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朝江:炎黄与上古“西羌人”有什么渊源 ?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羌和羌族关系 石朝江:炎黄与上古“西羌人”有什么渊源 ?

石朝江:炎黄与上古“西羌人”有什么渊源 ?

2023-07-10 18: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荀子·大略》:“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杨倞注:“垒读为纍,氐羌之俗,死则焚其尸,今不忧虏获,而忧不焚,是愚也。

上述记载资料可看出,上古时期,在我国西部存在着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部落,人们称他们为“氐”或“羌”,或氐羌。氐羌是仅次于“东蒙”而见诸于中国史籍记载最早最原始的群团。

任乃强1984年出版了《羌族源流探索》,书中所说的“羌族”,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羌族,而是指上古时期中原西部,主要生息于青藏高原一带的古老族群,即《说文》所谓的“西方牧马人”,亦即现代民族学所说的“氐羌系民族”的总称。

他们是藏族的先民,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是汉族及其他一些民族的先民。由于此书旨在通过梳理氐羌系民族的源流,重点探索古羌人创造的青藏高原早期文明和羌族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的渊源关系,有不少独到的新见解,故命之为《羌族源流探索》。

《后汉书·西羌传》:“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南接蜀汉徼外夷,西北鄯善、车师诸国。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种类繁炽,不立君臣。”

《吕氏春秋·恃君览》:“氐羌、呼唐,离水之西(《汉书·地理志》离水在金城郡白石县,东至抱罕~今兰州西南入河);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其民麇鹿禽兽,少者使长,长者畏壮,有力者贤,暴傲者尊,曰夜相残。”

上述记载可知,上古时期的氐羌群团支系繁多、活动地域是很宽阔的。

刘起釪在《古史续辩》中考证说:“《西羌传》所说整个西羌族的区域,‘南接蜀汉徼外夷’,那大抵是指今四川中部以南及其以西。‘西北鄯善、车师诸国’,则是今新疆东半部。可知西起新疆之东,南抵四川中南境,这一西北广大区域都是总称为氐羌的地境。”

我们还特别注意到,《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刘起釪考证说:“所谓出自三苗,实根据一些先秦文献如《尚书·尧典》、《墨子·非攻》、《吕氏春秋·召类》等所说‘分北三苗’、‘窜三苗于三危’等语来的。是说尧、舜族把三苗打败后,大部分赶向南方,一部分则分迁到西北的三危。《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西北海外有苗民,当即指此。”显然,刘起釪先生是不同意“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的。他认为“西羌”之地之所以有“三苗”,是尧、舜打败三苗后,分迁三苗一部分到西北的三危。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也说:“《后汉书·西羌传》所说的:‘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因为三苗氏窜到西北的一部分曾同姜姓发生过关系,就说他们的氏族完全属于姜姓,这种用偏赅全的办法是很不对的。”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少典之子也,姓公孙,各曰轩辕。”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帝王世纪》:“神农氏姜性,……长于姜水,以火德王,故谓之炎帝。”

以上记载,黄帝少典之子也,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说明黄帝、炎帝出自西部少典氏有蟜氏。

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针对有人对《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存有疑意,特别强调指出:“记住自己的根在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是很重要的。当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氏族制度的衰落和血缘纽带的松驰,但始祖及其发祥地,还有那些留下辉煌业绩的祖先,会通过口耳相传,纳入用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所以《国语》中关于黄帝、炎帝族源的记载,可信性是不应该轻易否定的。”

|刘起釪与老师顾颉刚的合影

刘起釪在《古史续辩》中还考证说:“少典出自氐,有蟜出自羌。姬姜两姓的族系渊源,是不是就上溯到生出炎、黄的少典、有蟜两族为止呢?其实还不是。少典、有蟜仍然有自来,姬姜两姓的族系渊源还可以追溯得更远,那就是古代的氐、羌两族……华夏族最早的祖先分别被称为姬姜两姓的黄帝族、炎帝族,是由称为少典、有蟜的氐、羌两族发展分化出来的;接着是夏族、四岳族,直至歧周的姬、姜两族,也都是先后由氐羌两族发展分化出来的。”

刘起釪还强调说:“《国语·晋语》说黄帝族成长于姬水流域,炎帝族成长于姜水流域……姬水即渭水,姜水即羌水,亦即连白龙江、白水江之水。大抵依此两水所居之姬、姜两族,一在渭水及其以北,一在渭水以南。由此更看出了姬姓的黄帝族的地域大体即氐族地域,姜姓的炎帝族的地域大体即羌族地域。不过都因自其族中而出,故只居原族地域的一部分。”

CAMPUS

2020

9.01

|刘起釪先生与他的《古史续辩》

林惠祥在其著的《中国民族史》中说:“氐羌系有二义,一为包括氐与羌,一谓羌其大名,氐其小别,氐不过羌中之一支。如《周书王会》解云:‘氐羌以鸾鸟。’孔晁注:‘氐地羌,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氐矣。’无论二者孰是,无关重要,此二字必须合用,方足以包括全系也。”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

