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饰中国:古人穿衣服真折腾,但也是真美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最轻的衣服叫什么 衣饰中国:古人穿衣服真折腾,但也是真美啊

衣饰中国:古人穿衣服真折腾,但也是真美啊

2024-05-11 04: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附带说说襜(Chan)褕(yu)和衫。檐褕是衣、裳相连博大舒适的禅衣,为平日家居所穿。

衫字的出现较晚。《说文新附》:“衫,衣也。”其实就是《说文》的襑。《释名》:“衫,芟也,芟无袖端也。”衣服博大穿着轻松,没有袖端(即今舞台上古装的“水袖”,详下),穿着方便。古妇人衣裳相连。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官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于侍奉。后代的衫即泛指长衫。唐朝时春衫是平日所穿,而青衫已是指官服了。

古代的上衣还有“裆”(dang),也写作当;又称两当。《广雅·释器》:“裲裆谓之栢腹。”裆类似今天的背心、马甲。但肩部稍宽,即《唐书·车服志》所说“短袖覆膊”。《隋大业长白山谣》:“长白山头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

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裳,常或从衣。”裳就是裙。《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郑笺:“裳,昼日衣也。”又《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释名》:“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怎样联接群幅呢?《仪礼·丧服》郑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古代布帛幅窄,只有二尺二寸。七幅,计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也有四米多了。

寒衣

下面谈谈冬季御寒的衣服。

(1)裘

古人最常见的冬服是裘。

裘是皮衣,毛向外,贵族穿裘,在行礼或待客时要罩上裼衣以增加服饰的文采。这是因为兽毛外露,通体一个颜色,不好看。

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种多样,例如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后来还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为珍贵,为达官贵人所服,鹿裘、羊裘则最一般。

狐裘的价值也并不一,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因而是最高级的。狐腋纯白,所以又称狐白裘。古书中提到这种裘的地方很多,都反映了服之者的高贵身份。如《晏子春秋·外篇》:“狐白之裘,玄豹之茈(cǐ),其值千金。”一裘千金并非夸张。《墨子·亲士》:“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yì)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狐、貂、貉所制的裘既然名贵,所以在古代作品里就拿来做富有的象征。因为这些皮料又轻又暖,所以又统称轻裘、轻暖。

上面提到的“羔裘”是羊皮衣中的高级品,与一般的羊裘不能并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鲁昭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玉于齐侯,遂入羔裘,齐侯喜,与之阳谷。”齐侯因得一件羔裘而把阳谷邑给了公衍,虽不能说这羔裘价值连城,但其贵重也很可观了。《论语·乡党》:“缁衣,羔裘,是君臣日视朝之服也。”至于羊裘就不同了。《淮南子·齐俗训》:“贫人则夏披葛带索”,“冬则羊裘解札”。因此衣羊裘常常说明一个人的贫困。羊毛可以做毡,羊裘日久,毛变得板硬也像毡,所以羊裘又称毡裘,多用以表现北方的生活。

鹿裘也是粗劣之裘,大约是因为上古中原地区鹿较易得而皮又不如狐、羔轻暖的缘故。《史记·自序》:“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2)袍、襺

袍、襺(同茧)也是御寒之服。袍与襺的区别在于絮在衣服里子与面子之间的东西不同,絮新丝绵的叫茧(襺),絮乱麻和旧丝绵的叫袍。显然,袍是比较低级的。《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这首诗写的是即将走上战场的战士,彼此间相互鼓励。袍是战士所服。茧(襺)则比较高级。杜预说茧为棉衣,孔颖达说是新丝绵絮的袍子,都与《说文》、郑注相合。絮是由茧抽缫而成的,所以把绵絮也叫茧,再进而把絮绵的袍子叫茧,这是很自然的。

古人的丝绵絮在穿脏了以后要在河面上洗。《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以洴澼絖为事。”《经典释文》引李颐说:“洴澼絖者,漂絮于水上。”远在先秦和汉代就有人以洗丝絮为业,足见以丝絮做衣、拆洗丝绵衣在当时是很普遍的。

袍有另一种含义。《广雅.释器》:“袍,长襦也。”《释名》:“袍,丈夫著,下至跗(脚背)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妇人以绛作,衣裳上下相连,四起施缘,亦曰袍。”《礼记.丧大记》:“袍必有表,不褝,衣必有裳,谓之一称。”另一种袍类似后来的长袍、大褂,单层,因为是贴身穿的,不便裸露,所以要在外面再加一层衣。这和现在不宜穿着睡衣衬裤见客是一个道理。

上衣的形制和部件

(1)衣领

古代的衣领有两种。最常见的是交领,即衣领直连左右衣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领子也随着相交。现在舞台上古装戏的男子服装多是交领。另一种是直领,即领子从颈后沿左右绕到胸前,平行地直垂下来,也就是古装戏里的女子服装或官员、员外等在家时穿的那种衣服。

