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师德故事 文化

文化

2023-09-16 07: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

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鹅毛并附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没有怪罪,还奖赏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

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

“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王恭身无长物

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看他坐在一张竹席上说到:“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

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还有很多的竹席。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身无长物”的意思是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李士谦乐善好施

李士谦是北朝魏齐时人,他家中十分富有。有一年他把几千石粮食借给乡亲,但当年灾荒,借粮的人无力偿还,他便将借契全部烧掉。

第二年庄稼丰收,借粮的人来还粮,他仍然坚决拒收。

“李士谦乐善好施”成为乐于助人的典范。

张良拜师

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起来给他穿上。

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敬老人的典故。

崔枢还珠

崔枢是唐代人,他赶考时曾和一个商人住在一起。后来商人得了重病去世,送给他一颗价值万贯的珠宝。

崔枢埋葬了商人,却没有收下珠宝,而是将其一同埋进坟墓。

崔枢的不贪钱财后来被传为美谈。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杨时,淡薄名利,放弃做官的机会,拜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顥与程颐兄弟为师学习理学,学成后回南方讲学。

程顥病故后,杨时去拜访程颐,见程颐正在休息,便恭恭敬敬站在院外的雪地里等恩师的醒来。

“程门立雪”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下一次

我们会继续讲解

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敬请期待哦~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