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撷英】“响堂样式”中的装饰纹样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董的纹样是不是龙纹 【遗产撷英】“响堂样式”中的装饰纹样赏析

【遗产撷英】“响堂样式”中的装饰纹样赏析

2024-07-14 08: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北响堂山石窟航拍照片

图/南响堂山石窟航拍照片

公元534年,洛阳北魏政权在激烈的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分崩瓦解,代之以东、西魏两个兵戎相见、互相对峙的封建王朝。北朝的统治中心亦先后转移到了邺城和长安。随着中原局势的动荡,故都洛阳大规模的石窟开凿工程被迫中断,洛阳大量的人力、物力转而流入邺城,使得石窟寺的开凿又选择了新的区域。从此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太行山东麓一线的石窟群和以陪都太原为中心的石窟群。诸石窟分布于东魏、北齐国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以西的太行东麓一线,包括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北响堂、南响堂、水浴寺石窟。西部地区与前者相反,各石窟寺并没有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其开凿主要是在原有石窟寺地点继续进行,如天水麦积山、敦煌莫高窟、固原须弥山等。

以响堂山石窟为代表的东魏-北齐石窟是中国石窟发展史中的重要代表,它在北齐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在南北和东西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之下,石窟形制、造像、装饰等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样式和新内容,上承北魏之余续、下开唐风之先河,形成了“北齐样式”或“响堂样式”。它不但继承了民族艺术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外来艺术手法,形成承前启后的新风格,比如其造型由北魏的俏瘦秀丽,发展为健壮厚实,为隋唐写实雕刻艺术奠定了基础。因此“响堂样式”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石窟发展史、建筑史、艺术史、宗教史的重要物证之一。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响堂山石窟可以与龙门宾阳洞、巩县第五窟以及云冈各大窟相比拟。”

作为从魏晋最早开窟高峰至唐代第二个高峰之间的过渡时期的代表,“响堂样式”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在洞窟形式上,由覆钵式塔顶与仿木结构前廊相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塔形外立面、以及后壁留有低矮甬道的中心柱窟形制,是响堂山石窟区别于其他同期石窟的最重要特点;在造像样式上,一改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取而代之的是佛像较为粗壮,宽肩肥胛,胸部饱满,菩萨则身体较低矮,多呈筒状,腹部微鼓,佛和菩萨的衣纹都趋于疏朗、简洁。

图/覆钵式塔顶与仿木结构前廊的塔型外立面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三窟刻经洞主龛全景

装饰纹样,是石窟装饰中的核心内容。响堂山石窟中的装饰纹样题材丰富,从类别上来说可分为植物纹、动物纹、自然物纹、几何纹样、建筑纹样等,既有外来风格,又融入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元素,是“响堂样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装饰纹样遍布于响堂山石窟中的各个角落,虽不难被人发现,但不同纹样之间的区别与含义却常常被人忽略。本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响堂样式”中的这些装饰纹样。

忍冬纹样

忍冬纹是印度佛教装饰中的一种常用形式,随同佛教传入中国而广泛流行。忍冬即是金银花,是一种藤蔓缠绕植物。它的生命力很强,犹如松柏,凌冬不凋,又名耐冬草,或忍冬草。中国古人喜欢忍冬,是取其长寿延年的吉祥涵义。因此,普遍称这一纹饰为“忍冬纹”。然而,忍冬纹装饰在中国仅仅流行于大量吸收外来样式的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就逐渐演化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卷草纹样。宋元之后,忍冬纹已基本消失,只是偶尔见到。

忍冬纹样是响堂山石窟的代表性装饰纹样,在响堂山石窟中被大量使用,大致可分为三种由基本形态演变而成的样式:单组叶片样、S形缠枝忍冬纹以及与其他纹饰组合的忍冬纹。

单组叶片忍冬纹样是指一个可以与四周其他忍冬纹样分离,能够独立存在而具有完整性的纹样。南响堂山石窟第五窟地面就出现了此种纹样:窟内地面凿有地毯图案,莲花纹的外侧四方再长出四大片多叶忍冬纹的式样。以主叶筋为对称轴,两边各分四片小叶呈左右对称,结构规则平稳,线条简洁流利,富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图/南响堂山石窟第五窟地面出现的单组叶片忍冬纹样

S形缠枝忍冬纹样是以一个基本纹样为单位,向旁侧连续成一条带状式的二方连续纹样。主要特征是忍冬纹的主藤蔓明显呈水波状,以主藤作为基本骨架,基本纹样以一大三小叶瓣为一组,在主藤左右分枝,下面的三片小叶子做回旋处理。这一纹样形式在响堂山比较多见,如北响堂上的刻经洞、释迦洞,南响堂的第二窟、第五窟的门楣都有这种装饰。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四窟(左)与南响堂山石窟第二窟门(右)门楣出现的S形缠枝忍冬纹

