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泓涵:谈谈“自知”与“知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爱而不自知下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王泓涵:谈谈“自知”与“知人”

王泓涵:谈谈“自知”与“知人”

2024-07-12 1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僧人叹息一声:“果真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辈子不“自知”。

有时我是“我”,有时我不是“我”,有时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还难。每天我们都有照镜子,但是我们在照的时候,有问过自己一句话:“你认识自己吗?“

我们总是误以为别人崇拜我们。其实,人家崇拜的是你的财富、权利、美貌等等这些你身上附加的种种……当财富、权利、美貌等等这些身外附加之物过了质保期,你也许就会面临被抛弃的结局……

所以,我们要清楚:别人崇拜的只是他们自己心中的需求,而不是你。因此“自知”非常重要。

其次是“知人”,我们常常听到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知人善任”,说的是作为领导的只有“知人”才能很好的任用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那么作为我们普通人,如果能够做到“知人”,那么就能够很好地和人们友好地相处。

“知人”是为了与人交往。如“知”一般人,是为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朋友,是为了交流情感、相互扶持;“知”下属,是为了因才施用,人尽其才;“知”上级,是为了得到赏识,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才干;“知”对手与敌人则是为了抓其弱点,攻其不足,进而达到超越对手、战胜敌人,保存、发展、壮大自己。

我们“知人”吗?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内心的自我判断,有时还会错误,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里外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了解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的成长。

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

我们明白了“自知”和“知人”不易的道理,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自知”和“知人”呢?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做才是 “明”和“智”呢?

如何做到“自知”?就是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长处,自己的短处等诸多方面,然后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首先,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以事为鉴。能够时刻反省、完善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能做到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察己”。客观的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

同时,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一书中记载了关于苏格拉底的这样一个故事:曾有 人问神:苏格拉底是否是雅典最聪明的人?神回答说:是的,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了。苏格拉底知道后非常惊讶和惶恐。他知道自己不但不是最聪明的,而且一点都不聪明。他不明白神的意思,决定极力反驳。他找了当时很多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他们不仅不聪明,而且竟然不知道自己不聪明。苏格拉底得出了答案:神说的没错,苏格拉底的确是最聪明的,因为他至少知道自己不聪明这一事实。

其次,能够听取别人建议和意见。

贞观十六年(公元645年),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司空(唐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佐天子治国)房玄龄等大臣说:“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人,但要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比如说一位君主,每天都要处理成千上万件国家大事,情况又非常错综复杂,人非圣贤,心智能力又有限,怎能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这样说来,君主只有依靠匡正谏诤的臣子,来直言不讳指出他的过错,才能补救过失。由这件事我常思念魏徵,他忠诚耿直,遇到问题时能随时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就是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看得一清二楚。”

说到这里,唐太宗举起杯子,向房玄龄等几位大臣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该这样做。

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治混乱了。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了”。楚庄王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评价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说:“能够自我评价才称得上有智慧。”自我评价往往是在别人的提醒或者是建议下才能够实现和完成。

正所谓“知人易而知己难”,为人处事,莫过于此。

最后,保持“空杯心态”,不被成绩蒙蔽眼睛,不被失败磋商意志。

只有放空自己,才不至于神免于过去的成功与成绩,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与真实,才能不被一些附加的名利等身外之物包裹自己而不自知。

目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每个党员干部,而是每个人都要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给自己清零,让自己处在一种空灵的状态,处在一种没有负担、没有污染的状态,只有像一个空杯子一样,才可以装进智慧、装进创造力、装进崭新的精神。当然,给自己清零并不是要清空所有的东西,使自己回到原点,清零是要清除掉我们思想里惯有的惰性和生活中日积月累起来的惯性,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养分,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增加动力和创造力。

如何做到“知人”呢? 就是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懂得人事变化之道。

洪迈的《容斋随笔》)中记载了“萧房知人”的典故。

汉高祖到了南郑,韩信逃跑离去,萧何亲自去追赶他。汉高祖责备他道:“各位将士逃跑的有十多个,你不去追;你去追韩信,骗人的吧。” 萧何说:“一般的将士易得,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他要是跑了,就等于国家和将士全跑了。您一定要争夺天下,非韩信这样的人不能与他谋划大事。”于是拜韩信为大将,汉高祖因而成就汉朝的基业。

