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滇王国的神秘出现与消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滇国文化园门票多少钱 千年古滇王国的神秘出现与消失

千年古滇王国的神秘出现与消失

2024-07-03 22: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到公元1世纪,荣耀一时的云南青铜文化就完全融入到更为先进的铁器文化之中了。

✦+

东汉时,随着汉朝郡县制的进一步推广、巩固以及大量汉族的迁入,滇国和滇族被逐渐分解、融合、同化,最终完全消失。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一百七十年,出现于战国后期而消失于汉武帝时期。

据黄懿陆《滇国史》的考证,古滇国当在东汉元初二年(115年)才完全灭亡。

汉人的迁入让内地文化从此大规模地进入云南,仅仅在短短100年过程中,滇人的文化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名称来源

史学界认为滇国名称之源主要有四:

✦+

一是认为滇国之名源于滇池之称。 二是认为滇国之名源于某位首领之名 。 三是认为滇国之名源于当地语言,为汉语转译记录下来。 四是认为之名源于当地主体名族族称,滇国、滇池因皆由此得名。

历史发展

✦+

古代滇池一带生活着很多自称 “滇”的部落。 考古资料证实,古滇国出现的时间最迟不晚于战国初期。 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春秋时期,古滇国国家机器已经趋于健全和完备了。 公元前278年,楚将庄硚率军到达滇池地区,其目的是征服当地滇人归附楚国,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遵从当地习俗建立滇国。

✦+

公元前223年,庄硚之孙将滇国都城从 呈贡迁晋宁区。 公元前122年,汉使始通滇国,滇王留下汉使,为他们派人,查找通向西面的道路,欲通身毒国。 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 于是汉武帝赐给了 滇王之印 ,令其复长其民,其后,史料无滇国记载。

疆 域

✦+

滇”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建立的古王国,主要分布在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 滇国区域在云南的中部和东部,以滇池区域为中心,连接 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片区 。

学术界认为,滇国的领土主要位于滇池周围,东至石林、泸西一带;北达会泽、昭通等地;南抵新平、元江及个旧一带;西到安宁及其附近地区即一个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长约400公里的区域。

✦+

春秋战国时期滇国的地域范围,盖即后来西汉武帝征服滇国时即其境设置的益州郡的地域范围。

服 饰

✦+

滇人服饰最普及、最常用的是 麻织品,毛、皮 也是滇人重要的服装原材料。 滇人的服饰有挑花、刺绣装饰。 滇人男女衣着相同,上身穿 圆领对襟外衣,不系扣,衣长及膝,袖短而宽,长及肘;内衣略短 ,为圆领。 在不同的场合其衣着略有不同,如舞蹈时,穿曳地的 长衣 ,头饰 羽毛 等。 扣饰 是 滇青铜文化 中最具代表的器物之一,因其背有一个钩状扣,故名。

其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根据所表现的题材形成的自然形等。据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又有素面型、图案型、贴嵌宝石型、浮雕嵌宝石型、镂雕嵌宝石型等。佩带扣饰的是滇人中的上层人物。滇人的扣饰既是一种饰件,又是一种用具,系于腹间,圆形扣饰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长方形和自然形扣饰可能是在祭祀、迎宾、集会或其它特殊场合使用。

饮 食

✦+

滇人对 稻作 很重视,王后亲自负责,春耕时举行 “籍田礼” ,甚至杀人祭祀,秋收时节还专门组织人手 贮存粮食 。 滇人的饮食既有 汤羹 ,也有 米饭 ,滇人最重要的肉食来源是一种 巨角隆脊的“封牛” 。 滇青铜器中常见到 雉鸡、孔雀、蛇 等动物,也是滇人口中之物。 因为濒临滇池的缘故,滇人常见食物包含 鱼类 和 贝类 。

