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化古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蜀文化 温江,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化古迹

温江,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化古迹

2023-03-10 03: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温江区古称“柳城”,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天府,是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成都平原腹心,温江,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设置温江县,距今已1463年。2002年4月,温江县撤销,设立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01鱼凫遗址

  鱼凫遗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报恩村,依稀可见城墙遗迹。古城遗址埂长1810米,保存较完整有1300米,城址呈新月形。1996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初次发掘勘探,出土大量的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其中石器100余件、陶器数十件,以及房址、城墙、墓葬等大量文化遗存。

  鱼凫城遗址,历代俗称“古柳城”、“万春城”、“古城埂”。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报恩村,现依稀可见城墙遗迹。4000年前因鱼凫王建都,下令广植柳树作为国界,鱼凫古都杨柳依依,史称“柳城”(今温江城北鱼凫城遗址)。鱼凫亡国后,每年鱼凫城依然万柳迎春,隋代建万春县,民间称柳城,因水道迁移,万春县城南迁即今柳城,唐代更名温江。县内种柳风俗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种柳树是清嘉庆年间大修时,于环城濠沟沿堤植柳700余株,柳城的美誉流传了整整四千年。

  

  鱼凫城遗址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报恩村,现依稀可见城墙遗迹。1996年,成都市考古研究所会同温江文管所对鱼凫古城试掘证实:该城距今4000年左右,早于广汉三星堆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同时出土大量的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城墙基脚用卵石砌底,后夯土而成。被列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9年,再次进行发掘,又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其中石器100余件、陶器数十件,以及房址、城墙、墓葬等大量文化遗存。创下了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之最。

  

  鱼凫王墓位于寿安乡火星村,俗呼“大墓山”,距新修的温玉路约200米。清乾隆《温江县志》、嘉庆《温江县志》和民国《温江县志》均载:“大墓山,城北二十五里,相传为鱼凫王陵”。1985年7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坐南向北,单冢墓土冢,长85米,宽62米,墓高5米,占地3千多平方米。

  02温江文庙

  温江文庙,建于宋咸平初,明末四年毁于兵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迭经扩建。1984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日),文庙大成殿因火灾被焚毁,左右两庑,东西两亭、二殿、泮池等尚保存原建筑风貌。

  

  温江文庙 在温江城区文庙街,又称柳城文庙或鱼凫文庙。建于宋咸平初,明末毁于兵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重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迭经扩建。民国时期曾一度作为县中学校址,曾为温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地。

  

  2003年启动的文庙修缮工程,按照“现状维修加固为主,局部落架修复为辅,古今技术兼而用之,杜绝任何破坏性建设”的修缮原则,对文庙内泮池、拜台、礼乐亭、东西庑、大成殿进行了修缮维护,恢复新建了棂星门、影壁、奎星阁等;

  2004年起,开始实施文庙周边协调区建设,扩建了文庙广场3000平方米,新建了营业用房2000平方米和进步、文明牌坊;2005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将隆建街、小南街、文武路一并纳入文庙保护片区进行整治和改造,对文庙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和维护,启动了文庙林荫街区建设。文庙修缮和隆建街、小南街、文武路的道路改造以及雨污分流、管线下地、绿化建设、风貌整治等已经完成,为传承城市文脉,隆建街、小南街已正式更名为赞元街。

  

  建成后的文庙历史文化片区,其文庙大成殿采用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整体金碧辉煌,巍峨壮观,作为温江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向市民免费开放;文武路、赞元街为商业步行街,绿树成荫,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人行道上铺设100幅《论语》原文和译文及雕刻的插图,临街的白墙上绘制了孔子的四大名徒的画像,一尊“孔子周游列国”的青铜雕像被安置在街口,令人仿佛置身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03陈家桅杆

  陈家桅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年营建,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上花鸟彩绘,光彩夺目。

  寿安陈家大院,俗称陈家桅杆,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是一座具有川西民居典型风格的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古建筑群。2013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安陈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扩建在清同治三年,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砖雕石刻、泥塑木艺,亭阁水榭、石山鱼池,是传统民居与祠堂建筑之集大成者,有“川西第一祠”的美誉,

  又因大门两侧高耸的两根双斗桅杆而被俗称为“陈家桅杆”。整个陈家大院包括桅杆、翠柏山房、忠孝祠、圣旨碑、中堂、后寝、寝庙、照壁、大花厅等建筑,生动而完整地展现了明清川西地区的宗族文化。特别是大花厅封檐板上81个神秘文字符号,迄今无人能够破译,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

  

  在历经川内两次大地震,多年风雨侵蚀,白蚁破坏后,陈家大院急需保护性修复。温江区政府及相关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严格的考证和工作流程,沿用清代传统工艺技法,使用考究的材料,经过长期的保护性改造和升级,最终使修复后的陈家大院达到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高度统一的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