“炎帝族居住在中部地区。炎帝姓姜,神话里说他牛头人身,大概是牛图腾的氏族。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与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的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黄帝族的援助,攻杀蚩尤。”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

“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歧山东,是渭水的一条支流。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方。所以,炎帝可能是古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传说中炎帝后裔有四支,可能是属于古羌人的四个氏族部落。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谷物和蔬菜,从夏代以上被奉为稷神。”

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也说:氐羌与炎帝、黄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国语·楚语》记述,炎、黄二帝为兄弟,是少典氏(父)和有蟜氏(母)所生,黄帝得姓姬,炎帝得姓姜。

《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姜姓其后也。”在甲骨文中,羌从羊从人,羌从羊从女,两字相通,表示族类与地望用羌,表示女性与姓用姜。民国初年以来,章大炎在《检论·序种姓》中已指出:“羌者,姜也。”后来傅斯年在《姜源》中进一步论证:“地望从人为羌字,女子从女为姜字。”顾颉刚在《九州之戎与戎禹》中更指明:“姜之与羌,其字出于同源,盖彼族以羊为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

“西羌”是中国的一个母体性族群,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源头。上古“西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化成许多支系,与我国和现代许多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费孝通先生1988年在其《中华民族的一体多元格局》中,曾将这种关系归纳为“羌人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似乎与汉人刚好相反:汉族是以接纳为主而日益壮大的;羌族却以供应为主,壮大了别的民族,许多民族包括汉族在内从羌人中得到血液。”古“羌人”已经繁衍发展成为现当代的多个民族。

据学界考证,接受“西羌”或羌族“输血”的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拉祜族、普米族、基诺族、怒族、独龙族等。

徐平、徐丹在《东方大族之谜—从远古走向未来的羌人》一书中,分别阐述了古羌人与汉族、藏族、彝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土家族、普米族、怒族以及缅族的渊源关系。他们强调指出:“语言是标志一个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着亲属关系的语族,其在历史上的联系必然是紧密的。因此,同属于藏缅语族的各民族,即藏语支的藏族、门巴族,嘉绒语支的嘉绒藏族,彝语支的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羌语支的羌族、普米族和登人,景颇语支的景颇族、独龙族等等,以及分布在东南亚的缅语支各族,都与南下的古羌人有着密切关系。”

炎黄即华夏族源于西部“氐羌”也得到了考古学资料的印证。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说:“在渭水流域和甘陕地区,早于仰韶文化的一类新石器遗址被统称为老官台文化。老官台文化的年代与中原地区的磁山·裴李岗文化相当,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年代要早1000年左右,但同半坡类型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可以视为半坡类型的前身。”“相继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地区发现出土的以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等为代表的新时器的文化遗址(甘肃仰韶文化),以及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四霸文化、寺洼文化、上孙家寨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其文化内涵却不能不说与古羌人有很大的关系。”

张润平在《试析古羌族与汉民族的源流》中说:“先秦史其实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正是羌族。由羌族先民创造的华夏文化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及其在古代发展过程的完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绝对性的贡献。

汉族是在不断吸收各种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融和各个民族的过程中,由最早的极少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主体民族……岷县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据县内出土的大量文物如各种陶器(包括彩陶、灰陶、夹砂陶、白陶等)、各种石器(包括石刀、石斧、石凿、石铲、石钜、石磨、石锥、陶祖等),各种骨器(包括骨针、骨刀、骨铲等,形状品种非常丰富),据专家鉴定,属马家窖、齐家文化类型。说明,远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阶段,这里就是先民们繁衍生息的发祥地之一。而创造了马家窖文化、齐家文化的先民恰恰是古羌族。

《水经注·羌水》载:“姜水出羌中参狼谷,彼俗谓之天池白水矣。地理志曰:出陇西羌道,东南流,迳宕昌城东,西北去天池五百余里。”羌水、羌道均在洮岷南路,现甘肃陇南的“白马藏人”其实就是古代白马部落的羌人,“白马关邻白马羌,千年残垒踞岩疆”(《康县志》)。“按明志:其人强悍,好习弓马,以守猎为生。大抵风高气烈,山居板屋,不务修饰,颇为古风,盖俗之质而野者也。”

百度对“氐羌”的解读是:“羌族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群体之一,他们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繁衍生息。后来他们向四方迁徙,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族群。其中有一支向东迁首先进入文明社会,形成炎帝族和黄帝族;一支向西南迁移,后来形成了吐蕃、苏毗、羊同及域外诸羌;还有一支则仍留居发祥地——甘青高原,由于自然条件艰苦,这一支发展缓慢,从而形成诸羌。”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西部“西羌”与东部“东蒙”两大族群,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源头。炎帝、黄帝源于上古西部的“西羌”,蚩尤则源于上古东部的“东蒙”。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的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别忘了点点“在看”精彩分享哦

— 三苗荐读 —

原创·定制苗族男装

《《男装精品·扫码抢购

三苗网粉丝专享福利

¥380元560元

/图片点击·阅读详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三苗网立场。

图片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来源:石朝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