房 屋

✦+

滇人多滨水而居,住在 “干栏式 ”建筑中,干栏式建筑分为 两层 ,人 居上层 而 下层 用来 豢养牛羊 。 在后期主要居住在 井干 或者 干阑式 建筑中。其他还有 半地穴式 的建筑。 此外,石寨山、李家山都出土了 铜枕、铜镇 等文物。

出 行

✦+

滇国的 贵族出行,男子骑马,女子乘肩舆,平民 只能以 步行 为主。 滇人的 马具 华丽而完备,西汉中晚期滇人的马具已经很完整了,相对完整的 马络头 ,马的项带、额带、鼻带、咽带、颊带等都已齐备,马络上有 缨络装饰 ,马前有攀胸,马颈系铃, 鞍辔 也较成熟。 西汉时期, “绳圈式” 马蹬 在滇国已经出现。同时 乘船 是滨水而居的滇人最常见的交通方式。

农牧业

✦+

滇人的青铜器中,有用来翻土、点种的尖叶形锄、宽平刃锄、宽弧刃锄、瓦形锄、插等;有用来收割的角尺形镰和爪镰;有用来砍削的斧、锌、凿、锯。滇人在农业生产中已广泛使用 青铜农具 。 从出土生产工具和贮贝器上所刻划的出行图和上仓图,可见滇人农业是 锄耕农业 。出土青铜器中,还有很多表现家畜的文物,有牛、马、羊、猪、鸡等,其中以牛、马题材的文物最多。这些家畜题材文物和贮贝器上刻划的牧畜图、圆雕牧牛场面说明滇人的牧业仍处于 昼牧夜圈阶段 。

手工业

✦+

滇青铜器中有 划麻工具、纺线工具、织布工具、缝纫工具 等。 这些青铜器说明,滇人的纺织工艺处于 手工捻线、腰机织布 的发展阶段。 滇人的衣着主要是麻织品。种麻, 制麻丝 ,再织布成衣,当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出现了专业作坊或手工业大户。

贸 易

✦+

贮贝器 因出土时内均装有贝,而这些贝当是积攒所至,故名,反映了滇人喜好贮贝和视贝为贵的观念。 滇人把换来的贝作为财富或宝物存贮起来,或在本地作为一般等价物,用于交换牲畜、金属、奴隶、宝石等。 滇国提供的产口主要是一些土特产品和原料。由于记载匮乏,能获知的产品主要有牛、马、羊等牲畜和金、银、铜等矿产品。

✦+

滇国还向外输出一项特殊的商品即 “僰僮” 。 外部输入滇国的商品,多是滇国缺乏或者不能生产的物品。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显示,主要是一些手工业产品和外地特产及艺术品。如丝绸、铜镜、弩机、铁剑、斗、钟、鍪、熏炉、玛瑙、玉石、绿松石、孔雀石珠管、金饰珠片、贝丝等等。丝绸、铜镜、弩机、铁剑等手工业产品主要由内地输入。

✦+

滇国同外部进行商品交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一是直接以物易物。二是通过等价物进行 。

军 事

✦+

兵器 是滇人青铜器中铸造最为精致并具有特点的器物之一,也是出土较多的器物。 兵器的功能分有长兵器、短兵器、射击兵器、防护用具等。

长兵器有戈、矛、斧、锌、钱、戚、啄、棒、叉等。短兵器有剑和环首刀。射击兵器有弩机、链和箭旅。防护兵器有盔、甲和盾。

✦+

在滇青铜兵器中,最具特点的是 横鉴兵器 ,这类兵器除 鉴面装饰纹饰 外,还饰以 圆周动物或人物 。

民 族

✦+

关于滇人的情况,史籍记述有限,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后来 《汉书·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南中志》,以及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基本都参照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关滇人的记载,但“滇人”的族属问题,不同民族、持不同立场的学者们一直持有不同观点。