(2)衣襟

衣襟是与领相应的。交颈的衣襟向右掩(即左襟压右襟),在右腋下用两根细带相系。衣襟又称衽,所以右衽是中原地区之服,左衽与被发都是边远、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服饰。后代即以“左衽”指不服从朝廷的远方敌人。

衽又称衿、襟。因为衣领与衣襟是同一幅布连裁下来的,衣襟相交,领也就相交,所以古人说“交领”也就是指“襟”。进而襟(衿)又可以指衣领。但在古代作品中提到的襟,含义一般都与今天相同。例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今天成语有“正襟危坐”,意即敛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为衣襟正当胸部,所以又说胸襟、襟怀。

(3)衣裾

在古代作品中还常常见到裾字。那裾到底是衣的前襟还是后摆呢?答案是:裾应在后。

(4)袖子

袖字又写作衰。古代的袖子较长,垂臂时手不露出,所以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长袖”、“修袖”。曹植《七启》:“长袖随风,悲歌入云。”古代的袖子不但长,而且宽大,所以又称“广袖”。宽而长的袖子并非只是跳舞时所穿,而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古代作品中说奋袖、振袖、挥袖、拂袖,也都是因为袖子长。也是因为袖大,所以可以藏物。

袖又称袂(mèi)。袖子的长短标准是从手部向上反折,要达到肘部,也就是袖长是臂长的一点五倍。这是“法定”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未必如此严格。因为袂与袖同义,所以也就和“袖”一样,可以说长袂、修袂、广袂、奋袂、振袂、挥袂等。

(5)衣带

古人的上衣外面要系带。《礼记·深衣》:“带下毋厌(压)髀,上毋厌胁(肋骨),当无骨者。带,绅也。男子鞶(pán)带,妇人带丝。绅,大带也。鞶,大带也。”鞶带即革带。综合起来看,大带用以束衣,革带用以佩物,革带不直接系在身上而是系到大带上。

大带可以用丝。在上古,诸侯和大夫都用素丝带,士用练(煮过而较洁白的丝),并饰以黑边。后代有所谓金带、玉带,都是在带上饰以金、玉;是官员的服饰。

“绅”在《说文》中虽然也解为大带,但实际上绅是大带结住后余下下垂的部分。因为绅是下垂部分,所以可以提起来临时当作记录本。

古代作品中常常提到缙绅。这是古代官员的装束,因而也作为官员的代称。古代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不是插于大带。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手里拿着的狭长板子,用来说话时指指画画或记事,又称手板。

胫衣

(1)裤子

“裤”字古代写作绔、袴。古代的裤子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以系在腰间。袴又称褰、襗(Zé)。《说文》:“蹇,襗,绔也。绔,齐鲁之间谓之襗。”襗为亵衣,可能因为裤也是近身受污泽,所以用襗为别名。

古代童子生十年,出就外师,居宿于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袴。不用帛为襦袴,是因为大温伤阴气。大约小孩的裤用麻织品,这与后代棉、皮套裤只适用于老人、病人是一样的。

纨(Wán)袴为有钱人的服装,所以后来专用以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因为纨是织造较为细致的生绢。若以毛皮为袴,就是简朴艰苦的了。

古书上曾提到“穷袴”,其形制就跟现在的裤子差不多了。《汉书·外戚传》:“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宫人,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服虔注:“穷绔有前后裆。”颜师古注:“即今绲裆袴也。”这种裤子通常称为裈(kūn)。因为魏晋南北朝放诞之士有意穿裈,所以有人戏以裈为晋服。犊鼻裈很类似现在的裤衩、短裤,在古代这是贫贱劳作者所穿。和上衣一样,为了御寒,裈可以做成夹的,或絮进棉、麻。

(2)蔽膝

这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方言》:“蔽膝,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齐人谓之巨巾。”据古代注释家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见古代蔽膝的形制与现在的围裙相似。所不同的是,蔽膝稍窄;而且一定要长到能“蔽膝”;并不像围裙那样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其功用主要不是保护衣服,而是一种装饰;可以用皮革制成。原始人以兽皮遮羞御寒,蔽膝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

制衣的质料

不同等类者的服装除形制与佩饰的不同外,质料的差别也很大。

上古无棉花,衣服除皮毛外只有丝、麻。富贵者穿丝织品。丝织品统称为帛或缯,其中又分为多种,常见于古书的有:绢、缣、素、纨、纱、绡、绸、罗等。

绢是生丝织的,即缫出的丝未经煮练漂洗而织成的帛。缣是用双丝织成的细绢。素也是生丝织成的,与练相对而言,练是煮白了的缣帛。绢是丝织品中的基本产品,所以历代王朝在向人们征敛时绢与谷同是赋租的内容,其主要是供发放官员俸禄或赏赐之用。