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府里的随从人员多有离开的,秦王非常担心。房乔说:“离开的人多不值得可惜,但杜如晦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您一定要想治理好天下,除了杜如晦,没有和您一起成此大功的人。”于是秦王上表把杜如晦留在幕府,后来杜如晦成为名相。

这两个人的去留,是国家更替,整顿乱局所必需的人才。萧何、房乔深识人才,所以说是没人能比的。

帝王能成就功业,不是某一个人的策略,一定要等到有大将像韩信,宰相像杜如晦这样的人才出现,然后再去用他们,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吗。只有能够拥有萧何、房乔这样的人,不断推荐能人,那么,有才能的人就都汇集来了。

清朝王晫仿照《世说新语》体例所写《今世说》里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赵开心出任御史大夫时,门前车马归聚,谄媚贵权的人几乎在路上排起队来。等到他被免职,离开了京城,来送的只有三五个人。不久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当时独有吴园次一个人,不因赵开心的宦途浮沉改变对他的态度。赵开心常常目送他出门,回头看儿子友沂,对他说:“将来我去世后,最终要依赖这个人来办事。”没多久,友沂过早去世,赵开心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于外地客寓。他的两个孙子无依无靠,吴园次一边哀悼,帮助办理后事;一边扶助他们,把小的那个当儿子看待,又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这一时间,人们都感叹赵开心善于识别他人。

“知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才能,二是人品。

一般来说了解一个人的才能容易,难的是了解一个人的人品。好人了解坏人很难,因为他总把别人想的和自己一样好;善良的人了解恶人很难,因为他心中没有邪恶的念头;君子了解小人尤其难,因为小人最善于伪装自己。

圣哲的人总能够慧眼识英才。比如汉武帝举卫青、霍去病,毛泽东破格提拔林彪、粟裕。但是圣贤的人有时也很难察觉小人的野心。孙中山可算英明了,但是他却没能看清楚蒋介石的本来面目;毛泽东可算英明了,但他也没能认清林彪的小人本性。不能怪他们眼睛不够明亮,实在是因为小人的演技太过高超,伪装的太过巧妙。

上古时期的尧帝,真算是知人了。他在位七十年时,问四岳谁可继帝位,四岳回答“嗣子丹朱开明”,尧说“丹朱顽凶,不用”。四岳说“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说“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洪水滔天,尧问谁可治者?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说让他试试看。结果九年过去了,鲧治水无功。为什么尧的见识总是高人一筹呢?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看出,尧特别看重的是人品。人品不好是不可能为百姓做好事的。

那么怎样去认识一个人的人品优劣呢?“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不是我说的,是孔子这样说。

战国魏文侯时期有个叫李克的人有过一段更精辟的议论:“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此五者足以定之矣。”

三国时候的诸葛亮的看法也许更全面:“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乱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以观其信。”(《将苑·知人性》)

其实不管是孔子、李克还是诸葛亮,都提醒我们多注意细节,这细节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说话、做事、与人交往、甚至穿着。

君不见某某高官因身着奢侈品而被曝光贪腐下马?估计是这些人没有注意到着装细节而害死了自己。例子呢就不一一列举了。有时候,发现问题就这么简单。

知人者智,这智慧的源泉在于我们自己的灵魂。“仁者见仁”,心中有仁,你就能看到仁,不仁的东西也就注意到了。如果麻木不仁了,那就谈不上“知人”了。

把“知人之智”和“自知之明”发挥到极致的,汉高祖刘邦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榜样。

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除了他敢于斗争,善于学习,在战斗中成长之外,还因为他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够把一大批杰出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

这在战乱纷飞的年代能够做到自知是很不容易的,也正因为他的“知人”与“自知”,才会做成大事。

有一次,当上皇帝的刘邦问功臣们,请大家说一说,我和项羽争天下,为什么最后得到天下的人是我?项羽为什么丢了天下呢?

这时,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慢而悔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遗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那么刘邦听了之后是怎么说的呢?他道出了别人所不知的另一面,这也正是他能够用好人,夺取胜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高祖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所以说,刘邦的成功与其能够“自知”与“知人”是有莫大关系的。作为榜样,当之无愧。

大道从简,一言以蔽之。

在我看来:“知人之智”不外多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然后学习之、借鉴之;“自知之明”不外多反省自己的缺点、不足,然后改正之、完善之。

如此, “智”与“明”岂不齐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