滇人属羌人

✦+

认为滇人属于羌人的学者大多依据以下史料:其一,《史记.西南夷列传》上有滇王名 “尝羌”者,此羌字与羌人的族称相同,又《汉书.西羌传》上有羌人酋长名 “滇零”、“滇吾”者,此滇字又和滇国名称相同,但这种联系未免太牵强; 其二,《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南中”有“叟”,而滇国也是“南中”的一部分、“叟”又属羌人,但“南中”很广,“南中”有“叟”不代表滇国有“叟”; 其三,今滇池附近分布着很多彝族,一般认为彝族为羌人后裔,以此推断古滇国是羌人政权,但这种推断也经不起推敲,古代民族迁徙不断,民族分布不能等同于两千多年前的民族分布,况且彝族是典型的山地游牧民族、而滇人则是典型的坝区稻作民族。

滇人属濮人

✦+

认为滇人属于濮人的依据是:《华阳国志.南中志》将“滇”与“濮”二字连称为“滇濮”。但“濮”实为古代中国西南地区诸民族的泛称,并不是单一民族。

滇人属越人

✦+

认为滇人属于越人的依据是:出土的古滇国文物与东南沿海“百越”诸族分布地出土的文物有些相似。 但“越”只是古代中国东南沿海诸族的泛称,并不是单一民族;况且在全球不同地方,都曾经发现过相似的文物、而两地完全没有联系,只能说明全球各地的人类文明都有一定相似性。

滇人就是滇人

✦+

认为滇人就是滇人,不是哪个民族的分支,其后裔已经演变成当今傣泰民族。 司马迁在告诉我们古滇国概况时,也留下许多谜团。总之众说纷纭,各持一说。

根据考古发现,今滇池湖畔石寨山为王室墓地,今李家山为贵族墓地,今金莲山为平民墓地。

滇王之印

✦+

1953年,云南考古工作队成立不久,昆明街头的废品收购站零零星星出现了一些锈迹斑斑的青铜器。 经过3年的努力,1956年考古学家终于在滇池东岸,今天的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 ,一个不高的小山岗上,发现了一个消失千年的王国古滇国墓葬群。 小山岗极普通,东西宽200米,南北长500米,坐落在滇池岸边,远远望去,犹如一头静卧在海边的鲸鱼。 这个小山岗叫做石寨山,这里没有碑石,没有封土堆,它平淡到了没有一点足以引发盗墓者贪婪的幻想,因而得以安宁两千年。

✦+

1956年秋天,正式的发掘开始了,一个崭新的、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文化崭露头角。 小山岗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源源不断出土的器物,接踵而至的惊喜,不仅让考古学家兴奋不已,更让史学家始料未及。 6号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印——"滇王之印",《史记》对这枚金印有过确凿无误的记载,那是元封二年汉武帝赐予滇王的。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云南有个被称为"滇"的国家,但此后再没有关于它的记载。除了后来的《后汉书》和《华阳国志》又重引述了司马迁的记载外,没有人再提起过。这个古滇国就此销声匿迹了,再没有踪影,没有传说,没有人知道它的臣民到哪里去了。如果不是这次发现,可能永远也没有人知道《史记》中这短短的记录背后是多么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时代。

古滇国青铜文明的

神秘出现与消失

✦+

随之出土的文物几乎代表了古滇国时代青铜文化的精品,有滇国重器贮贝器、铜编钟、带金销的剑、黄金珠、玛瑙、玉、车马饰和造型奇异的铜扣饰。 它们价值连城,代表着一个湮没了的云南古史上第一个地方政权——古滇国的真实存在。 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云南比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晚了1000多年。 但是在接下来的年代里,云南人靠其才华与智慧,将青铜时代的文明发挥到了极至。 以滇池为中心的区域里,古墓连着古墓,在不深的土层下,到处散落着各式各样的青铜器件,在滇池沿岸不深的土层下,人们修路、建房不断地从地下挖出锈蚀的剑矛或斧钺,然而却始终没有人找到滇国的都城。