缣虽然较细,但与绢是同类。素是白而细致的缯帛,织缣、素所费的工是差不多的。素既未煮练,也未加任何绘绣;贵者衣服是要有“巧饰”的,所以素不被他们服用,顶多用作内衣或帽子的里子,但“凶服”则要用素。后代孝服以本色白布为之,就是古素服的遗留。

练是白色的,所以也作为丧服之一种。古人服丧十三个月为小祥,小祥之祭叫练,就是因为祭时穿练制的巾衣。练虽细,但也朴实无文,因此若平时穿练做的衣服就是俭朴的了。因为练色洁白,所以古人常以“练”喻指清澈的河水或瀑布。

在古书中还可以常见到“绨”(tí)。绨是厚缯,质地较粗。君王若穿绨衣就是很俭朴的了。

绡(xiāo)、纨、縠(hú)、纱都是丝织品中的精细者。

绡是生丝织成的。纨与绡接近。縠比绡、纨还要细薄,与纱同类,现在的绉纱即古代的縠。因为它轻而薄,所以古人用雾形容它。纱比縠还要轻。我国在汉代已经有了极轻的烟纱。只不过,到了宋代这种薄纱在当时就变得珍贵和不多见了。

达官贵人的衣服不但质料精美,而且还要加上文采。在复杂的织造技巧与刺绣工艺还没出现以前,制衣的丝帛要染,或在上面绘上图案。古人不只在衣服上,而且也在旗帜上画上各种图腾以为徽识。

衣服上的绘绣图案不但标明地位,更主要的是标明富有。刺绣不止用于衣服。在古代文献中关于锦绣用于帏帐房屋的记载很多,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通常帝王之家帏帐都是要绣的。远在汉代就以锦绣装饰房屋,在这之后历代都有增无已。绘与绣都是在绢帛织好后再加工的。那种直接织出花纹图案的织品叫锦、绮。从上古时期到战国时期,百姓只能穿麻、毛编织品,也就是所谓的“褐”。

褐是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重,不光华,而且不暖。但是即使是这样粗劣的衣服,也不一定能得到,“褐不完”、“不得短褐”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其中,又以“短褐”指代平民。古书上还以“释褐”表示做官。

足衣

古代的鞋有屦(jǜ)、履、屩(juē)、屐(jī)、鞮(dī)等名称,其间有异有同。下面分别介绍。

屦,自汉以前皆名屦。屦、舄者一物之别名,履者足践之通称。汉以后曰履,今日鞵(鞋)。

古代的屦分别用草、麻、皮制成,在称呼上比较混乱。古代说“草屦”,自然是草鞋。“葛屦”,是用葛藤加工成的纤维编的鞋,介乎草、麻之间。比一般的草鞋要高级些。古书上常以草鞋为罪人之服或丧服,其实贫苦人常年所穿的都是草鞋,甚至有人以编织草鞋为生。历代穿丝鞋的当然都是有钱的人,君王甚至有专门机构供应丝鞋。与丝鞋相比,革履便是较粗笨低劣的了。

屦,在战国之后确实通称为履了。草鞋又称躧(Xī),字又作屣。

舄(xì)是在底子下面再加一层木底(很像现在在底子上加掌)的鞋。这是先秦的名称,到汉代时这种两层底儿的鞋改称为屦了。舄的作用很像现在的胶底鞋或雨鞋。后代常以舄为帝王所服,但同时也逐渐用为一般鞋履的别称。

古代叫屦、履,现在叫鞋。鞋字首见于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鞵的异体字。现在日本人民生活中仍保存的木屐,原是我国古代的木履。南北朝时士族大夫好屐,不但以为常服,而且亲自动手制作,以至成癖。

古代屦履上除今所谓鞋帮、鞋底外,其部件还有綦(qí)、絇(qǘ)、繶(yì)、纯。綦是鞋带儿。絇是鞋头上的装饰,有孔,可以穿系鞋带。繶是鞋牙(即今鞋帮)与鞋底相接处的缝里装饰的绦子。沿着鞋口的装饰与衣边的镶饰是同类的东西,因此也叫纯。

古代也有靴子,字原作鞾。《说文新附》:“鞾,鞮属。”据《释名》(《太平御览》引)说鞾本是胡名,赵武灵王始服之。

古代的袜子,是用布帛、熟皮做的。按照古代礼节,臣见君,需解袜然后登席。穿袜子时要用带子系上。富贵人家可以穿丝绸袜。贫者则无法着袜。

寝衣

《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寝衣是小被,则衾是大被。”《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在古代并不是人人都能有被子。富者可以盖锦绣的被子。一般人则盖布被,所以常以“布被”表示清寒的生活。

