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试卷真迹:每个人的成功都浸满了奋斗的汗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状元壁纸 古代状元试卷真迹:每个人的成功都浸满了奋斗的汗水

古代状元试卷真迹:每个人的成功都浸满了奋斗的汗水

2024-07-14 0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位状元的名字叫做赵秉忠,主要生活于明朝万历年间。他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25岁参加殿试,一举考取第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先是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后又官至礼部尚书,死后追赠太子太保。

在试卷的首页天头有朱笔书写的“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下面印有“弥封关防”四字的长方印。接下来是用仿宋体写的赵秉忠家室简历,字迹清秀。之后就是试卷的正文,文章共2460个字,占15折,是赵秉忠用工整凝重的楷书所答,试卷的内容是有关治国安邦的对策。

正文之后,印有“读卷官少保兼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九个人的官职和名字,占二折。最后,卷尾印有“印卷官礼部仪制吏司置郎中事主事臣朱敬循”一行大字。

从图片可以看出,整份试卷全篇无一处错误、涂改之处,其字迹工整堪比如今的印刷体,但是又多了一份生气,一点一横,无不体现出深刻的功底。在考场的巨大压力下,还能写出如此字体,相信放在现代,一定会秒杀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吧!

赵秉忠状元卷不仅字迹一绝,能够得到万历皇帝御批第一甲第一名,其内容也是冠绝一时。当时的考题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赵秉忠全篇紧扣主题,先是开门见山的指出帝王要想把国家治理的和谐昌盛,就必须要有“实政”和“实心”,也就是“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 接着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又在结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严格选拔和考核各级官吏、广开言路、抓好教育、加强军队建设、安定民心、提倡节约、加重对贪官污吏的惩罚等十条建议。

在4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赵秉忠不怕冒犯皇上威严,敢于在一生中最重要的考卷上仗义执言,针砭时弊,大胆提出许多治国安邦的建议,敢于拿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做赌注,这在古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当时的万历皇帝,也确实没有辜负赵秉忠的一番爱国热血之情,不仅虚心纳谏,还钦点其为一甲状元。即使在今天,赵秉忠的许多建议仍然有借鉴意义。

一般来说,中榜之人的试卷,都是古代国家的重要机密,由朝廷专门保管,那么赵秉忠的这份状元卷是怎样从宫廷流失到民间,又恰巧传到自己后人手中的呢?这恐怕是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份状元卷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今天才有幸目睹古人的风采。那比印刷体更好看的字迹,足以令今天很多书法家都自惭形愧吧!

这份珍贵的状元试卷被当成国宝,收藏在青州市博物馆。1991年8月该博物馆的保安林春涛监守自盗,准备以六十万的价格卖给文物走私犯。后被公安局及时捉到,追回了状元试卷。

清代光绪年间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试卷

科举史上一共649名状元,休宁县居然有19位之多。而这第19位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试卷,在2005年被发现。

清黄思永状元卷,中国状元博物馆藏

此卷长1米,宽20厘米,宣纸托裱,折页形式,毛笔书写,封面上有《清黄思永状元卷》的题目及收藏家程道德先生的“古癖斋主”四字篆体阳刻方印。

《清黄思永状元卷》是黄思永于清光绪六年历经乡试、会试的过关斩将后进京入朝,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出题的殿试时,夺得“庚辰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的应试作文“殿试对策卷”原件文物。

清代光绪年间状元刘春霖的殿试试卷

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科举状元,而且他这个状元来得有点偶然。清末光绪三十年的这场科举考试,原本排在第一名的是一位名叫朱汝珍的广东人,然而慈禧太后在钦点状元的时候,看到朱汝珍的“珍”字时,立马想到了珍妃,这是个令她讨厌的人。

当慈禧太后翻开第二名考生的试卷时不仅被卷面的优美字迹所折服,而且对考生刘春霖的名字也颇有好感。慈禧太后认为刘春霖就像春天的甘霖一样,将会给“久旱”的大清朝带来雨水。就这样刘春霖被慈禧太后钦点为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