时间,中国半壁皆失。

  日军自东向北、自北向南、自北向西三路均受阻较小,海军甚至要进攻广州,开辟自南向北第四条路。

  而反观国内,不仅外部军事形势不利,内部也暗潮汹涌。

  一部分软弱分子的胆被日寇兵锋吓破了。

  周佛海、陶希圣等人成立了所谓的“低调俱乐部”,将抗战必胜讥讽为“高调可笑”,已经产生了当汉奸的想法。

  最关键的是,他们争取到了当时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曾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

  

  投降的暗流在国民党内部汹涌,有人对此有所预感,有人却一无所知。

  在内外不利的局面之下,社会上产生了一股异常悲观的思潮,许多人心中不禁有此疑问——

  难道泱泱中华真的会被蕞尔四岛小国所灭?难道五千年中华真的要亡于区区日本?难道中国人真的要成为日本人的奴隶了吗?

  不!中国人绝不做奴隶。

  中国正面抗日战场上第一场大胜,台儿庄战役的爆发正逢其时!

  

  血与冰之歌

  淞沪会战后,日军南路妄图沿津浦路北上。

  从而今苏南、皖南一带向北进发,攻击皖中,占领皖北重镇蚌埠,最终形成与北路日军对华东重镇徐州的两面包夹。

  此时,应对日寇南北两路咄咄兵锋的第五战区司令官,正是李宗仁。

  李宗仁在战前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接纳了出川抗日的王铭章部。

  在当时,由于川军后勤补给不足,出川时候多有劫掠军资行为,因此没有战区愿意接纳这支川军。

  而李宗仁则不然,从自己所部的粮草弹药中分与川军不少,收获一支重要力量。

  

  另一手则是交好张自忠,获得张自忠将军麾下五十九军的拼死报效。

  应对南路日军,李宗仁思路非常清晰,利用淝河、淮河层层阻击,尽量迟滞日寇行进速度。

  但实际战斗中,南路日军以南京为中转站,迅速获得大量重火力支援,中国军队抵挡不住,损失惨重。

  光于学忠指挥的51军在王庄战役中就伤亡两千余人,随后十数次激战不算。

  

  1938年2月初,定远、蚌埠等地相继失守,南路日寇气焰正盛。

  此时,李宗仁急令张治中率领59军支援,双方在固镇、蒙城一带展开激烈战斗。

  当年的安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约在零度左右,而在那时的国军序列中,很多兵将缺衣少食,御寒的棉衣不足。

  换句话说,他们一边要和日寇战斗,一边还要和寒冷的冰天雪地战斗。

  有的战士手脚生了冻疮,晚上睡觉时是钻心的痛痒;

  有的战士没有手套,拿起冰冷而沉重的金属枪管后,表面的皮肤就被牢牢地黏在了枪上;

  还有的战士,在战争和寒冷的天气夹击下,永远的留在了安徽这片热土上,再也回不去自己的故乡。

  

  中国军人在整个十四年抗战中,大体上都是以弱势装备对抗敌人的强势装备,以农业国家的后勤对抗敌人工业国家的后勤,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钢铁炮弹。

  但不论是张治中的59军还是于学忠的51军,或是其他江淮一带前来阻滞日寇的中国军队,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军人的气概。

  身虽死,国不亡!

  2月13日,21集团军也赶到合肥、舒城一带,支援战斗。

  我党指挥下的新四军也在合肥、蚌埠一线不断袭扰敌人后方运输补给,破坏敌人沿线铁路。

  

  到二月中下旬,日寇无力再北渡淮河,主力部队均退回淝河以南,张自忠率59军追击,一度逼迫敌人主力逃出定远。

  此时在安徽境内的日军腹背受敌,日军大本营被迫改变进攻策略,将“南北夹击”改为“北攻南守”,这为日后的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在这场长达一个月的阻击战中,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虽然具体数字不详,但一般认为最少有万余名战士或身负负伤、或永远长眠。

  与此同时,北路日军正在疯狂南下,企图拔掉华东地区中国军队运转的最后一个重要枢纽——徐州。

  

  兄弟阋墙,共御外辱

  淮河战事隆隆,南路日军被迫放弃进攻。

  可北路日军进展却“颇为顺利”,济宁战役中日军较为轻松的击败中国军队,随后迅速南下,攻克鲁南数地。

  李宗仁下令调集数支部队,终于将第五师团所属的21旅团阻挡在汤头一带。

  敌前线实际最高指挥官,第二军司令西尾寿造向日军大本营申请增加支援“以追缴眼前之敌”。

  随后,敌人以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为主力,不断向南开进。

  

  到3月初,中国军队数道防线接连被破。

  鲁南最后一个重镇临沂也将直面日寇兵锋,要知道,临沂往西南再去200公里便是徐州。

  为将这一股来犯日寇击垮,李宗仁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

  他先派庞炳勋部在临沂附近诱敌,再命张自忠率麾下59军侧翼击之,可李宗仁不知道的是,这庞炳勋和张自忠是一对“死敌”。

  张自忠将军大家想必都十分熟悉,是著名爱国将领,后以身殉国。

  他与庞炳勋本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二人感情颇深,效仿古时结为了异姓兄弟。

  

