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观后感(八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建筑的字 中国古建筑观后感(八篇)

中国古建筑观后感(八篇)

2024-07-15 1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吴伟祥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代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外观精美,框架清晰,结构巧妙,装饰美观,内涵丰富,无论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非常高,尤其是它复杂的结构,更是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的丰富。正是古建筑的美轮美奂和精妙绝伦,使中国古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从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建筑师的感性和理性,更领会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历史传统 中国古建筑 艺术价值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其形成于春秋战国,定型在秦汉,最强盛在隋唐,宋代以后发生巨大变化,与古希腊罗筑一样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木框架结构有弹性,因而有相当好的抗震性,墙的支撑作用十分次要。“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北京故宫,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云南丽江古城,1996年经地震,然而建筑之基本框架仍受大损,从中清楚的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墙倒而屋不倒"的特点。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的作用:(1)可减低屋顶对柱子的压力(2)美观(3)体现封建等级。民间建筑不允许使用斗拱,就以雀替和牛腿代替。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之间的倾斜。在古建筑中,牛腿和雀替是相似的构件但又不完全相同。雀替是指位于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它既可以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牛腿是指从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作用是衔接悬臂梁与挂梁,并传递来自挂梁的荷载。牛腿和雀替都是古建筑中雕画装饰的重点。

…… …… 余下全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