古滇文化

铜鼓

✦+

铜鼓是古滇国文化的一种重要证据,世界公认中国云南是起源地。 铜鼓,由实用器逐步演变成礼器、重器,最后上升为权力和实力的象征。 铜鼓从云南一直流传向广西、东南亚一带,考古发现当时铜鼓的影响力已经蔓延到了南亚的巴基斯坦。 由此我们还可以联系到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我们很熟悉的茶马古道,从李家山墓地发掘出的琥珀珠和贝币来看,更证明了当时与缅甸有商道可通,这些信息反映了古滇国的一种远距贸易。 古滇国文明还直接渗透和影响了越南的东山文化。

李家山青铜文化和三星堆文化有类似的之处。

三星堆文化现已上升到了长江文明的起源的高度。而中国北方和中原的青铜文化由于交流频繁,所以又有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近亲繁殖的现象比较突出,体现在出土文物上风格造型的大同小异,惟独李家山青铜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几乎和东汉以前的北方文化无任何交叉点,无论造型、纹饰,还是所表现的主题,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算是中国青铜时代中最活泼最灵动的构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想象力,是云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特别是贮贝器和扣饰,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青铜器的精华。还有青铜冶铸工艺上采用的失(蚀)蜡法(此类铸造工艺最早很可能起始于云南),难度极大,铸造精致,可以说是当时工艺技术上的巅峰,曾对飞机发动机的精密制造产生过影响。

青铜器

✦+

据考证,古滇国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奴隶制帝国。它勃兴于滇池之滨,鼎盛于战国至西汉时代。 由于偏居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视野。古滇国曾长期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显得神秘而离奇。 云南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

当时的古滇国民族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无论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就以器物和种类而言,无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还是装饰品,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多限于兵器和礼乐器。

✦+

尤其是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栩栩如生。

✦+

以装饰题材中动物图像而言,古滇国青铜器经常出现的就有四十余种,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刻画得十分精致逼真。 古滇青铜器与我国其他边疆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不仅有兵器戈、矛、叉、剑等显然受中原商周青铜文明影响的青铜兵器,更多的是以反映滇王国社会生活为主题内容的贮贝器和铜扣饰,明显具有滇王国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

滇王之谜

✦+

1955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者们在滇池之滨的晋宁区石寨山发掘了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葬50座,出土文物4000多件,绝大多数是青铜器,说明墓葬的主人们生活在云南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 1956年,石寨山6号墓出现了令学者们震惊的发现:一颗金质的"滇王之印"被挖了出来,《史记》有关汉武帝"赐滇王王印"的史实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古滇王国确实存在,它的都邑就在晋宁一带。 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内城可能是滇王离宫,而滇王离宫可能就是后改称的俞元县,俞元古县城也真如百姓所说"澄江湖里有一座沉没的城",因地震而沉没湖底,它正是探测到的抚仙湖下残存的古城。

晋城古镇

✦+

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位于滇池东岸,三面环山,一面湖滨丘陵平原,这里,阡陌纵横,田畴交错,良田万亩。 离古镇西约5公里处,就是闻名遐迩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此地是数代滇王及其家属、卧仆们的最终归结之地,是晋城镇一带古滇王国的都邑,是滇文化的发祥地。 晋城镇从旧中国时期至唐代,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隋文帝统治中国时,晋城作为宁州郡治所,曾由刺史梁毗"拓州城七里,建九门十二衢",可见当时规模之宏大。 明代成化二十二年筑砖城,东南西北建瓮城和龙翔、南熏、凤翥、拱城四道城门,以后的数百年间或修或毁。 公元1954年实地勘测时,残破尚存的古城墙有4100米长,高为4米。 公元1958年因城镇建设需要才全部拆除。

古镇内,明清两代的民居和公共建筑如今大都保存完好,依此,人们仍可想象出当年古镇的繁荣景象。2003年5月20日《昆明日报》报载:"古镇悠久的历史,独具一格的古老民居院落,街巷别致的格局及精致的建筑雕刻艺术,已引起了瑞士苏黎世市文物保护局专家们的极大关注,他们一行20人曾三次亲临古镇考察,古滇王国帝都一幕幕的遗落文明使他们惊叹不已。"