  但庞炳勋其人十分复杂,有一定的爱国成分,可主体还是割据的地方军阀。

  在中原大战中,他被蒋介石买通倒戈,致使友邻的张自忠部队损失惨重,从此张自忠恨之入骨。

  也因此,二人反目成仇,变为了“死敌”。

  不管李宗仁知不知道二人的复杂关系,但此时四处皆战,他也的确没有多余兵力实施诱敌深入的计划。

  没人想到,张自忠和庞炳勋因为抗日战争又碰上了面。

  

  3月10日前后,日军已向庞炳勋阵地实施了数轮进攻,第三军团阵地四处是汹涌火海,可敌人竟不能越雷池半步。

  就连见惯了大阵仗的李宗仁都在日记中如此感叹:

  “敌军穷数日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优秀的日军竟受挫于一不见经传的支那‘杂牌’部队。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

  可这时的庞炳勋部已经到了精疲力竭、无以为继的地步,如果张自忠有半点私人恩怨掺杂其中,恐怕不光是庞炳勋本人,就连其部下甚至整个鲁苏皖战场都会因此蒙受重大损失。

  并且,张自忠部不久前还在安徽参加淮淝阻击战,这时他要想找个什么借口拖延数日,毫无问题。

  

  可那样的人绝不会是张自忠,更不是59军的作风。

  张自忠率59军强行军一日一夜,终于按时赶到了进攻地点。

  神兵天降的59军从敌第五师团侧翼发动进攻,一下子将敌人打得措手不及、丢盔弃甲,庞炳勋部见状也组织进攻

  在前后七个昼夜的激战中,张自忠、庞炳勋二人通力合作,将日军不可一世的“铁军”第五师团板垣师团正面击溃,甚至连阵亡日寇的尸体也未带走。

  

  大家要知道,在日本神道教信仰中,尸体绝不可抛弃。

  换句话说,日寇第一次被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不跑就是死,连战友的尸体都来不及捡走。

  鲁南一系列战斗相当于砍掉了北路日军一只手,至此,真正的台儿庄大决战即将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张自忠、庞炳勋二人战后也重归于好。

  但张自忠将军后为国捐躯,庞炳勋却成了日寇麾下的伪军,真可谓悲之叹之唾弃之。

  

  台儿庄大捷

  日军北路主力为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和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此时第五师团元气大伤,但第十师团仍旧穷凶极恶的不断向南猛突猛进。

  3月16日,第十师团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炮兵中队或大队向滕县进行火力覆盖。

  川军122师部大部血洒疆场,王铭章本人战死,但也阻击了第十师团4天之久。

  20日前后,第十师团兵锋指向台儿庄,大战一触即发。

  李宗仁还是那套百用不厌的战术,钳形夹击。

  他一面让孙连仲部固守台儿庄阵地,一面令汤恩伯部让开正面大道,待敌第十师团全部进入攻击姿态后,再从背面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日军第十师团在做好充足准备后,集中主力部队,借助火炮优势和制空优势向中国军队台儿庄阵地发起进攻。

  日军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势,山炮中队、迫击炮支队、重炮联队……

  矶谷师团将“家底”全部抖落出来,炮弹像不要钱一样往中国军队阵地上砸去。

  响声彻动天地,冲击卷尽古今。

  矶谷师团是正儿八经的日军甲级师团,装备、兵员、后勤皆是一等一的配置。

  哪怕放到同时代的欧洲战场也是一支精锐力量,彼时工业化还称不上起步的中国军队只能以血肉之躯硬抗。

  城门北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一个营全部阵亡,无一幸存;

  

  小北门战斗中,中国军队一个营的兵力被敌人数十轮炮火覆盖,几乎全部阵亡……中国守军第二集团军拼死防御敌人。

  日军在武器装备及兵员素质全面领先的情况下,用了整整三天才突破中国军队外围防线,这是我中华军人付出了多少鲜血才换来的代价。

  尤其是时任第二集团军三十一师师长的池峰城,在城内与敌人巷战14个昼夜,终于打退敌军。

  

  4月3日,李宗仁发动总攻命令。

  在外侧逡巡不前的汤恩伯部终于开始行动,内外夹击之下,日军矶谷师团大败。

  中国军队追击四日有余,将日军杀得丢盔弃甲,日后冈村宁次将这次战败称为“可耻的大失败”。

  可见中国军队此次大捷给日方大本营带来了多少压力。

  此次战斗,中国军队伤亡5万余人,毙伤敌人则有12000人左右。

  战损比在今时今日看来是比较大的,但这是我国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前所未有的大胜果,也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参考资料

  1、鲍和平.台儿庄大捷之原因述论.《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唐德刚.台儿庄大捷的历史意义.《CNKI》,199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