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数丈高!古代女子蹴鞠有多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蹴鞠球门图片叫什么名字 一脚数丈高!古代女子蹴鞠有多飒

一脚数丈高!古代女子蹴鞠有多飒

2024-06-30 1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少朋友知道

现代足球的前身是中国古代的蹴鞠,

从战国至今,

蹴鞠已有2300多年历史。

但你知道女子蹴鞠吗?

在很长一段时期,

蹴鞠也是姑娘们常玩的游戏。

唐代传奇小说集《剧谈录》中还写着,

“年可十六八”的姑娘穿着木屐

接住军中少年踢“漏”的球,

一脚“直高数丈”。

真飒!

女子蹴鞠起源于何时?

《史记•苏秦列传》中说临淄的百姓

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

斗鸡、走狗、六博、蹋鞠”,

这时候的姑娘们是否玩蹴鞠无法考证,

但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上,

清晰地刻着女子蹴鞠图案,

汉代女子蹴鞠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画像中的女子头挽高髻,长袖飘飞,

蹴鞠的潇洒姿态定格在那一瞬间。

来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官网

到了魏晋时期,

女子蹴鞠不仅流行于中原汉族社会,

还出现在北方少数民族中。

《隋书•突厥传》说突厥

“男子樗蒲,女子踏鞠,

饮马取醉,歌呼相对”。

好不快活!

在唐代,

女子蹴鞠更是盛行一时,

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

都有不少脚上功夫非凡的蹴鞠姑娘。

“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其实。”

姑娘们的蹴鞠动作如此灵巧,

和蹴鞠球体制作工艺的改进不无关系。

唐代一改汉时“以韦为之,实以物”的

实心球,

而做成“以胞为里”的空心皮球,

即球胎为动物膀胱,可以充气,

球壳以皮革缝制,

使球更圆、更轻、更有弹性。

蹴鞠怎么踢算赢?

有一种常见的女子蹴鞠叫“白打”,

即不设球门也无直接对抗,

是“花样技巧赛”,

谁的花样最灵巧漂亮,谁就能取胜。

踢球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拐、蹑、搭、蹬、捻......

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

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

风摆荷、佛顶珠、

旱地拾鱼、金佛推磨、

双肩背月、拐子流星......

既风雅,又有趣。

宋代就有女子蹴鞠队

到了宋代,

从宋太宗到宋徽宗没有不爱蹴鞠的。

宋徽宗赵佶好蹴鞠是出了名的,

众所周知的高俅就是因善蹴鞠

而成为这位皇帝的宠臣。

于是,在宋朝,

不少蹴鞠社团应运而生。

其中,不但有名的

“齐云社”“圆社”等蹴鞠社团组织

有女子参加,

还有专门的女子蹴鞠队,

技术出众的姑娘会被称为“女校尉”。

《文献通考》记载,

当时的“女弟子队一五三人,

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

球不离足,足不离球”。

“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春晚感事》诗中

对当时梁州女子蹴鞠盛况的描述,

十万人家,倾城出动,

其热闹的场景不难想象。

有网友开玩笑说:

“原来铿锵玫瑰古已有之。”

看了这么多,

你想不想试试蹴鞠?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编辑:赵璐

责任编辑:马涛

插画:@明心嘟 、@盐慢慢Young

来源:央视网综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官网、中国体育报

原标题:《一脚数丈高!古代女子蹴鞠有多飒》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