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华附开讲:AI是否会让结构生物学家“下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降解手术缝合线要多久降解完成 施一公华附开讲:AI是否会让结构生物学家“下岗”?

施一公华附开讲:AI是否会让结构生物学家“下岗”?

#施一公华附开讲:AI是否会让结构生物学家“下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来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附讲坛”,以“生命之美,结构之绚”为主题开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随着AI在分子结构预测上的应用,有种流行观点认为结构生物学家存在“下岗”风险。施一公在讲座中回应,AI的出现否定了过去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套路,能帮助结构生物学家减少机械性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

在基础研究领域结出硕果

讲座伊始,施一公从一张宇宙的幻灯片切入,向同学们展现了宏观的宇宙和天体层面结构的奥秘,以及分子和电子的微观世界结构之美,带领同学们感受宇宙运行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体会结构决定功能的理念。

在讲解分子和电子超微观世界时,施一公向同学们展示了蛋白质晶体的照片。在超微观的视角之下,蛋白质晶体呈现出绚丽多姿的形状,或如球状,或似星状,甚至有的如同在废墟中生长出的高塔一般。

“这张照片我看着像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厦。”施一公打趣道。

随后,施一公深入到结构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从荧光蛋白的应用、X-射线衍射晶体学到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科学探索之路,及技术发展推动科学进步的历程。

聚焦基础科学研究,施一公又与大家分享了他最新的科研进展。目前,他的团队正致力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重要成果。

现场学生不时响起掌声。

现场学生不时响起掌声。

AI技术否定了研究的机械套路

人工智能时代,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将产生什么变化?

随着AI在分子结构预测上的应用,部分人持有这样的观点:结构生物学家面临“下岗”风险。

施一公认为,AI的出现是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理论的创新实践,这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基础研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面对这一冲击,施一公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以前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套路,就是蛋白克隆、解析、发现功能,最后再用结构来解释。AI的出现否定了这种套路”。

施一公以建筑大楼为例,他认为,AI预测结构,只是预测到了楼房的一块砖,但它并不知道砖块的功能。对于结构生物学学者来说,他们减少了机械性的工作,可以直接从整栋楼的结构去深入剖析每一块砖的生物学功能。

“AI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它会影响每一个人,但只要掌握了科学方法论,拥有批判性思维及足够多的知识,你将立于不败之地,并能运用AI技术去改变世界。”施一公说。

活动最后,施一公以现场问答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他鼓励大家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强调科学就是不断求真的历程。

“从施一公的讲座中我知道,AI技术掀起的新浪不会淹没人类,它将承载科学家飞速前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学生朱同学说,青少年要满怀赤诚投身理论创新和基础研究,为探寻未知不断向前。

【记者】陈理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打开南方+阅读全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