✦+

古镇晋城在建筑史、城建史上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 保存完好的明清两代城建布局占地约60多万平方米,由老城的上西街、下西街、官井街等8条街道组成田字形,并附以数十条小巷的格局,此建筑风格自明朝万历年间保存至今。 街巷间保留下来的民居院落,多为"干栏式"、"一颗印式"的结构,采用"三间四耳"或"两间两耳"四合院布局,抬梁穿斗式屋架,重檐歇山式组合,雕花格子门窗,画龙刻凤,花木浮雕,精致而高精尖化无穷。 中国古代的乡村城镇,除了紧靠河流溪水而外,大都凿有水井,晋城的古井之多,是一般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关于井的典故和传说,在晋城可以收集到很多。今天人们可以看到的"家家有水井,户户有清泉"。古镇上,几乎所有的民宅里都有一口水井,当地人称之为"私井"。

与这些私井相应成趣的是宅外的街道上,也散布着一些水井,这些井称这"官井",这些古井有着不同的特点,一是井口小,井口直径只有二十厘米左右;二是井栏两侧都有一个相对称的小孔,当地老人解释,井口小是为了防止轻生者投井寻短见,井栏两侧的小孔是为了加井盖上锁防备歹人投毒。

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在那用紫砂石或大青石凿成的井栏上,井的主人家日复一日用井绳上下提水而遗留下的一道道磨痕,深深地打印在井栏上。

✦+

晋城古镇的周围四方,自然景观极其优美,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描绘和赞美的就是这方景致。 据晋宁当地地方志学者李凤积先生1989年在《恶宁文化资料选辑》中著文考证,此诗乃清朝顺治乙丑年举人王寿祚所作。 王举人是晋宁金砂人,诗中描述的就是晋城东门外至盘龙寺沿线春天的郊野景象。 作者与友人出城春游,东门外路西旁桃红柳绿春意盎然,一行二三里,路旁一处叫菜烟村的村子里,四、五户人家,竹篱菜畦,炊烟袅袅,好一派春天的田园美景!再行数里,便来到楼台影印、远近闻名、花团锦簇的滇中名刹——盘龙古寺。 登上盘龙寺海拔2174米的主峰日照山,林涛阵阵,举目四顾,近瞰西汉滇王墓地石寨山,晋朝宁州代父率军平叛女英雄李秀所筑的天女城,宋代石雕天王像石将军,元代巴匝刺瓦尔密埋骨之地梁王山均历历在目;越过烟波浩渺的滇池,远眺太华、碧鸡、玉案诸峰,朝霞夕照。 记载着历史人物传记、铭文、事件以及墓志的碑碣众多,这又是晋城古镇的一大特点。

如:"晋城残碑"、"汉益州郡滇池县故址碑"、"忠烈明惠夫人(李秀)庙记碑"、"象山书院序碑"、"晋宁州学宫碑"、"大觉禅师宝云塔铭碑"、"康熙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碑"、"冷阳春碑"、"归家碑"等不胜枚举的众多古碑,在研究云南历史文化发展史、宗教史、书法、雕刻美术工艺史方面,都有着极其宝贵的文史资料研究价值。

✦+

自古以来,晋城还是滇中至滇南的通衢要道,昆明至打洛,昆明至西盟,昆阳至江川等多条要道在此交汇,又有滇池便利的水运,这里的大牲畜、粮食、粉丝等土产以及来往于昆明、玉溪、蒙自、建水、个旧一带的商货,均在此地过境、集散,故此,远古的时候这里便形成了繁华的贸易集市,商贾云集,生意兴旺,俗称"州街",至今仍延续着日逢双赶集的古习。

来源:图文来源 头条号“小邢同学Sun”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