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系列:亲人之间的称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的亲戚怎么称呼 国学系列:亲人之间的称呼

国学系列:亲人之间的称呼

#国学系列:亲人之间的称呼|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PIXIU小品文

  我们知道,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敬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令兄是对别人哥哥的敬称,而家兄则是对自己哥哥的谦称。那么,令堂、令荆、令媛指的是什么人?先考、先慈、先妣指的又是谁呢?本文,我们介绍一下古代亲人之间的称呼。

      一、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

  1、冠以“家”字

  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长辈时,一般要冠以“家”字,以示谦虚。比如可以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君、家尊;称母亲为家母、家慈。

  为什么要这样叫?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男人是一家之主,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所以称父亲为“家严(很厉害)、家君(有威望)、家尊(要尊重),而称母亲为家慈(心软慈爱)。这就是“父严母宽”的区别。

  “家”,是一个谦词,相当于“我的”。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叔叔称为家叔,哥哥称为家兄,姐姐称为家姐。

  不过,如果向别人介绍说:“这是家弟,这是家妹,这是家侄。”就会让人笑掉大牙。为什么?因为“家”是用来称呼辈分或年龄比自己高的亲人的,年纪或辈分低的就不能用“家”,而要用“舍”字。

  2、冠以“舍”字

  舍弟就是指自己的弟弟,舍妹就是指自己的妹妹,舍侄就是指自己的侄辈,舍亲就是指自己的亲人。“家和舍”都可译成“我的”。舍间,是谦称自己的家,也叫“舍下”。

  3、冠以“”或“亡”字

  “家”只能用来称呼活着的亲人,称呼那些已经去世的亲人,就要改用“先”字,以示怀念和哀痛。比如对离世的父亲,要称为先父(或先考、先严);去世的母亲,称为先母(或先慈、先妣)。已死的皇帝,就要称为先帝。那么,先贤呢?指那些已逝的有才德之人。

      称呼去世的卑幼者,可以冠以“亡”字,比如亡妹、亡儿。对于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可分别称为亡夫、亡妻、亡友。

  4、如何称呼自己的子女?

  对自己的儿子,在别人面前一般谦称为“犬子”;称女儿为“犬女”,或者小女、家女、爱女。

  说了这么多亲人,唯独少了一个人,那么该如何称呼自己呢?

      敝人!

      这是一个谦称,意思是说:“我没多少文化,是个知识敝陋的人。”

  如果您觉得这个词还不够好、不够妙、不够谦虚带劲,那么就叫“在下”和“草民”好啦!

  二、如何称呼别人的亲属

  1、冠以“令”字

  (1)对长辈的称呼: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叔(对方的叔叔)。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例句:“尊大人在日,也曾说起令堂么?”您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曾经提起过您的母亲吗?

  (2)对平辈的称呼:令荆(对方妻子)、令兄(对方哥哥)、令弟(对方弟弟)、令姐(对方姐姐)、令妹(对方妹妹)。

  (3)对晚辈的称呼:令郎(对方儿子),令爱、令嫒或令媛(对方女儿)。

  (4)对别人的亲戚,该统一叫什么呢?令亲。

  “令”,有美好之意,相当于“你(您)的好……”。古籍中常见的“你令堂”,可以理解为“你的好母亲”;“令尊”,可以理解为“你的好父亲”。

      我们讲一个笑话:古代有一个农夫,不明白“令尊”是啥意思,于是去请教一位秀才。秀才有意作弄农夫,就告诉他说“令尊”是指“你的儿子”。想到农夫将来会出丑的样子,秀才暗喜不止。

      农夫信以为真,辞谢秀才时问道:“贤弟,请问您家里有令尊几个?”秀才很生气,却又没法儿发作,只好说:“家中只有一位令尊。”农夫觉得秀才的学问这么大,只一个儿子太可惜了,于是好心提醒秀才说:“一个令尊太少了,回家和娘子努努力,多生几个令尊吧!”

      这个故事说明,对称谓一知半解,乱用或弄错了,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2、冠以“尊”字

  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上(对方父母),尊亲(对方亲戚),尊驾(对方本人)。

  3、冠以“贤”字

  “贤”用于称呼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贤妹(称对方的弟弟或妹妹,也可以称自己的弟弟或妹妹,或年幼的朋友)。

  4、冠以“仁”字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比如仁兄(在同辈友人中,年龄大于自己的人)、仁公(地位高的人)。

  说了对方这么多的亲人,该如何称呼对方本人呢?贤家!

