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撤销合同情形民法典 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在民法典中,合同可撤销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这指的是在订立合同时,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对合同的主要内容产生误解,导致合同的订立并非出于真实意愿。

  2.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另一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的合同。

  欺诈行为包括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3.第三方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的合同。

  这种情况下,第三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得合同的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4.一方被胁迫而违背真实意愿签订的合同。

  胁迫是指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使得合同的一方在恐惧之下签订合同。

  5.一方处于危困状态或丧失判断能力时,另一方利用该情形签订不公平合同。

  这种情况下,由于一方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利用这种地位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导致合同显失公平。

  以上五种情形都属于民法典中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的行使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可能会导致撤销权失效。

二、合同撤销的除斥期间

  合同撤销的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撤销权行使的有效期限。在民法典中,合同撤销的除斥期间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定:

  1.一般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这意味着,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合同存在可撤销事由后,需要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可能会导致撤销权失效。

  2.因重大误解而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这是因为重大误解导致的合同可撤销事由比较特殊,需要尽快行使撤销权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如果当事人受胁迫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这意味着,当事人在胁迫行为终止后,需要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可能会导致撤销权失效。

  4.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这意味着,当事人在知道撤销事由后,如果选择放弃撤销权,那么撤销权就会消灭,不能再行使。

  5.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这是撤销权的最长有效期限,超过这个期限,无论何种原因,都不能再行使撤销权。

  需要注意的是,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期间,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改变。

  同时,除斥期间的起算点通常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因此当事人需要及时了解合同情况,以便在必要时行使撤销权。

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三、民法典合同撤销的实例

  在实际生活中,民法典合同撤销的情形时有发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例: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例如,甲误以为乙出售的是一幅名画,而实际上只是一幅普通的画作。在签订购买合同后,甲发现真相,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2.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另一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的合同。

  例如,甲故意隐瞒自己不具备某项技能的事实,诱使乙与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在签订合同后,乙发现甲并不具备相关技能,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3.第三方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的合同。

  例如,丙通过伪造证件等手段欺骗甲和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在签订合同后,甲或乙发现丙的欺诈行为,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4.一方被胁迫而违背真实意愿签订的合同。

  例如,甲在受到乙的威胁下被迫与其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在威胁消除后,甲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5.一方处于危困状态或丧失判断能力时签订的显失公平合同。

  例如,甲在急需用钱的情况下与乙签订了一份极不公平的借款合同。在事后,甲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实例仅供参考,并不能涵盖所有合同撤销的情形。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帮助。

  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符合自己的真实意愿,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你还有其他合同相关的问题吗?赶紧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及时的法律解答。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