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夫的颜色哲学:唤醒中国古画的文明底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画底色是什么颜色的图片高清 刘国夫的颜色哲学:唤醒中国古画的文明底色

刘国夫的颜色哲学:唤醒中国古画的文明底色

2023-06-17 05: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刘国夫绘画上的那种金灿灿的黄色,带着油画颜料充足的油性,经过他几个月漫长的绘画过程,形成了一种既古旧悠远又鲜嫩典雅的黄色,夺人眼目又烟色迷离,仿佛一幅古画的还魂。

痕迹6,120x90cm,布面油彩,2018

3,如此的黄色,它甚至是“中华文明的底色”。

一旦深入时间化的艺术,就还不只是一种古画的色调,其时间性还更为绵长,如同黄皮肤的中国人,如同发端于中原的黄河,如同黄土高原,这是一种心觉的“正色”,一种文明的独特记忆。

——刘国夫的油画在绘画表面形成了一道肌肤,带着皮肤的温度,但又烙印着无数历史沧桑的痕迹,甚至带着被撕碎的痉挛,但又有着坚忍不拔的绰约生长,笔触的纹理在画面上形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张力——纷披而下但又簇拥而上,或者山石硬朗又似水回旋,形成一道“世界脊柱”,这是世界灵魂的色觉,这也是具有贾科梅蒂式雕塑感的生命形体,正是中华文明不可摧毁之信念的色觉塑造。

敞67,局部

4,如此的黄色,也是中国文化生命的“自然色覺”。

时间的艺术体现了时间的色调,中國设色绘画体系中除了黑白素色,還有青绿赭色的設色體系,但與西方油畫的多彩顏色體系,與西方抽象色域與單色繪畫,展开對話之後,中国藝術試圖依然讓自然的元素成为主色调,這是因为既要保持自然的生长性又要有着生命的时间性情调,一种同时兼具时间的蒼茫与坚韧生长的张力。

——刘国夫的“黃紫色”不同于“维美尔黄”與羅斯科的赭色,它一方面油性如此之强,但另一方面又充盈了水性的灵动与鲜活,看似昏黄苍茫但又发出炙热光芒,而且融入了紫色的優美及其水母式的透明,好似自然在呼吸吞吐,但又好似心灵在娓娓呢喃,這是自然與心性感應形成的色覺。

敞65,90x140cm,布面油彩,2018

5,如此的黄色,也是一种隐含历史感的“包浆色”。

时间的艺术也体现为器物的触感,比如宋代瓷器或古代玉器,在时间与历史传递着的把玩中,形成了一层神奇的包浆,一旦目光与之对接,灵光就油然而生。

——如何在绘画中传达出时间累积的玉质温润感,画家们必须发明自己的用笔,对于刘国夫,这是他形成了幻影一般的笔触,一次次看似无用的即兴涂写,只是一层副影,在一次次随后的覆盖之中,所有之前不同方向的透明笔触都被余留下来,因为光感被气化所渗透,油性的光芒被漫延的气息所笼罩,就在画面形成了薄薄的玉质触感,时间在画面形成了暗影薄透的折痕,这是光气融合的褶子,一道虚薄的面纱还在吹拂与起伏。美将是薄透的,否则就没有美。

敞65局部

6,如此的黄色,还是一种“诗意的烟色”。

时间的艺术最终要面对时间自身的无常变灭,面对人世的变化无常,绘画对于时间的捕获乃是对于虚烟消散的塑形,但又不可能使之固定,如何赋予变幻不定的烟云以节奏,这是中国艺术的生动气韵,以此摆脱虚无主义的无常忧伤。

——对于刘国夫,其虚笔的每一次涂写,都任其消散,其一片片薄纱般的轻盈之中,却又有着冰片一般的硬度,帶有波折的抖動與顫慄,但如此的硬度又在整体眩晕的场域中再次消散,但此眩晕的场域中又有内在的灵光聚集那些散碎的筆觸,使之回旋起來,宛若南方烟雨迷蒙中的堅定呼喊。

此虚烟之色,乃是克服现代虚无主义的诗意色觉,一直处于感性之中,超越了理性,但又具有无尽回味的余意,它超越了语言的表达,却又具有材质的共通感。

痕迹6,局部

7,如此的黄色,乃是中国新绘画的“虚色”。

时间有待于重新生成,这是绘画的使命。中国的新绘画以其对于多重时间的传达,形成的第五维度绘画,在绘画表面形成的间薄褶层,看似单色绘画,但实际上其中隐含着各种颜色,整体的黄色中还浮现出紫色,蓝色与绿色,但总体上显现为一种朦胧诗意的浑色,这是从浑沌中不止息涌动出来、一直保持生长活化的颜色。

——因此,时间的绘画艺术,在不断让自然来重新生成的过程中,绘画变身也顺从于时间自身,就并不生成为具体的形象,而只是一种“余象”,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色调,以黄色来显现,但又必须让黄色虚化自身,进入自然元素性的詩意想象之中,或者就如同劉國夫的其它繪畫,呈现为深蓝色的“黛色”,这其实是颜色的華彩狂欢,但又瞬间归于詩意地弥漫,而这正是顏色的隐秘节日,是绘画的重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