佩饰

古人十分重视身上的佩饰,不仅用以美化自身外形,而且借以标志身份等级。佩饰都系在革带上然后连于大带。常见的佩饰有玉、珠、刀、帨等。(释名》:“佩……有珠、有玉、有容刀、有帨巾之属也。”

玉是最重要的佩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车上的铃)之声,行则鸣佩玉。一走动佩玉即发出叮咚的响声,是因为所佩不只一玉。

《大戴礼·保傅》:“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葱衡(即青色的珩玉),下有双璜冲牙,玭珠(即蚌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因所佩非一,所以又称杂佩。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杂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丝绳)贯以蠙珠,中组(中间一根组)之半(半截处)贯以大珠曰瑀(其实不是珠而是石之次玉者),末悬一玉,两端皆锐,曰冲牙,两旁组半各悬一玉,长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璧(半圆形)而内向曰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

玉本是一种贵重的装饰品,为贵族豪富所专有,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却把佩带玉石附会上一种神秘的道德色彩。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玉的这种人为色彩并没有被着重表现,每凡说到佩玉,都在借以烘托人物的高贵或环境的华美。

古人的佩玉中除上面所引《内则》列出的以外,还有环、玦。环是环形玉,当中空心(好)的直径与四周玉(肉)的宽度相等。但后代诗文中的环佩则多指妇女的佩饰。

玦的样子跟环一样,中空,肉好若一,只是它在“肉”上缺了一截。因为玦的名称来源于“决”,而且形制又是“缺”,断开的两边不相接,所以古人常以玦寓以“决”义。《白虎通》:“君子能决断则佩玦。”一直到宋代,还有人利用赋予佩玉的这种含意传达信息。

其他

与佩环、玦而赋以某种寓意相近的,是有人佩弦、佩韦。《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常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常佩弦以自急。”这是因为皮革经过鞣制加工后性质柔软,而弦在弓上总是绷得很紧,所以佩带在身可以起到“座右铭”的作用。后人提到弦韦也都指佩弦佩韦以自警。

容刀也是一种佩饰。在上古,人们佩带刀剑,既是装饰,也用以自卫;当时在平时也佩带剑,而且当作“服”饰。《史记·萧相国世家》:“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萧何因为功列第一,特准带剑上殿,可见汉代是禁止臣子携带武器见君的。汉代盖承秦制。朝廷既有此禁令,要佩刀剑以为饰便只好做刘熙所说的有刀形而无刀刃的容刀了。

帨巾是佩巾。《礼记·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縱、笄、緫……左右佩用(佩带上备用的东西):左佩纷帨、刀、砺、小觽、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觽、木燧。”可见帨既是装饰又是平时使用的物件。

帨的用途是拭手、去污垢。佩巾与头巾是上古一物的分化。其实佩巾与蔽膝也属同源,所以《广雅》、《方言》都说“大巾”是蔽膝。巾而加大字,既说明蔽膝也是巾,也说明已不同于佩巾(参见上文)。

巾既经分化,所以古代诗文中涉及到巾时,有关男子的多指头巾,有关女子的多指佩巾、手巾。

《内则》所说的“觽”也是古人常带的佩物。《说文》:“觽,佩角,锐耑(端),可以解结。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小觽,解小结也。觽貌如锥,以象骨为之。”觽的遗迹直到现在还有。例如北方的赶车人(车把式)常随身携带一曲锥形的骨角(一般为牛角所制),以备途中套绳或捆货粗绳断了以后续接。但兼作佩饰则是上古的事,大约是游牧生活的遗迹。所以在后来的诗文中出现的“觽”等并不是写实,而是借以泛指饰物。

《内则》中提到的砺是磨刀石,金燧、木燧是取火的工具,捍是射者的皮质护袖,管略似笔套,遰是刀鞘。因为这些东西大多后来都不再是佩饰,因此这里无需一一叙述。

古人还喜欢在身上佩带香袋,里面放香草香料,类似后代荷包的样子。香袋古称容臭(xiù)。《内则》:“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后来则称香囊,而且不限于佩带,还有除臭、治病的功效。佩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是各个时代风尚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

各个时代衣饰花样不断翻新,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总的说来,其作用主要是为了美观和标志地位。其中,有些还依稀保留着人类原始社会生活状况和习俗的痕迹,这是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观察、研究的。

回收板砖 打脸有奖

获取更多写作信息,阅读优质奇幻小说,欢迎关注我们推出的“幻想周边”系列;

或是下载【有读故事】APP,搜索【山海志】,订阅我们,收获更多惊喜。

再或者↓

QQ搜索群号487241335,看到焉支世界,就找到我们了

欢迎加入我们,一起书写同一个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