图/南响堂山石窟第七窟出现的S形缠枝忍冬纹头光

在响堂山,忍冬纹也经常与其他纹饰组合出现。几个北齐大窟中,主佛基座的左侧下方有一个小龛,龛内装饰有一个相同的纹样,都是由忍冬、莲花、宝珠、香炉组合而成的。它们虽然大小不一,但造型很相近。这个组合纹样中的忍冬纹也是由四片叶子组成,其中最大的那一片也就是最上面的那一片向上伸展,而另外的三小片则依次向下回旋,起到由下而上的对其他装饰的衬托作用。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四窟主龛东面基座出现的组合忍冬纹样

卷草纹样

在响堂山石窟中还有一种比忍冬纹结构、韵律更为丰富的卷叶植物造型,称之为卷草纹。响堂山石窟的卷草纹分布广泛,多以边饰、佛背光处使用较多,同时也有很多组合形式。响堂山石窟的卷草纹可以细分为云气卷草纹、莲花卷草纹、以及莲叶、佛像卷草纹等变化类型。

云气卷草纹主要以波状的纹样为基本的框架,两边分别生成三片的云纹,云纹依次变小集中于一点形成旋涡状的云气纹。南响堂山石窟的华严洞窟门东侧的小龛龛楣和背光就是这一纹样的代表。

另外以北响堂山释迦洞基坛小龛柱、北响堂山大佛洞三壁列龛柱卷草纹为代表,主要特征是由S 形支藤演变成的云纹。这几组纹样形式不同,但结构却基本相同,是响堂山石窟主要边饰纹样之一。

图/南响堂山石窟第一窟东面小龛出现的云气卷草纹样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七窟三壁列龛柱的云气卷草纹样

莲花卷草纹题材,在响堂山石窟装饰纹样中表现很多。比如双组叶片波状卷草纹,波状的主藤交互向两侧分出叶蔓,叶蔓头部卷回主藤并雕刻有写实的炼化苞蕾,苞蕾的两侧有四叶一组式叶纹,或是叶蔓端头有写实的侧面莲叶的造型,两种图案交替出现形成连续图案。北响堂石窟的大佛洞主龛的大佛背光就是这一形式的典型代表。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七窟主龛的莲花卷草纹样头光

莲叶、佛像卷草纹以北响堂山刻经洞正壁主佛头光、北响堂山刻经洞正壁主佛右(内)侧菩萨头光、南响堂山第二窟中心塔柱正壁主佛头光卷草纹为代表。其主要特征为波浪状主藤分支处长出莲叶与花瓣中配置坐佛来交替排列。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三窟主龛的莲叶、佛像卷草纹样头光

龙形纹样

龙是中国传统装饰内容之一,在佛教装饰中的龙纹造型一开始就是中国化的。所以在响堂山石窟的装饰纹样中,龙纹是一项重要的题材。响堂山的龙纹装饰主要应用在门拱、龛楣、窟口等处,而且造型基本一致。南响堂华严洞窟门上两龙各居一柱,龙身盘旋而上,至龛楣交颈回顾。而刻于北响堂大佛洞主佛背光处的七条形态各异的龙,穿壁而出、充满活力、气势煊赫,在云气纹、莲纹组成的背光中若隐若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充分显示了北齐时期高超的雕塑艺术。

图/南响堂山石窟第一窟龛柱及龛楣处的龙形纹样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七窟的龙形纹样背光

狮形纹样

狮形纹样顾名思义是以狮子为题材的装饰纹样。主要分布于正壁的基坛或小龛基坛的两侧。北朝石窟狮子纹出现于佛教发展的初期,形式比较简单。南响堂山华严洞小龛的狮子纹,呈蹲踞式,颈鬃上扬、肥硕丰满,线条简洁概括,轮廓线明确,雕刻手法写实,赋予了造型的真实性。

图/南响堂山石窟第一窟主龛右下的狮形纹样

火焰纹样

火焰纹是指以火焰为题材的装饰纹样。火焰纹,也称佛光,是指佛像头部和肩背两侧所显示的光芒,用以衬托佛的庄严和神灵,是由古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发展而来的。在我国早期的背光装饰中,火焰纹是主要的装饰题材。响堂山石窟中佛像的背光、菩萨头光、窟额、龛楣等多用火焰纹作为主要的装饰图案。

图/响堂山石窟中佛像背光、龛楣出现的各种火焰纹样

结语

响堂山石窟中的装饰纹样类型繁多,除上述提及的主要纹样以外,还有莲花纹、树纹、宝珠纹、飞天纹等等其他类型的纹样。这些风格迥异的装饰纹样作为南北朝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之一,构成了“响堂样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这座北齐时期的石窟瑰宝赋予了璀璨的光辉。

图/北响堂山石窟第三窟刻经洞窟顶的莲花藻井

■项目名称:响堂山石窟保护规划

■起止时间:2017年6月——至今

■项目委托方:邯郸市峰峰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旅游局

■项目承担方: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综合一所

■进展程度:省局报审阶段

石窟及石质文物文章合集

清源目前支持搜索的关键词如下

*文中图片如无特殊标识,均由CHCC综合一所提供。本期编辑:胡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