  要是您觉得“贤家”这个词太雅,不带劲,那么就叫他仁兄,或者仁公吧。再不行,就直呼“哥们儿”算了,更可以加一句“咱俩喝一杯去,我请哥!”

      由此,会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既然男人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称对方为仁兄、仁公、贤弟,那么好姐妹(闺蜜)之间该怎样称呼呢?叫贤姐、尊姐吗?不对,因为这两个词称呼的都是对方的姐姐,不是对方本人。

      在古代,好姐妹(闺蜜)之间不宜直呼其名,一般来说都是称姐姐(或好姐姐)、妹妹(或好妹妹)、贤妹。还有一种叫法是加了姓氐和身份,比如尤二姐(二姐)、林妹妹、史大小姐、莲二奶奶、某某夫人等。

     三、假故事

  说了这么多枯躁的东西,接下来让我们试着编一段贾宝玉和贾雨村的对话,重新回味回味前面说的称呼,也借机对比感受一下古文辞之美。当然,宝玉素来讨厌贾雨村,把贾雨村之流称为“禄蠹”(吃国家俸禄的蛀虫),下面的对话纯属杜撰,权当假故事对待吧。

  一日,贾雨村来到贾府,与宝玉道:“因近来杂务繁多,未能拜见公子。听令尊说,贤弟不喜读书。今日再见,却出落得越发清秀儒雅了,让小生刮目。不知哥儿近来又作了甚么好诗,何不拿来一赏?”

  宝玉答:“家父在外公务许久,不瞒仁兄,我倒得了数月的自在。昨个儿,家母还唬我说家尊即日便回,小心考问,还不快读书去!那些个《四书》等正经学问偏让我心烦,倒是前儿个在海棠诗社有众姐妹作些诗,最妙莫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句,贤家意为如何?只顾说话忘了问安,不知令堂、尊姐、令媛可好?”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对话,换成白话文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

  有一天,贾雨村来到贾府,对宝玉说:“最近我很忙,杂事比较多,有好长时间没来大观园拜见公子了。听你爸说,你不爱读书。今天再见到贤弟,发现你长得越来越清秀儒雅了,让人刮目相看。不知宝公子最近又写了什么好诗,怎么不拿出来让我欣赏欣赏?”

  宝玉回答说:“我老爸在外面忙于工作,有好长时间没回家了。实话告诉你吧,没人管,这几个月我可自在了。昨天,我妈还吓唬我说,我爸这几天就要到家,还不快快去读书,小心他考问你!至于那些《四书》等所谓的正经学问,一看就让我心烦。前天,在海棠诗社众姐妹倒是写了一些诗,最妙的应该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句。贾兄,你觉得这句咋样?另外,只顾着说话了,我忘了问安,您母亲、姐姐,还有女儿最近都挺好的吧?”

      四、“乃父”之迷

      我们再讲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去会客,本来想直接问候说:“您的父亲最近身体可好?”又觉得这样问不文雅,便拽了一句:“家父近来可好?”

      客人被闹愣了,只好说:“对不起,令尊我还没有见过。”

      老师也愣了一下,马上换了一个新词:“乃父近来可好?”

      客人笑曰:“谢谢你的关心,我乃父很好,请问你乃父如何?”

      看了这个故事,请问“乃父”到底指谁?我的父亲、你的父亲,还是他的父亲……

      南宋大诗人陆游临终时,写下遗诗《示儿》:“南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一生都盼望着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能够打回中原,收复失去的河山,统一中国,于是他在病榻上告诉儿子们说:“当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一定要来坟头祭奠我啊,把这个好消息及时告诉我!”

      由此可见, “乃父”(也称乃公、乃翁),通常是父亲对子女的自称,当然也可以指代别人的父亲。也就是说,对子女而言“乃父”是指“我的父亲”,对父亲来说就是指他本人,对别人来说指的就是“你的父亲”。我们不妨举例对比一下:

      父亲说:“你们一定要实现乃父的遗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女们,你们一定要实现我的遗志!”

      儿子说:“我一定要实现乃父的遗志!”意思是说:“我一定要实现我父亲的遗志!”

      作家对自己的朋友说:“你一定要实现乃父的遗志!”意思就是,“你一定要实现你父亲的遗志!”

        作家介绍别人时又说:“他表示一定要实现乃父的遗志!”意思就成了“他表示一定要实现他父亲的遗志!”

      由于语境不同,“乃父”这个词的含义也不一样,是不是很烧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